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农区县域综合贫困类型及其空间演化
——以河南省为例

2022-07-18高军波张永显张欣怡

关键词:市辖区县区比重

黄 艳,高军波,张永显,张欣怡

(信阳师范学院 a.财务处; b. 旅游学院;c. 地理科学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言

贫困问题历来是国内外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热点[1-2],全球经济重组与后工业时期背景下,单纯以收入为代表的传统贫困(Poverty)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综合贫困(Comprehensive Poverty)研究应运而生[3],20世纪80年代最早有TOWNSEND[4]对英国城市贫困研究提出综合贫困指标体系,划分为物质贫困(Material Deprivation)和社会贫困(Social Deprivation)两大方面;PACIONE[5]通过对苏格兰(Scotland)内城区格拉斯哥(Glasgow)实证研究提出贫困是综合贫困核心要素,并认为综合贫困的显著结构性是源于全球经济重组和去工业化的影响;HALLEROD[6]通过对比分析瑞典和英国的贫困与综合贫困,得出在发生贫困与综合贫困机制相同情况下,英国贫困与综合贫困分布更具普遍性。随着贫困地理理论体系与技术手段的完善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以地域为基础的综合贫困研究方法不断受到重视,OYEBAN[7]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伊洛林(ILORIN)研究得到城市社会空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当地居民受综合贫困影响最大;PACIONE[8]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克莱德赛德卫星城综合状况,对制定当地政策提供导向作用;Robert[9]和NOLAN[10]通过量化指标方式,把综合贫困指标赋不同权重的方法研究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和英国(England);近年来袁媛等[11]引入综合贫困概念并利用广州市低保和五普数据,探究出其综合贫困存在累积型分布状况,呈“圈层+局部放射”的空间总体形态。上述研究涉及空间层次从小到大分别有内城地区、城市、省域、和国家比较层面。内容涉及综合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外城综合贫困问题、综合贫困和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等,对探究我国不同地域层面综合贫困类型划定及空间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研究对象以城市空间为主,时空动态视角下的农区综合贫困空间演进探讨实证成果较为欠缺,就河南省而言,作为我国典型传统农区,当前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借鉴国内外综合贫困研究视角,构建河南省县域空间综合贫困指标体系研究框架,系统对比不同年份间综合贫困演化路径,有利于探究其演进规律。

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空间单元为研究尺度,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借助SPSS 20.0软件和ArcGIS 10.2工作平台,综合探讨河南省县域空间综合贫困空间类型及其演化规律,并解析综合贫困形成机制,以期为农区综合贫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县级行政空间单元探讨综合贫困类型及演进规律。2010年河南省县级行政空间单元共有159个,包括县(90个)、县级市(18个)、地级市辖区(50个)、省直辖县行政区划(1个)4种类型,漯河市召陵区于2004年新成立,故2000年有158个县级行政空间单元;河南省可以进一步分为中原城市群(郑州、许昌、济源、焦作、新乡、开封、洛阳、平顶山、漯河)、豫北(安阳、濮阳、鹤壁)、豫南(驻马店、信阳)、豫东(商丘、周口)和豫西(三门峡、南阳)等5个次级区域。属性数据主要来自五普、六普县域数据,部分数据是整理计算后的结果。

1.2 指标构建

为能够更加明晰如何构建综合贫困指标体系框架,需从概念上辨别贫困与综合贫困,贫困是指收入和经济条件有限,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个人或家庭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综合贫困是指个人、家庭或所属社区处于缺乏食物、衣物,住房条件差,缺乏教育、就业机会、社会服务和参与等综合不利状况[12]。通过梳理国内外综合贫困研究指标体系[3,4,13-14],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从收入、人口结构、就业、教育、住房等5个维度筛选出14个指标,构成河南省县域综合贫困指标体系(表1)。包括与综合贫困研究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类指标,其中收入与教育所包含的城乡人口平均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本科及以上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3个指标与综合贫困负相关,表明指标得分数值越高综合贫困程度与影响范围越小,其余11个指标均正相关,表明指标得分数值越高综合贫困程度与影响范围越大。

表1 河南省县域综合贫困指标体系Tab. 1 County territory comprehensive poverty index system in Henan province

2 县域综合贫困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寻找潜在的起支配作用的因子模型方法。设有原始变量x1、x2、…、xn,它们与潜在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式:

(1)

式中:F1、F2、…、Fm为m个潜在因子,是各原有变量都包含的因子,称共性因子;x1、x2、…、xn为n个原有变量,m

X=AF+ε,

(2)

式中:A为因子载荷矩阵,F为因子变量,因子变量具有命名解释性。公因子的方差Sj定义为因子载荷矩阵A中第j列个元素的平方和,即

(3)

它反映的是因子对所有原始变量总方差的解释能力,其值越大,说明该因子的作用越大。

综合得分F计算公式:

