罗素追求的幸福
2022-07-23陈洪澜
陈洪澜
20世纪英国的著名学者伯特兰·罗素(1872—1970)不仅在本国声誉显赫,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他头上戴有多顶桂冠: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社会批评家和政治活动家等。然而,他似乎终生都在不幸的泥淖里挣扎。为此,他在自传前言中写下的主题就是:“我为什么活着?”围绕着这个题目,他的有生之年一直都在十分努力地为自己、也为全人类寻找通向幸福的道路。
1872年5月18日,罗素有幸出生在英国威尔士蒙茅斯郡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自16世纪的英王亨利八世开始,这个家族就一直与皇家保持着密切关系。他的祖父约翰·罗素曾在1846年和1866年两度担任首相,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伯爵,还赏赐了泰晤士河畔里士满的宫廷花园别墅。罗素的父亲约翰·安伯利是一位子爵,母亲凯瑟琳·路易莎是男爵斯坦利的女儿,家境也十分富有。然而,罗素从两岁开始却屡遭不幸。先是他7岁的哥哥弗兰克患了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经过医治得救了,但受到传染的4岁姐姐雷切尔和母亲却相继死去。两年后,父亲因患癫痫和忧郁症也去世了。4岁的罗素和哥哥成了孤儿。
罗素的记忆就是从他4岁时由父母居住的蒙茅斯郡雷文斯克罗夫特庄园被送到祖父居住的里士满彭布罗克别墅开始的。尽管祖父母的家豪华舒适,门外的花园景色秀美,却没有给幼小的罗素带来好感。他后来多次提及这个童年的老宅,说它像一座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古墓。住在里边的人毫无生气,就连走路也得踮着脚尖,说话必须压低嗓门儿,处处都受到贵族礼仪的限制。这对于习惯在田野奔跑的罗素兄弟俩来说如同鸟儿被关进笼子,失去了自由飞翔的天空。
罗素初次见到的爷爷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84岁垂暮老人。祖母虽年轻些,却是一个虔诚的长老会基督徒,她有许多清规戒律,让这两个外来的孩子动辄得咎。哥哥弗兰克对于这个家庭中压抑、烦闷、拘谨的氛围和频繁的祈祷采取了直接反抗,而幼小的罗素则只能顺从。老伯爵夫妇为了不让哥哥的叛逆传染给弟弟,便对哥俩使用隔离手法,将弗兰克放养到伦敦的寄宿学校,将罗素留在家里“圈养”。
罗素6岁时祖父去世,祖母对他的管教愈加严格。他没有玩伴,也不能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最让他伤心的是祖母总以健康为名限制他吃水果、布丁及各种甜食,这让他常常思念父母。有一次,小罗素就对奶奶说,他希望自己的父母还活着。可他奶奶竟然说:“他们死了,你应该感到幸运。” 这让不明就里的罗素感到更加痛苦。后来他从叔叔罗洛那儿了解到祖母讨厌父母的原因:由于他的父母都是无神论者,主张自由恋爱、性解放和节育,还把争取妇女选举权当作重要工作,因此当时被称为“邪恶的人”和“可耻”的自由思想家。祖母便时常用“非常不幸”这个口头禅来表示他父母的生活是罪孽深重的,使得罗素从小就被蒙上了“非常不幸”的阴霾,逃离不幸、寻找幸福也就成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罗素在读大学之前一直没有进过学校,负责教授他的家庭教师多由瑞士、法国、德国等外国人担任,这使得罗素在学好母语之外还掌握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等语言。早熟的罗素为了记下心事而不被他人发觉,自16岁起便开始使用家人看不懂的拉丁文记日记,他觉得这个家里隐藏着许多秘密,很想知道真相。
随着罗素的成长,寻求生活真相成为要事。少年罗素喜欢上了书籍。他常常待在祖父的图书馆里阅读,躺在户外的花丛间思考。他常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天罗素有了结论:“人的幸福显然应该是一切行动的目标。”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当时他还较为模糊。他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的阿奎那以及近现代的诸多哲人著作中追寻过来,这才知道幸福原来是个非常复杂的东西,要想得到幸福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智慧是不行的,人生若是缺失了知识的引导必然导致迷信和愚蠢。为此罗素把追求幸福的方法落实在对各种知识的追求中,希望通过提高认知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罗素最先开辟的求知之路在数学领域。那年他11岁,哥哥弗兰克从学校回来给他讲了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数学,引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1890年,18岁的罗素考取了他父亲的母校剑桥三一学院,大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留校做了研究员。25岁时,他就出版了《几何学的基础》,为登入数学家的殿堂奠定了基石。
