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干预在提高老年居民肺癌防治知信行水平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21张宁韩鹏飞周谦君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3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20003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吸烟者结节受访者

张宁,韩鹏飞,周谦君(.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3;2.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 200030)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仍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1]。尽管医疗技术不断提高、治疗技术不断改进,但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仍不高。因此,肺癌的预防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尽管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现已证实肺癌是一种与吸烟、环境污染、遗传等多种原因有关的多因素疾病[2]。目前肺癌的治疗效果相对有限,让人类远离肺癌威胁的关键在于进行切实有效的预防。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发病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2019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也提到,该疾病在居民40岁以后发病率快速提升,发病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3]。因此,在老年居民中早期筛查高危人群,通过健康教育使其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让更多的有恶性倾向的肺部结节被发现并引起必要的重视,使肺癌这一恶性程度极高的疾病被发现和治疗于具有根治希望的疾病早期,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此,本课题组以在天平街道连续居住5年以上的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在老年居民肺癌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抽取的539名老年人基础上,对该抽样人群中的153例高危人群在2018-2019年进行为期两年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现将干预前后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在天平街道连续居住5年以上的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进行的老年居民肺癌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抽取的539名老年人基础上,对该抽样人群中的153例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进行干预前后对照,分析干预效果。

1.2 实施干预 (1)制定健康教育科普素材:制作六个肺部小结节专题科普图片集,每个专题以1-2个真实患者的发病、诊断、治疗及康复经历为主要内容,配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进行解释,使老年居民对肺癌这一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具备良好的认知、应对和预防的能力。胸科医院肺部肿瘤中心专家通过总结在肺部小结节诊治的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加以归纳,分别从小结节的诊断、治疗、预防三方面制作科普图片集,具体包括:①什么样的人容易患小结节——小结节的筛查;②肺部小结节究竟是什么——小结节的鉴别诊断和良恶性预判;③一旦发现小结节该怎么办——小结节的处理和随访策略;④确诊了早期肺癌需如何治疗——微创手术的优势;⑤手术后重返健康生活——肺癌手术后的康复和治疗;⑥如何远离小结节——肺癌的预防。图片集及文字介绍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2)实施干预:针对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由家庭医生在2018-2019年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健康教育(共八次),并监督随访其情况,如是否戒烟、油烟暴露情况、是否改变生活方式、发现问题时告知该如何进一步检查等。并且通过“肺抚治言”微信公众号、“刘医生讲科普”视频号、发放健康教育画册等形式,持续进行科普宣教。教育内容包括:肺癌的筛查与诊断评价;肺癌的早期诊断;肺癌的综合治疗;肺癌的社区防治;肺部小结节科普;肺癌知识健康教育;吸烟与肺癌;厨房与肺癌;戒烟方案等。健康教育干预两年后,家庭医生对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第二轮相同的问卷调查。了解通过健康教育,居民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的情况。

1.3 效果评估 研究老年居民接受干预措施前后一般情况、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肺癌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吸烟相关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从而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

2 结果

根据回收的《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干预前共录入556例数据,其中有28对数据姓名重复,按照地址及联系电话进行核查,其中17对为同一人,按照问卷调查时间节点将17对调查数据分为第一次调查数据和第二次调查数据,保留第一次调查数据作为基线数据,剔除第二次调查数据;其余11对为同名同姓不同人,予以保留。39例数据总分计算错误,予以纠正。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39份,有效率96.94%(539/556)。

539名调查对象中死亡11人,去养老院10人,搬迁及联系不上46人。共录入干预后案例472个,其中有11对个案姓名重复,按照地址及联系电话进行核查后,发现有5对个案为同一人,保留最后一次录入数据作为干预后数据,删除其余重复个案;此外,问卷中有1例年龄小于65岁,予以删除;14例数据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计算错误,予以纠正。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98.7%(466/472)。

2.1 受访者自身前后对照 按照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将干预后的受访者与干预前的受访者进行配对,共464名干预后受访者与干预前受访者信息成功配对。

2.2 一般情况比较 比较干预前后性别、吸烟量、女性被动吸烟、器官移植、慢性肺部疾病、油烟暴露、肺癌家族史等一般情况的差别。结果表明,干预后较干预前在吸烟量、女性被动吸烟、油烟暴露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干预前受访者和干预后受访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2.3 肺癌高危人群比较

2.3.1 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水平比较 经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干预前受访者和干预后受访者的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总分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经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干预前受访者和干预后受访者的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总分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113954.5,P=0.011)。见表2。

