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述情障碍的成因及干预策略

2022-07-18王刘贞卉尚天庆

甘肃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成因概念

王刘贞卉 尚天庆

【摘要】众所周知,情绪识别和情绪表达能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行为问题都有着重要影响,而作为一种人格特质,青少年述情障碍问题近年来被人们广泛关注,调查研究表明,这种障碍的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达到了10%,在校青少年也饱受情绪问题的困扰。因而进行情绪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章回顾了述情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干预方法,为在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工作的研究者提供针对青少年述情障碍问题的研究和干预的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述情障碍;概念;成因;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2—0056—05

从面孔表情中识别情绪是正常社会功能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青少年阶段的学生也需要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不同面孔表情中识别对方的意图、态度,从而知道对方的情绪、需求等。这些表情的变化非常快,大部分人的大脑会对这些情绪自动得出推论,而不需要考虑。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孩子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述情障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青少年述情障碍的成因及干预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述情障碍的表现有多方面,主要表现在难以识别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难以区分躯体上的感觉和具体的情绪体验;缺乏想象能力,具有外部导向的认知风格、社会从众性。述情障碍的字面意思是“没有语言来表达感受”,其特点是难以识别、沟通和注意内部的情绪线索。这个特质其实就是“情绪的表达困难”“情感难言症”,体现出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的降低。

述情障碍作为一种相对比较稳定、在情绪调节过程和认知加工过程中受损的人格特质,已普遍存在于成人当中,有10%-15%的人都具有明显的述情障碍特征。国外述情障碍的发病率为13%-19%。在中国,这几年关于述情障碍的研究不是很多。而根据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23.6%,在其他研究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10%-18%。可见,这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关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情绪调节存在个体差异,述情障碍也是这其中的成因之一。而且,述情障碍作为一种情绪缺陷,使得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存在焦虑和抑郁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在接受心理诊疗的患者中大约有40%都存在述情障碍问题。而与成年人不同,青少年(13-18岁)时期,个体伴随大脑的认知功能提升,如果能有效地解读社交活动和情绪的线索,正确评价和依赖人际关系,妥善加工社会性和情绪性行为,会帮助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直至发展成独立的自我[1]。在此阶段产生述情障碍缺陷的青少年个体,势必会对其相应的情绪识别和调节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造成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因此,青少年述情障碍值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格外关注。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是目前用来评估述情障碍的量表,是由20个项目组成的述情障碍特质严重程度的自我报告测量。它是述情障碍最广泛使用的测量方法,在不同文化、临床和非临床样本中都显示出良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对述情障碍的三个子因素——识别感觉的困难、描述感觉的困难和外部导向思维以及整体述情障碍特质的严重度进行评分。这一量表被我国学者于2003年引进,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了实践,证明了TAS-20在我国的现实背景下也适用于述情障碍的测评,适用于我国述情障碍者的各类筛选和研究。青少年述情障碍的测量,一般选取修订过的少儿述情障碍问卷(AQC),这一问卷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语言习惯和理解能力水平,并且已由我国学者翻译成中文版本,适合学校工作中的筛查和使用。

截至目前,述情障碍的研究已有40多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述情障碍的产生原因,研究者们各有不同的看法[2]。目前,述情障碍的成因和解释主要集中在认知机制和社会机制的研究上。认知机制是一种情绪认知能力在生理上的缺陷,这种认知加工能力的缺陷导致了述情障碍的外在特征。从社会机制的角度出发(即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和社会的角度),一般认为这种青少年学生的述情障碍问题的产生与他们童年的早期经历和创伤是密不可分的,这种特质受到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家庭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教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和需求……这些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儿童时期情绪调节和识别能力的发展。并且有述情障碍的儿童会随着成长过程逐渐成熟而得到发展,并在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中不断强化。

1.青春期的特殊成长阶段。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绪困扰,这其中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如,遗传易感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认知变化、早期生活逆境、创伤、慢性人际冲突和情绪调节困难。可见,青少年述情障碍的产生与情绪调节能力有关。情绪调节被定义为有助于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和实现目标的一组过程,包括识别、理解和接受情绪以及控制冲动。因而,情绪调节被认为是多方面的。就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而言,从青春期到成年期,适应性和不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都会增加,这种变化通常与更高级的认知能力的发展相一致。处于青春期成長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情绪调节和识别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而正常的青少年在这一阶段会逐渐发展成为精通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人。因此,情绪调节的能力和水平,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关系到其学习能力和整体的幸福程度[3]。能够有效地运用情绪调节策略调节自己的各种情绪,是青少年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化目标。

但是这一过程不是线性的。具体来说,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逐渐减少,青春期后期到成年期再次增加,而不适应策略的使用与此相反。在青春期早期至中期,适应性应对策略的使用相对滞后,生理变化导致负面情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但认知能力尚未发展到足以有效调节这种情绪的程度。因此,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之间的不匹配就是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出现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2.家庭环境原因。考虑到儿童的智力、社会及家庭环境会影响语言技能和语言情感表达能力的发展,人们会认为述情障碍与智力、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存在联系。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聚焦于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环境与这种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不良的家庭环境,比如暴露于早期的童年创伤会导致适应不良,从而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引发述情障碍。同样,青少年述情障碍的一个产生原因是因为有些学生存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高依恋焦虑的人多数是在童年经历过自己的父母或监护人的一些不可预测的反应和情绪,从而产生了情绪识别方面的问题。

3.社会环境原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述情障碍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述情障碍有文化和性别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绪社会化在文化、性别和述情障碍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父母的情绪社会化与孩子产生的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而这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或阻碍孩子的情绪能力和社交能力。

