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实施路径
2022-07-22段一帆
段一帆
摘 要:当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逐渐成为国际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主要趋势,这一教育理念在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加强文化之间互相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这一趋势,音乐教育逐渐应用这一理论。为了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逐渐开始着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规划与实施。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相关概念出发,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从五个方面提出高校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路径,以推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视唱练耳
注:本文系四川音乐学院校级研究课题“艺术高校视唱练耳课程的民族化分析研究”(CYXS3021046)阶段性成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而音乐在高校的教学中不仅仅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与专业,还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音乐可以反映人们内心的情感,人们也不断借助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内心的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与音乐类型,也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一、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文化具备多样性的特点,并且这种特点没有优良与劣质的区别[1]。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来讲,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并就不同的民族音乐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学习与了解,进一步对音乐中的多元文化有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对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进行挖掘。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中逐渐认识到了多元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开始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这一理念。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民族、更多种类的音乐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与提升。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
教育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水平,便于发掘本土音乐
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将全世界的优秀音乐文化纳入音乐教学课堂。每一首音乐作品、每一种乐器都是对时代背景、地域特征、民族文化、风俗人情的反映与体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学习某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通过相关的背景资料介绍与音乐教师的讲解,可以更精准地对当时的创作背景与作品包含的情感加以把握,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在音乐鉴赏方面的水准,使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比如在讲述某一个民族的音乐时,可以先讲解这首作品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尤其在讲解《保卫祖国进行曲》《去保卫祖国》等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了解该民族面临的时代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与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进而更好地进行作品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 [2]。
我国各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实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可以对我国的本土音乐文化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充分感受我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同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本土音乐及音乐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投入音乐领域,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社会目标与功能,使本土音乐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促进本土音乐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音乐核心素养,发挥文化的传承作用
音乐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不同的场景与环境中需要使用不同的音乐风格对气氛与意境进行渲染与营造。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教师将音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尝试在生活场景中寻找音乐灵感与创作素材,为他们的创作积累经验;在音乐课上,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在不断的学习与了解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一旦对某一音乐类型产生兴趣,学生就会更投入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核心素养。此外,在高校音乐教育课堂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发挥文化的传承作用[3]。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而音乐教育则是实现音乐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途径。
(三)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音乐以及音乐背后的文化进行赏析,让学生学习某一种音乐知识,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发展过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化发展,为高校在音乐教学上的创新赋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主动性,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在模式上与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对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为他们音乐思维的不断扩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动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与创作中更具有创新与求变意识,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也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有力抓手。对于高校音乐教学而言,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他们的思想造成束缚,不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效率与质量问题[4]。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实施路径
(一)营造多元音乐文化氛围,落实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
一是积极营造多元音乐文化氛围。学习氛围的营造与创设离不开宣传,学校應当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宣传上下功夫、见实效,充分将学生课余时间与音乐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学校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不同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丰富课外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让学生被多元的音乐文化氛围包围。
二是鼓励本校音乐教师主动加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探索,组成研究小组,积极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组织交流会,同时选拔教师到国内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好的地区进行学习与交流,让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音乐课程,提升教师素质
在提升音乐教师素养方面。一是强化多元文化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将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提升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使命感,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工作高效、高质开展。二是音乐教师应当积极跟随时代的脚步,在思想上进行突破,大刀阔斧地革除与多元文化教育不相符的思想理念,正确认识多元文化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多元文化音乐。三是教师应当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细致的学习,掌握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点与关键,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要进行充分的摸索与尝试,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用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可以顺利进行;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音乐教师需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教师也应当不断充实自己,主动学习最新的音乐教育方法与内容,学习多元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为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依据[5]。
在完善音乐课程方面。一是改变原有的单一化的音乐课程。在音乐课程中引进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二是凸显不同音乐的特点。学习不同地区音乐的特点是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着力点,在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中应当将不同背景音乐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凸显出来,让音乐与文化完美契合在一起,体现音乐文化的地域特点与民族特色,引导学生以客观、平等的心态去领悟不同音乐代表的民族文化,进而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全面的理解与掌握。
(三)完善与改进教学方法 ,渗透多元文化
一是采取理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现场演奏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对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直观的感受与认识,并从感性认识的层面逐渐上升至理论认识的层面。教师要创新音乐教学,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可以高效率地进行与开展。
二是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通过音乐教育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对之前的理论课程进行温习与巩固,鼓励他们体验与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感知民族音乐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对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事半功倍,更顺利地进行。
三是在教学中加强多元文化的渗透。教师应当明确自身与学生都是多元文化资源的开发主体这一重要理念。教师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要主动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多元文化理念的渗透,主动带学生去学校的图书馆、当地的图书馆、当地的音乐文化馆、民间的音乐团体所在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还可以主动邀请民间的音乐团体、协会来本学校进行表演与主题授课,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的存在与表现形式,让音乐的多元文化理念逐渐扎根。
(四)革新音乐教学手段
一是本着趣味教学的原则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并在音乐中进行思考的意识,为他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在讲授与民族乐器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工具,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民族乐器的美与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民族影像资料的形式对民族文化进行掌握。二是可以使用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将我国的乐器与国外的乐器进行比较,总结各自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比教学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与我国乐器相关的歌曲作品,与学生探讨歌曲的旋律特点、音乐风格、乐器的使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高校音乐教学的形式与手段。
(五)充分挖掘本土音乐文化,重视世界音乐文化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应当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开展更加顺利。一是在教学中,高校可以根据本地的音乐特点与特色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四川地区的劳动号子属于特色音乐,所以教师在讲述与四川地区相关的音乐时,可将劳动号子加入教学内容;云南地区的民族歌舞比较出名,当教学内容与云南地区的传统歌曲相关时,可以将傣族的歌曲以及相关的知识融入教学课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歌是地方特色,教师可以将广西民歌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二是积极邀请一些传统的音乐艺术人员到教学课堂中来,引导学生与他们进行交流访谈,探讨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加深理解。教师在实施多元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发掘与讲解。我国民间音乐也是音乐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体现文化特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述岭南地区的音乐文化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的粤剧与潮剧、歌曲等,尤其是潮语的歌曲在当下音乐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我国本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充分利用世界音乐文化方面,一是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世界音乐,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与我国音乐文化接近的越南音乐入手,它的表现形式与我国的传统音乐比较接近,便于学生理解。二是教师可以举办音乐文化分享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世界优秀音乐,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兴趣小组,每次课堂选择两到三个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提前了解到的、感兴趣的世界音乐,将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更多的世界优秀文化,并形成积极挖掘世界优秀音乐的习惯,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际效能彻底激发出来。
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加强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校音乐教学质量会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高校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会受到教师教学理念与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音乐教师要在充分把握多元文化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学理念与形式上进行创新,对本民族的音乐进行深入、充分的挖掘,并积极利用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洛秦.论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理念中的音乐教育功能及其中国实践[J].音乐文化研究,2021(1):63-73,4.
[2]关涛.从“多元文化”到“去中心化”:對北美音乐教育范式的批判与反思[J].中国音乐,2021(1):176-183.
[3]潘晨.“多元文化”与“返本开新”之辨:管建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研究[J].中国音乐,2020(2):98-104.
[4]舒勇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21(24):119-122.
[5]刘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分析[J].黄河之声,2018(1):90.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