F=F1S1+F2S2+…+FmSj。

(4)

2.2 2000年县域综合贫困因子分析

基于2000年综合贫困指标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检验值为0.710,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并筛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1.136%(表2)。

表2 2000年主因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载荷矩阵表Tab. 2 List of principal factor characteristic roots, variance contribution and load matrix in 2000

主因子1:城市化(F1)。因子特征值为5.370,方差贡献率为38.354%,反映7个指标变量信息,与失业人口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本科及以上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负相关;与14岁以下人口比重、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住房内无管道自来水的住户比重、住房内无洗澡设施的住户比重正相关。得分较低的县区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因子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及豫南地区,城市化水平区域间差异明显(图1)。

主因子2:居住条件(F2)。因子特征值为1.842,方差贡献率为13.157%,主要反映2个指标变量信息,与住房内无厨房的用户比重、住房内无厕所的住户比重正相关。得分较高的县区分布在豫南、豫西,这与豫西山地、豫南低山丘陵地形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图1)。

主因子3:老龄人口(F3)。因子特征值为1.760,方差贡献率为12.569%,主要反映2个指标变量信息,与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离婚及丧偶人口比重正相关,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因子载荷最大(0.895),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及豫南地区(图1)。

图1 2000年5个主因子得分分布Fig. 1 Score distribution of five principal factors in 2000

主因子4:人均收入(F4)。因子特征值为1.380,方差贡献率为9.858%,主要反映2个指标变量信息,与城乡人口平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正相关。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和豫西北地区。

主因子5:家庭负担(F5)。因子特征值为1.008,方差贡献率为7.198%,主要反映2个指标变量信息,与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负相关;与平均每户房间数正相关,且因子载荷最大(0.928)。得分较低的县区集中分布在黄淮四市表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黄淮四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人口密度大,促使该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生活压力大。

2.3 2010年县域综合贫困因子分析

基于2010年综合贫困指标数据,运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检验值为0.802,比较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并筛选出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0.010%(表3)。

表3 2010年主因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载荷矩阵表Tab. 3 List of principal factor characteristic roots,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and load matrix in 2010

主因子1:城市化(F1)。因子特征值为6.453,方差贡献率为46.096%,超过其他3个主因子贡献率总和,主要反映8个指标变量信息,与城乡人口平均收入、失业人口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本科及以上人口占60岁以上人口比重负相关;与14岁及以下人口比重、文盲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住房内无管道自来水的住户比重、住房内无洗澡设施的住户比重正相关。得分较低的县区主要分布在市辖区、中原城市群、豫西和豫北地区,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黄淮四市地区,说明工业生产主导的豫西北地区2000—2010年城市化进程更好于农业生产主导的豫东、豫南地区(图2)。

主因子2:居住条件(F2)。因子特征值为2.041,方差贡献率为14.578%,主要反映7个指标变量信息,与平均受教育年限、本科及以上人口占60岁以上人口比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负相关;与住房内无管道自来水的住户比重、住房内无厨房的住户比重、住房内无厕所的住户比重、住房内无洗澡设施的住户比重正相关。得分较高的县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东北地区,得分最低的县区主要以市辖区分布为主(图2)。

主因子3:老龄人口(F3)。因子特征值为1.555,方差贡献率为11.111%,主要反映3个指标变量信息,与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离婚及丧偶人口比重、失业人口比重正相关。得分最低以市辖区分布为主,较低得分县区主要分布在豫东北地区及豫西南边缘县市,得分较高县区主要分布在豫北、豫南部分地区(图2)。

图2 2010年4个主因子得分分布Fig. 2 Score distribution of four principal factors in 2010

主因子4:人均收入(F4)。因子特征值为1.152,方差贡献率为8.226%,主要反映2个指标变量信息,与平均每户房间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正相关。得分较高县区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和豫西北地区,2000—2010年该地区一直是经济发达区。

2.4 2000年与2010年县域综合贫困对比分析

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主因子得分和方差贡献率数据,利用公式(4)分别计算出2000年和2010年综合得分,通过 ArcGIS 10.2平台得到河南省县域综合得分F空间可视化分布格局(图3),其中综合得分越低意味着综合贫困程度越低,得分越高表明综合贫困程度越高,据此可以采取自然断点法分为五种等级:高度贫困、较高贫困、中度贫困、较低贫困、基本脱贫,以揭示河南省县域综合贫困空间演进过程及特征。

图3 2000年与2010年综合得分分布Fig. 3 Overall score distribution in 2000 and 2010

2.4.1 2000年县域综合贫困空间格局

(1)脱贫县区集中分布于市辖区。2000年综合得分基本脱贫市辖区仅7个,分别是:中原区、金水区、二七区、红旗区、涧西区、西工区、顺河回族区,其中综合得分最低的是金水区(-2.128),表明这7个市辖区相比其他县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公共服务更加健全,集中分布于较发达市辖区。

