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题材少儿戏剧的审美创作
——以儿童情景剧《中华英雄谱》为例

2022-07-22莫伦

河北画报 2022年2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戏剧创作

莫伦

(华威大学)

爱国主义,是中国艺术、文学创作重要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精神世代相传的品质。戏剧,从古至今均扮演传颂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身份,如《清忠谱》《定军山》《牧羊记》《浣纱记》等均是以戏剧表达中华儿女对家国、民族的情感诉求。在现代艺术百花齐放的平台,人们赋予戏剧更高的文化、思想教育期望,从艺术化美学实践出发,更艺术化地渗透爱国主义价值熏陶。近年来,由红色教育延伸的爱国主义审美教育以不同形式在各单位、群体间开展。戏剧亦与博物馆、青少年宫、学校、艺术院团等共同联动,开展红色主题审美活动。爱国主义题材儿童情景剧《中华英雄谱》由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出品,国家一级导演莫非任总导演、编剧,笔者作为第二编剧、导演组成员参与全程戏剧创作,将对以戏剧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审美实践的戏剧教育、戏剧创作的可行性操作思辨。

一、以戏剧进行爱国主义审美创作

戏剧是物质存在与主观行动结合的外化呈现。爱国主义精神是维系海内外全中华同胞的价值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石。青少年群体是现当代重要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接受者、传播者、受教育者。以爱国主义开展的戏剧审美教育,是新时代戏剧教育、戏剧创作可遵循的探索方向。

民族英雄题材创作当立足其审美思想价值。青少年红色题材戏剧创作,需要明确其是以中华民族故事为取材,以中国现当代青少年为表演对象,以青少年家庭为传播受众,以让更多人感受红色故事、提升民族凝聚力为传播目标,以剧场、新媒体平台等为传播载体,开展以戏剧为主题的大众审美行为。创作时,需要对中国近现代民族英雄形象提纯,选取引起青少年共鸣学习的民族英雄形象,进行戏剧美化创作,完成有思想性、传播性、共鸣性的艺术作品。《中华英雄谱》以《楚辞·国殇》赞扬民族生死存亡时挺身赴难的英雄诗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为题引,以“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为当代价值导向,从主题立意上是对古今的文学审美优化。四个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人物:杨门女将——穆桂英,更多是侧重于女性形象,而且相较于同为巾帼英雄代表的花木兰,杨门女将是以穆桂英为主的人物群像,更宣扬家国有难,无人可避的群体社会价值传导;南宋英雄——辛弃疾,更侧重于男性形象,精炼选取“辛弃疾独擒敌营首级”、“祖父城墙托负”片段,打造以辛弃疾和兄弟们为主,在男儿气血的战鼓、剑舞烘托中,刻画生动的男子气概;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侧重于老一辈与年轻人对话的视角,以《敬告青年工学家》一书为题材切入,由詹天佑带领近代中国年轻的工学家群体进行诗诵体戏剧表演,是两辈人对国的勾连;广州起义——张太雷,更侧重于现代与近代民族精神的连接,由现代入队、入团宣誓为引,由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为主体引发对张太雷同志组织的广州起义历史的触碰式学习,是对创作地广州城市的文化审美挖掘,也是对现代人物寻古历程的呈现。实则看似该剧以四位中华英雄为主,其实更抓住剧名的“谱”字,有家谱的“群体”之意,从他们出发,所辐射其他群像是我们真正希望向大众传达的。如杨门女将们、辛弃疾统帅的将领们、近代工学家们、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们,我们用一种更为唯美的处理方式,在传达中国英雄是谁?是古时的他们。是现在的我们。于中华长河之中,是无数中华儿女共同所筑的民族梦。因此,这亦是一种对爱国主题题材的艺术审美创作思路。