1900年,罗素在巴黎参加国际哲学大会时遇到了意大利数学家和符号逻辑创始人皮亚诺,在皮亚诺的论文中他找到了把数学还原为逻辑的方法,信心大增,每天工作12小时,3年后出版了《数学原理》,被学界誉为数学基础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05年,他又出版了一部重要的逻辑学著作《论指谓》,被誉为当代分析哲学的典范。1908年,他被推举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罗素认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还没有解决数学领域里的一些未经证明的难题。于是,他又与老师怀特海合作,以原有的数学原理为基础撰写了系统论述数理逻辑的三卷本巨著《数学原理》。经过10年的艰辛探讨,完成后的手稿装满了四个大箱子,雇了一辆马车才拉到剑桥大学出版社。600镑的出版费用还有100镑没有着落,两位作者各出50镑才如愿出版。罗素曾幽默地说:我们用10年的工作每人赚了负50英镑。不过,他也认为,这些研究充实了他的精神生活,最大的收益是将他从绝望的人生中拯救出来:“青春期时,憎恶人生的我常常徘徊在自杀边缘,挽救了我的是对数学知识的渴望。”
但是,当罗素完成了这部巨著后却转向了。他觉得,像这样艰涩难懂的著作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读懂且有兴趣读完它,社会更需要能够普及和推广知识的人。他发现自己写起通俗读物来驾轻就熟,能用简洁的话语将艰深的问题讲清楚,于是踏上了撰写大众读物并到各地讲学的征途。
为了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罗素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版了《我们对于外界的知识》《哲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与善的生活》等几十部作品。这些著作跨越了众多学科,将如何提高认知能力、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理论乃至方法都讲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比如,1926年出版的《论教育》是罗素探讨如何通过教育获得幸福的教育学著作;1929 年出版的《婚姻与道德》是罗素论述婚姻和家庭幸福的专著,罗素对关乎人生幸福的婚姻、家庭、生育、养育、性爱和爱情等方面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书中倡导试婚、离婚从简,对婚外性行为、堕胎以及同性恋现象持宽容态度。这些超前理念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抵制。论述人生智慧的哲学专著《西方哲学史》(1945)面世伊始也曾遭到学术界的诸多批评,认为它过于肤浅,结论草率,瑕疵很多。但它通俗易懂,接近生活,对于帮助人们提高思维能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1948年出版的《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是罗素在知识论方面的集成之作,它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范围以及怎样获得真知进而实现幸福目标的理论和方法。
罗素在知识领域里辛勤耕耘几十年,晚年有了大丰收,荣誉披身。1950年11月10日,78岁的罗素又惊喜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是,人们却没有找到罗素出版过什么重要的文学名著。社会评论家说,他是凭着《婚姻与道德》获奖的;哲学家说,他是凭着《西方哲学史》获奖的。有人查了他的获奖依据——“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而罗素在自传中写道,颁发的这个奖项认可了《婚姻与道德》的文学价值,“让我颇感惊讶”。之所以“惊讶”,是因为他在获奖之前还为这本书背负着沉重的骂名。
罗素自幼失去双亲,最缺乏的就是家庭的温暖与爱。然而他又觉得自己似乎已被爱裹挟了。因为他祖母经常把爱挂在嘴边上,在每天的祷告词里都少不了“爱”字。她祈求上帝能把爱赐予她和家人,但罗素却从来没有感觉到上帝给过他什么可知的爱。他要在现实生活里寻求可见、可触且有温度的真爱,并把爱情当作营建家庭幸福的基本元素。
罗素的家庭条件之好罕有匹敌。哥哥弗兰克去世后他又承袭了伯爵身份,加之长相俊朗、学识渊博、谈吐优雅潇洒等方面的优势,爱慕他的漂亮女子有很多。但是,择妻仅看漂亮的脸蛋和婀娜的身材是不行的,罗素需要的是才智超拔、情投意合的灵魂伴侣。
罗素一生结了四次婚。首任妻子艾丽丝是一个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的美国姑娘。罗素17岁时就爱上了长他5岁的她。他的祖母为了反对这桩婚事竟亮出了这个家族里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罗素家族代代遗传精神病!就他的父辈来说,伯父威廉终年被关在精神病院里;父亲安伯利患有与精神分裂症类似的癫痫;叔父罗洛因极度羞怯自闭而成为幽居的闲人;姑姑阿加莎出嫁前突患妄想症,诬说未婚夫杀人而终身未嫁。这些秘闻如晴天霹雳炸懵了罗素,让他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但是爱情的力量无比强大,它帮助罗素战胜了各种阻挠,年满22岁的他还是坚持与艾丽丝结了婚并且过了几年快乐的生活,直至他不堪忍受妻子家人的干扰,10年后婚姻破裂。
罗素的第二任妻子是社会活动家和作家朵拉·布莱克。他们相识的时候,朵拉还是一个在巴黎格顿学院研究法国自由哲学思想的研究员。她虽然比罗素晚生22年,但在思想观念上却非常契合。最让罗素动心的是这个提倡节育的先锋人物竟声称愿意为罗素生育子女。热恋中的两人曾共同考察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又一起到中国讲学。1921年他们回到英国时朵拉成了待产的孕妇奉子成婚,婚后长子约翰和女儿凯特相继出生,年届五十的罗素伯爵终于实现了有继承人的夙愿,幸福满满。两人于1923年出版了合著的《工业文明的前景》。为了让两个孩子从小就接受自由、宽容和科学的教育,夫妻合力创建了一所新型实验学校。然而,罗素夫妇的爱情在冗杂的日子里泡得久了便也失去了活力,以至于两人都有了婚外情。最终,维持了14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羅素的第三任妻子是他在剑桥大学教过的漂亮女学生,名叫海伦—帕特里夏·斯彭斯,昵称“彼得”。婚前她曾被罗素聘为自己的助理和孩子们的家庭老师。1936年,64岁的罗素与彼得结婚,1937年迎来了小儿子康拉德的出生。这对老夫少妻的婚姻走过了“七年之痒”,然后便陷进无休止的争战中。1952年,二人离婚。