(2)高度贫困县区主要分布在豫南地区。2000年综合得分高度贫困县区有10个,分别是罗山县、息县、淮滨县、固始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新安县、孟津县、浚县,其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商城县(1.193),2000年信阳市GDP为2.61×106万元,位居河南省各市第11名,且8个县均为贫困县,表明信阳市在河南省18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较低水平(图3)。

(3)“台前—新野”线两侧综合贫困分异明显。2000年“台前—新野”线右侧是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度贫困县区集聚区,左侧是工业农业共同支配的高度贫困县区主要集聚区,与河南省传统农区的农业发展的首位定位是一致的。

2.4.2 2010年县域综合贫困空间格局

(1)较低贫困、基本脱贫县区主要分布于市辖区及豫西北地区,集聚特征明显。综合得分低的贫困县区主要分布豫西北边缘地区和郑洛一带;市辖区仍是非贫困区域聚集地,并由2000年7个上升至2010年24个,中原城市群综合得分最低的是金水区(-1.897),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周边辐射区综合贫困程度呈不断下降趋势。

(2)黄淮四市是高度贫困与较高贫困集聚区。高度贫困县区综合得分呈“C”型集中连片分布于豫东南部边缘县区,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商城县(1.197),表明以第一产业生产为主的黄淮四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明显落后于以第二、第三产业生产为主的中原城市群及豫西北地区。

(3)“台前—新野”线两侧综合贫困地域分异更加突出。除市辖区外,“台前—新野”线右侧以高度贫困与较高贫困为主;左侧以中贫困与低贫困区域为主,两侧贫困程度差异突出。2010年河南省县域综合贫困程度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低综合得分集聚区、过渡区、高综合得分集聚区,贫困水平呈依次提升趋势(图3)。

综上所述,在2000年、2010年间,河南省市辖区综合贫困程度持续下降,基本实现全部脱贫;“台前—新野”线两侧综合贫困水平变动剧烈。右侧综合贫困程度中度为主逐渐演化为较高与高度贫困,左侧呈现高度贫困高速缓解乃至基本脱贫,且高度贫困区域和低度贫困区域均呈带状分布于豫东南、豫西北地区,表明豫西北地区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于豫东南地区。此外,2000年与2010年综合贫困得分最高与最低的县区分别为金水区(-2.128,-1.897)和商城县(1.193,1.197),两个时点极差变小,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逐渐健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发展差距变小。

3 县域综合贫困空间分布及类型划分

依据2000年5个主因子和2010年4个主因子,采用聚类分析中离差平方和法(Ward’s Method)对河南省各县区进行相似性分析,经过反复测试,2000年158个空间单元和2010年159个空间单元均划分为4种综合贫困类型:粮食低产区综合贫困、粮食高产区综合贫困、欠发达县区综合贫困、较发达县区综合贫困(图4)。

图4 2000年和 2010年综合贫困类型划分Fig. 4 Classifications of comprehensive poverty types in 2000 and 2010

3.1 2000年综合贫困空间分布

第一类:粮食低产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33个县区,城市化因子平均值为负值,表明失业人口比重小、平均受教育年限高、14岁以下人口比重小、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低;人均收入因子平均值为正值,表明城乡人口平均收入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空间上分布在“台前—新野”线左侧豫西及豫北地区,是河南省综合性工业集中分布区(图4)。

第二类:粮食高产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68个县区,家庭负担因子平均值为负值,表明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大,平均每户房间数较少;城市化因子为正值,表明失业人口比重大、平均受教育年限低、14岁以下人口比重大、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高。空间上分布在“台前—新野”线右侧豫东及豫南地区,是河南省人口密集和粮食高产集中分布区(图4)。

第三类:欠发达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22个县区,居住条件因子平均值为最小值,表明住房内无厨房无厕所住户比重较高;城市化因子为负值,表明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好。空间上分布在“台前—新野”线左侧豫西北地区。

第四类:较发达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35个县区,城市化因子平均值为最小负值,表明失业人口比重小、平均受教育年限高、本科及以上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4岁以下人口比重小、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低、住房内无管道自来水无洗澡设施的住户比重低;人均收入因子平均值为正值,表明城乡人口平均收入高。空间上均分布于市辖区,是脱贫县区的集中分布地。

3.2 2010年综合贫困空间分布

第一类:粮食低产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49个县区,城市化因子平均值为负值,表明失业人口比重较小、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低;人均收入因子平均值为较高正值,表明城乡人口平均收入较高。主要分布于“台前—新野”线左侧豫西、豫北地区,空间上主要分布在豫东地区,相比2000年分布更加集中。

