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改革
2022-07-16陈洁陈蕴菲
陈洁 陈蕴菲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热门话题。人力资源是承载一个人的身体形态、知识、技能、水平、个性和行为特征及倾向的必要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获取、整合、保存、激励、控制、调整和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1]。更具体地说,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人和某些物质资源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分配,使人和物质资源往往保持最正确的比例,正确地诱导、控制和协调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满足组织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在整个过程中与成员合作,实现最佳组织绩效。公共部门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后,对不同生活领域的改革,其主要分析对象是公共部门机构的人力资源,目标是社会平等和工作效率。改革公共部门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推动人力资源改革和所有实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与推进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本文从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期为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机构 人力资源 管理体制改革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现状
公共权力的本质是为国家服务。国家当局也代表国家政府,反映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和宗旨。提高公共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绩效评估。结果评估是评估员工资格的标准之一。评价结果应与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有关。就员工的切身利益而言,它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评估结果,本文论述了公共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公共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公共机构是公共机构的分支机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公共机构和企业之间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公共机构由公共当局或其他非营利使用国有资产的组织设立,而企业是独立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法人实体或法人实体。由于两个机构的组织形式和目标不同,它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落后。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体制的变化,国家开始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家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的一些政策,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观念滞后、人力资源管理滞后、治理滞后、用人机制严格、效率考核困难、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当局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影响了其效率,这意味着当局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2、公共机构人员配置制度的基本框架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体系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相衔接、相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以黨政人事管理方式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这样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日益明显。
2.1、缺乏科学分类
所有公共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使用“本国工作人员”的头衔,这不便于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质量要求和性能法规。
2.2、在招聘和择业方面缺乏自主权
公共部门机构没有选择和招聘员工的权利,没有分享员工热情的权利,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机会选择不鼓励公共部门员工热情和优秀人才成长的单位和核心公司。
2.3、治理措施
原则上,使用单一的党政人事管理方法来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员,不仅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创造和合理使用事业单位的各类优秀人才,以及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制度化,以及建立正式的标准体系,导致人工导航,效率低下;四是管理体制不完善,工人进出困难。一般来说,终身管理、员工地位和待遇是常见的。这些挑战使许多机构失去了活力和活力,影响了远离它们的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4、体制改革
人力资源系统改变了最初稳定的雇佣制度,实施了雇佣合同,改变了薪酬评级制度,并实施了薪酬制度来填补该职位。就业制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在治理中引入传统的市场导向机制。未来,人力资源系统将是公共机构的主要就业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将与人力资源系统相辅相成。人力资源系统不能取代人力资源系统。
3、公共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目前,中国在生活各个领域拥有130多万所高校,约70%的高学历和知识型人才集中在高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大多数公共机构的内部机制与政府机构的内部机制相同,并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法》的公共机构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些机构在体制框架内仍然缺乏一些科学专门知识,机构工作人员的数量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公共部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公共部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落后性和刚性受到了影响,公共部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部门要加快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和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事业单位需要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企业相比相对较低,因此有必要尽快提高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公共部门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剧烈改革,使公共部门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科学合理,最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公共当局的社会作用。公共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现阶段,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类似的成果,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问题。
4.1、反向转向概念
随着我国公共机关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公共机关的从业人员也在发生变化。然而,公共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受到政府机构概念和管理方法的影响,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退出,这增加了公共机构对就业的标准化要求,公共组织中人力资源缺乏流动性,部门员工缺乏优化,导致大多数工人缺乏工作热情。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和非专业人员的管理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4.2.效率评估是混乱的
效率评估是公共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效能评估是提高公共部门机构员工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最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不同的任务和绩效评估标准。一些公共机构使用职称和职位作为绩效评估标准,使绩效评估更加公平。
4.3、无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工具之一。然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虽然一些行业单位有激励机制,但工具过于连贯,系统缺乏科学可靠性,实施过程也缺乏灵活性,导致大多数工人的积极性较低,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
