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对模拟实验教学提升个人能力的满意度Meta 分析
2022-07-22莫文娟何平平曾谷清
吴 飞,张 岚,廖 力,莫文娟,何平平,曾谷清
(1.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2.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护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护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传统的护理院校教育加临床实习被认为是提高护理临床工作能力的金标准[1],但是随着对伦理道德、病人安全问题的重视,护生能够直接在病人身上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2]。护理模拟实验采取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的综合模拟实验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标准化病人、高仿真模拟人模拟某一疾病的临床情景,从而在实境中训练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并设计各种突发状况来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和研究性[3]。研究表明,护理模拟实验在培养护生沟通交流能力、改善自我效能感、提高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4],但是模拟教学效果良好的证据仍然不足[5],护生对各项能力提升的满意度更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应用Meta 分析的方法,合并分析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与传统单项护理技能培训提升个人能力的满意度,为模拟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VIP)、PubMed、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针对中国护生进行护理模拟实验教学研究的文献及学位论文等。
1.2 文献检索
检索从建库初至2019 年12 月31 日上述数据库的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模拟”“实验”或“实践”“护理”“教学”或“教育”;英文检索词为"simulation""experiment"or"practice""nursing""teaching"or"education"。
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根据P(Participants)、I(Intervention)、C(Comparison)、O(Outcome)4 个要素确定纳入标准,纳入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研究对象为护理专业学生;实验组干预措施为护理模拟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单人单项护理技能训练;结局指标为能力提升满意度调查。排除重复发表、未体现具体随机抽样方式、数据不完整、无法获取全文、非集中授课或授课方式不明的文献。
1.4 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
2 名研究人员按照检索词对各数据库进行独立检索,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将可能符合条件的文献也纳入;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明确文献的研究方法、抽样方法、样本量等,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文献都被纳入;在符合条件的文献中查找并删除重复发表的文献;2 名研究人员对比各自的纳入文献,相同文献保留,通过讨论、第三方裁决来处理有争议的文献。制定统一的数据提取表,由2 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数据后互相核对。
1.5 文献质量评价
按照Cochrane 协作网系统评价手册对筛选出的10 篇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序列产生、是否随机化隐藏、是否采用盲法、结局指标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6 个方面。若纳入的文献完全满足上述标准,提示发生偏倚的风险低,文献质量等级为A 级;部分满足上述标准,提示发生偏倚的风险为中度,文献质量等级为B 级;若完全不满足上述标准,则提示发生偏倚的风险高,文献质量等级为C 级。
1.6 统计分析
运用R4.0.0 统计软件中Meta 程序包对入选文献中的率进行Meta 分析,用Shapiro-Wilk 法检验数据的正态性,采用PRAW 没有转换原始率法为效应指标进行合并计算。先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若为P>0.1,说明纳入文献之间是同质的,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说明文献之间是异质的,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生成森林图。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144 篇,剔除5 篇重复发表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后排除89 篇,再对剩余50 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 篇文献,共2 087位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采用护理模拟实验)1 069 位,对照组(采用单人单项护理技能训练)1 018 位。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基本研究特征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表1 纳入文献基本研究特征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纳入的10 篇文献[6-15]均为RCT 研究,3 篇文献[6-8]明确了随机分组的方法,7 篇文献[9-15]未明确;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均完整;10 篇文献的质量评价等级均为B 级。所有研究均进行了基线比较,且都具有可比性。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文献质量评价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知识综合能力的满意度 8 篇文献[6-10,13-15]的914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819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知识综合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81%,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知识综合能力的满意度为90.44%(95%CI:86.15%~94.74%),见图2。
图2 护理模拟实验对知识综合能力提升满意度的Meta 分析
2.3.2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满意度 6 篇文献[6-8,11-13]的365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338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45%,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满意度为94.75%(95%CI:92.49%~97.01%),见图3。
图3 护理模拟实验对实践操作能力提升满意度的Meta 分析
2.3.3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满意度 6篇文献[6-7,10,12-14]的766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724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79%,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满意度为93.00%(95%CI:87.00%~96.00%),见图4。
图4 护理模拟实验对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满意度的Meta 分析
2.3.4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沟通交流能力的满意度 7 篇文献[6-7,10-11,13-15]的795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712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87%,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沟通交流能力的满意度为87.40%(95%CI:81.67%~93.14%),见图5。
图5 护理模拟实验对沟通交流能力提升满意度的Meta 分析
2.3.5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 5 篇文献[6-7,9,11-12]的382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330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0%,P=0.4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为87.11%(95%CI:83.77%~90.46%),见图6。
2.3.6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满意度 7 篇文献[6-8,10,12,14-15]的833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788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68%,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的满意度为94.96%(95%CI:92.16%~97.75%),见图7。
2.3.7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 6 篇文献[7-8,10-11,13-14]的729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646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64%,P=0.0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满意度为90.10%(95%CI:86.00%~94.20%),见图8。
图8 护理模拟实验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满意度的Meta 分析
2.3.8 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 8 篇文献[6,8-10,12-15]的967 位试验组护生中,有857 人赞同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提升学习积极性。异质性检验结果为I2=90%,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满意度为90.21%(95%CI:84.93%~95.50%),见图9。
图9 护理模拟实验对学习积极性提升满意度的Meta 分析
3 讨论
3.1 纳入文献质量中等
各研究均进行随机化分组且数据完整,其中3 篇文献明确了随机分组的方法。10 篇文献均比较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3.2 护理模拟实验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生个人能力
护理模拟实验打破基础护理与临床护理课程之间的界限,突出综合性,要求护生融会贯通;再辅以逼真的临床情景模拟,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有效提高临床工作能力[16]。纳入的10 篇文献主要从知识综合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8 个方面进行能力提升满意度调查,调查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护理模拟实验能力提升满意度最高的是团队合作能力[94.96%(95%CI:92.16%~97.75%)],原因在于护理模拟实验是以病例为主线,需要通过团队配合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对于提高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满意度最低的是解决问题能力[87.11%(95%CI:83.77%~90.46%)],护理模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贴近临床,培养护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护生对模拟实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却是最低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其余6 个方面的能力提升满意度也均在85%以上,说明护理模拟实验的整体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3.3 护理模拟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综合评价
护理模拟实验的教学效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Yang H等[17]在研究中指出,教师和护生的基本素质是保证模拟教学质量的关键;Roh Y S 等[18]关注到模拟教学设计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要对护理综合模拟实验进行综合评价,能力提升满意度调查反映的仅仅是护生对护理模拟实验教学效果的主观感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Huang F 等[19]将模拟学习效能量表(Simulatio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ventory,SLEI)用于评价中国三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的高仿真模拟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安排、设备资源、任务汇报、临床能力、问题解决和自信心6 个方面(32 个条目)来综合评价模拟实验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更为客观;Yang J 等[20]通过AHP-Fuzzy 数学模型对模拟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Shen L 等[21]还通过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理论构建了护理模拟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都有别于单纯的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