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农用地膜应用与回收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2-07-21阚炜杰徐明泽田硕杨雯祎张雷石春梅牟国兴施鹏飞
阚炜杰 徐明泽田硕 杨雯祎 张雷 石春梅 牟国兴 施鹏飞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环境监测站,北京 102200)
我国于1979 年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用地膜已成为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目前,农用地膜已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广泛应用。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墒、保持土壤水分、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但传统地膜极高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成为“白色污染”。笔者在对我国农用地膜应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农业部门发布的农用地膜相关政策文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分析农用地膜的应用与回收现状、回收模式、工作难点等,并提出发展建议。
1 我国农用地膜应用现状
图2 2012—2020 年全国农用地膜覆盖面积
如图1、2 所示,2012—2020 年我国农用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分别于2016 年和2017 年达到峰值,之后随着我国对地膜污染重视程度的增加,农用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开始呈下降趋势,2020 年农用地膜使用量降至135.70 万t,比2016 年(147.01 万t)下降11.31 万t,平均每年下降1.54%;2020 年地膜覆盖面积降至1 738.68万hm,比2017 年(1 865.72 万hm)下降127.04万hm,平均每年下降1.1%。目前甘肃、山东、云南、内蒙古、四川为我国农用地膜的主要应用地区,2020 年这5 个地区农用地膜的使用量达46.9 万t,占全国农用地膜总使用量的34.57%。
图1 2012—2020 年全国农用地膜使用量
农用地膜的主要成分为母体化合物和添加剂,母体化合物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spí et al.,2006)。其中聚乙烯应用最为广泛,虽然长期暴露于空气和阳光下不易老化,但容易破碎,作物收获后很难整片进行回收,地膜碎片残留会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何文清 等,2009),改变土壤正常的结构层次,影响土壤养分、水分运输,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抑制农作物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作物减产;作物根系被土壤中的残膜缠绕后会阻断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造成死苗。2007 年我国地膜残留量达12.1 万t,2020 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17 年底我国地膜累积残留量已达118.48 万t。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发展体系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用地膜污染防治已成为环境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是实现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最主要手段,其运行过程和最终绩效不仅涉及到资源的再利用效率,还涉及如何在农村构建有效的污染治理合作组织体系。2017 年以来,我国针对农用地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促进了农用地膜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特别是2020 年,我国接连出台3 个有关农用薄膜的规划,包括鼓励各企业发展高端农用薄膜;鼓励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等(表1)。
表1 2017—2021 年我国农用地膜相关政策文件
2 北京市地膜应用现状与回收模式
2.1 北京市地膜应用现状
北京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短促,以种植玉米和蔬菜为主,20 世纪90 年代末期首先在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露地蔬菜上试用地膜覆盖栽培,由于经济效益显著,之后逐渐向全市推广。近年来,随着科学种植宣传工作的开展,种植主体环保意识增强,北京市2012—2020 年地膜使用量及地膜覆盖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表2),2020 年北京市地膜覆盖面积降至9 153 hm,占北京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主要应用于玉米、蔬菜、西瓜及草莓等作物。
表2 2012—2020 年北京市地膜使用量及地膜覆盖面积
2.2 北京市地膜回收模式
2021 年发布的《北京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17 年底北京市地膜累积残留量为10.88 t。2020 年12 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市生态环境局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 年)》,要求在全市推广使用厚度为0.014 mm(含)以上的地膜,积极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项目,并采取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方式,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工作,同时加大对农业投入品中塑料制品的监管力度。文件要求到2022 年底,要建立健全政府关于废旧地膜回收管理体系,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完善以市场为主导地位,回收废旧农膜、农药及肥料包装废弃物等的管理体系,实现90%以上的农膜回收率。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以及大数据预测,预计2025 年可实现100%的农膜回收率。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创新,北京市的农膜回收已逐步形成了“职能部门管理监督+农资网点具体实施”的基本模式。例如大兴区和顺义区,采用“政府+平台+网点+农户”的回收模式,以北京市农业生产资料大兴分公司“首都农资”网点为平台开展新旧地膜的回收和兑换;昌平区采用“农户、园区收集—网点回收—企业加工利用”的回收模式,在区农业环境监测站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开展新旧地膜回收和兑换。通过以旧换新的兑换模式,全方位引导农户使用国标0.014 mm(含)以上规格的加厚地膜,减少使用厚度小于0.008 mm 的超薄地膜,逐步建立地膜“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以农资网点等合作社、企业为平台,通过市场化形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可有效减少废旧地膜残留量,改善农业环境,使资源更有效利用。
