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2022-07-16王丹
王丹
摘 要:产业融合背景之下,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旅游的融合发展备受关注,并且呈现出的发展趋势,越发的明显。贵州赫章县非遗保护机构、保护机制已经形成,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常态化,效果显著。在此背景之下,本文主要针对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提出了有效策略。目的是更好地发挥,二者互相促进的作用,实现市场和资源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非遗保护;旅游;融合发展
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主体,所以如何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又能实现对非遗进行保护,使得二者适度融合,这不论是对旅游还是对非遗保护来说都具有极大地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下面,笔者针对非遗保护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如下的简述
一、非遗保护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精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超过87万项。非遗的文化多样性,为旅游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滋养,让旅游更加有“趣味”,而旅游又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平台,为非遗增添“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都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长久以来的精神记忆,这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同时也能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对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增长都有积极意义。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有关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相应的传承制度也获得了规范性的建设。长期以来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为主,偏向于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活动内容较为单调,多为观光型初级产品,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就贵州赫章县来说,目前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都由景区自发组织,各自为战,都还处于观光游阶段,还未实现深度融合。非遗企业规模偏小微,大多停留在“小作坊”层次,文化创意转化难,加上传统技艺是慢工细活,创新发展缓慢,与旅游产业融合度还比较低。
二、非遗保护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1、促进景区和非遗展示结合,制定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旅游要有体验,有故事,而非遗饱含了丰富的故事,对其中的内涵挖掘越深,市场差异化和异质性就越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要促进非遗旅游,需要制定大的扶持政策,并做中长期和短期的非遗旅游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旅游需要在保持“非遗”原始面目情况下进行融合,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旅游开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地方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和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传承主体的导向作用和积极性。例如选择适当的旅游创新路径,对非遗保护传承人进行帮扶、对传承基础进行夯实,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应,探索并逐步推进“非遗+旅游”工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丰富旅游市场内容、内涵和要素,积极开展扩大非遗交流、合作与宣传活动,不断增强非遗实力和潜能,最大限度发挥非遗的作用。
2、加强旅游市场管理,鼓励非遗文创产品创新
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崛起,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带来了较多的利好,尤其是在保护和传承新渠道以及方法上的演变至关重要。非遗旅游产品主要是借助传统技艺类的非遗来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如剪纸、少数民族特色食品等的制作过程,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参与性,是非常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符合体现型旅游的特点。例如,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现有的赫章本地特色、传统技艺类和表演艺术类非遗旅游资源和客观的条件,建立各种性质的非遗博物馆、陈列馆或展示馆等,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来展现赫章非遗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
3、打造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塑造高质量旅游品牌
考虑到非遗保护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几年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旅游区,或者是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同,开始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产品以及相应的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将非遗与旅游有机结合,打造多样化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此外,旅游管理部门在提升非遗工坊产品品质,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的同时,还在旅游景区、休闲街区、夜间集市中“植入”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著力提升非遗文化体验,探索出“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歌舞”“非遗+乡村振兴”的文旅融合新路子,形成一种非凡旅游业态,对接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人群,创新性文旅融合新热潮正为人们带来更加精彩多元的文旅生活新体验。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传统技艺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原来生活中使用的木制品大多退出了历史舞台,非遗传承也将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的创新,非遗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有利于旅游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匡卉,郑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战略及其传播现象[J].中国农村观察,2021(01):40-50.
[2]索玮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动力机制及路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0):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