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2-07-18黄雅静杜洪飞
黄雅静 邢 强 杜洪飞
(1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广州 510006) (2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珠海 519087)
1 引言
经济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财富或收入的不均等分配(Atkinson, 2015)。各国经济不平等问题加剧,经济不平等已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最紧迫的问题之一(Solt, 2020)。有学者提出,经济不平等将带来心理健康问题,如心理疾病的增加,以及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的降低(Buttrick et al., 2017; Wilkinson & Pickett, 2019)。近年的一些研究支持这一观点(Delhey & Dragolov, 2014; Du, Chi, et al., 2019; Elgar et al., 2017; Messias et al., 2011; Oishi et al., 2011)。然而,部分研究指出,经济不平等不会带来心理健康问题,相反,甚至可能有助于心理健康(Berg & Veenhoven, 2010; Graham & Felton, 2006; Kelley & Evans, 2017; Rözer & Kraaykamp, 2013)。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了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复杂性,学术界亟需对既往研究进行回顾、梳理和述评。
为此,本文综述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提出经济不平等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并系统地阐述这一过程中的边界条件和心理机制。基于此,我们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2 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
2.1 经济不平等的内涵
经济不平等(也称贫富差距、收入分配不均或收入不均等)是指社会中财富或收入的不均等分配(Atkinson, 2015)。经济不平等可以体现在地区或时间水平上。比如,在地区水平上,一些国家经济不平等程度较高(如美国、英国),而另一些国家经济不平等程度较低(如丹麦、日本)(Solt, 2016);还可以将一个国家内的不同省份进行比较,如中国一些省份经济不平等程度较高(如贵州、广东),而另一些省份经济不平等程度较低(如湖南、湖北)(陈昌兵, 2007)。在时间水平上,如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经济不平等程度较低,而现在经济不平等程度较高(Oishi et al., 2011)。
经济不平等的程度可用基尼系数衡量,取值范围为0至1,0表示收入绝对平等(即每个人的收入都相同),1表示收入绝对不平等(即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其他人没有收入)。
2.2 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高水平的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整合,并且没有心理疾病(Keyes, 2002)。心理健康可区分为积极维度与消极维度(Keyes, 2002; Stone & Mackie, 2013)。积极维度的常见指标包括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消极维度的常见指标包括抑郁、焦虑、心理压力、心理困扰等。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消极两个维度的相关程度可能存在差异,比如,经济不平等与抑郁的相关性,显著强于经济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Ngamaba et al., 2018; Patel et al., 2018; Ribeiro et al., 2017)。因此,本文对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与消极维度的关系分别进行归纳,有助于更准确地揭示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Keyes, 2005)。
3 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基于已有文献,本文提出了经济不平等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图1)。根据这一理论模型,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同时,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多种社会心理因素调节和中介。一方面,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心理健康维度的影响,包括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流动性感知。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在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消极维度(抑郁、焦虑)上也体现出差异。另一方面,经济不平等通过作用于心理机制影响心理健康,这些心理机制包括社会比较、地位焦虑、信任、人际关系和不公平感。我们将基于这一理论模型,对既往研究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1 经济不平等影响心理健康的理论模型
3.1 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边界条件
以往研究(Ngamaba et al., 2018; Patel et al., 2018; Ribeiro et al., 2017)指出,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负面效应,可能受到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心理健康维度的调节。因此,这部分对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展开论述,分析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这一关系中,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流动性感知和心理健康维度的调节作用。
3.1.1 客观社会经济地位
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的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受尊敬的程度(Adler et al., 2000)。个体的心理健康是否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可能受个体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如收入)的影响。收入较低的人群,通常对经济状况和收入差距更为敏感,因而更可能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Newman et al., 2018)。多项研究发现,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更易受国家或地区经济不平等的影响。比如,一项比较106个国家的数据的研究发现,国家水平的经济不平等对公民的幸福感有负面效应,但这一效应仅出现在入不敷出、有债务负担的家庭中(Sommet et al., 2018)。类似地,在美国,低收入群体比高收入群体更可能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心理困扰更多、抑郁罹患率更高(Ahern & Galea, 2006),以及幸福感水平较低(Oishi et al., 2011)。研究者发现,在中国,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不仅体现在低收入群体,也体现在高收入群体,但中等收入的居民不受影响(Du, King, et al., 2019)。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收入阶层,但是高收入并不能完全抵消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负面效应。
