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社会语言学新视阈下的多义系统探析
——以《论语》中“道”的嬗变为例

2022-07-16詹元灵

社会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言学论语孔子

詹元灵

(中国计量大学 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力图为语言的各个层面(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提出统一解释,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宏大的认知语言学事业图景(Cognitive Linguistics Enterprise),然而Karol Janicki[2]和Peter Harder[3]等学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传统认知语言学一大不足:学界没有重点探析个人意义如何转化为社会意义的问题,也就是说,忽视了意义的社会性。Lakoff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将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结合起来的想法[4]。自此,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慢慢步入高潮,国外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Kristiansen和Dirven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语言变体、文化模式、社会制度》,该论文集收录了16篇文章,分别从基础理论研究、基于使用和语料库的语言变体研究、文化模式的认知研究、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的认知研究等四方面论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情况[5],该书标志着认知社会语言学开始受到主流学界的关注。Wolf和Polzenhagen的《世界英语: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使用语境》探讨了语言受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变异问题[6];Geeraerts等的论文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进展》分别从词汇与语义变异、构式变异、语言态度与语言习得三方面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7];Kristiansen和Geeraerts开始关注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语境和语言使用问题[8];Pütz等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和语言使用中的社会和文化变异》同样关注语言的各种变异问题,他们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强调发话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发话者对语言变异的显性、隐形态度和感知[9];Hollmann认为对语言类型学研究为社会认知语言学带来了一些启示[10];Moreno-Fernández等从音系、语义、语法三个层面探讨语言变异问题,并指出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1]。

随之,国内学者也开始对认知社会语言学进行研究。第一,引入介绍。如苏晓军指出了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12],认为语言的社会维度和语言变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课题;张辉和周红英[13]、朱海燕和刘懿娴[14]分别介绍了Kristiansen和Dirven[5]等书;周红英[15]介绍了Geeraerts等[7]书。第二,在理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研究和实践。王天翼和王寅从8个方面比较了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异同并指出两门学科的融合趋势,指出认知社会语言学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探讨语言变异、社团方言、文化模型、意识形态、双语对比、语言政策等社会语言学问题[16]。王寅结合认知和社会两大要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十几种认知方式分析了语用推理和会话含意的问题[17];赵永峰运用认知参照点理论和概念融合理论探析《人民日报》的一组“雷人的地产广告”,并进一步探讨社会、认知和语言之间的关系[18];汪亚利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了电视剧《双面胶》中42组对话中的情态助动词的使用,发现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是其使用不同情态助动词的主要社会文化原因[19];赵莉整合了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意义建构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以社会认知为导向的语码转换人际意义建构模型重新认知语码转换现象[20];赵永峰指出后现代哲学思潮为认知社会语言学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21]。第三,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如李恒回顾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的当前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出神经机制分析与认知社会语言结合是切实可行的[22];文旭指出认知语言学为社会语言学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23];张天伟回顾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指明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进路[24]。

一、“道”的意义考辩

仓颉造字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这也是汉文字历史的开始。象形、会意、指事、假借、专注、形声的造字法在总体上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先民对于自然物象和社会现象的认知,可以说是一种原发性的体验,这里面饱蘸和蕴含着古人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基本路径。文字在产生之初就承载了先民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涵,具有强烈的社会依赖性,反过来文字也在回馈建构着社会。文旭指出人类发明最伟大的工具就是语言文字,它是人类对客观外界进行体验认知的结果[23]。“道”既是一个语义范畴也是一个哲学范畴。按照中国传统哲学之观点,“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体或本原,指感官不可达到的、无可企及的、超经验的东西,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背后的所以然者;是整体世界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事物的规律,指事物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指运动变化的过程:气化等的进程;是政治原则、伦理道德规范,是治国处世的道理[25]。以往对于“道”的研究前人大多从哲学、文化、宗教等方面展开,在语言学方面,特别是关于“道”的词义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论语》中的“道”的词义研究则更少,如张淑慧关注《论语》中“道”的语义内涵[26]、李文娟探析“道”的词义引申规律[27],但鲜有研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野下探讨《论语》中“道”的词义系统衍生过程。因此,本文从认知社会语言学基本观点出发,阐释《论语》中的89个“道”的意义结构演进,基于体验哲学三大基本原则探究其演变原因,从而揭示古人乃至孔子及其弟子对“道”的认识,并探析他们对“道”的认识如何一跃成为社会的共识。

(一)“道”的基本义项

Tyler和Evans对语言意义的构建提出了五条假设。第一,语言(词汇及其句中出现的位置)从本质上说都不足以解释自然话语中词汇的丰富内涵。词目尽管很重要,但对意义构建只起提示性和启动性作用,而意义构建主要是一个概念性的过程,涉及以高度创新的方式对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加以阐述和整合。第二,意义的表达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概念性的。语言不直接指“现实世界”,而是指人类概念系统中所代表的事物。这个概念系统包含间接反映并解释人类体验和感知世界的概念结构,即语言和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认知”这一中间层次。第三,概念结构是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空间物理世界进行体验和互动的结果。第四,语言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有机系统。第五,语义的发展和延伸源于语用推理,即情景涵义,进而形成语义网络[28]。Langacker[29]和王寅[30][31]认为,意义就是概念化。这就说明,在人类认知的过程中,人类体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拷贝和复制,而是人类体认的结果,语言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真实方式和确切过程。

