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药学干预对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评价

2022-07-21付省威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28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抗菌

付省威(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部位均为人体无菌部位,是临床常见手术类型,此类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术后身体康复效果[1]。尽管抗菌药物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风险,但现阶段清洁手术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较为常见,抗菌药物滥用可能导致微生物耐药性增加,从而影响患者预后质量,还可能影响抗菌效果而增加患者切口感染风险,具有极强危害性[2]。随着临床药学服务理念的不断进步,药师药学干预在清洁手术中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在降低手术患者感染风险、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药师药学干预对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120例接受清洁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药学干预形式分为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药学干预)与研究组(60例,接受药师直接药学干预)。其中研究组:男25例(41.67%)、女35例(58.33%);年龄36-72岁,平均(49.53±4.76)岁;体重指数20-31kg/m2,平均(24.59±3.11)kg/m2;手术类型:乳腺手术20例(33.33%)、甲状腺手术15例(25.00%)、腹股沟疝手术14例(23.33%)、其他类型11例(18.33%)。其中对照组:男23例(38.33%)、女37例(61.67%);年龄35-75岁,平均(49.60±4.93)岁;体重指数19-30kg/m2,平均(24.45±3.29)kg/m2;手术类型:乳腺手术21例(35.00%)、甲状腺手术17例(28.33%)、腹股沟疝手术13例(21.67%)、其他类型9例(15.0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均在我院接受全程检查与手术治疗;②手术类型满足清洁手术定义[4];③患者术前意识状态良好;④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原发性感染疾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③合并肾脏功能损伤;④存在心理或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学干预:患者入院就诊期间药师并不直接对患者进行干预,所有基础药事服务措施均由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方法、频率、剂量、用药期间注意事项等内容。研究组患者接受药师直接面对面药学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病例建档:患者入院后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直接进行沟通,同时结合体检报告、病历等多种渠道,将患者病情、病史、心理情绪、性格、行为特征、用药依从性、用药规范性等基本资料规范建档。②个体化用药指导:结合患者档案资料由临床药师直接对患者开展用药指导,具体根据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实际使用情况(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频率、用药周期)进行针对性用药指导,重点对药物相互作用、用药期间注意事项、用药禁忌等进行指导,向患者普及对应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遵医用药的重要性、抗菌药物使用的利与弊,并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按频率服用药物,避免服用其他非处方内的药物而发生药物相互作用。③用药环境监测:患者围术期可能因并发症的发生而导致用药环境改变,因此药师除必须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外,还应通过对患者展开用药环境监测工作,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病情显著加重/减轻、合并感染、严重不良反应等可导致用药方案发生改变的状况时,应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情况,并调整药物使用种类、剂量、频率,避免超量、超时或错误用药。④用药咨询服务: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添加我院药剂科专业药师微信号,患者可在术前、术后及院后各个阶段通过微信直接与我院专业临床药师进行沟通交流,并为患者提供免费的用药咨询服务,主要涉及患者医嘱内药物剂量的调整、不良反应的处理或医嘱外药物的使用咨询,若患者院后遵医嘱服药出现不良反应,则根据患者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给予患者保持剂量用药、降低剂量用药、停药、回院复诊等建议,同时第一时间对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作出针对性指导。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观察1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围手术期的感染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等,患者术后1个月由护理人员通过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关于抗菌药物使用准确率、药物不良反应率等相关情况,末次随访时收集患者不合理用药率、用药错误率、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率、用药依从性随访数据。

1.3 观察指标 ①用药依从性评价:末次随访时采用用药依从性调查表[5]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该调查表包含10个评分项,根据患者配合/完成程度给分(是1分,否0分),总分10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依从性高(>8分)、依从性中等(6-8分)、依从性差(<6分),依从率=(依从性高+中等)人数/总数×100%。②用药质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内抗菌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时机、用药时长等不合理情况,用药差错率=(种类+剂量+时机+时长)不合理人数/总数×100%。③安全性评价:对比两组患者随访期内恶心、低血压、晕眩等ADR发生率,总ADR发生率=(恶心+低血压+晕眩)人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22.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相等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的用药总依从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用药差错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ADR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ADR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抗菌药物对于大部分手术潜在感染病原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清洁手术过程中患者切口感染风险[5]。但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危害,过量运用抗菌药物可增加病原菌耐药性,若未采取有效控制,可能导致临床手术患者往后阶段治疗中的可用抗菌药物减少,影响患者生活及预后质量;而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足则可能导致抗菌效果不理想,增加患者手术感染风险[6-7]。因此药学干预对于提高清洁手术患者预后质量,降低患者感染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药学干预模式中,临床药师通常无法直接面对患者展开药学服务,存在观念陈旧与药学干预模式落后的不足,因此难以在现阶段的临床实践中达到理想的药学干预效果[8-9]。而优质干预理念的兴起也为临床药学干预带来了新变革,采用药师药学干预可实现临床药师对手术患者的精确用药指导与用药环境监护,可有效避免患者用药环境改变而导致原有药物治疗方案不合理的情况,对于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用药总依从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用药差错率(1.67%)低于对照组(13.33%),ADR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1.67%),上述结果表明药师药学干预可提高清洁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用药差错与ADR发生率,与李青[11]、欧汝静[12]等的研究基本对应。分析其原因,这是由于传统的临床药学干预模式药师通常只能与患者的主治医师或护士进行直接沟通,缺乏直接面对患者的药学干预措施,这使得治疗期间相关用药注意事项及规范难以准确传达给患者,影响了药学干预效果;而药师药学干预模式则由药师直接参与到患者的用药干预中,并通过病例建档、个体化用药指导、用药环境监测、用药咨询服务等措施规范了患者治疗期间的抗菌药物用药规范性,避免了患者错误用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药师药学干预在清洁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用药差错率及ADR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抗菌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