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实践的探寻

2022-07-17韩露

速读·下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双减核心素养

韩露

◆摘  要:国务院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我们为此受到鼓舞和启发,“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星,是中国的骄傲。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弘扬这个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双减”政策打开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大门,给了文化教育以更大的责任和空间。“双减”让师生有时间和精力能一起充分地、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中华传统辉煌文化永远扎根于学生的心田,为我国的非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自然美好;核心素养;双减

一、前言

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養,成了教育教学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有无数颗璀璨耀眼的明星,从衣着到出行,三餐到语言,耕种到生产,生活中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形形色色的传统文化。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二十四节气”和“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一并被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歌》《数九歌》是每个小学生必背的童谣。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二十四节气早已超越传统的农耕生活进入互联时代,目前面临“失传”的威胁,有些节气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被人们遗忘。

2017年1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部署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民间引领垂范,将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滋养当代心灵。我们为此受到鼓舞和启发,“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星,是中国的骄傲。各大媒体也在各平台大力宣传节气文化。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弘扬这个传统文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它,即能品出“春雨惊春清谷天”的诗意与美好,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软实力,又能让华夏文化扎根学生心底焕发生辉呢?

二、“文化传承·我的节气之旅”实践过程与收获

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正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想契合。我以“文化传承·我的节气之旅”为例,谈谈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点滴收获和思考。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很大。岭南作为中国东南方,素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之说。节气变化自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节气文化,更是融入老广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用一年的时间,记录下节气物候,以及地域文化习俗风貌。我想要带领学生走一场“节气之旅”,让我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基于“双减”原则,设计专题性文化文本

专题性文化文本,首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发展为终极目标,致力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和能力生成。我结合“双减“政策的原则,设计了适合低年段学生的读本,内容难易上贴近儿童。使学生能够自行解读,能有效地与文本自主对话。

文本分二十四个学习内容,一个节气一个内容,每个内容分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节气知识的普及,包括节气名片,节气相关的古诗俗语,和成语等。另一个板块是学生的观察体验的记录。

设计文本后,开设专题课。通过文化专题课《二十四节气》向学生普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①讲诉二十四节气的传说故事。②学生熟记“二十四节气歌”。③将“二十四节气”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人小组分配任务,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④抢答赛的趣味游戏让学生乐在其中。

通过交流,学生大致了解了每个节气相关的气候特点民间生活习俗。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冬至”是他们最熟悉的,学生畅谈家乡的各种习俗。“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等,都能通过生活实际知道节气的特点。但“惊蛰、小满、芒种”学生还很陌生。可以运用谚语和生活常识向孩子们解释。例如:“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蛰”为藏,惊蛰为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此时气温地温上升较快,草木长得也快,是春耕大忙的季节。

通过专题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知识,深深地钦佩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得知,日本在轰轰烈烈举办二十四节气的宣传活动时,孩子们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中国人,保护和传承老祖宗的智慧哲思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对接下来的”节气之旅“充满好奇和期待。

四、开展校园专题文化实践活动

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淡化文体,强化体验”的原则,专题文化实践活动是专题性文化课程的另一种依托。目的在于使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自身的能动作用,经过丰富的体验生成课程经验。

1.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以及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围绕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精心设计班级文化,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让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而从提升个人的意识境界。

班级墙上挂着挂历,我教会学生看日历,指导农历阳历的看法。在学习园地里,以儿童的口吻向学生展示节气的知识百科。班级文化墙上粘贴着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以及学生的优秀记录作品。其中有节气相关的绘画、贴画、图文并茂的观察记录等。这些作品随时节更换。这些内容的展示形式童真童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

2.走出教室,以自然为课堂

观察力的培养是发展与提升思维的重要过程之一。每次上一节专题课后,我便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中寻找时令的气息,空中的小鸟,草丛中的昆虫,水池石头上的滑腻青苔,灌木丛中的杂草、校道两旁的大榕树、教室前后的芒果树……这些日常会忽视的事物都在悄然变化,时时处处皆自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具体的观察方法,积累了不少自然素材,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明白了“自然不仅仅在荒野和远方,就在我们身边和脚下”的道理。

3.画出所感,对话自然

通过文本,引导学生将观察后的收获与感想用图文记录下来。记录的形式不限,有的用绘画表达,有的用文字描述还有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能画的画出来,不能画的,譬如心里的感受,聆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触摸时的感觉等,可以用文字来叙述。这些即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做记录最大的意义在于和大自然对话,增进对大自然的了解,感受大自然中生命,把自我融入世间万物。

