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 精准作业
2022-07-20杨丽萍
杨丽萍
“精准”即非常准确、精确。“精准”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和布置作业上,即授课时“教学内容”的精准、分析讲解时“教学步骤”的准确、布置作业时“作业数量、质量”的合理。“精准”是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象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
一、课堂教学要精准就应注意“备课”环节
1. 精准备课,学会取舍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定精准的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保证教学质量。精准备课的核心就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符合学生实际之时,还利于启发学生。设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学本质,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准确性和简明性,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
精准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现状与实际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文本的内容。备课时还要考虑课堂提问的实际意义,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课堂问题的设计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是教学效率的体现,要达到这点必须充分挖掘文本价值,保证课堂效益,学会取舍文本资源,选择具有价值的素材在课堂当中利用。例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一课,在分析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之后,都会得出“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将孔乙己生硬贴上历史标签。其实,在《孔乙己》中,作者对孔乙己情感,既有一份失望,又有一些渴求,同时还有对百姓的淡漠的愤怒,情感是复杂和多味的……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大胆取舍,不需面面俱到,精准设计教学中应考虑以“人”为中心,感受小说阅读的本质,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孔乙己苦在哪儿?社会是怎么薄凉的?以这些问题贯穿全文,在授课过程中又以情境再现为目的,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这个“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揣摩他的心思、感受他的痛苦。同时,注重对课文的内容与语言的品味,并顺势对文字背后的“语言”进行必要挖掘。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设计的适当位置设置了几个问题“触发点”:一是导入,暗示科举制度;二是认识咸亨酒店的酒客等级;三是体会丁举人与孔乙己同是读圣贤书同样形成了扭曲人格;四是让学生思考作者呐喊什么。就课堂效果而言,在品语言、现情节的过程中,学生由“笑”转为“不笑”,现场由“快活的空气”转为“肃穆的气氛”,渐渐读清现实,读懂孔乙己,达到预期的效果。
精准备课,还应注意选取课文“有嚼头”的地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达到对课文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教师要从能否切入文本内涵、揭示文本的要旨,从是否符合学生实际、能否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的角度,再根據教师本人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利用一些教学艺术方面的功夫来寻找突破口。
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没有考虑教学取舍教学内容,精准备课,因此在课堂上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要想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熟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情况,深入挖掘教材素材,精准备课,准确取舍教学内容。
2. 精准解读,注重教学方法的精巧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能更大程度上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备课,深钻文本,吃透教材,精准解读,注重教学方法的精巧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点过多反而会给人一种无重点的感觉。因此每节课合理确定重难点及分布,并使前后内容相互关联并照应,将课程要达到的总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解读精准,对提高质量至关重要。
精巧的教学目标能让课堂中心明确起来。精准解读,教师要有较强的文本意识,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教材教参对于文本内容的提示或讲述,虽有传承前人之处,但对文本具体的分析解读,却有待于教师激活自身积淀,表达自己对文本的见地和洞识,这既是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学生最好的语文教学的指导引领,更是精准教学的基石。善于抓住教材中的优秀示例,教学方法应精巧,能指导学生激活积淀。
教学目标的精巧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而首要关注的问题,是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稔熟度、对本文的理解度以及对课堂的把握度的重要途径。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离不开独特别致的教学设计。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在教学设计中就充分体现和渗透了授课思维和智慧。因此,构建高效精彩的语文教学活动,首先要优化教学设计,只有教学设计精巧、富有个性,课堂才能真正精彩。例如,课文《台阶》,文本很长,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只设立了两个教学目标,即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和理解“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这两个教学目标也是该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学习目标,不仅做到了具体、集中,还明确了本文主题,克服了传统教学那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弊端,使之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进而解决新的问题,做到常学常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不要对参考书顶礼膜拜,更不能照本宣科。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语文课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现实中,教师应该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要言传身教,善于思考,善于捕捉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并对“精准教学”有深入的认识:好课不是尽善尽美,有时闪光的一点,就足以让课堂亮起来,前提是要用心钻研、用心思考,抓住核心要点,注重教学方法的精巧性。不要充当教材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而无自己的思考,就很难将课堂重点难点有效讲清,更别突破。
