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与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
2022-07-22谢宇格孔德生
谢宇格,孔德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0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概念界定及其操作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概念最早由我国学者李辽宁于2009年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知而产生的关于自身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肯定性态度,这一肯定性态度使社会成员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个体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一部分,进而自觉地维护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进程和未来发展。简言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被社会成员所认同。”[1]此外,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角色的不同,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分为教育者的社会认同和教育对象的社会认同两个层次;根据社会认同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分为知识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此外,2013年胡伯项和贾凌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论域下详细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基础导向力、价值取向力、精神推动力和行为规范力四个方面的动力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建构[2]。
从研究内容上看,相关学者在反复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过程中包含的态度(价值观)、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共同方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从研究方法上看,前期的研究仍以“归纳法”逻辑下的理论探讨为主,并未引入相关实证环节对理论和模型进行相应验证。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出发并综合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兼具特殊的规律。这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殊的工作使命、特殊的工作方法、特殊的工作环境以及目标群体特殊的生理心理规律,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有效引导力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其是否得到目标群体心理层面的社会认同。因此,社会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概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基础概念的补充和延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最初概念,笔者将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中性地表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目标群体对其接受(或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态度、动机、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总和;进而可以积极地表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目标群体对其接受(或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正确性观念和肯定性态度,是个体(或目标群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积极的动机、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的总和。
如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进行测量,就需要将相关的概念在测量学规范下进行操作化。我们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概念进行如下操作化:(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测量范围是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影响的全体成员,主要可以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两个大类;(2)在社会心理学的视域下,笔者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概念中的结构在理论上由原先的价值认同、知识认同和情感认同的三个维度增加到价值认同、知识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意志认同五个维度的测量结构;(3)这五个测量结构可以进一步操作化测量目标群体在其接受(或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及其过程产生的价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五个方面进行测量。
综上可以看出,在理论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概念的提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语境下将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探索的一种尝试。而这种交叉理论视野的对话和寻找与不同学科的理论支撑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在研究方法层面,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基础概念上拓展出了社会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概念,同时在综合前人相关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基本完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概念中五个测量学结构(潜变量)析出,进而完成了对具体的需要观测的指标进行操作化的程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
本研究旨在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了解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现状,进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结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因素。研究假设如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会存在差异;(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受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学校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3)个体认同水平和自尊水平会影响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水平。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2020年7月至11月期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西北和东北七个区域代表性城市中的不同层次高校,被试生源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港、澳地区和台湾省除外)。正式问卷采用线上作答和线下作答两种方式(线下问卷全部由教育学或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工作人员作为主试监督发放和收取),共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问卷4905份,回收率为98.1%,有效问卷4898份。其中男性2728人(55.62%),女性2177人(44.38%);专业覆盖理工类与文史类;年级覆盖本科和研究生所有学段;另外也统计了民族、政治面貌、生源地、主要抚养者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等15个人口学变量。总的来看,本次调查严格遵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专业规范,研究对象群体具有较好的广泛性与代表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3.问卷的编制及其测量学指标校正
首先,本研究通过开放式问卷访谈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形式,在线上和线下访谈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通大学6所高校的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非思政专业教师和学生德育工作部门领导,共计30人。访谈过程主要围绕“您认为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 现状如何?”“您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可以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您认为如何提高自己(或学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等问题展开。访谈时间30分钟左右,当场简记要点,事后整理。
其次,按照访谈结果并根据理论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结构的划分编制问卷题目。预测问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问卷(测试版)》共计4个维度、21个题目,为保证测试题目表述无歧义,所有题目均邀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和博士研究生进行校对。
最后,在对测试问卷中的题目进行调整订正后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命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第1版)》。正式问卷一共包含三个部分,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问卷》以及联合施测的《认同方面量表》和《自尊自评量表》。经统计,最终形成的正式问卷中各个分量表的测量学指标如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问卷》共计21个题目,其中20个题目采用Likert 5 级量表记分,1 个题目采用NPS 记分,问卷包含价值认同、知识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意志认同五个维度,问卷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70,结构效度KMO 值为0.976;(2)修订后的《认同方面量表》共计35个题目,采用Likert 5级量表记分,包括自我认同(personal identity,PI)、关系认同(relational identity,RI)、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SI)和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CI)四个维度,信度指标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72,结构效度KMO 值为0.982;(3)《自尊自评量表》为成熟问卷,共计10个题目,采用Likert 4级量表记分,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84,结构效度KMO 值为0.843。
综上,由三个分量表组成的总调查问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调查问卷(第1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基于人口学变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总体状况
通过SPSS21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被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认同状况总体主观评分均值为8.09 分(NPS记分,记分范围0~10分,0分为非常不认同,10分为非常认同)。其中,最高的为知识认同维度,均分M=8.433;最低的为意志认同维度,均分M=5.493,具体见表1。
表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和ANOVA 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以性别差异性分析举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中的价值认同、知识认同和情感认同三个维度在性别层面上显著差异(p<0.05),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具体见表2。
表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性别差异