4.诵读经典,积累美文佳句

二十四节气,年年岁岁周而复始,似乎在提醒我们:时光美好,

稍纵即逝,唯有不负韶华才对得起大好光阴和自然的馈赠。为此,自古文人墨客用生花妙笔我们留下了每个节气中大自然的美好。

我开展“颂节气之韵”的诗歌美文诵读会。诵读会上美文配图,孩子们在朗诵中感受到节气的美。让学生踏着诗句铺成的小径,看万水千山,风起云涌,赏四季更替,看物候轮换。一首首节气诗句和谚语,就像一幅幅画在孩子们面前展开。孩子们真真切切爱上了诗词,爱上了中国文化。

五、依托地域特点,深入社会实践

在独特地域文化优秀资源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但却容易被忽视的案例进行教育,实现由研学实践课程教育向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渗透,在保障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其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1.体验农耕文化,记录自然美好

岭南气候温和,植物茂盛,物产丰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岭南人最会依据季节时令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次活动,也紧随地域文化特点,渗透到学生的家庭生活,让父母家人也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学生走进农村,体验农事:插秧、植树、种瓜、摘果、收割……通过活动,学生记下相应时节气温变化,动植物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

记得学生曾一致感慨广州的春天有多美。道路两旁都是绽放的花蕾,红黄花、风铃木、勒杜鹃、木棉花、樱花……一场春雨后,一夜间广州城换上了黄金甲,一边繁花似锦,一边落叶缤纷,鲜花和落叶共舞;谷雨的清晨,随处可听见婉转动听的鸟叫声;清明时节,棉絮飘飘,芒果累累……

学生还发现:广州的春天和北方不同,广州是春天落叶的。孩子们的这个发现,打破了惯性思维。我想,这是一个契机,让学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气候资源多样,二十四节气是有所不同的。这些未知的奥秘激发了孩子们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他们得出结论:广州节气与书上描述基本吻合或相近。例如,立秋,当天降温,早晚温差大,区别于夏的炎热;霜降、立冬、小雪当天气温骤降;小寒和大寒节气是24个节气中最冷的两个节气……

所以说,老祖宗的经验,还是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亲身经历了节气变化的神奇,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是发自内心对中华历史文化的钦佩和热爱。

2.体验岭南民俗,留意身边文化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活动中,做好家校工作,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岭南的民俗风情,感受广式生活智慧。岭南文化习俗让学生印象深刻。立春时,人们舞着热闹的醒狮求吉祈福;惊蛰时节,万物復苏,人们开始灭三害;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小暑之时,人们排队进行三伏天灸;待到秋高气爽的重阳之时,人们携老扶幼,举家登高望远,助益身心;冬至吃汤圆,吃艾粿艾酒……孩子们总结一条:老广爱养生,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之道。虽然孩子们不能从农事上直接体会到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但从生活点滴中感受到节气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感叹劳动人们的生活智慧。

六、多元化的评价,激励发展

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知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来。评价的内容多以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提问质疑、与他人的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根据不同的活动做相对应的调改。

学生在翻阅同学的观察记录以及作品做出的评价、老师激励性的评价、家长的笑脸评价、诵读会的奖励、教室文化墙上的作品展示……这些过程性的评价都是不断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发展的动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观察,学生收获良多,阅读了节气相关的故事书籍,积累了节气相关的古诗俗语,亲身体验的节气的物候变化,记录下身边的人、事、物。总之,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想要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内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必须有具有专题性的文本,让孩子走近自然,为实践、体验、感悟提供宽阔的舞台,通过多元评价激励孩子记录下自然最美的样子,积累最美的语言,把热爱自然科学、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留在学生的心间。

七、后语

在维持一年的综合实践中,前半年和后半年的效果截然不同。前半年活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繁忙的功课占用,对这种新增的内容,有应付心理,家长和学生都不够重视。下半年自“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了,父母也能陪伴孩子亲近自然,开阔视野,对身边的人、物、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也参与其中,一起学习。因此,前半期的活动多数在校园由老师带领完成,后半期的活动多以家庭社会活动为主。是“双减”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活动课程的开展,是“双减”打开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大门,让师生能一起充分地、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双减”给了文化教育以更大的责任和空间,我们更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从众多优秀的文化中挑选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整理、提炼。

“我的节气之旅”只是个开始,是“双减”背景下开展文化素养课程的一个实践,难免会有很多不足,还要不断摸索,总结出既有知识性,又合适学生学习的,易于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往后还会有更多的文化体验课程,例如“汉字文化”“生肖文化”“中国古诗词”“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习近平主席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传统中有我们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民族的志气底蕴。只有读懂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何生生不息,领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何博大精深,才能坚定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传统辉煌文化永远扎根于学生的心田,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爱朝.时节之美[M].百花文艺出版社.

[2]黄光雄.核心素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石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双减核心素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