年近八旬的罗素又有了黄昏之恋,与他相恋的55岁的伊迪丝·芬奇是美国布莱恩学院的一个英语教授兼传记作家。罗素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妻子,得到了真爱。他在自传里记述了他们二人家庭生活中的默契配合,然后总结道:“在最近这20年里,我之所以能摆脱内心的忧虑和不祥的预感,最主要是因为我爱上了伊迪丝·芬奇而且她也爱我。”
事实上,晚年的罗素也并不是没有烦恼和缺憾。尽管他在内心深处一直刻意躲避着家族遗传来的精神病,然而这种病仍没有放过对他和他家人的持续蹂躏,只是罗素本人症状较轻,经过自我调理战胜了凶顽的疾病。罗素在自传里说,他感到自己的脑子里似乎住着幽灵和魔鬼;他的儿子、女儿和两个孙女都曾罹患精神分裂症,他们都是藏在罗素心中的疼。
罗素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他在努力为自己寻找幸福的同时,还要为全人类寻找幸福。为了找到幸福秘方,他不仅深入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对人类幸福的影响,而且亲自观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他的足迹由欧洲远涉美洲、亚洲和澳洲,重点考察了德国、俄国、美国、印度和中国的社会文化习俗及制度差异。他发现了反对剥削和压迫,主张人人平等、按劳分配,能够让大多数人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制度。
罗素年轻时就自称是一个社会主义者。1895年,他在柏林度蜜月期间曾多次拜访德国社会主义运动领袖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等人。通过对德国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他完成了生平中的第一本书《德国社会民主》,从德国社会主义运动与马克思的师承关系谈起,探讨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素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危害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此,他加入了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英国工党。1916—1918年,罗素连续出版了《社会重建原则》《政治理想》《通向自由之路》三部专著,表达其对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的不信任态度,阐述了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未来的关系以及战后如何建构幸福制度的设想。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获得了胜利。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学者们对之嘲笑、辱骂,在思想文化战线实施围剿。而罗素则对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欣喜若狂,他当即发表了《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理念》一文,赞赏俄国的苏维埃政权,还呼吁世界上的社会主义者都来支持它。1919年,罗素随英国工党代表团到俄国考察,其间拜访了革命领袖列宁、托洛茨基和文学家高尔基,与他们交流了自己对俄国政治、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看法与建议。由于俄国当时正发生饥荒,新政权对时局掌控不力,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这让罗素很失望。他在1920年写的一本小册子《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中收回了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而他对苏维埃政权由赞美到批评的态度转变,受到了左、右两派人的讥笑,朋友们还说,罗素在政治上就是一个“笨蛋”,但罗素仍然认为,只有少数人幸福的私有制社会不会长久。
罗素在58岁时出版了《幸福之路》,对人生的幸福与不幸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在列举了导致人们不幸的种种原因之后他归结道:“凡此种种不幸福,部分源于社会制度,部分在于个体心理——当然,个体心理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人们的幸福与社会制度及个人心理相关,我们需要通过改造社会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天灾之外,带有规模性和普遍性的不幸事件就是战争。罗素在考察了人类历史上的各类战争之后发现: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如果世界没有和平,人类就没有幸福可言。因而他成了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作为协约国的核心成员国,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民众,无不狂热地支持本国政府参战。罗素却认定这场战争的罪恶远超正义,他说:“爱国是我所拥有的最强烈的感情之一,但为了整个人类的未来,此刻我必须把这种感情抛开。”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反战的宣传活动中。当时他撰写了一本反战宣传小册子《战争是恐惧的源泉》到处散发,还亲自到街头公开进行反战演讲,组织民众抵制征兵。他的反战立场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和孤立,他的朋友劳伦斯公开宣称与罗素绝交,剑桥三一学院因罗素所持的反战立场开除了他的教职,还有许多人骂他为“真理的叛徒”“人类的敌人” “德国的间谍”。这些骂名一度让罗素难以承受,他多次想到自杀,而让他打消自杀念头的是一句箴言:“勿随众人作恶。”那是他祖母写在送给他的12 岁生日礼物 《圣经》扉页上的期盼。