红色题材创作应更具美学感染力。如何挖掘红色基因,通过何种角度挖掘人物故事,是戏剧创作者重要思考的方向。曾有一段时间,观众对于红色主题戏剧作品烙上“特意煽情”的固本印象,认为该主题戏剧均是轰轰烈烈渲染艺术风格。基于此,在创作《中华英雄谱》,我们不希望还为孩子进行传统的“大煽情”教育,因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感官、触觉更具敏锐性,他们能更快接受“点到为止”的“软性输入”。因此,在对该剧的人物形象塑造、戏剧情节冲突设计中,更考虑兼具中国美学的意蕴,以含蓄的美学方式,讲述生动的中华故事。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情节选取三个碎片故事进行戏剧艺术化串联:11岁,詹天佑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时,与父母道别的场景;20岁,詹天佑婉拒美国导师,致力回国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场景;58岁,詹天佑参加1918年中华工学家年会发表致辞《敬告青年工学家》的场景。在以工学年会为主背景的戏剧行动中,以插叙处理人物碎片记忆,于舞台唯美呈现中国铁路之父一生辛酸、坚毅、坚韧的生平。甚至在戏剧渲染中,并未出现一字“爱国”,却处处在讲述一个人一生的爱国路,同时詹天佑更告诉年轻人的基本行为准则,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爱国主题教育,亦是含蓄又具有美感地呈现一位老者与一群年轻人的对话、感受、学习……红色人物、红色题材需要创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发掘其美学价值和戏剧感染力,才为妙处。

二、以剧目推动综合课程审美活动

我们去评判戏剧行为并不像商品,甄别真假优劣,而是去充分尊重在这过程中的参与者主体所实现的主观创造力。(Oliva,2015)在兴趣驱动型戏剧实践下,我们着力以剧目引导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红色基因的艺术审美探索,最终寻找“生活与美”的相契点,达成艺术素养教育的现代价值。

开展“一章一课题”的课程设计,有利于让戏剧作品的价值内涵真正回馈学生,影响学生。以第一篇章粤剧《杨门女将》为例,该课题时长2个学期,由戏剧老师、粤剧老师和粤剧学生共同完成戏剧文本学习、戏曲技能学习、舞台呈现等部分。让剧目不再是剧目,而是课程实践,让学生所学不再片面,如工匠精神引导式体验。该课题以立德树人为教学宗旨,通过戏剧情景互动方法、文学鉴赏法、形体联想法、影视赏析法、真人图书馆等方法,在双目标的课程学习(人文素养培养、艺术能力培养)下,引导学生了解《杨门》故事和历史,品鉴《杨门》文学,赏析《杨门》表演,学习《杨门》技能,链接《杨门》与时代,最终在传统文化戏剧学习中,感知“忠孝仁义”的家国思想,与现代契合提升时代视野、求知视野,最终回馈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审美感受。甚至在戏剧真人图书馆环节中,有孩子因杨家将的故事而启发现代,留下“保护国家应该先学会自救”、“国家危难我会保护国家,珍惜粮食,不浪费”等具有现实思考意义的愿望。通过“一章一课题”的戏剧课程设计,学生们在引导式学习中,也更好掌握声腔、表演等表演技能,提升求知积极性和艺术审美鉴赏能力。最终回馈到戏剧舞台表演中,学生的思维、视野更丰富综合,表演更有画面语汇,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理解更深入,亦是帮助他们用剧目形式开展的一段爱国主义审美学习。

戏剧是众多学者公认的发展创造力的最好学科。(Oliva,2015)《中华英雄谱》是以戏剧为主,辐射舞蹈、语言艺术、粤剧、美术等各艺术学科的综合实践创作,亦是在探索如何以戏剧辐射大部分青少年儿童更好接受文学熏陶、审美熏陶。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对同理心和创造力的实践。(Dewey,1934)利用艺术作品进行现代教学实践,也可帮助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感知等能力。因此,该剧坚持将多元素课程融合创作,如第四篇章《张太雷》是将语言艺术、戏剧表演、舞蹈的三部分学生表演整合成的一个情景剧作品,这将考验创作者如何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艺术化的编排中,形成恰到好处的美学呈现。同时,更需要考虑如何让不同部分的爱国主义表演影响其他部分的学生,最终形成大语境存在。再比如,全剧四个篇章都由美术学习者参与舞台创意设计、周边文创设计。戏剧老师进入美术课堂与学生开展“戏剧·绘画”的审美体验活动,在表演故事、触碰历史、想象情景等戏剧创造性行为后,学生将在舞美设计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绘画作品如舞台灯箱制作、剪纸、人物形象卡通画、捏陶泥等制作,由此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在体验戏剧素养中,创造艺术审美。学生在各种艺术课程学习中,始终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更给予他们机会通过不同实践,了解文化、民族、历史。

