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 建构新教学
2022-07-20陈凤美杨飞
陈凤美 杨飞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描绘了义务教育发展蓝图,将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义务教育课程新变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方向和要求,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具有整体性、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指导性特点。
(一)整体规划,科学设置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是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的课程总纲,不仅提出了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而且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培养目标、基本原则、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等进行了总体设计,建构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义务教育课程宏伟蓝图,为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
1. 提出义务教育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明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描绘了基础教育育人蓝图,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时代新人提出的新要求,代表国家层面为初中毕业生画像。
3. 确定义务教育课程基本原则。针对义务教育特点,聚焦义务教育课程育人本质,从方向、对象、目标、实施机制和育人方式五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4.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将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规定了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和教育内容。按照九年一贯设置义务教育内容,并规定了国家课程的学科及内容、课时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设计课程内容、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综合实施。既注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间的纵向衔接,又体现各学科之间的横向配合。
(二)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义务教育课程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明确育人主线,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
(三)强化育人导向,增强思想性
义务教育课程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了思想性。
(四)提出了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要求
1. 对课程标准编制建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凝练课程核心素养;探索用大概念、项目或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各门课程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实践;建立超越知识点目标的学业质量标准;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
2. 对教材编写要求。教材要体现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与时代性;吸收学习科学的最新成果,强化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吸引力,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生动案例阐释抽象概念;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变革;关注學生认知发展特点,强化教材学段衔接;充分利用新技术优势,探索数字化教材的建设。
(五)细化课程实施要求
按照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评价、强化专业支持、健全实施机制等五个基本环节提出要求。明确省级制定课程实施办法、学校编制课程实施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改进考试评价:强调综合素养评价,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强调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更新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机制。强化专业支持:加强培训、强化教研、科研的专业支撑。健全实施机制:明确国家、地方、学校职责,强化监测与督导等。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新突破
(一)课程核心素养
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而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材编写、教学实践、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研究等方面,融入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中,细化在各学段目标中。按照学生成长规律,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循序渐进,不断加强、加深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开展进阶性培养,实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体化教学目标。
明确提出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性质。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实践性。
明确提出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坚持教师价值引领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明确提出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制定了五个方面的培养目标。将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按照“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置了每个学段的学段教学目标,使得同一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
明确提出基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引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理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意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反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学业质量标准则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总体刻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学业质量”内容,呈现的是学生学习成效的典型特征,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则基于课程核心素养,按照四个学段呈现具体要求,旨在引领教师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转变育人方式,把握教学深度和广度,也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三)课程内容结构
道德与法治课程按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以大思政视角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将一至九年级分为四个学段,每个学段从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按学段目标对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了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从低学段到高学段不断丰富内容,提升要求,不断增强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性。同时,形成了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建构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系统化螺旋式进阶教育的科学性。
(四)注重学科实践
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为教学与评价指明了方向。课程强调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的关联,发挥实践育人功能。让学生学习在教学情境与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运用某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去思考和行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教学方法。学科的知识需要用学科的方法去学习,才能发现学科的观念、思维与价值。倡导“做中学”“用中学”,知行合一。
三、建构基于核心素养新教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要加强新课标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建构教学新模式。
(一)新教学需要新课程理念
課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是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出发点。教师要深刻领悟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核心素养培育导向,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科实践,体现以学为主,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二)新课程需要细化教学目标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依据教学具体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与课程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相吻合的清晰、有序、可评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让每一个课时、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彰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要求,符合课程学业质量要求,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时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学段特征和观念认知与道德品行,做到政治立场鲜明、价值导向清晰、知行要求明确具体。
(三)新课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改革创新思想政治课要做到“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教学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树立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深刻领悟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又要坚持以学为主,创新教学方法策略,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要注重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生动案例阐释抽象概念,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注意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领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重学生体验与实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有机联結起来,科学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强化情感价值体验,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积极运用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模拟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采取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研学旅行、亲身劳动等方式走向社会,增进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情感、扩展视野,学以致用。
(四)新课程需要坚持教评一致
教学评价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教学评价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教学评价直接关系着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和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实现。新课程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学评价要走出“以分论人”“以分论教”“教评分离”现状,树立教评一致、教评融合理念,突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兼顾学生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水平、实践、进步与发展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行、法治观念以及在真实情境与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水平。
(五)新课程需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新课程遵循义务教育学生成长的普遍性规律,分学段定目标,按主题有计划地将理论学习、思想教育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情境探究、学理分析、文化熏陶和情感激励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但是,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学校、班级的学生还存在着特殊性、差异性问题,尤其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等存在着很多特殊问题,教师应更加关注这些孩子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情况,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全面教育与差异教育相结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得到较大提高和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专项项目“云南易地扶贫搬迁学龄儿童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BFJC20031;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PCK建构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20J0637】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