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 少教多学
2022-07-20钱彩华
钱彩华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探求一种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为此,新课程的实施,有两大改变:一是课程结构的改变,由“模块”教学转变为课程教学;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好指导,下面我就如何巧用教材、少教多学,谈一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巧用“文言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议论文写作能力
传统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考试中对文言文的检测也是侧重于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文句的翻译,因而文言文的教学,通常只注重于字词教学:疏通文义,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其实文言文是浓缩的精华,它是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凭据,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教材,挖掘其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不只是懂得字词句的意思,更能够通过字词的桥梁,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受到精神的鼓励、文化的熏陶,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例如,《廉颇蔺相如传》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文字较为浅显,教学中应让学生自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理解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而教师要挖掘教材,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体会文中的人文精神,实现读写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问题如下:
①你认为廉颇和蔺相如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②你从他们的故事中得到哪些启示?
③请你结合课外资料对廉颇、蔺相如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
④如果让你用廉颇蔺相如的事迹做论据,你将怎样叙述和分析?
通过①②两问的探讨,学生领悟到了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廉颇忠心爱国、知错能改,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还进一步认识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宽容大度、知错能改、坦诚相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等。通过③④两问的探索分析,学生加深了对两人的认识,同时学会化用课文内容作为作文素材,为作文积累材料。在学生的叙述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剪裁材料,突出事件的中心,使事件的中心和自己的观点保持一致,在学生的分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因果分析法或假设分析法,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事实论据和论点的关系问题,学会选择论据和分析论据的方法。通过这些拓展和训练,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
二、巧用“诗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诗歌感悟能力和景物描写能力
诗歌教学的目的在于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诗歌教学的关键在于情景关系,即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和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志趣,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走进诗歌的意境呢?不妨巧用一下教材,转换一下方式,如: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粱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们。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在学习时,要求学生将前四句和后四句分别描写成两个场景,“江边渡头”场景必须突出“喧闹”,“上山”场景必须突出“清幽”,但在描写过程中不得出现“喧闹、清幽”等词,于是同学们纷纷动笔:(场景一)太阳已经落山了,苍茫的暮色笼罩着江岸,远处山中传来的悠远的钟声,在江面上随风远去,急着回家的人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往船上挤,一片吵吵嚷嚷,过了河的人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迈着匆忙的步伐向村中赶去。(场景二)月亮已经升到山头,月光从树缝中照下来,驱散了林中的雾气,高大的松树投下斑驳的影子,寂静的小路一直通向深山中的小茅屋,他独自一人悠闲自得地走在小路上。”通过这一变换训练,还原了诗歌的情景画面,学生体会到了江边渡头的喧闹、山寺钟声的悠远、山间小路的清幽寂静,从而体会到了作者超逸洒脱、闲适自得的隐逸情趣,加深了對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获得了诗歌鉴赏的愉悦感,陶冶了性情,涵养了品性,同时还学会了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也学会了散文中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将诗歌鉴赏和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再如,《春江花月夜》《雨霖铃》等也是画面感很强的诗歌,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展开画面描写,借助画面去体会诗歌的情韵。
三、巧借“论说文”,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提高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
朱光潜老先生的《咬文嚼字》和林庚的《说“木叶”》是文艺论文,这两篇文章,既可以当作论说文来学习,学习一些写作文艺性论文的技巧,如借助事例引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从“追问为什么”的角度提出分论点的方法;举例论证的方法等;还可以借此训练学生筛选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其实用好这两篇文章,其价值远不止于此,如《咬文嚼字》中,作者在说到“文字不同,意境不同”时,一反常态,对家喻户晓的“推”和“敲”作了一翻认真的品味,分析出用“推”“固然显得鲁莽些,但它表示孤僧步月归来,门是他自己掩的,他须自掩自推”,场合更为冷寂;“敲”“显得有些拘礼,也显得寺里有人应门,‘敲’的空气没有‘推’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学生读到此处时,很是兴奋,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让他们举出自己熟悉的诗句,对某一字词进行品味和推敲,从而获得了新的体验。例如,“红李枝头春闹”,一个“闹”字让人联想到“枝头花朵繁茂,蜂蝶飞舞,热闹非凡”的场景,于是春天的美景和生机呈现于脑海和眼前,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洋溢言表。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一番分析和品味,同学们说“绿”比“到、过、吹”都用得好,因为“绿”富于动态感,仿佛春风一到,江南两岸的草色便随着春风一层一层变绿,春风的魅力和春天的生机形象生动的呈现于眼前。这样处理教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比较枯燥的论说文中体会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品味诗歌语言的方法。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办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使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和载体,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巧用教材,以期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