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
2022-07-16焦杰任世超杨俊涛
焦杰 任世超 杨俊涛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骨折后影响患者日常活动且伴有局部疼痛,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截瘫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常采用双侧非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但是术后骨水泥在伤椎内纵行分布情况较差,影响术椎上下终板的连接导致间隙区较宽,术后容易发生椎体再塌陷或骨折[2]。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从不同位置交叉穿刺有利于骨水泥弥散至伤椎[3],有望改善术后骨水泥分布情况及伤椎上下板连接情况,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提供新思路,今为进一步探讨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骨水泥分布、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的影响,遂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月于庆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文献[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标准。(2)自愿接受相关手术治疗且依从性较好;(3)读写、理解、沟通功能正常;(4)病史、检查、体征等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心等其他脏器严重损伤或脊髓神经损伤;(2)既往存在腰椎骨折;(3)合并严重全身感染性疾病或脊柱畸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49),对照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57~80岁,平均(66.73±5.42)岁;病程2~7年,平均(4.48±1.33)年;伤椎节段L1为7例,L2为5例,L3与L4各1例,T9为3例,T10为5例,T11为11例,T12为15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66.82±5.46)岁;病程2~7年,平均(4.39±1.30)年;伤椎节段L1为6例,L2为5例,L3与L4各1例,T9为3例,T10为6例,T11为12例,T12为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保持腹部悬空,均取俯卧位并采用C臂X线机定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骨折椎体,定位明确后用记号笔于体表标记椎弓根投影,选择椎弓根体表投射影右侧2点位外缘2 cm为穿刺点并进行常规铺巾、消毒、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两组在C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注意及时调整穿刺针头倾角及位置,两组具体操作如下。
观察组给予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1)将穿刺针置于穿刺点并钻入带芯穿刺针,当穿刺针突破皮质后开始调整穿刺方向。(2)利用透视侧位调整穿刺针外展角保证穿刺针在椎弓根内前行,保持一定力度缓慢推进至椎体前方1/3处。(3)操作者暂时停止进针,观察正位显示,保证正位显示穿刺针针尖处于椎弓根中线处时,继续在侧位透视下以原力度及速度推进。(4)当侧位显示穿刺针针尖到达椎体后缘且正位显示穿刺针针尖到达椎弓根影内侧缘后,停止进针并拔出穿刺针针芯,将针芯替换为工作通道。(5)采用环钻方式扩张椎体内通路,同时将骨水泥[科润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3462752号]液态单体与粉剂按2∶3比例调制黏稠期骨水泥。(6)操作者在C臂X线机透视下将骨水泥推入椎体内并且密切观察骨水泥弥散情况。腰椎注入量为6 ml,胸椎注入量为4 ml,观察骨水泥的体外部分完全硬化后操作者可拔出穿刺针完成手术。对照组给予双侧非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具体操作细节同观察组,穿刺针尖到达椎体前中1/3时,保证正位透视穿刺针尖也位于椎体前中1/3。
两组术后均给予阿仑膦酸钠片(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109,规格:按阿仑膦酸计10 mg/片,1片/次,1次/d)、阿法骨化醇片(生产厂家:帝人制药株式会社医药岩国制造所,国药准字H20160261,规格:0.5 μg/片,1片/次,2次/d)、碳酸钙D3片(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规格:每片含 钙 600 mg/维 生 素 D3125 U,1 片 /次,2 次 /d)等口服进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严格卧床1 d并复查伤椎CT明确手术情况,两组均观察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及术中、术后一般情况、骨水泥注入及分布情况。(1)术后4周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且日常生活无影响为显效;症状有缓解但是稍有疼痛为有效;症状无缓解且日常生活受影响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5]。(2)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术后4周腰椎功能,评分范围为0~50分,得分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轻[6]。采用欧洲骨质疏松基金会生命质量问卷调查术后4周生命质量,得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差[7]。(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4周疼痛情况,得分范围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重[8]。(4)术后4周复查CT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且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并利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见表 1。
2.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术中透视次数(次)腰椎功能评分(分) 疼痛评分(分) 生命质量评分(分)对照组(n=48) 41.35±7.98 15.77±3.16 12.57±2.04 38.25±8.30 3.07±0.26 53.99±11.26观察组(n=49) 46.68±7.52 11.01±2.34 8.23±1.19 31.66±7.66 2.51±0.34 49.18±10.85 t值 3.384 8.417 12.765 4.062 9.123 2.142 P值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35
2.3 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渗透发生及分布情况对比
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观察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渗透发生及分布情况对比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导致脊柱高度异常或后凸,部分患者还可并发静脉血栓,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及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逐渐增多。目前传统的双侧非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稳定性,但是术中骨水泥注入量较大且术后骨水泥分布较差,伤椎上下板连接性较弱,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高[9]。为进一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亟须寻找更合适的手术方案改善术后骨水泥分布情况并提高术后生命质量。
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1994年在美国被逐步推广,目前已被应用于溶骨性转移肿痛、骨髓瘤、脊椎血管瘤等治疗,临床实践表明其镇痛及椎体强化效果较好。近年来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在国内应用逐渐增多,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但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且术中骨水泥弥散更容易,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望在减少骨水泥用量的同时提高伤椎上下板连接率。
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5.42%,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8.75%,观察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并改善骨水泥分布情况。分析原因可能为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起始位置为椎体前下、前上三分之一,距离椎体骨折部位更近可有效减小压力差,对上下终板连接效果更好[10]。而非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开始弥散部位为椎体同一水平面,压力差较大容易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且增加了骨水泥注入量,因此治疗效果较差。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可沿伤椎内纵行分布,稳定性更高,有利于骨水泥分散,降低骨水泥渗漏情况,有利于改善康复后术椎负重能力,减少术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改善治疗效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腰椎功能、疼痛、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并改善患者预后。分析原因一方面分层穿刺操作相对烦琐,因此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分层穿刺骨水泥相比于对照组更容易连接上下终板,可减少反复穿刺增加的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另一方面骨水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可塑性[11],观察组患者伤椎骨水泥分布更均一,术后可帮助患者改善伤椎受力分布并增加椎体稳定性,因此术后腰椎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而骨水泥纵行分布可减轻伤椎术后负荷,减少骨折处对于周围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改善神经敏感性,减轻患者疼痛,而椎体功能及疼痛的有效缓解,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便于日常活动,综合提高生命质量[12]。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可使骨水泥可分布于中线两侧,有利于连接伤椎上下板,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腰椎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及骨水泥分布情况,减少术中出血量及X线透视次数,有利于患者术后椎体功能的恢复,还可减轻疼痛并改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