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夏日

2022-07-17邓心怡

速读·下旬 2022年4期
关键词:杭城蜂鸟静谧

邓心怡

不知不觉已经在家里宅了大半年。待我从网课屏幕前抬起头来,拨开期末复习厚厚的资料时,早就已经是盛夏了。灼热的阳光炙烤着水泥地,没有一丝凉风,连蝉鸣和鸟叫也稀疏了。

我忽的想起杭州来。

水乡呵,是连想一想都能让人沉醉在凉凉的温柔乡里的啊。水光潋滟,是静谧西湖;接天莲叶,是夏日静寺;霞光漫天,是雷峰夕照……还有苏堤和白堤,长桥和断桥。多少山色水景,多少精巧诗篇,多少轶事传言!更休提那数不完的种种美食了。

何不往杭州一行?

一觉睡醒,我便定下了西湖边的民宿和飞杭州的机票,只消收拾好行李,便可出行了。可惜问了一圈,都没寻到和我同行的朋友。罢了,独行罢!

到了杭州才发觉是自己想错了。没想到杭州的天气也是如此“热情”,只不过热度不如广州,倒像广州刚入夏时,热得略带一点含蓄和羞涩,有风的时候还是凉快的。只是好不容易折腾到民宿,我早就汗湿了后背。民居掩藏在半老不老的小巷子里,门口两棵野芋,好像能让窒息在热气中的人满满地吸口氧似的,绿得喜人。耳尖的房东姐姐听出我行李箱的轱辘声,早早就站在民宿门口等我,引我进我的小房间。

房间在走廊的尽头,虽然小却极温馨。矮花瓶里插着红的花,高花瓶里则是绿色的细叶植物,长得极茂盛。空调开始制冷,又将我带回最适宜生存的温度。

还是空调房舒服。我瘫在软软的沙发上感叹。

房东倚着门,笑着劝我,歇一歇就可以去长桥看雷峰日落啦。

正巧也还没十分累。十分钟后,我就出门去赴这场视觉盛宴去了。长桥的确是很近,不过走路十分钟的路程罢了。可惜的是,那天的云脸皮厚的很,层层叠叠地堆着,模糊了日光的变化。虽然已经是日落时分,光线却没什么大的改变,依旧朦胧地亮着,礼貌得像传闻中的江南小姐,无论何时都是微微地、浅浅地笑着。叫人急切却无可奈何。但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杭州的静。

静,是恬静。

我闲闲地倚在水边的亭子栏杆上,吹一吹湖风。往下看去,湖水确是清澈,连水中游动的灰黑鱼儿都能看得清。游船一条接一条地在水面荡着,雷峰塔小小的影子不时漾出一圈圈波纹来。

天色逐渐昏暗下来,由暗黄转成绛紫和深蓝了。走在湖边的小路上,右边是渐渐没入夜色的公园,左边是微微摇摆的柳树,鸟儿乱乱地叫着,偶尔低低掠过几只蝙蝠的影子。我忽然有种奇异的感觉,脚步好像也和周围散步的老人一般慢下来了。湖边的长椅上稀稀疏疏坐着些人,我也学着他们,挑了一张坐下来了。柳枝低低地垂着,随着暮色深沉渐渐失去颜色,变成剪影般的静默。黄莺快速地扑打着翅膀,游戏似的,忽而飞得极高,忽而掠过水面,忽而蹦上柳枝,引起柳枝好一阵颤抖。夜色渐渐深下去,忽而又一声莺啼,便扑棱棱飞起了一片鸟影,三两下功夫,便消失不见了。

不知道苏轼和白居易,是否也爱饭后湖滨散步的恬静?

第二天醒的极早,可惜还是错过了日出时间。可我惊喜地发现,这天是个大阴天,气温正是我心心念念般的阴凉。用过早餐,我就坐着首班车往法喜寺去了。杭州的交通系统不比广州便利,去哪都是公交或者骑车,虽然也有地铁,但是终究是覆盖面窄了些。这样一来,无论是去哪,要花的时间都变长了。不过也无妨,慢一点,静下来,这样的气质才与杭城的闲适相匹配。阴雨天的杭州,更静。

静,是禅境。

八点多的法喜寺很安静,游人甚少。我按着顺序拜了拜菩萨神佛之类的,便一直往里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便很少在神佛前许愿。尤其在外地寺庙,便更是只礼佛不许愿。愿望说来说去,无非都是那几条,要是实现了,也不知道要去多少地方还愿。何苦这样麻烦?不如不许愿,也省了这功夫。

庙里开着很好的勒杜鹃,粉红间飞快地移动着一团小小的黄。是蜂鸟吗?我饶有兴趣地举起相机,想要捕捉这小小的精灵。无奈它是在飞得太快,我只好不停地加快快门,拍了很多张,才终于有一张清楚的。眼前这“蜂鸟”,虽然飞得快、吃花蜜,可是怎么有一对触角?查了查才发现,原来不是蜂鸟,是“蜂鸟蛾”。嘿!心里精灵般的存在突然变成了“扑棱蛾子”!叫人好笑。