王寅指出,将范畴、概念和意义用语言形式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语和构式[32]。我们以“道”为例进行阐释。“道”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辵”,意思是“走过去”“通过”;另一个是“首”,意思是“头”“首要的”。这两个部分都提供了“道”的意义。迄今为止所能发现“道”的最早出处文献是《貉子卤》,该文献中,“道”字写为:从辵,从首[33]。金文写成:从行、从首,还有再加意符手者,都表示道路或指明道路的意思。“道”字的文字结构和意义在《说文解字》[34]释作:“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后人对“道”字的文字释义,多依“行道”之“道”理解其意。现行“道”字的用法如:道路、车道、河道、渠道等中的“道”字的取义都与此息息相关。

Tyler和Evans提出,判断词汇基本义要遵守两个基本原则:是否为最早被证明的意义;是否在语义网络中居主导地位[28]。据此可以得出,“道”的基本义项是“道路”“路径”。先有了“道路”的意思,后来逐步有了“引导”“道路”“途径”“方式”“方法”“艺术”“教导”“解释”等意思。这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是从身边的空间和物理世界开始,逐步发展、循序渐进的,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词义也随之丰富。《论语》中有三个用“道”来表示“道路”的例子:“力不足者,中道而废。”(《论语·雍也》)“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二)论语中“道”的语义结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字被赋予更多的丰富意义,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立体多义网络。Tyler和Evans提出了“体验关联”(experiential correlation)这一重要概念,认为人们在对世界进行概念化时,对相关概念的体验是关联的[28],这进一步揭示了我们在对外部物理世界进行空间体验是如何对人类自身构成了意义概念、范畴,它们不再被一系列的充要条件所规定和限制,而是基于某一基本意义生发扩展而成的复杂语义网络或语义连续体。“道”在基本义“道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义系统网络。通过分析《论语》中89个“道”,可以大概描述出其意义演进过程。

二、体验哲学新视野下“道”的意义嬗变

Lakoff和Johnson正式提出的体验哲学[35]为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社会语言学)奠定了哲学基础,即是对客观主义哲学的彻底挑战。下面我们运用体验哲学对“道”的意义演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心智,乃至语言不是外部现实的客观和镜像的反映,而是通过我们身体的感知和体验而形成的[36]。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基于人的身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身体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形成了概念和范畴,进而形成了意义。

“道”的基本意义是“道路”。金文中代表人的“首”在表示道路的中间行走,首即人头,带头人。“首”,即“头”,乃认识、分析和考察世界的主体,在这里人们用人体最主要的器官“首”指代“人”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思维,“行走”为动作,“道路”为路径,在“行走”这一系统义整体中有“动作”也有“路径”,当然还有诸如“方式”“工具”等其他部分组成。于是这种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思维使得“行走”意义引申至“道路”意义。这便是根据以人为本的体验而形成的思维方式,道的意义在其基本意义正式确立后,随着人类对自身和外部世界认识的深入,道的意义也逐步丰富起来。

先是由具体的“路”引申为抽象的“路”,《论语》中所体现的抽象之“路”便是仁义之“路”。“道路”和“仁义之路”都是供人们在上面走或者走过它们就可以抵达目的地、达到理想之地。人们通过体认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用具体的“道路”来表示抽象的“道路”。事实上,在《论语》中,孔子讲“仁”的地方共109处,“仁”的概念可以说是其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涵,是伦理道德的基本根据,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追求真理之路也是用同样的方式来获得有关人类的深刻认识。例如:“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仁的含义是“爱人”,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所以《论语》中,“道”被用来指诸如仁义之路、追求真理之路等抽象的道路(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

根据我们体认的确切过程,对于道路的认识,先是普通人对道路的认识,那便是具体的道路,看得见摸得着的;然后是君王治理国家所遵从的“道路”,这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治国之道”;最后是圣人或哲人所探寻的“真理之路”,更加抽象。可见,“道”的意义演变是一个从普通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也完全符合人类体认世界的真实可感的顺序,这更加符合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方式,这就是心智体验性的具体体现。

“道”的第一个引申义为“道德”。在孔子看来,“道”是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对世世代代所总结和传承的人类经验的完美诠释。但是,孔子的时代,周礼受到极大挑战,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罪恶、混乱时代。按照胡适的观点,孔子属于那个时代的积极救世派[37],所以正因为“天下无道”(《论语·季氏》),他才去栖栖惶惶地四处奔走,要想竭力把“无道”变成“有道”。难怪孔子疾呼“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论语·八佾》)。孔子认为,只有回归周礼的道德规范,社会才会最终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道德是一种社会性的意识,是人们共同生活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举止规范。《论语》中,“道”被赋予了“道德规范”“秩序”之义。例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是每个社会成员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形成一个严格有序的等级关系,例如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规约关系,并且要求每个成员按照严格的礼仪关系行事,所以“道”被用来指“道德”“品行”“道义”“正道行为”等。例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