5、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5.1、改变治理概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为了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应该从转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入手,摆脱党政机关的领导观念和体制,抛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人力资源改革与创新,积极学习和采纳发展理念,应科学合理地应用于人力资源改革和公共行政体制改革。同时,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做好公共领域的工作。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我们应该通过媒体广泛宣传改革方法和经验,并以身作则。启动公共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专题,加强推广和推广有代表性的经验,大力推广良好做法和经验;加强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们要联系实际,加强研究和决策,首先要在必要环节和成熟条件下加快政策实施。研究制定科学定岗、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活动等具体措施;加强协调沟通,形成联合改革力量。加强人力资源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发挥改革指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回顾改革新情况、新挑战,及时解决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同时,要加强与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重要制度的联系,强化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有意识地领导同级机构改革,密切工作关系,支持机构改革,做好政治服务工作。
5.2、修改就业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中,各机构应借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提高人才选拔标准,公开招聘,根据所用人才的就业能力组织工作,使其在工作中发挥更高的作用。同时,要加强职工培训,重视职工技能培训,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和见习,提高事業单位职工的工作能力。为了改革公共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还应该引入退出机制,增加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并不断为公共机构注入新鲜血液。
5.3、绩效评估标准的标准化
各机构应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评估标准,明确评估目标,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员工的绩效评估意识,使他们了解绩效评估的重要性。
5.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时,组织应建立激励机制,为整体员工流动提供有效激励。同时,公司应根据组织内部工作场所和员工工作性质制定各种激励措施。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改变自己的个人激励机制,使用全面、多样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在科学高效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5.5、确保企业资产估值的责任
它具有强大的独立运营和开发引擎,对自律和运营监管有内在要求。这一切都有赖于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为公司创造独立的法律地位,明确政府作为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公司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和提高国有资产的价值,可以激发双方的积极性,共同管理公司的发展。其次,我们应该将管理者和组织的利益结合起来,使各方直接受益于公司的发展,并与公司的贡献成比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允许公司全体员工通过适当的形式、参与和管理公司,依法行使自己的权益,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不仅为公司的自主经营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公司的自主活动和自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5.6、内部公司组织之间关系的标准化
建立有效的控制和制衡机制,并建立适当的制度,以确保目前在公司内经营的法人能够通过规定清楚地表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性质、目的和范围、组织和权力,明确法人、法定代表人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确管理风格、财务、,资产、人力资源管理标准、社会服务行为准则等[3]。D、 有权参与企业的法人可以根据财产和代表关系审查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层的设立,并对其利益和发展负责,以确保企业组织的适当发展。目前,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完全分配的职能单位可以探索实施首席执行官每日报告制度的可能性。由于公司和全资公司之间所有权关系的特殊性,管理委员会是通过竞争方式选择的,由金融家、行业专家和其他代表组成。D、 董事应由董事会选举产生,并对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公开负责。此外,还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作为监管机构、董事会和执行机构之间的有效控制和平衡机制。由多元化投资组成的公司可以在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董事主要责任制。
5.7、实施招聘制度是本组织人事改革的核心
该部门的职能和行政职能、内部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开招聘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代理制度、员工仲裁制度、制度和产权制度相辅相成。这一改革政策并不全面。但是,我们必须强调,每次改革都是一种创新机制,需要逐步完善。政府实行公共服务体系,首先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然后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史表明,所有的改革都是从不完善的政策逐步完善起来的。因此,尽管为改革本组织的人力资源系统作出了种种努力,但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征聘系统,然后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系统。同时,要积极研究国家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研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5.8、政府需进一步加快公共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国家必须尽快通过就业制度的规定。一旦这些条例获得通过,它们将能够在改善就业制度的法律影响的基础上,大规模加强和支持公共当局的工作,规范雇主和雇员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就业制度的法律地位。其次,国家应重点落实事业单位临时安置管理措施,并尽快为有关部门制定一些实施细则,以完善安置职能。三是要尽快下发文件,加强岗位考核,根据岗位职责、性质和任务制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员工的任务和业绩进行现场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竞争、续聘、辞退、薪酬处罚和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充分利用评估工具做好岗位管理工作;地区人事部门可能会发布一项共同条例,以改善具有适当服务的公共机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缩小当前企事业单位养老金标准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一机制可涵盖两个层面:与企业相关的同类型员工的薪酬和与公共机构相关的同类型员工的薪酬。一次性津贴根据其在公共机构的服务年限发放,由这些实体通过当地社会保障部门转入其个人基本保险预算账户。
5.9、发布公共行政部门薪酬分配改革相关文件,建立有效的公共行政部门后续机制
完善并建立定期报告公共部门机构各类员工最低、最高和平均工资的制度;或者,政府仅根据全额财政分配决定公共部门机构的工资;它还明确规定,公共机构可以根据薪酬、实际表现和单位薪酬与其员工进行谈判。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与公共部门相分离的工资增长机制。
6、结 语
如今,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力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尤为重要。各地区、各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研究落实各种形式的人员配备和任用制度,深化职称改革,促进人才流动,刺激工资结构。在深化当局的体制改革方面有着有益的经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总之,在社会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各事业单位要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途径,努力应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专业化水平,为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劉凤云.加强乡镇企业管理,提高乡镇经济发展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28:34-35.
[2]李玲.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5-27 :113-115
[3]王扬; 孟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0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