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育德能力及其培育

2022-07-18刘霞

中国电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立德树人

摘要: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育德能力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力。育德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培育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具备的一般教育能力,具有全员性、关系性和价值性。育德能力以教师的道德和人格为前提,以育德活动的组织引导为核心,以教师的道德行动为关键。教师教育和培训要把育德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增强教师育德的自觉意识,开设相关德育课程,重视德育活动及其反思,建立和完善育德能力发展的支持系统,推进育德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育德能力;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地方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9JYB014)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九大进一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要成为“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不仅需要具备教学能力,还需要具备育德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新时代,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育德专业化,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新时代强调教师的育德能力,既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从字面上看,“教育”一词由“教”和“育”组合而成,虽然二者都是动词,但表述的涵义不同。“教”是一个中性的行为动词。“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强调行为的影响力和示范性,教,既可以教善,也可以教恶。“育”则不同,“育,养子使作善也”,明确要求培育下一代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教”和“育”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带有价值涉入的规范词,“教育是使儿童(或每个人)变成善良的各种活动”[1]。虽然“教育”与“教唆”有着共同的“教”,但“育”规范着“教”,教育带有道德意义、承担伦理使命。今天我们说“德育”“智育”“体育”,不说“德教”“智教”“体教”,也与“育”的规范性有关。

历史地看,古代教育以传授社会生活经验为主,社会生活经验是做人做事的经验。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经验主要是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所以,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古代教育偏重于道德,也称为“教化”。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知识逐渐从日常生活经验中脱离出来,通过理性加工,提升并轉变为科学知识。伴随这种转变,教育也从传授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转变为传授科学知识。所以,近代以来,以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注重科学知识和技术理性提升,失去了伦理道德内涵,也失去了教育的真谛。当下之所以强调“教书育人”,是因为“教书”与“育人”在实际工作中处于分离状态:教书是教师的事情,育人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教书与育人分离,违背了教育“使人为善”的本义。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指出,教学具有教育性,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着“无教育的教学”[2]。陶行知先生曾经批评训育与教学的分家:“把教学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3]。教学与教育是一体两面的,教育固然要通过教学实施,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育人。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学的目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4]。对于现代人来说,知识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知识,不可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但知识不是目的,成“人”才是根本。所以,教育的本意是成“人”的教育,而非知识的堆积。

教师是教育的承担者。古代教育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因此学生称教师为“先生”。近代教育偏于知识教学,“教师专业”约等于“教学专业”,育人能力被简化为“教书”的能力[5],教师因此也被贬为“教书匠”。把教师专业化等同于教学专业化,这与把教育等同于教学异曲同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6],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到新时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说,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必然要求新时代教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再次强调,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这些都反映了新时代对教师育德能力的根本诉求。

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走向高尚,故而,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的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有教育学生的能力,即育德能力。有学者针对教师专业化中德育维度的缺失,提出教师除了教学专业化之外,还必须有教师的德育专业化[7]。教师德育专业化不同于德育教师专业化,德育教师专业化指向专门的德育教师;教师德育专业化指向每一个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育德能力。育德能力是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重要维度,是教师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主体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时代教师不仅应该成为胸怀国之大者,还应该成为立德树人的能者[8]。能者也就是能干的人,有能力的人,教师的育德能力就体现在真正能够把育人、育德的规律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体现在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贯穿到学生成长的每个方面。

育德能力面向所有的学科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教育工作的全方面展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专业的德育方法,引导指向学生的道德品格成长,促使学生成长为大写的人。

(一)育德能力的內涵

理解育德能力,从理解“育德”开始。从本质看,育德与德育没有区别,因为德育的本质就是育德,那么育德能力也就等同于德育能力。本研究之所以使用“育德能力”而非“德育能力”,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德育作为一项专门工作,由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来完成,如学校的德育处、学生处、班主任、学生管理人员、德育课教师等。德育能力也就被狭隘地理解为那些专门的德育工作要具备的能力。本文所说的育德在更普遍的意义,既包括专门的、直接的德育工作,也包括非专门的、间接的德育工作,如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育德能力是所有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具备的立德树人能力。

