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语意识下民族高校特色外语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2022-07-19姜雯

民族文汇 2022年49期
关键词:民族高校

摘 要:在民族高校的外语课程中,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十分丰富,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原语言(民族语言、方言、普通话)背景,在多语意识视角下构建特色外语课程。本文旨在探索多语意识在民族高校外语课程中的融合运用,为民族高校特色外语课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多语意识;民族高校;特色外语课程建设

作者信息;姜雯,女,1990年11月26日,陕西,助教,硕士,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语系教师,对外法语方向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多是“多种单语”的模式,容易陷入把不同语言(普通话,方言,民族语言,外语)独立分割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模式,民族类高校的外语教学应该结合多语意识,即结合语言学习者原有的民族语言、方言、普通话等特色母语背景,让学生将学习自己语言的经验自然融合进其它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信心。

一、多语意识背景

多语意识不仅仅局限在多种外语的学习中,中国地理环境丰富独特,民族语言和方言众多,各种民族语言,方言及外语都可以纳入多语意识的概念中。多语意识的概念起源于“语言意识”运动,通过母语语言背景提升对其它语言的连接性,后由欧洲Candelier主导的“语言觉醒”项目将语言意识积极运用在语言学习课程中,鼓励学习者建立自己的“语言资料库”,带入母语背景,接触不同语言,培养他们对多语种、多文化包容和开放的态度。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Conseil de l’Europe 2001)在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欧洲语言框架标准》中强调了多语意识和语言觉醒的重要性,多语意识在多个国家的语言教学中被应用起来。在安宁和郑咏滟(2020)对Jasone Cenoz, Durk Gorter & Stephen May的《语言意识与多语制》的述评中,强调了教学场景下语言意识发挥的多重作用。因此,外语课堂不应该只局限在原有的教学媒介语言与教学目标语言的二元模式下,应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语言资源”,帮助学习者在多语和多元文化环境中树立正确态度,充分利用学习者整体语言库存,提高知识技能水平。

二、多语意识与外语课程的融合

徐锦芬和潘晨茜(2021)在《多语言意识下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规划》中提出将“多语资源意识”纳入多语意识,从多语言意识视角重塑外语教育及其规划价值定位。在民族高校的外语课程中,更应充分利用学习者丰富的“语言资源”。

(一) 构建学生“语言资源库”

多语意识下的外语课程首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对授课群体建立持续的“语言资源库”。调查问卷可以在课程之前发放给学生填写。问卷主题之一为学生语言使用情况。问卷主题之二为学生语言学习经历和使用语言的感受。问卷主题之三为学生对不同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情况以及对将要学习的外语有什么样的语言学习策略。在收集问卷后,整合问卷信息内容,处理数据,构建学生“语言资源库”,并引导学生对于之前语言学习经历(民族语言,方言,普通话及外语)的回顾和思考,为后续多语意识外语课程活动做铺垫。

(二) 設计和完善多语意识下外语课程活动

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整合之后,将学生“语言资源库”放在共享平台上,学生可以对本年级其他学生的语言文化背景有一个基本认知。多语意识下外语课程活动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学生每阶段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完成自制《多语字典》的一部分,到课程结束后汇总。多语包含普通话,学生所有的方言,民族语言,感兴趣的外语。以字典的形式,集合学生各语种日常交际中使用的表达方式。字典不局限在词或句子的不同语种的表达,同一词句在不同地区的表达场景,容易造成的歧义,文化背景的追寻都是《多语字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外语课堂场景中,学生所有的语言资源都应该得到激活和实践。在外语课堂中设置“你的方言怎么说?”,“你的家乡也有这样的文化习俗吗?”,“了解看看,这句话的日语和葡萄牙语怎么说?”,“你认同这种想法吗,为什么?他/她为什么会这么想?”鼓励学生完善自己的外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确信自身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质。最后,建立学校国际学生交流平台。创建本专业学习外语的学生和本校学习中文的外国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有所认知,能够对多元性有更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另外,在课堂互动中,语言和非语言因素都很重要,社会文化背景的交流在塑造多语意识外语课堂语境中同样具有关键作用。

(三) 建立多语学习反馈交流平台

所有多语意识下的外语课程活动都需要及时建立反馈,并及时调整课程活动设置。反馈分及时、中期和长期反馈,及时反馈主要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后对活动设置的情况和教师进行沟通。中期和长期反馈以问卷调查和课程一段时期内学生的上课情况构成。所有数据都对语言学习者开放。同时,在多语意识外语教育模式中,需要引导学生在某一阶段,就所学习的各种语言、各自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方式策略进行回顾,这部分内容也将是反馈交流平台的一部分。

三、结语

多语意识下外语课程的主旨不是机械的以媒介语言来教授学习者目标语言,而是促进外语学习者有意识的借助自己的“语言资源库”,整合和重构语言知识体系。尤其在民族高校的外语课程建设中,多语意识尤为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资源”库,重视语言学习者以往的语言学习经历,带入学习者的母语背景,互动构建外语知识体系,真正“共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多语种、多文化包容和开放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Conseil de l’Europe. 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 [M]. Paris : Didier, 2001

[2]安宁,郑咏滟. 《语言意识与多语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20(5)

[3]徐锦芬, 潘晨茜. 多语言意识下中国特色外语教育规划[J].外语教学,2021(3)

猜你喜欢

民族高校
“三网三屏”融合发展对构建民族高校新闻传媒新格局研究
民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脚竞速运动引入民族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新常态下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研究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项目实践的民族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
民族院校大学生公共音乐教育的创新探索
新时期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