以剧目推动综合课程审美实践,是以戏剧美学为主,开展由戏剧与其他艺术门类互相沟通、练习的模式试验,最终帮助创作者、学习者以核心主题出发开展审美感受行为。

三、以戏剧实现现代审美传播意义

戏剧需要受众,亦需要传播,才能发挥其价值意义。在当今社会,欣赏戏剧作品除了剧场、展厅等公共场合以外,新媒体浏览、直播等都是重要的观看渠道。新媒体传播是以移动便携终端为载体的信息交互方式。大众能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获取资讯,特别是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戏剧作品要在新媒体平台高质量传播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作为主旋律红色题材剧目,不仅仅需要完成自身戏剧创作,亦需要紧抓时代传播红利积极投入以“剧场·新媒体”交互的传播渠道宣传,提升其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

以剧场为主表演阵地,以新媒体领域为主传播阵地,是《中华英雄谱》主要创作输出模式。戏剧作品,一旦脱离了剧场的程式、表演、灯光、舞美等艺术效果,将无法实现其重要的艺术性意义。因此,该剧仍然在戏剧舞台完成。然而,如果在新媒体领域传播,戏剧时长必然受影响,短资讯时代除直播外无法让受众接纳长达90分钟的演出。结合该剧本身四个篇章不同的人物故事,从创作初期已经艺术化将剧本处理成可拆解的“折子戏”形式(每篇章10至15分钟),最终只需要在戏剧舞台的综合美学统一呈现下,完成拍摄录制,即可分篇章、分主次制作短视频,又可以录播形式进行全剧展演。该剧更希望将每个短视频形成一种“小人书”的形式在青少年群体间传播,如看话本一样,更有趣、更简便地让一个个红色英雄故事在更多人的移动终端呈现。最终,超越剧场的本身价值,以实现剧场传播、新媒体传播的双赢。

戏剧与新媒体剪辑融合,使戏剧更具审美影响力。该剧在全剧拍摄时,采用国内一流影视拍摄手段,以舞台为主,多机位运镜拍摄,把控节奏呈现的画面与故事性统一。在进行后期艺术化交叉剪辑后,最终形成影视化短片。在视觉着色处理中,与戏剧舞台舞美风格高度统一,以沉木石刻纹理为底,更富中国古风美学意蕴。同时,进行艺术化特效处理,能帮助原本舞台增加视觉冲击力,以“红”出发,更渲染镜头“光晕”。而且,增加特写镜头、环境镜头渲染,让剧场呈现更有影视效果,最大限度弥补观众现场观感的共鸣力下降问题,提升声、光、图、画的审美塑造。

得益于新媒体录制,该剧可以更灵活结合当下时政热点,有受众传播目的、时效性地弹性传播。这亦是青少年戏剧顺应潮流,以新形式向大众大范围宣传的实践方式,实现其教育意义、审美意义、传播意义。

四、结语

未来,爱国主义题材仍将是戏剧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亦是戏剧教育开展文化、民族精神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戏剧创作者、戏剧教育者应当结合现当代传播、现代审美价值,挖掘更具美学语汇的古今红色形象、红色题材作品,在开展主题创作的同时,将红色故事用“美”作为价值追求,帮助青少年受众更好认识文化、解释现实,提升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力。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戏剧创作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一墙之隔》创作谈
戏剧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