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渗透品德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2-07-16陆子英

民族文汇 2022年47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陆子英

摘 要: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學习过程是一个德育过程。研究性学习承担着德育任务,具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传统学校德育的封闭性与局限性拓宽德育的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团结协作、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价值的认识和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品德教育   实践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从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不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德育过程,研究性学习拓展了中学德育的渠道,创新了德育方式,对于广西高考综合改革及五育并举、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样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

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德育过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推出了研究性学习[2]。之所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德育过程,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品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熏陶,树立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感。

笔者通过带学生到南宁市人民公园白龙书院参加“吴大言书毛主席诗词书法作品展”的研学活动,旨在重温红色革命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在研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毛泽东的远大志向,恢弘的气魄,以及以天下为己任,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而且在毛泽东诗词的熏陶下,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国家伟人爱国情怀,进而对学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

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在研学中所体验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带到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为同学们普遍比参加研学活动前要积极主动的学习,自愿自觉承担班级的卫生工作,他们说到,只有先爱学习、爱班、爱校,才能爱国。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学生品德教育的过程。

2.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明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热爱集体的强烈情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行为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来到了南宁市人民公园望仙怀古及“镇宁炮台”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感受到了集体出行的意义,以及集体活动带来的愉悦感。来到“镇宁炮台”馆内,陈列着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实物及史记,从这些实物和史记的介绍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文化底蕴,并通过前辈们的抗战史绩学习到了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如果在战争时代不讲究集体主义,单干是不行的。同学们也把在研学中学习到的集体主义精神带到了日常的学习中,在每一次的班级评比活动时,大家都能一鼓作气的把各项检查工作做到位,以一个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检查。包括平时的考试,大家也会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去努力复习,争取能考得理想的成绩,既能赢得集体荣誉,又能保证自己的学习。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学生品德教育的过程。

3.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学生在校内开展校园节约粮食现状调查研究的研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饮食方面的消费日趋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食物的节俭意识薄,粮食消费环节浪费现象增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用餐过程也出现较多的食物浪费的现象,为此,我们班学生还对高一到高三年级各抽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校园浪费粮食的现象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同学们节约粮食的意识普遍薄弱,没有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借着这次研学的机遇,和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节约粮食探讨,运用了很多袁隆平同志的先进事例给同学们讲解,告诉他们食物的来之不易,以及国家和袁隆平同志为了研究高产水稻付出了很多努力。

本次研学结束后,同学们在购买食物的时候都会先思考自己吃多少就买多,校园的厨余垃圾箱里的剩余饭菜也比开展研学前少了一半,由此说明,经过本次的研学,对于同学们来说,真正的领悟到了劳动付出的意义;对于老师来说,也达到了研学的初衷,传播了劳动教育。所以说,研学的过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4.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世界观是指在其自身的体系内是没有逻辑错误或价值矛盾的理论和判断。人生观教育是指关于人生目的、价值和态度等根本观点的教育。也即个人对待生死、苦乐、荣辱等人生重大课题的观点和行为倾向的教育。

研究性学习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价值的认识和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理解,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5.自觉纪律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指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纪律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其履行《学生守则》。

研究性学习的纪律要求往往比课堂上学习的要求更为严苛,因为研究性学习一般是要到一个学生相对不熟悉的地方开展,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影响我们活动正常开展,因此,在活动中就要求学生的配合度非常高,同时也要求学生拥有极高的直觉性、纪律性。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离开队伍,单独行动。因此,研学中可以无形的提高学生的自觉纪律性,并能将这些良好的品德带到校园学习中去。

二、研究性学习中品德教育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德育过程,研究性学习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从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研究性学习具有积极的德育意义。

1.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也是面向社会、深入了解社会的过程。有学生参加完研学后说,通过参加研究性学习学生们的感受可以看出他们对了解社会的渴望与热情,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结合课堂知识所形成的问题分析力、判断力和鉴别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对社会的了解也必将对德育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传统学校德育的封闭性与局限性,拓宽德育的渠道,有力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例如,参加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学在日常的学科课堂上就会更认真且细心的去分析和解决课堂学科问题。

2.研究性学习基本上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研究学习方式,所以整个研学过程中离不开组员的集体协作,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此,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沟通和合作是非常关键的,这个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例如,陆政君同学在体会中写道:“在课程活动中,除了学校与老师提供的帮助外,他们(组员们)可是我活动中最重要的伙伴。在一学期的接触中,我们相互鼓励,合作中求竞争,不但同学间友谊加深了不少,而且为今后学习上的共同努力打下了基础。”

3.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感悟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这次活动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并不简单,成长道路上是布满荆棘的,要用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走自己的路。在人生道路上,谁不曾遇到过挫折,谁又为此而没有跌倒过呢?谁又不曾想过要放弃呢?但是,终究有站起来的人,有继续昂首阔步的人,有创造出更辉煌成就的人。所以,我们要明白,跌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战胜逆境中的自己。

4.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强调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全体学生的参与,同时研究性学习一般采取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倡导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这种评价方式重在激励,消除了日常学习中的“差生”观念,使学生普遍获得成功体驗,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充分发挥,既可以增强自信,又可以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进而学习别人的优点与特长,促进自己的全面进步[3]。

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带有研究问题性质的学习活动, 是学科教学中的研习活动,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还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综合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在校内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还需要在研究性学习中去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并喜欢研究性学习,再通过研究性学习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真正的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课改实施自查报告》 2020年5月。

2.《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德育教育。

3.《引进与咨询》2005年第07期电子版-金月牙期刊网。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