3.1.2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社会中相对地位的主观判断(Adler et al., 2000)。已有研究指出了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即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中更为明显(Schneider, 2019; Tan et al., 2020)。有些研究间接地说明了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经济不平等效应的调节作用。比如,处于经济不平等较高的情境中,个体有更高的地位焦虑,并通过购买奢侈品缓解地位焦虑,而这种经济不平等的效应仅出现在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中(Du et al., 202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
3.1.3 社会流动性感知
社会流动性感知是指人们对社会阶层向上或向下流动的可能性的信念(Day & Fiske, 2017)。向上的社会流动性感知,反映了个体对经济状况的乐观看法,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积极信念,有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Hirschman & Rothschild, 1973; Zhao et al., 2021)。一方面,向上的社会流动性感知可能缓解经济困境(比如,经济不平等)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当个体有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感知时,人们更相信他们的孩子有更好的前景、经济地位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因而,人们对经济不平等有着更高的容忍度(Shariff et al., 2016)。另一方面,人们也可能将经济不平等理解为社会存在更多的致富机会,即向上流动的可能性(Hirschman & Rothschild, 1973)。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具有向上社会流动感知的个体,可能较少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而缺乏向上社会流动感知的个体,心理健康可能更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3.1.4 心理健康的维度
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在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体现出不同的结果(Ngamaba et al., 2018; Patel et al., 2018; Ribeiro et al., 2017)。我们在这一部分对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的文献分别进行梳理和综述。
已有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有消极影响。一项囊括了全球84个国家的研究指出,在经济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国家,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越低(Verme, 2011)。这种负面效应也出现在一个国家各地区之间的对比研究中(如美国各州、中国各省、日本各地区等),即地区不平等程度越严重,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越低(Alesina et al., 2004; Delhey & Dragolov, 2014; Du, Chi, et al., 2019; Oshio & Urakawa, 2014)。许多纵向研究也发现,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年份相比,生活在经济不平等较低年份的人,生活满意度更高 (Oishi & Kesebir, 2015; Roth et al., 2017)。研究进一步发现,即使控制了人们早年的生活满意度水平,经济不平等仍然能够预测多年后生活满意度的变化(Du, Chi, et al., 2019; Du, King, et al., 2019)。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大多数研究表明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呈负相关,有部分研究报告了不同的结果。一项考察了全球46个国家的横断研究发现,国家的经济不平等程度与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Helliwell, 2003)。其他两项研究发现,在欧洲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不相关(Beja, 2014; Ngamaba et al., 2018; Zagorski et al., 2014)。部分研究还指出,经济不平等可能促进心理健康。两项跨国研究显示,经济不平等正向预测人们的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Haller & Hadler, 2006; Rözer & Kraaykamp, 2013)。此外,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积极维度的关系也可能呈非线性关系(如,倒U型曲线关系)。中国的跨地区和欧洲的跨国对比研究发现:幸福感随着经济不平等的增加而上升,但当经济不平等程度超过某个阈值后,幸福感呈下降趋势(Wang et al., 2015; Yu & Wang, 2017)。
经济不平等不仅影响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也影响心理健康的消极维度。跨国研究发现,在经济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国家,居民的精神疾病发病率越高。比如,相较于经济不平等水平较低的日本和德国,美国的抑郁症患者是日本和德国的三倍之多(Wilkinson & Pickett, 2010)。经济不平等对抑郁症的加剧效应,在欧洲各国的对比研究中也有发现(Ladin et al., 2010; Steptoe et al., 2007)。基于12项横截面调查研究的元分析指出,经济不平等与抑郁症患病率呈正相关(Patel et al., 2018)。另外,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对比研究也发现了一致的结果,地区的经济不平等程度越高,居民的心理疾病发病率越高。比如,经济不平等对抑郁症的影响,在美国各州、巴西各地区的对比研究中得到证实(Chiavegatto Filho et al., 2013; Fan et al., 2011)。
尽管多数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与心理疾病密切相关,少数研究报告了不一致的结果。一项基于53个国家数据的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程度较高与较低的国家之间,抑郁症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Rai et al., 2013)。另外,国家内各地区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地区的经济不平等程度与抑郁症发病率不相关(如, 墨西哥各市、 巴西各地区、 美国各州)(Chiavegatto Filho et al., 2013; Fernández-Nio et al., 2014; Henderson et al., 2004)。此外,一项南非的纵向研究发现,地区的经济不平等不能预测人们四年后的抑郁症状的水平(Adjaye-Gbewonyo et al., 2016)。另外,英国的一项老年人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预测了较少的抑郁症状(Marshall et al., 2014)。
