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国,和贫穷零距离

2022-07-22刘潇

环球人物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救济金零距离阶级

王梆

一提到英式生活,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老年夫妇在花园里摆弄园艺、喝着下午茶。然而,真正的英国社会,有多少人能过上这种生活呢?

作家王梆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中产阶级实际上少之又少,真实情况是:只要不属于占全英人口1%的上层阶级,那么贫穷就会像幽灵一样时刻盘旋在你和你的家人头上,随时有把人拖入贫穷深渊的风险。她在《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中反复提到养老金、周薪、月薪等,这些都是每个普通英国家庭脑海中盘旋不去的现实,与房贷、周租金、月租金、教育费、水电费等高额的账单一起,形成巨大的压力。冷冰冰的数字像一把利刃,不断撕开英国社会体面的外衣,露出了不堪审视的阶级差距。

2010年,30多岁的王梆飞往伦敦,成为一名“伦敦漂”,一漂就是12年。这本《贫穷的质感》便是王梆旅居英国12年撰写文章的集结,也是她的第一部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幽默文笔间流露出生活的冰冷。

全书围绕着生活的尊严展开。维持尊严,成了英国中下层阶级日夜挣扎的目标。王梆遇到了一位62岁的古建筑修复师,原本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退休后搬去异国他乡养老,因与妻子离婚一夜破产,孤零零回到英国后,为了挽回颜面,躲开世人,住进森林。

王梆有个年轻的英国朋友,原本在著名百货公司上班,有房有车,中产阶级之梦似乎在一点一点兑现。然而,2016年出现网购热潮,实体店大裁员。失业后的这位朋友面对的开销却丝毫没变:每月近千英镑的房在英国,和贫穷零距离◎ 本刊记者 刘潇贷、3个孩子昂贵的托儿费,以及其他各种生活开销。他不得不卖掉房子,每天开车32公里去就业中心领取救济金,却因一次爆胎没能准时到达,被政府停了救济金。

一对年老的中产阶级夫妇,年过八十,老头托马斯曾是英国著名家具公司的经理,干了几十年,退休后,老板却没按规定给他养老金。老太太玛丽得了老年痴呆,但托马斯不舍得将花园房卖掉换钱,只得自己在家照顾玛丽。王梆问他为什么不把房卖了,住进养老院。托马斯说,花园房是代表他们中产阶级身份的唯一标志。

根据欧盟数据:1300万英国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贫困儿童占儿童总数的1/5。今天,英国社会谈起贫穷,不再是指第三世界国家,而是指向英国自身的底层社会,也包括正在萎缩的中产阶级。

《贫穷的质感》是一部社会调查,但王梆在撰写本书时,从不使用生硬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经历现身说法,她自称在写作时“无法面对自己的缺席”,因为她亲手抚摸过“贫穷的质感”:刚去英国时,她的屋子只能放下一张床。为了增加收入,她曾化身“中华神推”(华人推拿服务),到富人区为富太太按摩。一次按摩后,她尴尬地发现“富太太”只是这间豪宅主人家的保姆,这才意识到特权只属于那看不见的、高高在上的1%階层。

品尝过英国底层生活之艰的王梆,希望本书能够触及那些从未在西方真正生活过的读者——在现实中,“受过教育,当上家庭教师,并嫁给富豪男主”的人,“恐怕除了简·爱,再没几个”。

猜你喜欢

救济金零距离阶级
和党旗零距离
美企批失业救济金加剧“员工荒”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领救济金的镇干部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德国人嫌失业救济涨得太少
与“明星”们零距离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