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群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
2022-07-17周易
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但从实践来看,中国中西部地区很多国家级经开区定位往往过高,导致无法培育其预期的产业集群,出现所谓的“集中”而不“集聚”。本文利用各级统计年鉴数据并构建相关指标、模型,发现上饶经开区的设立对产业集群与目标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有显著提升,但是对于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作用却不显著。本文认为导致此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普遍偏低,因此,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政策的实施中更应注重制度环境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经开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经开区产业集群
(一)经开区产业集群的选择
江西省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集群往往是通过目标产业的设立来实现的,在设立之初,地方政府会根据行业发展潜力与当地经济发展基础,将某些行业设置为经开区主要吸引投资与扶助发展的行业,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所显示的信息,上饶经开区于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其主导产业为光伏、光学、汽车。目标产业的选择归根结底要符合该地区的禀赋结构,经济体中资源禀赋包含多种要素,在新结构经济学中要素禀赋(通常指资本与劳动力两种要素)处于最核心地位,本文基于这两种要素构建禀赋比较优势指标(Endowments Comparative Advantage,ECA)衡量上饶经开区目标产业的设立是否遵循了禀赋比较优势。
ECA=CLR/Y
其中:CLR为行业的资本劳动比,Y为上饶市的人均GDP,该指标衡量的是上饶市的收入水平与目标产业所要的资本劳动比的差距,该指标越大说明目标产业越有可能违背禀赋比较优势。图1列出了上饶经开区设立之初目标产业的禀赋比较优势指标(ECA),目标产业的禀赋比较优势指标均低于整体平均水平,其中光学、光伏产业的要素禀赋较为突出,说明上饶经开区产业集群的选择基本遵循上饶市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
(二)经开区产业集群的成效
江西省国家级经开区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开区通过目标产业的培育来实现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成效在于目标产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尤其是相对于总体水平与非目标产业的增长)与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根据上饶统计年鉴数据,2010-2019年上饶经开区目标产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均高于总体水平,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均优于非目标产业。然而,目标产业对上饶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从2010至2019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结构来看,前五大支柱产业没有发生显著性的改变。
二、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虽然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产业政策被各国广泛运用在工业化的各个阶段,但国际国内对产业政策仍然褒贬不一,尤其近几十年来,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失败的。在中国,经开区既是一种区域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基于地点(place-based)的产业政策。对于产业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是否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增长,而对其是否能促进产业集群的调整、升级则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而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结构调整却关注甚少。
总体而言,在中国经开区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已经非常显著,但不同区域可能存在差异性,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本文使用2011年和2020年上饶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率,结果如表1所示,在10年里主要经济指标的平均增长率为158.29%。
(一)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增长的影响
经开区设立后上饶经济在这10年间取得了高速增长,但是这并不能解释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一定是由经开区设立所导致。因此,本文选取2002-2019上饶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论证上饶经开区的设立对这些经济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具体的估计方程如下:
Yi=α0+β1D1+μi
其中:Yi为经济发展指标,D1为虚拟变量,经开区设立之前为0,设立之后为1。具体结果如表2。
表2报告了回归结果,由此可以看出经开区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是正向的,在1%、5%和10%的水平上均是顯著的,解释力度均在70%以上。
(二)产业政策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
基于对上饶主要经济数据的研究,上饶经开区对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然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则缺乏相对应的数据支撑。为了更好地衡量上饶经开区对产业集群的调整,仿照李力行、申广军(2015),本文采用产业结构变动指数(Structure Change Index,SCI)为SCI=0.5×|indsharei,2019-indsharei,2010|
其中:SCI为上饶从2010到2019年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动,indsharei,2010为2010年二位数行业i在上饶经济中的份额。因此,indsharei,2019-indsharei,2010度量的是行业i在2010-2019年间在上饶市经济总额中的份额变动。考虑到每个行业所占比重可以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对行业份额的变动取绝对值,然后将所有行业加总得到该市各行业的累计变动值。显然,产业结构变动指数越大代表产业结构变动越剧烈,即生产要素在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业的重新配置幅度越大。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使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四个指标分别计算产业结构变动指数。需要说明的是,该指数只是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并不能度量经济结构的升级。表3给出了该指数的描述统计量,使用不同指标计算的结构变动指数非常相似,基本上在0.005-0.006之间,显示了这种构造方法的稳定性且说明上饶产业结构变动总体不明显。
产业结构变动指数只衡量了上饶市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业资源重新配置的汇总情况,因而可能掩盖了不同行业的具体变动方向。为了考察单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仿照Lu et al.(2013),本文構建了行业集中度指标(Industry Concentration Index,ICI):
其中:下标p表示江西省,indshareict为t年行业i在上饶市经济中的份额,indshareipt为t年行业i在江西省经济中的份额。同样,为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使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合计三个指标分别计算行业集中度指数。当ICIict≥1时,表示t年行业i在上饶市有显性比较优势,当ICIict<1时,表示t年行业i在上饶市没有显性比较优势。表3显示,从2010-2019年,产业集群集中度的增长要远远低于其总量的增长,说明上饶经开区的设立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产业政策能否使目标产业优化升级,具体来说,经开区作为一种基于地点的产业政策对目标产业的调整升级作用存在以下两种情形:其一,原来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行业,受到产业政策扶持之后,具备显性比较优势;其二,原来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行业,在产业政策实施之后,行业集中度更大。前者考虑的是显性比较优势的逆转,后者则考虑显性比较优势的扩大。表4给出了目标行业集中度在2010年与2019年的比较,可以发现上饶经开区的设立并未使目标行业变得更具有比较优势。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发现产业政策促进了上饶产业集群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但是对于产业集群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却并不明显,尤其是对目标产业的培育,并未使其比较优势出现逆转或扩大。本文认为导致此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制约经开区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江西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总体较低。省内非国有经济占比较低,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补贴;各级政府职能转型较慢,仍处在从行政审批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中。本文建议,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政策的实施中,既要遵循本地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目标产业,又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产业政策才能更好地使产业集群做到量与质的提升,避免出现所谓的“集中”而不“集聚”。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周易(1991-),男,汉族,江西上饶人,上饶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