综上所述,相比较而言,经济不平等对消极维度的预测作用较强,但对积极维度的预测作用较弱(Ngamaba et al., 2018; Patel et al., 2018; Ribeiro et al., 2017)。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积极和消极维度之间关联程度不同,表明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取决于心理健康的维度。
3.2 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机制
在这一部分,我们阐述经济不平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心理机制。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能存在五个相互关联的心理机制,包括社会比较、地位焦虑、信任、人际关系和不公平感。
3.2.1 社会比较与地位焦虑
社会等级假设和地位焦虑假设一致认为(Walasek & Brown, 2019; Wilkinson, 2005),收入差距导致人们更多地进行社会比较,特别是与高收入阶层的经济比较,即向上经济比较,进而对心理、行为和健康产生影响。Festinger提出,人类具有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的心理活动倾向(Festinger, 1954)。在经济不平等较高的环境中,个体更可能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具体来说,在不平等的环境中,人们更倾向与收入更高的人比较(向上比较),而不是与收入更低的人比较(向下比较)。比如,人们在高度不平等环境下更倾向于关注财富较多的群体,而忽视财富较少的群体(Payne et al., 2017)。经济不平等的相关研究指出,这种处于劣势的社会比较,对心理健康有消极效应,如主观幸福感更低,压力、抑郁与危险行为更多(Cheung & Lucas, 2016; Payne et al., 2017; Ryff et al., 2004)。然而,极少有研究对这些假设进行直接验证。考察经济不平等是否通过向上经济比较,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将为解释经济不平等的健康效应提供一条有效的机制路径。
地位焦虑假设也提出,经济不平等增加了人们的地位焦虑,进而影响心理健康(Wilkinson, 2005)。Wilkinson和Pickett的研究为经济不平等对地位焦虑的加剧效应提供了实证证据。他们发现,随着经济不平等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进而产生了广泛的地位焦虑,如遭受更多的社会尊严、价值和地位的威胁(Wilkinson & Pickett, 2010)。同时,有研究证实,地位焦虑能够解释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欧洲的一项研究显示,地位焦虑中介了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但是这一中介效应仅出现在非发达国家的人群(Delhey & Dragolov, 2014; Layte, 2012)。
3.2.2 信任、人际关系与不公平感
信任、人际关系与不公平感,也可能是经济不平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心理机制。
首先,信任与人际关系是社会资本的两个重要方面(Coleman, 1988)。研究者发现,经济不平等导致人们在社区里的社会资本降低,生活满意度也随之下降(Kangmennaang et al., 2019; Kawachi & Kennedy, 1999; Kawachi et al., 1997; Layte, 2012)。关于信任的研究直接表明,生活在越不平等地区,居民越倾向于认为他人是不可信任的(Ichida et al., 2009; Loveless, 2013)。社会认同理论可以解释经济不平等对信任的影响。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有同质性偏好的倾向,倾向于信任同一社区中与自己经济、政治和种族特征相似的人(Alesina & La Ferrara, 2002; Hargreaves Heap & Zizzo, 2009)。随着经济不平等加剧,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等级变得分散,社区中与自己相似、值得信任的人越少。与此同时,信任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Inglehart, 1999)。因此,经济不平等可能通过减弱人们的信任感,影响心理健康。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Oishi et al., 2011),处于较高经济不平等的环境时,人们表现出较低的信任水平,进而表现出较低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这些结果在欧洲部分国家(富裕国家)的研究得以重复验证(Delhey & Dragolov, 2014)。但是,在中国的成年人群体和冰岛的青少年群体都没有得到重复验证(Du, King, et al., 2019; Vilhjalmsdottir et al., 2016)。我们认为,信任是解释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的潜在中介变量,但是,信任的中介效应可能存在国家或地区间差异。
其次,经济不平等可能通过恶化人际关系,进而威胁心理健康。在人际关系密切的社区,社交网络提供了获取物质和心理资源的途径,这些资源可以应对困难,维持心理健康(Kawachi & Berkman, 2001)。但是,经济不平等侵蚀人际关系和社会凝聚力(Wilkinson & Pickett, 2009, 2017)。根据社会分层理论,随着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不平等的增加就会造成人际隔阂与疏离(Olivera, 2015)。人们在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人们的社会互动没有成效(Ridgeway, 2014)。因此,经济不平等可以普遍性地削弱社区的人际互动动机与行为。这一观点得到实验研究的侧面支持:在游戏中,当玩家意识到财富不平等时,他们在游戏中的互惠和合作行为明显减少(Nishi et al., 2015)。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改善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Kwan et al., 1997; Reis et al., 2000),当人际关系受经济不平等影响时,人际关系可能进一步损害心理健康。一项美国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经济不平等程度越高的州,居民的抑郁症越广泛,这一关系被社会组织的公民参与和社会互动所中介(Dev & Kim, 2020)。但在中国并没有发现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Du, King, et al., 2019)。因此,我们认为,与信任类似,人际关系可能是解释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的潜在中介变量,但这种中介效应存在国家间差异。
最后,不公平感可能解释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经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社区,人们更可能认为社会和制度是不公平的(DeSilver, 2013; Grosfeld & Senik, 2010)。在经济不平等的地区,社会阶层的提升更加困难(Piff et al., 2018),难以实现向上流动(Davidai, 2018)。因此,生活在经济不平等的环境,可能强化人们的不公平感(Barone & Mocetti, 2021)。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的确能够引发不公平感(Blake et al., 2015; Lembregts & Pandelaere, 2014)。同时,不公平感知对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Meier et al., 2009)。因此,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可能是通过增强不公平感而产生的。多项研究探讨了不公平感的中介作用,发现经济不平等增强了不公平感, 进而使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下降 (Oishi et al., 2011; Oishi et al., 2018; Schneider, 2012; Ugur, 2021)。
4 未来研究
