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07-18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0)
1 贵州发展数字经济取得的成效
贵州省通过实施“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万企融合”“百企引领”“寻苗行动”等行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了国家级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
2019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22%,占GDP约30%。2015—2019年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1.1 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
第一,贵州通过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关键网络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化高速发展。2019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增加值增速为12.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22.4%,同时电信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分别排全国第四和第五,均排名全国前列。
第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地。贵州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知名企业聚集地,苹果、微软、戴尔、惠普、英特尔等世界知名企业落户贵州,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全国大数据、互联网领军企业在贵州扎根。“百企引领”全面实施,苹果iCloud贵安数据中心、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二期等快速推进。
第三,新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快速成长,易鲸捷、数联铭品、航天云网等一批本土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满帮(货车帮)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朗玛信息连续4年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白山云服务中国70%互联网用户,入选中国“科创企业百强榜”和硅谷“红鲱鱼2019亚洲百强”,远东诚信、翼帆金融等区块链企业入选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
1.2 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
贵州省通过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以来,全面覆盖推进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产业数字化,并且分产业、分行业开展了融合大行动,发放“云使用券”助推“企业上云”。2016—2019年共打造347个融合典型示范项目,涌现了贵州工业云、航天电器、贵阳海信等国家级融合试点示范项目,振华电子、满帮、盘江精煤等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入选最多省份之一。2019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到39.5,比2018年提升2.6,整体迈入融合中级阶段。在农业方面,启动了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示范省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全覆盖,“贵农网”平均为农产品上行降低物流成本20%以上,“辣椒云”产销对接平台交易额突破40亿元。在工业方面,核心应用“上云”企业超过1.5万家,贵安电子园、贵阳高新区入选工信部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成为入选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最多的省份之一。在服务业方面,智慧出行、智慧金融、网络货运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7%,“云游贵州”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覆盖全省5A级景区,贵阳地铁1号线及公交BRT车站实现“刷脸支付”。六盘水市“水钢智慧物流平台”成为交通运输部实施的无车承运人企业之一。网络货运、数据标注等新业态迅速兴起,全省第一张网络货运牌照落户铜仁。
1.3 数字化治理成为新样板
贵州省从打造数字政务、数智社区、数字乡村三方面入手,加快数字化治理进程。数字政务方面,“一云一网一平台”正式启动运行,贵州省政务数据“一云统揽”“一网通办”“一平台服务”从蓝图逐步走向现实,为贵州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数字政务“聚通用”打造了新支撑。城市社区治理方面,贵阳市政府、南明区政府提出服务城市、服务市民的建设理念,结合“数智贵阳”的整体目标,用数字化治理手段打造“数智花果园”,实现社区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乡村治理方面,省住建厅开发建设了“贵州数字乡村建设监测平台”和手机客户端“贵州数字乡村APP”,集成农村危房改造信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信息、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传统村落建设管理和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等板块,实现乡村建设一张图、一体化、集成式管理,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2 贵州发展数字经济存在的不足
贵州省数字经济总量规模较小、处于全国第三梯队,相比广东、江苏、四川等地,还存在产业、人才支撑不足及科技水平较低等问题。
2.1 “两化”发展产业支撑不足
贵州省数字经济项目近年来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仍然存在龙头企业不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少等问题,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字产业化发展体量与发达地区相比悬殊,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体量和规模不足。2019年,广东、江苏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5%,而贵州的数字产业化增加值仅约为500亿元,占GDP比重仅约为2%。产业数字化层次低,农业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的比例较低,大多数农业企业在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才刚刚起步。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的比率较低,智能化融合不够明显,关键设备融合困难,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服务业企业基于数据开展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创新的比例有待提高。除了旅游、电商融合较好,其他服务行业融合不足。
2.2 数字化人才支撑严重不足
贵州省地处西南内陆地区,数字经济技术和人才存在储备不足的情况。一方面,高层次人才匮乏,贵州大数据科研机构少,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的高校也不多,2018年,贵州13所本科院校在大数据专业的招生人数仅千余人,贵州尤其缺乏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方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紧缺,短期内基层人才数量还难以满足全省需要,特别是技术性、基础性人才储备不足,电子技术、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业务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成为制约贵州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科技水平相对较低
