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影响研究

2022-07-18

中国电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传播学时代背景思政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等传播模式的呈现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时代环境变迁下产生巨大变化。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是巨大的,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模式既没有经验可循,又无捷径可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成为需要时代破解的重要课题。孙永鲁老师着眼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的时代背景之变迁,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解析、研究,注重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路径传播及受众接受效果,填补了新媒体时代思政传播学传播规律与传播原则的空白,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理论成果和前瞻性创新理念收于孙永鲁所著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创新研究》(新华出版社)一书中。该书有如下特点:

强烈的思变意识和时代创新意识。该书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学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对于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对新媒體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内容、现状、方法的梳理,总结与归纳出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为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模式的有效探索夯实基础。该书还着眼于新媒体新兴业态的研究,将思政教育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下将思政教育传播学各要素,如:媒介要素、选择要素、接受要素重新进行分析,凸显作者申明在新的时代背景-,即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传播要改变传播理念、传播思路的思变意识。新媒体时代,生活在时代背景下的人们无一例外地受到影响,作者从时代前行的现实角度出发,不回避时代前行给思政教育带来的问题,一方面敢于正视新旧传播体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思政教育的新媒体传播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要转变思政教育理念、思路,秉承信息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出作者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具有的创新意识。

基于思政教育传播学角度,整合与融合性理念的提出。作者是在该书中强调了新媒体时代是新旧传播介质共存的时代,对新旧传播媒介进行资源整合是思政教育传播的必然选择。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获取知识的便利,无论是从时间方面还是从设备的便利条件方面,甚至对于大学生对于信息获取的个性化方面,这些方面只有新媒介是不能完全满足的。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社会现实,而且论述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模式应当建立于新旧媒介二者并用,将思政教育传播融合于新媒体传播之中。该书科学、合理地将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的多个角度进行框架构建,犹如抽丝剥茧般地将新媒体思政传播学一点点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深刻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多种资源整合与融合的重要性,为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模式的探索提供深厚的思想根基,也为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模式的探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跨学科的理论对话,时空交叉的理论成果。该书是为适应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而成的力作,作者将思政教育学、大众传播学、新媒体理论等学科融为一体,向读者呈现出理论知识丰满、论述角度多样,对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传播具有借鉴性意义的创新研究用书。作者提出的利用新旧媒介的时空交叉支持向大学生提供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个性化需求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作者提出的运用信息时代不同的新媒体传播技术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建立起的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实践路径、管理模式、评测体系等创新则是确保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创新传播模式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取得既定目标的理论成果。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 宇)

*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研究”(项目编号:19B26)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传播学时代背景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华丽追梦者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