走过绿荫小道和窄窄长廊,我和下楼梯的师父互相致意。登上寺庙最高的殿堂,俯着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屋檐,耳边是师父扫地的“沙沙”声。也许早课准备开始,远处传来钟声,“铛——铛——”极为悠远。忽的在眼前下起毛毛雨来,凉凉润润的,“随缘随喜”的禅意也泛上心头。

从高处下来,又碰见有趣一幕:一只花猫叼着红色的金鱼,蹲在石阶上,忽然向前几步,纵身一跃,窜上黄墙上的雕花石窗,不见踪影。正巧我拍下了这一幕,顺手分享给父母。父亲追问:“你怎么不救那条金鱼?”我脱口:“道法自然。”说完才有些惊奇。寺庙真有这样的魔力,在不经意间,就让人静了,悟了。

静,是幽静。

云溪竹径,路两边都是密密的翠竹,仿佛夏意越浓,绿意就越深似的。忍不住摘下口罩深深地呼吸一口:清凉的空气,似乎把翠色带入肺里。满目的绿色,仿佛要流出来,染绿石板,染绿白裙子黑头发,染绿肌体,染绿每一口呼吸和每一丝情绪。入林不久,蝉鸣大作,喧闹地,狂妄地,好像骄傲地宣告着自己居住地的无比舒适。绿竹映在墙洞里,墙便成了画;映在清泉里,泉就成了洗心泉;映在瞳孔,便连灵魂也感到清爽。

走得越深,脑中想起的各样诗句就越多。“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天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杭城水色出众,山景幽静,难怪古往今来这样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我对着屏幕对面的朋友笑着说,在杭州才呆了一天,就想要变成在这里养老的老太太了。朋友说:“咦,我好像能听到杭州的蝉鸣。”

幽幽竹林,静听蝉鸣。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啊。

静,是心境。

谁能想到,一夜暴雨之后竟又变成骄阳似火的状态呢?原本想在茶园畅游,一下就被逼人的热打乱阵脚。雨后初晴的茶叶博物馆全无优雅之感,反而引出了满地虫蚁。上有烈日烘烤,下是湿气蒸腾。蚊子也猖獗起来,恨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无心久留,发现附近有间小咖啡店,便匆匆赶去避暑避蚊,顺便尝一杯龙井。

咖啡店人不多,只有店主一人看店,连猫也懒懒的。挠一挠它毛茸茸的脑勺,它也不醒,只闭了眼睛昂起头来,示意你去挠它白白的下巴。

茶来了。

青瓷的杯子,满满地乘着茶水。细细长长的龙井茶叶,或浮或沉,在氤氲的热气里沁出一杯金黄的茶水来。店主放下茶水,又去忙碌了。我自顾自地坐在榻榻米上,哪也不想去。凉凉的吹着冷气,窗外日光下的爬山虎和玻璃窗上的青苔又可爱起来。暑热和腿上扰人的瘙痒褪去,安适的感觉又归来了。轻轻啜口茶,没有想象中那么甘甜,只有淡淡的茶香在口腔环绕。放下茶杯,窗外的绿色就倒映在水里。绿的茶杯,绿的茶水,绿色的阳光,“舒适”这个词若有颜色也该是绿的。

一杯茶喝完,所有烦躁都褪去了,出游的兴致又归来。趁时间还早,我选择坐几站车,到住处附近的丝绸博物馆逛逛。既躲暑热,又长见识,也是好事。

第三第四天依旧是暑热难耐,我却多了份镇静,放慢脚步,在美术馆和图书馆里细细看着光影变化,或赏一赏各样形式的艺术作品,或选几本喜欢的书籍,一看就是一下午。热气消退的时候,就是回家的时刻了。或许杭州本来就不同于其他城市,不是一个适合暴走和快游的地方。慢赏,才能获得悠然的真谛。自行车上慢慢骑行时,才发觉这种不紧不慢,无人催促的感觉,已经多年没有感受过。

杭州的静谧不是专属于诗人和闲人。在小面馆里大口吃着爆鳝面和酱烧大肠时,在咀嚼脆脆的生煎包和鼓鼓的小籠包时,在勺起小馄饨的汤勺和瓷碗碰撞时,你都能发现,杭州的静谧也藏在安静的咀嚼声中。这是属于都市忙人的静谧,这是香甜美味的静谧,是饱肚廉价的闲适。房东姐姐和我夜聊的时候,不失骄傲地向我展示春天秋天和冬天的杭城景色。她是爱花的人,而杭城从不让她失望。春天的西湖边开满各色花朵,秋天是大片大片的桂子,冬天的雪花洁白,胜过一切鲜花。她惋惜道:“你没来对时间!夏天这会子荷花也还没开,光剩一片绿了。”

在杭城的静里浸泡了这些天,我心里却不觉得太可惜。不过,要是下会来,还是希望见到繁花开放的杭城、满城桂香的杭城、白雪皑皑的杭城。

不知道春天秋天和冬天的杭城,又是什么样的可爱呢?

猜你喜欢

杭城蜂鸟静谧
静谧古城
《静谧》
蜂鸟
西溪湿地:杭城的大花园
静谧
杭城里的东芝
下杭城
雅趣茶聚会故人——杭城茶聚游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