基于以上综述,我们认为,经济不平等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取决于影响这一关系的边界条件和心理机制。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
在理论层面,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机制和中介机制,需要系统的实证探讨。首先,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可能混淆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的维度。如前所述,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导致人们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程度不同。收入较低的阶层,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个体,以及向上流动感知较弱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更可能受经济不平等的影响(Hirschman & Rothschild, 1973; Macchia et al., 2020; Newman et al., 2018; Zhao et al., 2021)。这三个因素反映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侧面,后续研究应该在探讨这三个因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并探讨影响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另外,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的效应并不一致(Ngamaba et al., 2018; Patel et al., 2018),过往研究常常将积极和消极维度合并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未来研究需要明确区分心理健康的积极与消极维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其次,我们并不清楚何种心理机制能够解释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认为,社会比较是经济不平等与心理健康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在心理机制。在经济不平等的情境下,人们更倾向与高收入群体进行比较,进而引发其他心理因素的变化,比如增加了地位焦虑(Zheng et al., 2020), 削弱了信任水平(Dunn et al., 2012; Molleman et al., 2007),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如,害羞、社交淡漠、社交回避)(Mitchell & Schmidt, 2014),以及加剧不公平感(徐富明等, 2016)。因此,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链式中介的心理机制,即经济不平等增强个体的社会比较倾向,而社会比较加剧地位焦虑与不公平感,损害信任与人际关系,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进一步威胁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未来研究需要对社会比较等心理机制进行系统验证,揭示经济不平等如何影响心理健康这一心理过程,有助于我们构建不平等的心理学理论。
从主题上而言,未来研究需要探讨经济不平等的主观感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绝大多数研究探讨的是客观经济不平等(如,基尼系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其潜在的假设是人们能够准确感知到经济不平等的程度。然而,经济不平等的主观感知不仅受客观经济不平等的影响,而且受个体对社会公正程度的信念,以及他们是否曾遭受过不公平对待的影响(Du & King, 2021)。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即处于相同程度客观经济不平等的环境),由于接触到的不平等信息不同,以及价值观和社会经历不同,人们也会表现出不同水平的经济不平等感知(Dawtry et al., 2019; Phillips et al., 2020; Wang et al., 2018)。研究发现,客观与主观经济不平等对心理特质与行为的预测作用并不一致。比如,主观经济不平等能够预测收入再分配的态度,但是,客观经济不平等无法预测(Jachimowicz et al., 2020; Phillips et al., 2020; Schmalor & Heine, 2021)。这些结果说明,衡量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需要考察客观经济不平等的影响,而且要考察经济不平等的主观感知的独立预测效应。
近年来,少数研究开始探讨经济不平等感知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感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但是这一效应存在国家间差异,在美国和加拿大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在英国、瑞典、日本和南非则没有显著的预测效应(Schmalor & Heine, 2021)。另外,相较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更易受经济不平等感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以及更低的主观幸福感(Schmalor, 2018)。另两项研究发现,德国人和日本人在受经济不平等感知的影响下表现出更低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Oshio & Urakawa, 2014; Schneider, 2012)。这些研究为经济不平等感知的健康效应提供了初步证据。未来研究需要将客观和主观的经济不平等指标相结合,探讨两者如何对心理健康产生共同作用,从而能够提出更系统、更为整合的理论。
最后,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方法。首先,已有研究主要是采用横截面设计进行国家或地区的对比研究,可能导致有偏估计(Ferrer-i-Carbonell & Ramos, 2014)。采用纵向研究与操纵经济不平等的实验范式(Nishi et al., 2015; Payne et al., 2017),将有助于我们控制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增强因果关系的推断。其次,过往研究通常采用单一题目的问卷,测量心理健康以及调节和中介变量(Oishi et al., 2011; Sommet et al., 2018),这可能导致测量信度和效度受到影响。多项目的量表具有更好的心理测量特性(Schwartz et al., 2012),未来研究需要采用多项目的量表提高测量信度和效度。
5 结语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持续增长的经济不平等及其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应对经济不平等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心理学、社会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重要挑战。本文系统梳理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阐述了经济不平等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和内在心理机制。基于以往理论和研究,我们提出了经济不平等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指出了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我们希望此文为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推动经济不平等的心理学研究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愿景、提升中国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的实践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