第二类:粮食高产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58个县区,城市化因子与居住条件因子平均值为正值,表明失业人口比重较大、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高、住房内无厨房无厕所比重较高。以“台前—新野”线右侧地区分布为主,南阳盆地、豫北山前冲积平原也均有分布。

第三类:欠发达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36个县区,老龄人口因子和人均收入因子平均值为较高正值,表明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较高、失业人口比重较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平均每户房间数多。空间上主要分布于“台前—新野”线左侧中原城市群、豫西北地区及线右侧多数市辖区,是河南省工业基础比较雄厚,经济发展增速高地区。

第四类:较发达型综合贫困区。该类型共16个市辖区,城市化因子、居住条件因子、老龄人口因子、人均收入因子平均值均为负值,表明城市化水平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公共服务比较完善,老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对低,居民生活条件满意。空间上分布于“台前—新野”线左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市辖区(图4)。

综上所述,2000—2010年间,粮食低产型综合贫困县区由33个上升至49个,且空间集聚更加显著;欠发达型综合贫困县区22个上升至36个,主要分布豫西北和地级市辖区;粮食高产型综合贫困县区由68个下降至58个,在“台前—新野”线右侧地区聚集,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原粮仓”;同时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县区之间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经济较发达型综合贫困县数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4 综合贫困空间演化驱动机制

河南省县域综合贫困空间格局变化是受到政策制度、市场导向、城镇化进程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政策制度主要包括结构调整、科教兴豫、“东引西进”战略等社会经济政策;市场导向涵盖社会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大众化转变等;城镇化进程主要包括城市化、人均收入、居住条件、家庭负担等驱动因素,多重因素交互融合、共同作用,促进河南省县域综合贫困空间演化(图5)。

图5 县域综合贫困类型演化驱动机制Fig. 5 Evolution driving mechanism of county territory comprehensive poverty type

4.1 制度政策因素

制度政策是县域综合贫困类型空间格局演化的基础条件。“十五”期间河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始终将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提出在保持现有粮食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优质专用粮食作物。“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与财政补贴,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市辖区是科教兴豫与承接“东引西进”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良好的制度政策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减弱综合贫困程度。

4.2 城镇化进程因素

城镇化是县域综合贫困类型空间格局演化的直接驱动因素。2000年河南省整体城镇化率为23.8%;社会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贡献为主;2010年城镇化率为38.8%,以第二三产业贡献为主[13]市辖区是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区,中原城市群与豫西北地区具有比较系统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城市化水平高、人均收入较高、居住条件较满意,是较低程度综合贫困区域;“台前—新野”线以东地区是河南省粮食高产区,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延长农产品加工转化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缩小与豫西北、豫中地区发展差距,但相对于豫中、豫西北地区,城乡转型、人均收入、居住条件、城镇化率仍较低,也是综合贫困程度持续增高的主要集聚地区。因此要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带动和辐射作用,同时推动市场导向的不断变化。

4.3 市场导向因素

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县域综合贫困类型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市场经济背景下,随着社会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旅游大众化发展趋势,首先市辖区作为市场信息更新先导,能有效抓住机遇,发展社会经济、及时调整政策、完善公共服务,打造旅游品牌,脱贫致富,降低综合贫困程度;其次豫中、豫西北工业基础雄厚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形成固有的工农业生产体系,对市场信息更新具有滞后性,现代化生产方式更新进程缓慢,是驱动较高程度综合贫困的重要因素。此外,市场导向能够有效地拉动城市化进程,二者相互作用,推进综合贫困空间格局不断演进。

5 结论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以县域空间单元为研究尺度,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等方法,综合探讨了2000—2010年河南省县域空间综合贫困类型及其空间演进。结果表明:(1)2000—2010年,较低县域综合贫困水平集聚区持续向豫西北边缘地区迁移,豫东南地区逐渐演变为较高综合贫困程度集聚区,市辖区一直是综合贫困程度最低区域。城市化因子对综合贫困空间格局分布具有显著作用,2000年和2010年特征值分别为5.370、6.453,方差贡献率达到38.354%、46.096%。(2)县域综合贫困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台前—新野”是河南省综合贫困水平的重要分界线。2000年右侧整体上是中度贫困县集中分布区,左侧是较高贫困县集中分布区;2010年右侧集中分布贫困程度较高的县区,左侧是中度与较低贫困县并存分布区。(3)制度政策、城镇化进程、市场导向是影响河南省综合贫困空间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制度政策是基础条件,城镇化进程是直接驱动因素,市场导向是重要驱动因素,多维因素共同作用驱动传统农区县域空间单元综合贫困类型变动与空间演化。

猜你喜欢

市辖区县区比重
同构视阈下的异构治理:市辖区体制的优化进路*
沈阳地区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宽严相济管好市场——做好新时期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我国市辖区行政体制改革难点探析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