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读思达”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7-18陈建联

高考·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读思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当今时代背景下,在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我国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材的朗读并结合语文的知识点展开课堂教学工作的。这种传统的模式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时也会感到索然无味,课堂的氛围也比较压抑,这种情况导致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无法达到对学生全方位培养的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目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读思达”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展开深度阅读,在积极思考时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将语文学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驱动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而教师也要融合“读思达”思想,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与驾驭能力,以此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素质,养成优秀的人格,推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读思达”;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在今后学习、发展为目的的。高中生拥有较大的潜能,但由于传统教学的根深蒂固,容易让教师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没有看到对学生展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将学科教学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过程,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此,教师有必要优化教学的各个层面,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

“读思达”即阅读、思考、表达的简称,这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三个重点。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必备能力,也是知识积累与输入的过程。阅读的层面越开阔、越深入,所获得的信息量也会越多,学生的知识面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广泛。如果阅读能力有待完善,学生必然会在语文知识学习中遇到阻碍。思考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对知识的总结、归纳、应用等,以实现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思考能力体现出的是学生思维活跃的程度,而善于思考、能够思考则是学生自身潜力的体现。表达是输出的过程,也是在知识积累、思维总结之后的应用。文学的巧妙之处便是人们把所学的知识可以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内容。可见,学生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

(二)“讀思达”教学法的重要性

第一,“读思达”不但是一种教学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这是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首先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的合理运用,令学生认知文章的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表达和传递的情感。思考是对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资源”整合的关键步骤,而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思考后,才能对知识进行内化处理,为接下来的知识学习或迁移等打下基础。表达则是科学的训练,利用文章中的表达手法,同样借助语言文字对情感加以表达。

第二,“读思达”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手段。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阅读是其首要步骤,只有先精确朗读,咬准字音,之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顺文章内容,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思考是贯穿于整个课堂环节之中的,因为在阅读和表达中都要进行思考。表达是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成的体现,也是知识灵活迁移的结果。因此,“读思达”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动力源泉。

二、国内“读思达”教学法的研究及现状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提出了“读思达”教学观。余教授认为,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即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过程,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实质性、本体性、目的性的活动,其他教学活动是指教学中辅助性、手段性、条件性活动。“读思达”既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又是教学目的的本身。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学习工具,也是学习的目的。“读思达”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学习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最基础、最具生产力的学习能力。从终身教育和发展的角度看,“读思达”是可让学生一生受用的读书法、学习法,因为所有的学习、研究、工作,本质上都是“读思达”及其变式。“读思达”是学业成绩的根本力量,要想提高学生成绩,根本的路径就是提高“读、思、达”三种能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落后学生;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而不会表达的学生则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每一所学校、每一门学科、每节课、每位学生都要做到“读思达”,争取做终身阅读者、理性思考者、负责任的表达者、坚定的行动者。

在余教授的带领下,“读思达”教学法的研究方兴未艾,在不同学校、学段和学科中有所推进。但是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仍然较少。在调查研究也发现,国内教师对于“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过程,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如,缺乏对“读思达”教学法的深入了解、开发与实施“读思达”教学法内驱力不足、目标制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活动过程不够合理。实施过程有待优化等。“读思达”教学法与高中不同文章结合的具体操作模式和成果偏少,所以要加强余教授的“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对薄弱环节的研究。

三、“读思达”阅读教学对语文高中教学的助力

(一)让学生转变对语文学习的态度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对学习的目标感认识得不够清晰,更需要引发其兴趣,才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让教师更高效地制订教学计划。通过“读思达”阅读教学模式的投用,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找到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的阅读、思考、表达能力,从而大幅度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讲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关的故事,如三大战役等,还可以播放一些中国近代革命的纪录片或视频,用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态视频与故事的双重引导下,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随后,教师再引入本文的主题,通过生本对话的方式展开充分阅读,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认知与观点,鼓励学生踊跃思考,抒发自己的见解。教师此时不能压制学生的天性,一定要多加鼓励。或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助于突破学生的思维界限,培养学生的“读思达”能力。

