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原油物性定量分析的原油乳状液转相点预测模型

2022-07-19文江波罗海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乳状液物性乳化

文江波, 罗海军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在世界范围的陆上及海上油田开发中,油-水混输工艺应用普遍,是油田进行原油集输的重要方式。在混输管道中,原油-水两相体系很容易形成乳状液,乳状液的形成会对油-水两相的流动特性产生显著影响[1-3]。体系含水率(体积分数,下同)较低时,原油、水掺混一般形成的是W/O乳状液,当体系含水率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即转相点)时,W/O乳状液会转相形成O/W或W/O/W乳状液。原油乳状液转相之后,体系的黏度会大幅降低,混输管道的压降梯度也会大幅减小,从而使管输规律发生改变[4-5]。

原油乳状液转相点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油田生产及原油-水体系管道混输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稠油掺水输送方面,必须准确掌握稠油乳状液的转相点,掺水工艺设计的关键在于使稠油-水体系形成O/W乳状液,这样才能起到降黏、减阻的作用[6-8]。在油田集输工艺中,加入流动改进剂,可以降低原油乳状液转相点,使得在含水率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形成O/W乳状液,从而降低油-水体系黏度,提高集输效率[9-10]。在海上油田生产中,“乳化伤害”普遍存在,即在转相点之前,原油、水形成的W/O乳状液黏度远远大于原油黏度,会导致油管举升及海底管道输送阻力增大,进而影响油田产能。掌握被开采原油-水体系的转相特性,可有效减少因乳化问题带来的产能损失[11-12]。聚驱稠油采出液的停输再启动特性与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紧密相关,研究[13]显示,在转相点之前,随着体系含水率增加,管道再启动难度逐渐增大;而当体系含水率超过转相点之后,管道再启动难度显著下降。在原油脱水处理方面,当原油含水率小于转相点时,水相以微小液滴的形式被原油包裹,体系结构稳定,不利于电脱水,脱水率也较低;而当原油含水率大于转相点时,体系结构松散,电脱水的脱水率显著上升[14]。

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大小与原油物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如沥青质、胶质、蜡晶、机械杂质等)含量越高,乳化能力越强,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越大[15-16]。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般根据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原油-水体系的转相点,还未见具有普适性、能应用于不同油-水体系的转相点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发表。笔者采用8种不同物性的原油开展乳化实验,以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来表征原油-水体系的乳化特性,通过实验研究了体系含水率对原油乳化含水率的影响,确定了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进一步地,确定了表征原油物性的代表性参数,建立了基于原油物性定量分析的原油乳状液转相点预测模型。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乳化实验采用了8种原油(编号分别为A、B、C、D、E、F、G、H),原油A来自克拉玛依油田,原油B来自大庆油田,原油C来自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原油D来自塔里木油田,原油E、F来自吐哈油田,原油G、H来自玉门油田。8种原油的物性参数如表1所示。水,实验室自制超纯水。

表1 8种原油的物性参数Table 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8 crude oils

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在笔者之前的研究[17]中,对实验装置、流动状态下原油乳化含水率的实验确定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这里只进行简要说明。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①通过水套控温的搅拌槽;②循环水浴;③搅拌动力系统;④分水计量装置。

图1 原油乳化含水率测定实验装置Fig.1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emulsified water fraction

通过取样测量得到停止搅拌后不同时间游离水的析出量,采用外延法确定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将原油、水按一定质量比加入到搅拌槽中,在实验温度下恒温10 min,温度恒定后开始搅拌。达到预定时间后,停止搅拌,将油-水混合液通过搅拌槽底部的阀门转移到分水计量装置,测量累计析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通过拟合,得到累计析水量(Vf)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式Vf=f(t)。通过时间外延计算得到搅拌刚停止(t=0 min)时游离水的含量,将该时刻的游离水含量作为油-水混合液在流动状态下的游离水含量,结合油-水混合液的总含水量,就可以计算得到该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

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按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φE为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Vm为油-水混合液的总体积,mL;Vw为油-水混合液中水相体积,mL;Vf0为t=0 min时的游离水体积,mL,Vf0按式(2)进行计算:

Vf=aln(t+b)+c

(2)

式中:Vf为累计析水量,mL;t为时间,min;a、b、c为拟合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油乳化含水率与体系含水率的关系

黄启玉等[18]的研究指出,在温度为40~50 ℃、搅拌时间为10 min的情况下,以转速500 r/min搅拌原油-水混合液制备得到的乳状液,其黏度与现场取样的原油乳状液黏度非常接近,可以将该搅拌条件作为实验室制备乳状液的依据。笔者以500 r/min为剪切强度条件,在不同的体系含水率、温度条件下开展乳化实验。根据乳化实验结果,各原油流动状态下的乳化含水率随体系含水率的变化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当体系含水率较小时,8种原油均能将水相全部乳化,形成稳定的W/O乳状液,此时原油乳化含水率等于体系含水率;而当体系含水率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原油乳化含水率急剧减少。这是因为,当体系含水率较高时,原油只能将其中一部分水乳化,形成的是W/O乳状液液滴和游离水混合的非稳定乳化体系,在这种体系中既含有乳化水又含有游离水。此时,W/O乳状液液滴是分散相,游离水则是连续相,即可视为形成了W/O/W 多重乳状液。很显然,图2中8种原油的乳化含水率发生突变所对应的体系含水率,即为各原油乳状液从W/O型向W/O/W型转变的转相点。

