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2-07-21赵宸册朱晓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发文居家图谱

赵宸册 董 琼 朱晓萍

1.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40;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40

随着医疗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及卫生健康理念的不断提升,脑卒中的人口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这意味着长期遗留致残性后遗症的脑卒中患者数量大幅增多。然而,脑卒中后遗症给患者及其照顾者所带来的真正影响通常是在患者返回家庭后才被充分认识到[2],因此社区干预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方式[3]。有研究显示[4],社区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健康结局、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但社区干预的构成方式及可利用度存在区域差异[5],这提示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其研究态势需要进一步把握。为全面掌握并剖析现阶段国内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梳理,力求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进一步的思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检索策略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来源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主题=(“脑卒中”or“中风”)and 主题=(“社区干预”or“居家照护”),检索时间段为2000 年1 月至2021 年7 月。纳入研究内容与脑卒中社区干预相关的文献,排除会议通知、报刊等非学术型文献、重复文献以及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首次检索文献共694 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或原文进行剔除后,最终得到文献585 篇。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5.6.R5 对导出的文献及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包括作者及发文机构分析、高频关键词的共现与聚类分析、关键词突现节点检测。

2 结果

2.1 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文献年度分布可衡量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的研究热度与发文趋势。根据文献年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文献的发展大致分为4 个阶段:在2007 年以前,文献发表数量较少且文献增加速度未见明显涨势,整体呈低关注水平;从2008 年开始,文献发表数量连年增多,至2015 年出现首个发文量高值;从2018 年开始,整体文献发表数量处于稳步降调,但年发文量均在35 篇以上,提示该领域研究已基本处于平稳推进状态,其中2021 年的发文量尚未被数据库全部收录。见图1。

图1 文献年度分布图

2.2 作者合作分布情况

将Node types 设置为作者,运行CiteSpace 得到作者共现知识图谱。目前已形成9 个主要研究合作团队(≥3 名),发文量最多者共发文14 篇,发文量超过3 篇者共36 名,根据第一作者进行排名,发文量前10 位作者分别为王文志、吴升平、刘运海、杨期东、洪震、黄茂盛、杜晓立、江滨、张振香和鲍秋菊。见图2。

图2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2.3 发文机构分布情况

将Node types 设置为机构,对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得到研究机构共现图谱。各研究机构间未能形成明显的聚类,拥有2 个以上研究机构组成的较大协作网络仅有3 个,且呈区域性分布。发表文献量较多的机构为高校及研究所等学术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机构的研究力量整体偏弱。发文量排名前10 位的机构共发表34 篇,占文献总量的5.8%。见图3。

图3 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2.4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凝聚着作者对通篇探讨内容核心要点的高度概括[6],高频关键词则体现着相关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方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关键词的被关注度及集中度[7]。除去相似的高频检索词,排名前10 位的高频关键词分别为生活质量、危险因素、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能力、社区管理、遵医行为、效果评价、高危人群、家庭照护。见图4。选择关键词聚类集群并逐一语义分析,发现热点研究方向可归纳为效果评价、医养结合、多学科团队、居家照护、健康管理、康复治疗。

图4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5 突现词分析

利用突现词对关键词突现率进行检测,分析关键词从出现到退出研究热点的时间跨度。图5 所示为突现强度最高的12 个关键词,在2009 年以前出现的突现词多是常见稳定型主题词,且在2012 年之后陆续不再出现,提示该阶段是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的理论奠定时期。而2015 年及之后出现的突现词进入研究中心时间较晚且在较近的年限内仍未退出,则代表本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与变化趋势未来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如老年人和居家护理等。

图5 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的突现词

3 讨论

3.1 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的呈现与特征分析

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的成果颇为丰富,然而以第一作者发文超过3 篇者仅占作者总数的6.2%,其合作程度低于自然科学期刊指标[8-9],研究力量的核心合作群是保证研究质量水平和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10],各研究者与研究机构间需要拓展合作渠道,达到研究产出数量与质量相均衡的最优解。根据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在2021 年6 月份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疗建设的通知》指示[11],强调应积极拓宽社区干预服务,注重医防融合干预,加强中医保健、公共管理、经济保险等多学科适宜技术的普及应用。在研究的垂直层次中,社区干预研究多集中于医院或高校研究部门与二级医院或社区医共体间的上下联动,这提示今后应注重开展下沉基层的现况调研及实证性研究[12-13]。

3.2 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的主流与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指的是数量较多且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或多组研究所集中研讨的专项论题[8]。本研究中包含生活质量、遵医行为等关键词为聚类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基于患者视角,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并带动自我管理的主动性[14]。其次,以家庭照护、家庭功能等关键词为聚类的研究热点,主要基于家庭照顾者视角,促进家庭照顾者从多方资源中得到有效支持,满足其照顾需求并提升其照顾能力[15]。除此之外,社区管理、效果评价等关键词聚类的该部分研究则主要基于社区医护视角,旨在建设社区护患支持性环境,整合医疗和社会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的促进作用[16]。

3.3 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的趋势与前沿演进

该领域研究热点已相对形成主流,但具有代表性的前沿关键词仍在不断出现,近期前沿集中在老年人、居家照护、健康管理等方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居家老年人是全民健康需突出解决的重点人群,要关注家庭环境、社区结构等多重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17]。由此可以看出,研究者应超越仅对个体健康促进的观点,赋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高效运用患者家庭功能,将成为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的主要干预方式[18]。整合医疗和社区服务资源,调动患者及其照顾者主动积极参与疾病干预,把最终目标落实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状态等切身积极结局[19]。除此之外,进一步对多要素融合干预发展中的理论模型等分析也是未来研究中的进一步探讨方向[20]。

3.4 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研究的思考与未来展望

我国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模式的发展已促使医疗卫生服务逐步由医院向社区、家庭延伸,以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居家照护需求,然而理论干预策略与现阶段实践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21],在患者、家庭与社区层面之间的衔接程度与交互特征仍需进一步探讨,居家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的阻碍与促进因素仍需进一步剖析,多学科跨机构的社区干预团队仍需进一步加强协作[22]。因此,可考虑探索开发居家脑卒中患者的生态健康评估工具[23],以确定个人和社区内的具体健康需求,为相应地制订有效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此外,在协调医疗资源方面缺乏不同机构之间实质合作的条件和机制[24],未来研究中更有待建立远程医疗信息网络,有效完善脑卒中患者社区干预条件及保障体系,旨在把握新时代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总目标,深入贯彻“低成本、广覆盖”的卫生改革政策[25]。

本研究纳入文献来源为知网数据库,数据全面但仍存在选择偏倚,建议下一步研究可对外文数据库进行对比研究,以多方位了解国外研究的前沿观点及国内外研究的现存差异,挖掘数据中的重要信息,从而为相关研究拓展全面的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发文居家图谱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