育德能力除了在更为普通的意义上使用,还具有比较明显的价值取向。在心理学上,能力指个人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直接影响着活动效率和任务的完成。一方面,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无知便无能,因而,知识影响着能力并进而影响相关活动的完成。所以,教师育德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德育专业知识为支撑;另一方面,育德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理解,以高尚的师德为前提,以德育德、以德施教。教师若没有高尚的师德,即便有组织德育活动的能力,也不表明教师有育德能力。从这个角度所理解的育德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培育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具备的教育能力。它超越了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赋予能力以道德的内涵,显示育德能力与其他能力不同的价值性。

(二)育德能力的特征

育德能力面向所有教师,是教师从事育德活动的能力,它体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最终指向学生的发展。因为教育目的是成“人”,而且教育是一种价值性活动,所以,育德能力是从事教育价值活动的根本能力。没有能力,不可能有效地组织活动;没有育德能力,不可能有效组织教育活动。育德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普遍要求,具有全员性、关系性和价值性。

1.育德能力的全员性

全员性指向育德能力的主体,回答“谁来育德”“谁有能力育德”的问题。育德不只是通过专门的德育活动来实现,还通过其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来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就是要求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服务人员都要具有育德能力。也就是说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道德的意涵,都有道德教育的价值。当然,育德能力对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更为重要,因为“课堂和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道德信息,教师对待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尤其是对待学生,展现了对于一系列道德和伦理原则不同程度的敏感性”[9]。所以,承担教学任务的学科教师更应具备育德能力,这是因为教学本身就是道德事件,是传递知识与培养德行高度一致的活动。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学的一大规律。育德能力的提出,主要是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要求。立德树人是每个教师的任务,只有每个教师具备了育德能力,才能真正地改变只教书、不育人或者重教书、轻育人的状况,真正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以传授知识为手段,用知识滋养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当然,教师的育人实践本身就是道德实践,育人者先育己,教师道德实践同样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2.育德能力的关系性

能力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当我们说“我有能力做某事”时,能力指向自我,是个人的一种与客观存在交往的能量储备。在现代性视域中,能力更多表现为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占有和支配,对外部世界占有的越多,支配的程度越高,表明个体的能力越强。这种占有和支配的观念影响了对道德教育的认知,形成一种教师对学生支配和灌输的道德教育观。比如,通常把道德教育看作教师按照既有的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使学生遵照特定的道德规范行事,否则学生就会遭到惩罚。这种支配和灌输的育德方式,虽然符合能力的定义,但不符合现代德育的观念。道德教育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支配,而是一种相互影响,是主体间平等的交往、移情、理解和共享。鲁洁教授指出,道德发生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理解是“主体之间的相互开放,是两个心灵的实实在在的相遇,在相遇中发生碰撞也发生融合,在碰撞中融合” [10]。理解意味着人格的相遇,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共振、共生。所以,育德能力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尤其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影响力。

3.育德能力的价值性

完成一项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这里的能力是有利于高效完成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是不涉及价值判断的。然而,教育的伦理属性决定了教师的育德能力必须具有价值性。教育是一种引人向善的活动,必须符合伦理的标准。英国教育学者彼得斯提出教育的三条伦理标准:首先是教育必须传授有价值的东西;第二,教育必须包含充满活力的知识、理解和认知洞察力;第三,教育方法、方式必须是伦理的,把那些缺乏自觉、自愿的方法排除在外[11]。彼得斯认为,只有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活动,才能称为教育。这是对教育伦理属性的一般规定。在现实中,各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的情况,对教师行为做出伦理规定。2015年6月,美国教师教育与认证州管理者协会(NASDTEC)发布了《教育工作者专业道德标准》,就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专业的责任、教育工作者胜任专业要求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共同体的责任、在技术使用中的责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详尽规定[12]。2018年11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就不同学段教师的职业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很多规定是对教师育人活动的伦理要求。教师的育人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才能保证育德能力的价值性。故而,育德能力指向育德、育人活动,也必须具有价值性。