表2 干预前受访者和干预后受访者的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水平比较

2.3.2 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结果比较 按照《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表》阈值设定标准,将人群作如下归类:①肺癌高危人群:总分≥116分者;②一般人群:总分<116分者。经筛选,干预后共有118例受访者属肺癌高危人群,占25.3%;其余348名属一般人群,占74.7%。经四格表卡方检验,干预后高危人群比例较干预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1,P=0.275)。见表3。

表3 干预前受访者和干预后受访者的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结果比较

2.4 知信行水平比较

2.4.1 知识得分比较 干预前,根据回收的《肺癌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共录入378例数据,有8对数据为同一人回答的两份问卷,按照问卷调查时间节点将8对调查数据分为第一次调查数据和第二次调查数据,保留第一次调查数据作为基线数据,剔除第二次调查数据;其余同名同姓不同人者予以保留。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70份,有效率97.88%(370/378)。干预后,根据回收的《肺癌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共录入466例数据,问卷中有1例数据缺失,予以剔除。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99.8%(465/466)。对干预后的受访者认知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值越高,认知水平越好。平均得分为(6.80±1.71)分,中位数为7.00,四分位距为2.00。经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干预后的认知得分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统计量=0.224,P=0.000)。经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干预后的人群认知总分平均值较干预前提高,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受访者认知总分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115580.5,P=0.000)。见表4。

表4 干预前受访者和干预后受访者的认知评分比较

2.4.2 吸烟者知信行总得分比较 干预前,采用《吸烟态度行为问卷》对146名吸烟者的对于吸烟的态度、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回收问卷95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问卷回收率65.1%,问卷有效率96.8%。干预后,采用《吸烟态度行为问卷》对113名吸烟者的对于吸烟的态度、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5份。问卷回收率92.9%,问卷有效率100%。对干预前后的受访吸烟者知信行总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值越高,知信行水平越高,遵医行为越好。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之和为知信行水平的总得分。干预前平均总得分为(40.60±5.09)分,中位数为40.24,四分位距为8.45。干预后平均总得分为(44.56±5.06)分,中位数为45.30,四分位距为6.04。干预后的人群吸烟者知信行总得分平均值较干预前提高,经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受访者认知总分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6936,P=0.000)。见表5。

表5 干预前的受访吸烟者和干预后的受访吸烟者知信行总得分比较

2.4.3 吸烟量自身比较 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后,有8人戒烟,同时,11-20支/每日、21-40支/每日、大于40支/每日吸烟量者减少。经两个相关样本的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吸烟者在干预前后的吸烟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表6 吸烟者干预前后的吸烟量自身比较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程丹丹[4]等人的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知信行水平、促进遵医行为的养成,效果值得肯定。

比较干预前后性别、吸烟量、女性被动吸烟、器官移植、慢性肺部疾病、油烟暴露、肺癌家族史等一般情况的差别,结果表明,干预后较干预前在吸烟量、女性被动吸烟、油烟暴露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人群中有8人戒烟,未能戒烟的也减少了吸烟量。已无大于40支/每日的吸烟者,11-20支/每日、21-40支/每日吸烟量者较干预前明显减少。说明通过健康教育,居民了解和掌握了吸烟的危害,学习了戒烟方法,产生了为了健康要主动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的信念,并且落实到行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居民们也掌握了“厨房与肺癌”的相关知识,通过改变烹调方式、改善吸油烟设备等方式避免油烟吸入,规避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本次调查显示,通过两年规范化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占比由干预前的28.4%下降为干预后的25.3%。8人因戒烟使评分下降;部分居民因避免了被动吸烟、减少吸烟量或者避免油烟吸入的方式使评分下降,部分高危人群变成一般人群。肺癌高危人群自查评分水平均分由干预前的102.8905分下降为干预后的91.2661分;肺癌认知情况调查均分由干预前的5.8349分上升为干预后的6.8022分;吸烟态度行为总得分均分由干预前的40.60分上升为干预后的44.56分。说明健康教育干预在提高社区居民对于肺癌防治知识的认知以及促进社区居民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上具有积极效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对于肺癌规范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干预过程中有10人进行肺部CT检查,其中3人进行手术治疗,2人为“原位癌”,1人为“肺腺瘤”。7人目前继续定期肺部CT随访中。说明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肺癌的早发现率,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也有积极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项投入少、收益大的卫生保健对策。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画册、在平面媒体刊登科普教育文章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长时间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而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健康教育以互联互通的方法,可实施有序、持续的健康教育,同时教育的形式也更加形象生动,可激发居民的学习兴趣。在我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作为癌症预防与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5]。根据居民肺癌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肺癌防治知识水平,克服恐癌心理,掌握基本的防治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由家庭医生通过规范化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提高老年居民在肺癌防治方面的知信行水平,促进遵医行为的养成,效果值得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吸烟者结节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美专家:吸烟有害,无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