在特定的社会体系之中,道德规范、秩序意味着“规律、道理”,是社会成员所遵守的规章制度,并且统治阶级可以充分倚重之来管理、治国,所以“道”也被赋予了“管理、治国方略”之义,如:“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论语·先进》)“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颜渊》)“道”也可以用作动词,指使人步入正道,引申为“管理”之义,并且可以引申为“引导”。例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

孔子认为,要让整个社会变“无道”为“有道”,不是一朝一夕即能为之的,必须是一个渐进循环的过程,必须通过教育实现其理想和信仰,而他的理想之社会的核心是道德的回归,所以从中衍生出一个意义网络(如图2所示)。

图2 道德

“道德”的引申义在图2中依次按照逆时针分布,根据我们体认的过程,对于“道”作为“道德”的认识也是依据从全人类所要遵从的“道德规范、秩序、道德、品行、道义、正道行为、规律、道理、管理”的一种行为准则转变为君王所要听从、遵守的一种“治国方略”,这也符合人类先一般后特殊的体认顺序。

“道”的第二个引申义为“手段”。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仁爱”,按照孔子的理想,儒家的道德体系是唯一理想的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方式,所以“道”也被用来指“方法、正当的手段、途径、技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

其实,这种体验也是来自人们的生活以及隐喻思维,例如,旅行是一种达到成功的方式,走完一段艰难的道路我们往往会达到成功的彼岸。这就来自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旅行)概念隐喻的思维方式。所以,“道”被赋予了“手段、技艺”之意(如图3所示)。

图3 手段

由图3可见,“道”作为“手段”有两种引申义。可见,从“方法、途径”到“技艺”同样是一种从普通到特殊的体认过程。

“道”的第三个引申义为“真理”。孔子肯定天命对世界和人世的决定、主宰作用,他所说的“天”,有时指有意志的最高统帅,有时也指自然界。所以“道”有“宇宙万物本源、真理”之意,并且可以用作动词,作“探求真理”解释,例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实现“道”就是去体验、诠释进而影响这个世界,强化并拓展文化先驱所建立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为后代提供交通图和方向;通过教育传承文明;通过教育让人们感悟和追求真理、探求宇宙万物的本原(如图4所示)。

图4 真理

“道”作为“真理”义由“宇宙万物的本原”到“探求真理”的过程也符合人类,特别是哲学家探求真理的过程,从本体论探求世界本原的追求到认识论找寻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转变,这也是个人体认世界的过程。

“道”的第四个引申义为“清明的政治局面”。孔子生活的时代,古之“道”已经失落,周遭的环境则协力打破了美好的生活节奏。因此,需要一个特定的人物来扫清道路,为将来的行路人提供新的平整的开端,就是这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他呼唤周礼的回归,追求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所以“道”就有了政治清明之意。例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道”的第五个引申义为“学说”。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天下人为己任,特别是他的晚年,奔波于华夏大地,致力于推广他的政治主张,他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道”,所以在《论语》中,“道”被用来指他的儒家学说和政治主张,并且引申为“说”的意思,这个意思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例如:“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

上文提到,孔子属于那个时代的积极救世派,不同于老子、邓析的极端破坏派,也有别于对时势灰心绝望、隐世埋名的极端厌世派。孔子试图通过他的学说拯救社会,使社会步入正道。所以,“道”被赋予了名词“学说”和动词“说”的意思(如图5所示)。

图5 学说

在孔子看来,“道”的多样性在于:它解释了中国文化不同领域中那些具有重要性的东西。有“音乐之道”“射箭之道”“为人之道”还有“天道”。鉴于孔子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格外关注,在《论语》中,关于“治道”的问题就占据了核心的位置。我们要读懂孔子和《论语》,理解“道”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要明白《论语》中“道”的不同内涵。所以,“道”、孔子、《论语》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互为阐释、彼此依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孔子及其弟子基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现实的体认对“道”进行了详细阐释,并且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建构了《论语》中“道”的多重意义,也就是说,89个“道”构成一个“道”的多义网络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说,可用这些“道”的多种意义构建并还原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概念“道”。我们发现,“道”意义的演变是一个从普通到特殊、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一过程符合人类的体认过程,我们可以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去阐释。因此,对“道”意义的探究以及对《论语》的理解,特别是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都具有启发意义。本文基于体认语言学对“道”的社会意义发展过程进行探析,可使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从现代汉语拓展至古代汉语,同样也是认知社会语言学本土化发展的一种尝试。

本文的语料是《论语》,按照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多义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我们认为,“道”来自实践,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且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发展,它们之间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意义网络,这个网络本身是发展的、开放的、进行中的,会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而相应地发生变化。所以,《论语》反映出的“道”的义项是不全面、有遗漏的,难免挂一漏万,例如,缺少“道”指运动变化过程的用法。因此,研究中华文明之“道”的意义还需要更多的语料支撑,以厘清、读懂其全貌。

猜你喜欢

语言学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