(三)育德能力的构成要素

育德能力特征是对育德能力的轮廓勾勒,育德能力的要素构成是育德能力的核心。国内关于育德能力构成要素的直接研究不多,但有学者从教师德育专业化的角度提出了教师的德育素養构成。李敏认为,德育素养强调教师作为“人”的品质,聚焦于“师—生”这一关系型存在,因此,教师德育素养主要表现为责任心和行动力[13]。张家军、靳玉乐提出教师的一般教育能力包括教育情怀感染力、教师人格示范力、教育过程引导力[14]。教师的一般教育能力,既包括教师自身人格对学生的影响,也包括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从能力的定义看,人格本身不属于能力,但教师人格是育德能力的前提。因为教育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价值活动,没有教师的道德人格作前提,所谓高超的教育技艺只是虚伪的表演,流于形式。教师的育德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在育人实践中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教师育德活动是成人成己的活动,育德能力也表现在成人成己的行动上。按照起点、过程和终点的顺序,教师育德能力表现在起点上的教师人格、过程中的组织能力、终点上的行动能力。三个方面不仅相对独立、缺一不可,而且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一个进阶性的有机整体。

1.教师道德和人格是育德能力的前提要求

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是塑造人格、塑造心灵的工作。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来说,教师自身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影响力大于教科书知识。所以,育德对教师道德人格有着比一般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作为一个人,要有良好的人品;作为一个国家公民,要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作为专业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师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这个微妙的人类创造领域中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15]。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德是教师立身、立学、施教的基础,是成为“大先生”的第一要求。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和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人格修养,还要求教师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育德活动转变为有意识的自觉影响,使教师真正发挥“人之模范”的作用。

2.组织引导力是育德能力的核心

良好的师德和人格是育德的前提,但它属于教师个人。只有在教育活动中,才能将师德和人格转化为教育影响。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虽有良好的师德,但缺少教育教学的组织能力,也影响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育德能力则是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道德发展的能力。缺少德育活动的组织引导能力,教师再高尚的品格也难以转化为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德育活动组织引导力是育德能力的核心。

在教育活动中,组织引导能力主要有:第一,育德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在活动中得到发展,道德品格也在活动得以生成。所以,育德必须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劳动活动、志愿者活动。当然,并不是任何的活动都能够促进道德发展,“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影响取决于活动的组织程度和人的自觉性”[16],只有按照青少年道德发展特点和道德教育规律,有效组织的各种活动才能促进道德发展。第二,教师情感的亲和力。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教师的育德能力在师生关系中体现出来。师生关系若是主客关系,教学成为灌输,学生就成了机器。这样的教育,纵使把外在的规范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也终究进不了学生的心灵,最后只会是“知行分离”。“道德学习和知识学习根本不同的一点是,知识学习是主—客关系,而道德学习则是主—主关系”[17]。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精神相遇,是触及心灵的人格对人格的影响。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18]。所以,师生交往关系是主体间的生命的交融,是充满情感和爱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育德能力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亲和力。第三,课程育德能力。当下存在的“教书多、育人少”的状况,原因是忽视了课程的育德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专门的思政课程,还要使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学科教师要扬弃只教书的认识,强化育人的意识,自觉地分析和挖掘学科课程中所蕴藏的德育资源,把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贯彻在教学全过程,体现在教学各环节,以正确的价值引导学生学好知识、用好知识,使知识成为育人的有机养料,引导学生做人做事、成人成事。