一是本地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2018年)》显示,2017年贵州省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指数在全国排名22,其中创新投入指数、创新基础指数、创新水平指数分别在全国排名26、20、25。二是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相关数据显示,贵州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44.7亿元,仅占全国总数的0.86%,与四川、重庆等周边省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3 贵州省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党中央高度重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党中央的支持与关怀下,贵州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将大数据上升为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并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布了《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2017年)等文件,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1 新发展格局助推贵州数字经济
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双循环”新格局下也给贵州省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比如我国进口市场产品将面临替代,国内某些农产品市场将面临供应缺口。这对贵州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机遇,也是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拓展市场、塑造品牌的好时机。贵州可抓住机遇,运用数字经济做好贵州省农业产销智慧对接,提高贵州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3.2 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加快建设
2018年5月,贵州省成立了数字丝路跨境数据枢纽港有限公司,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数据服务基地和数字丝路跨境数据枢纽港项目建设,将建成既符合市场化运作规律,又具有政府权威的数据平台,实现跨境大数据聚集共享、存储加工和增值服务。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将加强贵州省的大数据国际合作、国际研发和项目交流,更好地打造“数博会”等国际会展平台,进一步探索数字“一带一路”,将贵州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数据存储与处理的重要基地。
3.3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推智慧物流发展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贵阳被列为重点物流枢纽和三大主通道节点,将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高枢纽集散能力,建设通道经济走廊,培育融合发展生态。贵州省将依托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重要口岸,借助国家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契机,创新通道运行组织模式,提升智慧物流发展水平,提高通道整体效率和效益,有力支撑数字经济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
4 发展建议
4.1 抓好重点载体,挖掘一批示范应用场景
第一,加速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网速和普及率,加快农村5G基站建设,逐渐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数据融合的新业态。做好系统性布局宽带、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以及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平台设施建设,打造服务人民群众的普惠泛在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做好“黔货出山”“农村电商云”等平台搭建,以此扩展农村场景应用。
第二,加强城市大数据中心、5G基站、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数据融入“一网一云一平台”,挖掘数字经济新应用场景,扩宽线上营销模式,加大虚拟现实场景应用,提高数字场景使用升级。
第三,鼓励发展场景大数据应用,保持疫情期间线上业态逆势而上的发展势头,进一步鼓励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电商、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场景应用的发展。探索发展新型数字化服务模式,以新型应用场景为试点,发掘数据价值,将数字化、智能化逐步渗透到实体经济各个领域,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引领数字文明社会不断发展。
4.2 抓好开放合作,破解一批体制机制障碍
贵州要抓住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契机,进一步构建“内循环”,应在内部建立良性的产业竞争机制、完善的数字法律法规以及规范、系统、适配的竞争治理规则。找准贵州发展定位,与其他省份实现错位竞争、错位分工、和而不同的全国性发展格局。
第一,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和市场形成发展合力,重点破解数字经济发展在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安全保密等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产业提速增效、创新发展,为贵州数字经济产业再上新台阶提供强大动力。
第二,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于清单之外的所有行业、领域,都要给予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的机会。进一步放开数字经济领域市场准入条件,扩大投资主体,把数字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做强做大,形成国内国际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第三,鼓励政府机构设立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引导基金,资金投放向初创期数字经济企业倾斜,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将投资效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提高政府资金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的投入。
4.3 抓好科技创新,培育一批优秀人才团队
一方面,科技创新是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团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完善高效的科研机制、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科学协调的管理制度。要利用好FAST天文大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国家北斗系统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争取到国家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依托本地已有研究中心、大数据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机构,共同构筑创新创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支持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实验室,设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科技研发专项,构建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型科研平台。
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支撑,在省内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细化人才引进细则,出台一揽子针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强对本专科毕业生的引进力度,给予户籍办理、租房补贴等便利条件,筑实人才基础。强化本地人才培养,加强省内本科高校数字经济相关新兴专业建设,鼓励省内职业院校强化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对在职员工开展信息化等技能培训,为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出一批集高、中、低各层次为一体的优质人才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