中学教材所选编的古典诗文,大多是名家代表作品,或是千古流传的经典作品,具有丰富而厚实的人文底蕴,包含着隽永耐品的人生况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能精准点拨与精要概括,进一步引导学生,适当扩展,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在文本的语言丛林里,透过文字的表象,指导学生思维提升、审美欣赏与文化传承,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古诗文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读体会,理解句段意蕴。但有一些语言之妙,仅靠诵读是不够的,关键之处,还需要教师讲解和启迪。当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精练优美时,却不知精妙在何处?教师特别加以“解说”就显得很重要了。经教师提点,尤其是教师对于诗词妙句或“诗眼”的精要点拨和精准概括,不仅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让学生有明确的认知,对诗文要旨或精妙多了一层领悟,还能因此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成教学目标,故教学中多么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精巧的点拨。
二、作业布置精准的几个环节
1. 关注学生发展,单元整合教学,增强作业的有效性
布置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课外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和知识消化、巩固、运用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当前教师主要采取布置作业的形式来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然而教师布置作业喜欢“一刀切”,不利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作业设计兼具助读性质,为学生适时地搭建思维支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做作业的过程,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要尽量减少重复机械性的作业,在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发展,增强作业有效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搭建促进学生思维提升的支架。如在布置课文预习前,应先教会学生如何做批注,给出批注范例;在布置学生进行消息写作前,也要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如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图,常见的拟标题、写导语的方法等。
关注学生发展,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进行大单元教学,提高作业设计的系统性。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循序渐进、前后勾连、层次清晰的作业系统。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如果我们只把每篇课文割裂开来讲,就容易在作业中重复布置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等内容,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我们应该有大单元意识,作业布置由表层到深层、由整体到局部、由文本细读到课外拓展,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合理排布每节课的教学点和作业重点。
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按照课程的复习计划,以及上课进度布置的,它能对今天上课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当然,再好的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面面俱到,总会有知识点的遗漏,关注学生发展,作业与教材相合,突出层次,能扫清知识的盲点,留心知识点的细节,也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
因此,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关注学生发展,单元整合教学,增强作业的有效性。其实,一篇课文只要教师精准讲解和指导,学生能掌握绝大部分内容,教师只需抓住关键的问题,精练归纳就可以了。回家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去阅读理解和分析文章,并且鼓励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思路结构发挥自己的见解。但对于学生的作業,教师应认真批改,指出其合理之处,而绝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这也是作业有效性的体现。
2. 以开放式、分层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一直是“听、说、读、写”并重,但是由于考试只局限于用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另外书面的作业也利于教师的检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把作业布置的重点放在了“写”的上面。“写”注重的又多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抄抄写写,机械重复的低效作业,这是不符合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的。
语文应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课外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开放式、分层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形式多样,注意适合的数量,对学生有帮助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语文的人文内涵。可以根据学生学情不同,设计多个层次难度的语文作业,适度开放,分层评价。例如,可将语文作业分三层:一是基础性作业,以夯实基础为目标,难度较小;二是拓展性作业,基础题为主,适当拓展,难度适中;三是创造性思维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批评性思维为重点,有一定难度。我们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分层布置作业,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来完成。
开放式、分层化的作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设计《陋室铭》一文的课后作业时,可以在基础性作业中涉及常用文言实词解释、翻译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把握文体特征等内容,解决“文言”中的重难点。而拓展性作业则通过创造性的分析与研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文本的欲望,如“刘禹锡所处的陋室到底是怎样的呢?请你把文章中写陋室的话找出来,并从知县和刘禹锡的不同视角来品读这些句子”。再适时补充“苔”“琴”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解决文章“层面”的疑惑。至于创造性思维作业,可先为学生提供刘禹锡年表,以及苏轼、白居易的诗文作品,通过对比联读,感悟刘禹锡自述之志,体悟古代文人君子之气。这样,“文言文章文学文化——文言文阅读的一体四面”内容就巧妙地贯穿在作业设计之中了。
同时,把学生作业设计得贴近生活、喜闻乐见,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是有效的,是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学习题化,让学生整天面对冷冰冰的试题,也许形式也有效,甚至考试的效果还很好,但让学生脱离了生活大语文,是对语文教学的伤害,所以希望我们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将生活与语文对接,在教学中始终愿做生活语文的践行者。
布置作业,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作业的开放式、分层化设计更是体现因材施教,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实现作业的“质的增效,量的减负”。
总之,语文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学科,语文教学和作业更不能脱离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精准教学、精准作业布置,让语文教学和语文作业充满生活情趣,让学生感觉上语文课是有趣快乐的,完成语文作业不是无奈的,而是有益、有价值的。
语文之路,没有到头的风景,只有不停的脚步。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