3 北京市昌平区地膜应用与回收现状及发展建议
3.1 昌平区地膜应用与回收现状
昌平区自2018 年开始加大力度推广使用0.014 mm(含)以上的加厚地膜,同时进行废旧地膜回收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宣传页逾6 000 张,悬挂宣传条幅约100 个,制作发放宣传布袋逾1 500 个。通过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形式,对地膜选择应用与地膜回收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从而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积极参与地膜回收工作。昌平区自2019 年起致力于开展废旧地膜回收与地膜应用研究等工作,从面向全区保护地草莓、蔬菜产生的废旧地膜到西瓜栽培产生的废旧地膜,以及保护地草莓产生的废旧滴灌带、废旧棚膜、废旧遮阳网等,一直在不断完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机制。通过建立“农户、园区收集—网点回收—企业加工利用”的回收模式,在北京君蓝农业专业合作社、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及农资销售重点镇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网点,由农户、园区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回收废旧地膜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清除所带泥土和杂物(要求杂质率控制在3%以下)后再运送到指定的回收网点,按照新旧地膜1∶2 的兑换比例(即2 kg 废旧地膜兑换1 kg 新地膜)换取国标0.014 mm(含)以上规格的新地膜。回收网点将回收的废旧地膜进行集中整理,委托企业负责打包、运送、加工,所有回收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均按规范渠道进行循环利用。2019—2021 年北京市昌平区地膜应用与回收情况如表3 所示,随着地膜回收工作的深入开展,地膜年回收率均在95%以上。
表3 2019—2021 年北京市昌平区地膜应用与回收情况
3.2 昌平区地膜回收工作难点
昌平区现阶段地膜回收工作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随着废旧地膜回收宣传工作的深入和农户回收意识的增强,回收量逐年增加,回收库房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回收量的需求;二是回收的地膜普遍含杂质较多,与杂质率控制在3%以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回收企业还需进行二次处理,大幅增加了回收企业负担。
3.3 发展建议
在现有经济技术下,全生物降解地膜目前还无法完全代替传统地膜,因此清理和回收仍是目前减少废旧地膜残留对农田污染的重要手段。昌平区在对地膜的应用、回收再利用、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回收地膜补贴方式从原来的“补使用”逐步转化为“补回收”,从而形成“谁生产、谁回收”机制,这一创新可有效完成地膜回收责任中使用者到生产者的转换,形成地膜应用回收处理全产业链的责任共担机制。地膜的正确使用、回收与再利用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3.3.1 严格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控 地膜质量是影响地膜回收率的重要因素(严昌荣 等,2014),因此应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1 mm 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厚度小于0.025 mm 的超薄塑料袋等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农用塑料制品,积极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
3.3.2 从源头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 建议农业相关部门指导生产主体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与示范,引进以PBAT、PPC、PLA 等为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新产品,并开展试验示范;指导生产主体规范使用棚膜、育苗盘、节水灌溉材料等农业塑料制品,延长使用寿命。
3.3.3 开展调查研究和残留监测 建议农业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膜使用与回收情况调查,以及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根据覆膜区域、覆膜作物、覆膜年限、生产环境(设施与露地)、地块大小等因素合理选择调查(监测)点,原则上调查点与监测点相重合。在全区范围内布设6 个调查(监测)点,其中温室3 个,大棚2 个,露地1 个,涉及草莓、果菜类和叶菜类蔬菜等覆膜作物。同时结合农资供应保障情况,组织开展育苗盘、节水灌溉材料等农资的销售使用、回收处置情况调查。
3.3.4 完善现有的回收处置模式 结合昌平区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地膜回收工作的难点,建立健全现有的“农户、园区收集—网点回收—企业加工利用”回收模式,加强对农户、园区的地膜回收宣传工作,强调对地膜回收杂质率的要求,及时清除地膜所带泥土和杂物,将杂质率控制在3%以下;回收企业应寻找更合适的废旧地膜回收库房,确保回收地膜的安全存放。此外,探索开展废旧滴灌带、废旧棚膜、废旧遮阳网回收试点工作,按照新旧比1∶2 的比例进行兑换补贴。
3.3.5 合理回收处置农业投入品废弃物 回收网点回收的废旧地膜、棚膜、滴灌带、遮阳网、育苗盘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委托第三方进行集中整理、打包、运送、加工处置,所有回收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均应按照规范渠道进行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