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2022-07-17陈刘飞
陈刘飞
摘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能力对小学生的思维形成和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指出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护个性化发现,培养质疑习惯;二是创设多维度情境,提升质疑能力;三是开展验证性反思,增强质疑意识。加强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发生疑,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发展创新思维。
关键词:质疑能力;小学生;数学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即疑是思维的起点,质疑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能激发学生探究欲,在猜测、想象、怀疑、否定的过程中,透过不同的视角发现独特的问题,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年龄、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主动探索,增强学生愿想、能问、敢说的质疑意识,让学生自觉质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一、保护个性化发现,培养质疑习惯
对周边未知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而質疑意识的产生正是从此开始。小学生的质疑意识犹如“新生儿”,我们要对学生在质疑过程中的个性化发现进行积极引导,让其在鼓励和表扬中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好习惯。富有趣味的导入、熟悉场景的设置和生动活泼的语气,在这样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们不会拘谨,思维也会放得开,一定会有话必说,有问必提,更会自觉参与到学习中去,自主探索,主动生疑。
正确对待学生的质疑,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打断学生的质疑,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他们一起心平气和地讨论,让学生大胆发言,发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独特的质疑在思考中不断生成。
2.抓住正确的碰撞时机,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课堂上,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会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自觉主动参与探索。
在鼓励中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能主动提问而感到高兴,耐心倾听,并对学生提问的内容和方式给予表扬性评价,及时肯定学生质疑的价值。教师要以浓厚的兴趣来对待学生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从而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二、创设多维度情境,提升质疑能力
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教会学生质疑,提升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质疑。
1.在认知对比中引发质疑。
课堂上,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引起学生认知过冲突,让学生中思想上产生疑问。如在教学“数的整除”时,可以设置两组口算题,让学生在计算时提出疑问除不尽。“除不尽怎么回事?”“商该如何表示呢?”这样,当学习困惑与强烈的求知欲发生冲突,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自动激发了。从学科知识体系的本身矛盾,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找到新、旧知识的区别之处。
2.在迁移学习中深化质疑。
课堂上,在解决遇到类似问题时,可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猜想、验证、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引导学生想到梯形的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会不会有联系?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探究学习。学习后,又会想到两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区别?通过这样的质疑探究,让学生更能理解平面图形间的联系,也更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3.在反复追问中发散质疑。
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当学生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后,再次提醒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如已知“桃树300棵,梨树是桃树的3倍”,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梨树有多少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等问题。学生在追问中形成一种“打破沙罐问到底”的意识,有助于学生理清数量间的关系,运用更加灵活,发散思维得以发展。
4.在纠错训练中强化质疑。
课堂上,要有意的加强一些易错、易混题练习,巧设陷阱,给学生以“挫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唤醒质疑意识,进行正确判断。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老师安排一些不正确对位、计算不进位等类型的易错题练习,让学生进行讨论,指出错误并修改。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时时质疑,在质疑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开展验证性反思,增强质疑意识
反思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可以开展自主评价或同桌互评环节,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验证,对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完整性进行反思,质疑解题方法的灵活性、新颖性、多样性等,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的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的运用,也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质疑意识不断增强。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亚里士多德语)。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给学生提供一些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不懂就问,养成善思敢问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四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