还有证据表明,述情障碍与培养识别和交流情绪能力不充分的社会环境有关。这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家人不允许公开和直接表达他们的感受,或者他们觉得情感上不安全,他们比那些更加开放和安全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述情障碍更高。另一方面,述情障碍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也有一定的联系,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生活较困难且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更容易产生述情障碍。这是因为他们为了生存优先考虑物质资源和经济基础的建设,并为此付出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消耗和生活方式并不支持他们对于情感和情绪有良好的感性加工,而是要求他们更加理性,专注于问题本身。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的心理咨询方法是学校常用的游戏辅导方式,适合帮助有述情障碍的学生解决他们的情绪困扰,让团体成员在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通过做游戏获得感悟,促进自我成长。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都处于上升阶段,自我意识膨胀,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但丰富的内心世界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4]。因此,团体辅导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干预效果更佳[5]。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典型的团体心理咨询方法,具有感染力强、效率高、涉及面广等特点[6],这种方法可以给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种方式探索彼此的思维和情感。在团体治疗中,辅导老师或治疗师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使得成员之间通过互相鼓励和支持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角色扮演和非语言交流的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主观感知能力。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针对学生情绪的问题和存在的述情障碍问题,可以尝试团体辅导的治疗方法,再结合平时的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蜕变和洗涤,重新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他人的情绪。

2.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常环节。通过心理治疗有意引导有述情障碍的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和识别情绪。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考虑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CBT认知行为治疗中惯用的三栏表、五栏表,短期人际关系治疗,正念认知训练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是研究最广泛的心理治疗形式之一。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加工过程,决定了不同的行为以及情绪的产生,反过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的变化[1]。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过程包括确认阶段和帮助重建阶段,在面对存在述情障碍和情绪困扰的学生时,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重建情绪的认知,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同时回忆和体验最近经历的情绪性事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悟情绪,从而达到学会识别情绪、表达情绪的目的。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由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演变而来的,他强调改变和接受之间的转换与平衡。以辩证法为特征,也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的心理疗法。

正念认知训练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结合了东方禅修的精髓和营养的一套减压训练疗法。大量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对于情绪的调节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与提升都有显著的帮助。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使用短期、集中的正念训练帮助有述情障碍的学生在放松的训练中接纳自我,认识情绪。

3.日记法。日记法非常适合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同时使用。有研究表明,记日记和写作对于加强儿童的情感感受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心理课堂之后安排学生记日记,或与家长沟通监督学生每天完成日記,并坚持一定的时间,具体地,列出每天发生的事情和经历,以及当下的感受和心情,可以促进青少年和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这对于有述情障碍的青少年来说或许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持久地坚持下去,一定会起到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转变认知,理解和认识到周围人和自己情绪的目的。

4.阅读。阅读是一项既能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情操的日常活动。而学生的情绪识别和认知能力,本身就是一个还在不断发展的、与外界知识信息不断交互的过程,学生很多方面的初级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阅读培养的。长期、广泛地阅读,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气质、特征等,对有述情障碍的学生来说,在阅读名人著作的同时,就可以从作者的写作里学习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情绪体验,促进其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这对于自我情绪认知能力缺乏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有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作品里的人物和角色经历产生了认同感,就会经历一种和现实一样的紧密的联系,这种认同感加深了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时的移情和共情,这可以让现实中存在情绪困难问题而难以和别人相处的学生增强自己的包容力和共情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社交问题。

5.关于艺术的学习。艺术,是精神和心理发展的杰作和成果,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并通过不同的审美体验与我们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也与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6]。艺术治疗就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在当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飞速发展。不同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正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表现。通过艺术治疗,让学生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既让学生在他人的作品中体会和感悟他人的情感,也让有述情障碍的学生在直接表达自身情绪困难的情况下,利用艺术创作和感受抽象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有研究表明,虽然述情障碍的患者有外部导向的思维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关注自我,有很多时候反而会更多的关注。那么,通过绘画等方式引导这些学生诉说自我内心的感受,不仅能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更能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不同艺术作品的情感,学会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6.催眠放松。述情障碍有一个特点就是缺乏想象力和外部导向的思维风格。催眠训练就有助于有述情障碍的青少年加深自己当时当下的情绪体验,唤起其记忆,激发其情绪体验。催眠放松疗法,也是一种学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咨询技术。催眠治疗通过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潜意识的特殊状态,从而用暗示的方法进行认知和行为的矫正。对于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和情感高速变化发展的阶段,这样一个充满变化和可塑性的发展阶段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这也使得催眠疗法更加适合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困扰。同时,催眠放松训练不仅可以运用在个体咨询中,也可以融入到团体辅导中,经过辅导和训练后,让存在述情障碍等情绪问题的学生在课后回家空闲的时间里也可以自己进行“简易自我放松催眠”,进而达到巩固和习惯化的目的。

总而言之,述情障碍作为青少年存在的一种情绪问题,虽然会有诸多情绪上的困难,但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有这一问题的学生改善自己的不良情绪认知,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获得正常的情绪体验。同时,这也提醒了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除了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外,也要多关心和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充满积极关怀与接纳的美好校园。

[1]高培霞,刘惠军.青少年对情绪性图片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征[J].心理学报,2010(03):342-351.

[2]张春雨,张进辅,张静秋,等.述情障碍成因的认知及社会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11(03):12.

[3]桑标,邓欣媚.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1):7.

[4]杨颖,吕锋,刁俊荣,等.高中生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05):317-318.

[5]顾晨龙,朱春燕,章鸣明,等.团体辅导和团体箱庭干预青少年述情障碍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03):4.

[6]王晓宁.艺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以艺术治疗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2):4.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成因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FCM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研究
失落的一角
盗窃罪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分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