3.道德行动力是育德能力的落脚点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力是一种做事能力。对学生道德品格形成和发展而言,教师的育德能力不只是指向目标任务达成的做事,更是做人,即教师自身的道德行动和道德示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引下,指向做人的教师道德行动力,比指向做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引导力更重要,做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道德素养和道德行动力。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育德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如同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教师要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成为道德的表率,对学生发挥引领作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教师提出了做“四有”好教师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朝着这一目标,增强自身素质,提升育德行动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育德能力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力。但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育局限在教知识,缺少育人意识,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训练,忽视了育德能力。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放在与教学能力提升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维,在职前职后教育中,有意识地培育和锻炼教师的育德能力。

育德能力是育德意识、育德知能、育德行动等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意识是能力的动力,教师没有自觉的育德意识,难有育德能力;育德能力具有价值性,离不开专业伦理规范;育德能力更是行动力,需要教师的行动及其反思。所以,教师育德能力的培育需要从意识、知能、实践行动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促进教师育德能力的发展。

(一)提高育德认识,增强教师的育德自觉

能力的问题首先取决于想不想做、要不要做,如果不想做、不要做,就不会有做的动力。所以,意识是获得能力的动力机制。一些教师会认为:“德育是德育学科老师、班主任的事情,我教语文、教数学,德育与我无关”,这些说法都是缺乏育德意识的表现。育德不是德育教师的专属品和专门任务,所有教师都承担着育德责任。教育的育德价值,是教育本质属性。教育有育德价值,这是教育的本性。但教育不会自发育德,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开发育德资源,因而教师必须具备育德意识。有了育德意识,教师就能够自觉主动地挖掘教育中的育德资源,捕捉育德时机,做育德之事。对于学科教师而言,必须增强学科育德自觉,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意识到育人是教育的原点,认识到育德是教育的灵魂。这个认识越清楚,就越会觉得育德重要,教师就会有育德的自觉性。如果我们把教学只是看作知识的掌握,把教学目的限定在分数、成绩上,这样功利化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一种应试训练。真正的教育是育人、成人的活动。所以,提高教师的育德自觉性就是要树立育人的意识。育人是教育的原点,是教育的初心。教师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时代需要的人。教师要对此要有一个清醒认识,时时反思和追问自己:“这样教促进学生发展了吗?”“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吗?”新时代,教师必须站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高度,增强育德意识,提高自觉性,使知识教学转化为学科育人,使“学科人”转变为“教育人”。

(二)加强职前和职后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伦理和德育原理

育德比教学难,因为教学针对的是客观知识,育德针对的是生命情感。相对于知识来说,情感是难以把握的,也是难教的。但这并不是不教的理由,相反,教师必须有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勇气和担当。一个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教师,算不上合理的教师。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中,我们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教学能力的提升,较少关注教师育德能力。与教学专业化一样,育德能力的形成也必须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师育德知能分为一般的知能和特殊的知能。一般的知能是教师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能,比如说德育工作的一般原理、方法,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行为指导;特殊的知能是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特别的知能,比如班主任工作、课程德育、指导学生发展、处理学生冲突等方面的知能。教师具体掌握哪些育德知能与专业发展阶段有关,职前偏重于育德一般知能的学习与掌握;职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强化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反思。这要求师范教育必须重视教师育德知能的学习,开设教师伦理、教育伦理、德育原理、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学生发展与行为指导、课程思政等课程,使师范生掌握基本的德育规律、原则、方式、方法,掌握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职后培训中,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采取案例教学和实践反思的方式,开展主题式的、问题式的德育培训,帮助教师反思教育观念,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目前,无论是师范教育还是在职培训中,对德育都关注不够。在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中增加育德能力的教育尤为急需。