1918年1月,羅素在发表评议战争的文章中涉嫌辱骂英、美国政府而被判有罪,关进监狱服刑6个月。罗素入狱前已经失业,出狱后也没有再去找工作,一直依靠写作和演讲养家糊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上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残酷的战争让罗素认识到,若是没有人身安全,人类就无法奢谈幸福。因此,他在后半生里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让罗素十分震惊,他看到人类所处的世界越来越危险,便把反对核威胁、核讹诈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城市去做“防范核战争”演讲。1948年,罗素在去挪威特隆赫姆市演讲途中飞机失事坠海,同机的许多乘客都遇难了,76岁的罗素竟从机窗爬出游向游艇得救。这次历险成为他的传奇故事之一。
1953年,苏联宣布威力比原子弹强千倍的氢弹试验成功;1954年,美国第一颗实用型氢弹在比基尼岛试爆成功。面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快速研发和军备竞赛,罗素在1954年出版了一部专著《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评析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战争,后又把书中的理论压缩为《人类的危机》一文,在英国广播公司制成讲话节目,呼吁人们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经过反复联络,他还征集到爱因斯坦等1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签名,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反对核武器、争取和平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为了反对核军备和核战争,罗素不顾年迈多病,先后到法国、印度、加拿大和奥地利等国参加反战反核会议,并且约见了许多国际著名科学家共同推進反核宣传。1957年,罗素和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共同努力,创立了一个由国际著名学者和公共人物组成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国际组织“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该组织在推动世界和平运动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5月,英国在太平洋圣诞岛上进行首次氢弹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氢弹的国家。罗素为此创立了非暴力反抗运动百人委员会,在86岁高龄时还相继组织了一系列反对核试验、核扩散的静坐和游行示威等群体性抗议活动。在1961年9月的集会中罗素夫妇被英国当局逮捕并判两个月的拘禁,89岁的罗素患有严重的肠扭结,只能吃流食,被关7天后获释。
罗素认为,“只要政府拥有核武器一天,核战争的危险就可能存在一天”。为了长期开展防范核战争的各项活动,他于1963年成立了一个和平基金会,致力于和平、社会公正及人权事业。1970年1月31日,罗素听到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营遭到以色列袭击,立即发表了《关于中东政治声明》进行谴责,为上千万无辜的难民呼唤正义。两天后的2月2日,罗素在家中病逝,享年98岁。这个临终前发表的声明诠释了罗素要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奋斗到底的决心,也见证了这位人道主义、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践行者的伟大品格。
罗素在59岁时开始写自传,三次续写,到95岁时《罗素自传》已经增为三卷本。他在序言中将自己的人生归结为三个方面:“三种单纯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的痛彻肺腑的怜悯。”他用98年的经历回答了自己为什么活着的提问。他还多次申明,他尝到了幸福的滋味,最后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今年是罗素诞辰150周年,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是否如他所愿?3年来的新冠疫情大流行,今年2月突然爆发的俄乌冲突,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生存的威胁,让我们更加赞颂罗素先生的和平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