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构建

2022-07-18

中国电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课堂上接受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现代技术来获悉所需的信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和便捷的教学平台。基于此,本文在研读《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与重构》(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版)的基础上,讨论新媒体技术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数据中心、教学资源库建立等方面给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构建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与重构》(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版)解释了新媒体作为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之间的特殊矛盾,在之前学界的五点基本共识和三点基本对策基础上,总结了在新媒体形势下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功利性、从众性、自主性和短效性等新特点,分析了青年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存在的价值取向问题、思维方式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与青年学生的共同话语问题和舆论引导问题。有感于此,本文拟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技术趋向出发,探寻其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误区,构建起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1.教育思想的技术化。在新媒体技术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技术性能力的掌握逐渐代替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技术的价值强势也“强迫”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重视技术培养超过思想观念塑造。近年来,无论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还是远程通讯技术,都已经被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当中,这是在“技术示范”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的反应。

2.教育活动的技术化。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新媒体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創新提供了便捷,其方式也由传统的单向式灌输教学向为师生交互式教学模式过渡,教学效果更为显著。通过网络等建立相应的教学系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交互式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媒介。

3.教育手段的技术化。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学技术、交互式双向视听技术、基于虚拟网络的教学技术等。同时,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广播、电视、报刊等相关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后,应用新的教学技术制作成相关软件并传播与网络,使教学集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教育对象的技术化。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提供海量信息,并使信息的获取方式日益便捷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因此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已不再是教育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这一群体比教育者能够更加容易掌握新技术的应用方法,更熟悉网络以及以网络为媒介新生事物,学习和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些事物,网络虚拟社区、即时聊天工具等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的空间领域。在新媒体技术下,大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和学习存储与网络的教学资源,参加网上进行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的12所本科高校、大专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480份,各类高校各占12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率和问卷的效度、信度经有关专家审议后达到理想水平;同时对10余位相关专业的教师和30余位学生进行了访谈。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通过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和结论。

1.调查结果。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如表1所示),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教育重点上的偏颇。

比如,从平均的角度讲,分别有17.2%、17.8%、17.9%和15.5%的被调查者更加注重新媒体技术的技术、形式、功能和应用,对于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师生之间的沟通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则只占较小的比重,均不超过10%的比例。这说明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还有很大的需要提高的空间,有必要重新构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系。

2.对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1)重技术轻情感。部分教师依赖于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既定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以及从网络下载的各种教育资源,“一刀切”的同时又“一放到底”,并不关心和重视在授课过程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上的启蒙引导。常见的情况是,任课教师与学生成为两个互不相关的主题,并不进行交互式的交流,学生的有效注意力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于黑板或银幕,与教师虽面对面但双方都较少留意对方的形体语言,课堂讲授枯燥乏味,师生间的从“人-人”的交流模式到“人-机-人”交流模式,两者间的互动由于“机”的出现变得异常冷清。(2)重形式轻内容。比如,过度重视课堂表现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把教学重点完全置于多媒体课件制作更加精美、网络视频更加流畅、视听觉效果更具冲击力上,学生的有限注意力只集中于动感的插图、生动的影像、刺激的声音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理论性、思想性和系统性置之不理。(3)重媒体功能轻师生作用。如果课堂上完全由新媒体技术主导,教师和学生均受制于此的话,严密紧凑的教学设计将没有回旋和即兴发挥的余地,教师的课程主导作用就被完全取代,学生也因此成了新媒体技术的附庸。比如,热衷于社会统计、网络会诊和电话询问的调研式教学,并不能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了解和监控。这些现象,实际上并没有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节省了工作时间,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做法,即同时去掉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形中削弱了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正面作用。(4)重应用轻提高。如果单纯的利用新媒体技术资源,在课程开始前不调研、不备课、不进行教学设计,只是将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图音视频材料简单归纳和整理,不注重对教师自身的调研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的训练;或处于对自身授课能力不足的考虑,对已有的或上级下发的现代教育资源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心理,对提高授课能力形成了惰性。

1.建立有效的教育工作系统。首先要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等各方面力量,进行教育教学软件系统设计;然后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目的明确的科学发展规划,并采用以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开发模式,组建起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专家、任课教师、教育软件制作者等组建起研发团队;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和培育外部市场,适时适度的吸收外部资金和技术,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软件开发与发展提供支持。

2.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单纯体现在教育技术设施是否完备、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和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上,主要体现为教育者的现代化,或者说教育者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否符合现代标准。因此,实现教师思想观念、信息处理能力的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教育技术在思政领域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育文化的现代化。

3. 建设中心数据系统。建立问题链数据中心系统,成为问题逻辑系统和情景模式分析系统的支撑,并进一步成为 “课内”和“课外”教学的数据库。“中心系统”的任务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和特点,围绕着问题体系的逻辑结构及情景模式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一类软件系统。

“中心系统”由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和综合操作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由教学资源库、教学信息库和教学问題库等三部分组成。教学资源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素材的集合库,教学信息库借助资源库,把问题体系中的内容转换成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格式,并通过问题逻辑框架进行集成,以此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信息库;教学问题库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借助软件工具,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以帮助任课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学习某个教学重点所需。多媒体综合操作平台是同时供教与学共同使用的平台,也可以看作是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支撑。通过“平台”的开发——利用动态网站技术、.net 网站编程技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库和教学问题库的实时调用,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具有互动功能的操作体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不依赖网络单机进行。该操作平台简单实用,能够实现教师在“课内”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为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学习。

4.建设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实际上是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资源集合体,其中包括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开发的 CAI课件、网络音视频与图像材料、测试系统及题库、教育教学案例、社会热点问题解析以及专门的链接网站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纯纸质和黑板教学的模式,纸质教材、参考书已经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惟一重要载体,与之同时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的媒介还包括电子出版物、CAI课件、网络素材等。这些新的媒介和载体的信息容量大、存取速度快、信息表现灵活,能够全方位的反映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内容,满足适合不同学习者的要求。这些媒介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交互性更强,它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融入到相关的学习系统环境中,并成为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教与学都具有了主体性。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华伟)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办公室政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