(三)重视教师的伦理反思,改进教师的育德行为

育德针对的是人的心灵和情感,人的心灵和情感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育德难有固定的模式,德育能力只能是个性化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实践智慧。作为实践智慧的育德能力只能通过育德实践生成。课程学习的专业伦理知识和德育一般原理要转化为育德能力,也必须结合真实的教育情境和教育问题展开,通过问题导向的实践,让教师反思自己教育活动。所以,组织开展有道德的实践活动,是培养教师育德能力的关键。教师育德实践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活动育德,二是课程育德。活动包括班级管理活动、学生指导活动、评估学生、研学旅行、社会服务和劳动实践等;课程育德是指发挥非德育类课程的育德、育人功能。课程德育不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额外添加德育,而是教师有意识地从教学目标设计、教育内容的挖掘、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有机地渗透德育[19]。高校要像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一样,重视师范生育德能力的培养,在学科教学论中加强学科德育的设计和课堂育德的训练。因此,教育实习中,不仅重视教学实习,也要重视德育实习,让师范生在教育见习、实习、跟师、顶岗中,全程参与学习如何组织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班会、班级管理、小组活动,如何处理学生日常交往中的人际冲突、心理问题,如何与同事、家长交往等。对于在职教师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经验,要以理论知识反思教育经验、教育观念,找到问题所在及其根源,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要利用教研组等组建德育共同体,引导教师开展学科德育问题研究,尝试发现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把其作为反思对象,从教育伦理角度对其进行反思,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四)内外兼修,推进教师育德能力的持续发展

所谓内外兼修,是指培育教师的育德能力,既需要外部的制度推动和保障,也需要调动教师自觉性、积极性。教师的育德能力,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任务,它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外部制度推动和内部积极性调动,共同促进教师育德能力的持续发展。一方面,教师资格制度不仅要对教师的学科知識和教学技能、能力作出规定,还必须对教师的道德、人格和育德能力作出规定。以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育德能力的规定为统领,审视和修订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的内容(包括职前师范教育和职后教师培训),以及教师评价制度等。目前,我国的教师法和教师教育标准等,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考核,突出师德的重要性,但缺少育德能力的要求,这需要通过制度加以明确规定,使教师真正从职业走向专业,做一个以教书育人为专门职责的教育者。另一方面,教师育德能力的真正发展,必须把外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获得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教师育德能力最根本的是内驱力、行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增强育德的自觉意识,成为道德示范、道德行动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德育实践,实现育德的目的。育德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的自我实践,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设计管理育德、学科育德等不同的专业化方式,寻找适合自己工作特点的育德能力提升路径,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行动力。

参考文献:

[1] [日]大河内一男,海后宗臣等.曲程译.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8.

[2] [德]赫尔巴特.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23.

[4]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5] 靳玉乐.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探讨[J].高校教育管理,2021, (4):2-12.

[6] [苏]苏霍姆林斯基.周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2.

[7] 檀传宝.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2,(10):39-46.

[8] 谢维和.教师要做社会的尊者、心怀国之大者、立德树人的能者[N].光明日报,2021-09-14(15).

[9] [加]伊丽莎白·坎普贝尔.王凯,杜芳芳译.伦理型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

[10]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3-10.

[11] [英]彼得斯.朱镜人译.伦理学与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41.

[12] 刘冰雪等.美国教育工作者专业道德标准[J].世界教育信息,2015, (23):35-39.

[13] 李敏.教师德育素养新模型[J].人民教育,2016,(23):20-24.

[14] 张家军,靳玉乐.论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内涵与价值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2020,(7):89-96.

[15] 毕淑之,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工作[J].外国教育动态,1981, (4):28-34.

[16] 项贤明,等.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95.

[17] 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 (4):7-8.

[18]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34.

[19] 冯建军.“课程德育”议[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1,(5):35-36.

作者简介:

刘霞: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德育原理。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and its Cultiv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Liu Xia(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Xiaozhuang College, Nanjing 211171, Jiangsu)

Abstract: Teachers are the main body to implement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is the key ability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is a general educational ability that teachers have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ound personalit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taff, relationship and value.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takes teachers’ morality and personality as the premise, the organization and guidance of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s the core, and teachers’ moral action as the key.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as an important goal, enhance teachers’ consciousness of moral education, set up relevant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pay attention to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reflec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upport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Keywords: virtue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path

收稿日期:2022年2月22日

責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立德树人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