图2 原油乳化含水率(φE)随体系含水率(φ)的变化Fig.2 Emulsified water volume fraction (φE) vs. water volume fraction (φ)(a) Oil A; (b) Oil B; (c) Oil C; (d) Oil D; (e) Oil E; (f) Oil F; (g) Oil G; (h) Oil HCondition: Shear strength 500 r/min

2.2 不同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

根据乳化实验结果,8种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各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存在差异,这表明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与原油物性密切相关。对于不同原油,其烃类组成有差异,其中所含的界面活性物质含量也不同,因而乳化特性各不相同,这使得不同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各不相同。

表2 8种原油乳状液转相点Table 2 Phase inversion points of 8 crude oil emulsions

3 原油乳状液转相点预测模型

3.1 影响乳化特性的原油物性参数

原油-水两相体系的乳化特性、转相点与原油物性密切相关,选择了5个影响乳化特性的参数作为表征原油物性的代表性参数:沥青质胶质含量(wa+r)、蜡含量(ww)、机械杂质(wm)、原油酸值(AN)、原油全烃平均碳数(CNoil)。

选择上述5个参数的原因如下:沥青质与胶质是原油乳状液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它们的组成和性质相似,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作用效果也类似[19],所以将沥青质含量(wa)与胶质含量(wr)合并在一起作为第一个参数,即wa+r。原油中的蜡也是一种重要的界面活性物质,其吸附在油水界面,可以改变界面膜的流变性,增强界面膜的强度,从而使原油乳状液更加稳定[20],因而将蜡含量作为第2个参数,即ww。原油中的微小机械杂质,也可以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增强界面膜的强度,从而增加原油乳状液稳定性[21],因而将机械杂质含量作为第3个参数,即wm。原油中的酸性化合物种类很多,包括羧基酸、脂肪酸、环烷酸等[22],而且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各异,不可能将这些酸性化合物都一一进行量化,所以选择原油的酸值即AN,作为第4个参数来量化这些酸性化合物对乳化特性的影响。原油的烃类组成会影响沥青质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和聚集形态,从而影响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23],所以选择原油的全烃平均碳数即CNoil,作为第5个影响参数。

3.2 转相点预测模型的建立

表征原油物性的代表性参数确定之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原油乳状液转相点(φp)与原油物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φp与原油物性的定量关系模型如式(3)所示:

(3)

式中:a0~a5为拟合参数;wa+r、ww、wm分别为沥青质和胶质、蜡、机械杂质的质量分数,%;AN为原油的酸值,mg KOH/g;CNoil为原油的全烃平均碳数,无量纲。

对式(3)取对数得到式(4):

lnφp=lna0+a1lnwa+r+a2lnww+a3lnwm+a4lnAN+a5lnCNoil

(4)

令X1=lnwa+r、X2=lnww、X3=lnwm、X4=lnAN、X5=lnCNoil、Y=lnφp,则式(4)可转化为式(5):

Y=lna0+a1X1+a2X2+a3X3+a4X4+a5X5

(5)

以8种原油的实验数据,对式(5)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式(6):

Y=-1.586+0.083X1-0.111X2+0.002X3- 0.046X4+1.098X5

(6)

对式(6)进行数学转换,得到原油乳状液转相点预测模型:

(7)

采用式(7)计算8种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并与各原油乳状液的实测转相点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误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计算转相点与实测转相点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为3.2%。

表3 模型计算转相点与实测转相点的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phase inversion point and the measured phase inversion point

由表3可知,该转相点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吻合度较好,相对偏差较低,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该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原油-水混合体系的转相点,为原油-水两相乳化的相关工程问题提供理论指导。该转相点预测模型(式(7))及表3的实验结果,均是在40~60 ℃的温度条件下获得,因此,模型的最佳温度适用范围为40~60 ℃。

4 结 论

(1)当体系含水率较小时,原油能将水相全部乳化,形成稳定的W/O乳状液,此时原油乳化含水率等于体系含水率;而当体系含水率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原油乳化含水率急剧减少,形成的是W/O/W多重乳状液。原油乳化含水率发生突变所对应的体系含水率,即为原油乳状液从W/O型向W/O/W型转变的转相点。

(2)原油乳状液的转相点与原油物性密切相关,确定了5个影响乳化特性的参数作为表征原油物性的代表性参数,分别是:沥青质胶质含量wa+r、蜡含量ww、机械杂质含量wm、原油酸值AN、原油全烃平均碳数CNoil。

(3)在原油物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原油乳状液转相点预测模型。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原油-水混合体系的转相点。误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计算转相点与实测转相点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为3.2%,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该转相点预测模型是在搅拌转速500 r/min及40~60 ℃的温度条件下获得,该实验条件即为模型的最佳适用条件,模型对于其他条件下原油乳状液转相点的预测,可作为有力参考。

猜你喜欢

乳状液物性乳化
物性参数对氢冶金流程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
剪切条件对可逆乳状液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酸碱质量分数对pH 控制的可逆乳状液转相的影响
离子浓度对原油乳状液性质影响的研究
亚麻籽胶-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微滴聚集体的制备及其流变特性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