此外,本研究还考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不同生源地等10个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民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377>0.05),少数民族均分(M=35.82)略高于汉族均分(M=35.20);(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年龄段上存在部分显著差异,事后比较结果显示,19岁以下年龄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最低(M=34.57),61岁以上年龄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最高(M=59.0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所有年龄段上整体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年级上存在部分显著差异,经事后比较结果显示,大一群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最低(M=34.10),研究生及以上/非学生群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最高(M=40.62/M=41.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年级上整体趋势是随着年级增长而提高,而在大四(含大五)阶段有明显的下降;(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394>0.05),理工类均分(M=35.34)略高于文史类(M=34.97);(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不同政治面貌的受教育群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结果显示,民主党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上的均分(M=50.8)>群众(M=37.98)>中共党员/预备党员(M=36.43)>共青团员(M=34.90);(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为农村(M=36.24)>城镇(M=35.12)>城市(M=34.13);(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均分(M=36.47)略高于独生子女(M=34.35);(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受教育群体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家庭教养方式为放纵型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上的均分(M=37.72)>权威型(M=37.09)>民主型(M=34.50);(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家庭年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在不同家庭社会阶层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比较结果发现,被试的家庭社会阶层处于经理人员阶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最高(M=37.76)。
5.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因素分析
为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可能受到哪些变量影响,本研究通过SPSS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控制了基本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均显著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的总解释量为18.5%,具体见表3。其中,个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和自尊水平负向影响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而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
表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总分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四个结论:(1)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总体主观评价良好;(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在不同人口学变量层面存在显著差异;(3)个体的社会认同水平会正向预测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4)个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和自尊水平会负向预测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根据以上结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引导力,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高举旗帜,筑牢信念。本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总体主观评价良好,但其中的价值认同维度得分仍然偏低。这说明虽然高校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保持高度认同,且在行为上也能够表现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但其对工作内容和行为表现的认同并没有很好地内化为价值观层面上的高度认同。这也提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要格外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化过程。在理论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旗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理论体系,精研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和转化机制;在实践上,要加强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方法以疏通理论知识向价值观的转化路径,帮助受教育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筑牢信念根基。
第二,情感培养,意志引导。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群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中的情感认同和意志认同两个维度上均分偏低,分别为6.90和5.49。这一方面说明部分受教育群体缺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感共鸣,而从另一方面看,虽然情感认同和意志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两个薄弱环节,但这也恰恰证明了情感培养和意志引导是突破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的关键环节。此外,有别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教育主体“宣讲”为主要形式的“理性”教育手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环境建设也是从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层面浸润受教育群体,进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方法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对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认同水平。
第三,尊重规律,因材施教。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群体在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独生子女、生源地、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社会阶层8个层面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人口学变量上产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个体生理心理水平因素、学校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譬如,由于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了个体的认知水平,因此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必须要精心设计、循序渐进。其次,学校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受教育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灵活多变,比如毕业班的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明显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就业的压力,因此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重心应该倾向于受教育群体当下所关注的话题,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该阶段受教育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引导力提高特定受教育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水平。最后,受教育群体的家庭和社会因素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关注点。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源地在城市和家庭社会阶层较高的受教育群体具有较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居住在城市和具有较高家庭社会阶层的被试更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多样化信息,也更有机会体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局限性。针对这一群体,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点应该放在及时帮助他们分辨信息的性质,用更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恰当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进而提高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水平。
第四,反思创新,保持张力。本研究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个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社会认同和自尊四个维度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均显著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四个变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影响总的解释量为18.5%。总的来看,这说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全方位多元的,还有很多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待后续深入发掘。这在理论上说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研究还有很大的理论探索和发展空间;在实践上也提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多总结反思实践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并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进而反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群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和自尊水平会负向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而泰弗尔提出的社会认同论与特纳提出的自我分类理论均指出:个体的集体认同、关系认同和自尊水平越高就说明个体越有可能积极地区分出内、外群体[3]。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下即可理解为个体的认同和自尊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使个体区分开个体自身与社会,而这显然不符合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但个体过低的认同水平和自尊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体批判力、创造力等潜在能力发展的不足。因此,如何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水平的张力;如何在“立德”的前提下更好地“树人”;如何系统地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目标层次上的任务,进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 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