(二)通过“读思达”阅读教学增强课堂互动

“读思达”教学模式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里,教学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读思达”模式的引用,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应依照学生自身的不同特性,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和表达模式,养成大胆对话的习惯,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对于知识点的领悟能力。只有学生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尽快发现问题,了解到自己的薄弱之处,教师也会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其次,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疑惑之处要予以耐心的解答,不能粗暴地对学生的对错加以评定,否则会让学生怯于发言和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教师要激励学生,做到给予正面的支持,让学生敢于对话,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借助“读思达”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高中语文知识的魅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借助外在的文字语言形式,将思想美、情感美传达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教师在实际教学之时,应当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更要审视文章的整体结构,由浅入深、由外及内地分析行文思路和表现手法,理解文章的构成及其文学色彩。许多文章在外部结构上便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学生在展开深度阅读过程中,能够切身体会其蕴含的思想境界,这一过程也需要学生的深思。但这一思考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教师也要有所注意,應为学生的思维发散给予更多的时间。如果将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为学生“留白”进行思考的时间将会缩短,而更多地关注完成课堂任务,容易出现学生还在思考上一个问题,教师便已经开始提出下一问题的情况。若是学生没有回答正确,教师不能直接进行提示,直到学生说出答案为止,这种方式并没有发挥出“读思达”真正的价值。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对于较难、抽象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教师过度地对问题进行引导,会让学生逐渐产生“惰性思维”,不利于进行自我感悟,也只会让“读思达”模式始终停留在“读”的第一阶段。

四、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读思达”阅读教学的要点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开展“读思达”阅读教学,其教学方式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教师要积极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事先吃透文章内容,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有机融合,用恰当的方式使文章中的知识要点渗透到教学中,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一)通过目标细化引导学生进行“读思达”阅读教学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要想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便需要为学生设定一个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又契合教学进度的学习目标,而且这个学习目标是可以通过学生的努力学习完成的。学习目标的设立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进行“老人与海”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几个问题,如“老人为什么要和大马林鱼搏斗?”“老人最后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了解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涵。这种教学方式的利用,会让“读思达”更有方向,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

(二)“读思达”阅读教学要加强课外拓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内内容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模式的运用,合理设定出详细的教学改革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思想,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序开展“读思达”阅读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多元化、创新性的语文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思想,积极开发创新能力,为学生建立高质量、趣味性的课堂提供帮助。教师也要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与内涵,借助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融会贯通知识的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驾驭与应用的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竞争力。鉴于此,教师要充分应用“读思达”教学理念,推动深度阅读学习活动的开展,结合文章内容在进行拓展性思考时,为学生提供多元、高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成就感,让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的学习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三)找准定位,拓宽“读思达”宽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使得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会存在一定差异[2]。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进行“读思达”阅读教学时,应做到循序渐进,对于不同的学生找准定位。针对相同的教学材料,对于一些学生便显得难度很大、无法理解,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可能会显得很简单,无需过多的解释。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选用最合适的阅读材料,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拓宽“读思达”的宽度和广度,不能拘泥于每个学生都要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像军队那样整齐划一,只有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别才能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比如,作者通过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向学生展示出文章的全部面貌,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碰撞和共情。教师或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语句的赏析,从局部的角度入手,之后再放眼于文章的整体结构,最终完成对全文的赏析,也有利于把握文章整体含有的艺术色彩。或选择文中的精彩语句,组织学生进行赏析,再尝试以仿写、续写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这两种方式都是对写作的创新,也得以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结束语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单纯是简单的知识点的讲解,而是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高中是学生三观发育渐渐成熟的阶段,其核心素养的教育效果将远高于其他年龄段,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要点,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读思达”阅读教学的投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初探[J].教育研究,2021,4(1):115-116.

[2]谭丽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作者简介:陈建联(1974— ),男,汉族,福建屏南人,福建省屏南县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读思达”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KCZ2021014。

猜你喜欢

读思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