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学角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

2022-07-16周漪婷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叙事学文本解读

周漪婷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 叙事学 文本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的经典作品,多次入选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但不少教师因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或泛泛而谈,以模式化的小说三要素分析小说;或老生常谈,以“资本主义社会下人性扭曲”a 概括小说主题。教师缺乏对文章细致深入的解读,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可能会造成误读现象。因此,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从“虚构”和“叙述”两个方面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的独特艺术魅力,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一、虚构的艺术:曲折、设疑和留白

不同篇幅的小说各有优势和局限。短篇小说因篇幅所限,无法展现繁琐复杂的故事情节和立体多变的人物群像,只能聚焦于生活的某个细节、某些场景,通过精巧构思、巧设情节,在有限的篇幅内编织一个个精致的故事,虚构出一个宽广而独特的世界。短篇小说,巧在以小见大。《我的叔叔于勒》巧妙地虚构了一个短小精致却跌宕起伏的故事,其虚构之妙在于曲折、设疑和留白。

(一)故事曲折

《我的叔叔于勒》仅三千字,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从故事层分析小说脉络:一开始,菲利普夫妇十分厌恶于勒,把他打发到美洲;之后,听闻于勒发财,菲利普夫妇无比盼望于勒回来;最后,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于勒并没有发财,生活相当贫苦,于是马上逃离,不与他相认。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虚构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想象新奇,引人入胜。

另一方面,从小说的叙述上看,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平铺直叙地讲述整个故事,而是先以贫困的菲利普一家无比期盼于勒回归开始,再以插叙和倒叙的方式回忆往事,讲述缘由。原来,于勒年轻时因行为不正被遣送美洲,后来又写信告诉菲利普夫妇说他发财了,于是,拮据的菲利普一家才会如此迫切地盼望着于勒回来。之后,作者再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菲利普一家在旅游中认出于勒、悄悄打听、证实后躲开的一系列故事。一波三折的故事本就十分吸引,但作者并不满足,通过巧妙安排情节,制造悬疑和空白,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氛围,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可见他们的情感产生了多重转折:一开始,菲利普夫妇十分厌恶于勒,称他为“全家的恐怖”b ;得知于勒发财后,菲利普夫妇却无比期盼于勒回归,称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c,“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d ;最后,菲利普夫妇偶然发现于勒的真实身份,直骂他“这个贼”“那个讨饭的”e。不断变化的称呼和情感,不变的是菲利普夫妇对金钱的重视。

不同称呼明显地展示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巨大的情感变化,但读者难以发现,小说中还潜藏着一条与之完全相反的情感线索,即一直观察着他们的“我”(若瑟夫)的情感变化。若瑟夫对于勒的情感变化是微弱的、潜藏的,随着情节的发展,他对叔叔于勒的情感被不断唤醒、不断升温。

根据孙绍振教授的小说解读理论“打出常规和情感错位”f,作者正是巧妙地借助一个“意外”——姐姐的婚礼,使拮据的菲利普一家获得了外出旅游的机会,将菲利普一家打出生活的常规。相同的境况下,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却因为不同的立场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情感态度,暴露了各自最真实的心理,明明是最亲近的一家人却产生了巨大的情感错位——年幼单纯的若瑟夫发自内心地同情于勒,备受贫苦生活折磨的菲利普夫妇却不停地咒骂于勒。两条情感线索,一明一暗,一强一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不同人对金钱、亲情的不同态度,并在情感错位中充分彰显了人物个性。

(二)巧设悬疑

作者通过高超的叙述技巧巧妙安排情节,结合细腻的叙述语言,暗中铺设了多重悬疑,吸引读者阅读。课文开始,作者就给读者说明了“我”家庭经济的拮据,用了四个叠词“刚刚够生活”“样样都要节省”“常常买减价的”“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g,刻画了一个中等偏下家庭拮据的生活和紧张的经济压力。对此,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深刻认知:父亲为养家起早贪黑,母亲为家庭开销痛苦焦虑,一家人吃饭、购买日用品、购置衣服都要仔细打量、认真计较。可就在读者对这个家庭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时,却马上出现了转折:“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h 这不由得引起了读者的疑惑:为什么如此拮据的家庭却要在每周日都“衣冠整齐”地去散步?为什么看到海船的出现总会引起父亲这一番话?可没等读者反应过来,作者马上告诉读者,这是因为于勒:“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i 于勒为什么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j。当初于勒的放纵令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还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遗产。那于勒又怎么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原来是因为后来于勒两次来信说发财了想补偿父亲,表示发了财就会回来。那么,为什么于勒只是来信“说”要赔偿,却没有实际行动?为什么两封信的时间相隔两年?为什么于勒十年时间内都杳无声息?菲利普一家有没有外出寻找或者写信慰问于勒?……

作者在暗中不停地铺设悬疑,马上又提供足够多的信息给读者自行解谜,然而提供的信息又引起了读者的更多疑问。大量的空白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產生思考,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断进行发问,吸引着读者在阅读结束后重读小说,寻找答案。

(三)结尾留白

《我的叔叔于勒》体现了明显的“横截面”式结构,即小说是从生活中切取的一个片段,不像传统小说一样强调有头有尾、环环相扣。故事从若瑟夫把钱给于勒之后就戛然而止了,但却让我们不由得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后来怎么样了?会发生什么事?两个女儿和女婿有没有发现于勒的存在?女婿会不会因为发现端倪要和他们分开?在菲利普一家认出来于勒的同时,于勒会不会也认出了他们?菲利普一家“唯一的希望”破灭后,他们会怎么样?

戛然而止的结尾除了让读者产生疑问外,还让读者感觉这个故事似乎没有结束,而是一种“未完续待”的状态。配合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觉这不只是一部虚假的小说,而是一个真实发生身边的事,还在不断地发展,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其实,在“横截面”式小说结构中,故事的后续发展已经显得不重要了,菲利普夫妇以金钱衡量亲情已在情感的巨大转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相反,与于勒叔叔素未谋面的若瑟夫,在与于勒相处的短暂时间中,能够仔细地端详他,发自内心地同情他,并不由自主地给予他十个铜子,即使这十个铜子对于他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作者刻意塑造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和做法,对比映衬之下,作者蕴藏在小说中的深意已经呼之欲出,小说的后续发展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二、叙述的艺术:双重叙事视角的嵌套使用

(一)第一人称——回忆

课文是以第一人称“我”,即菲利普夫妇的儿子、于勒的侄子的视角叙述故事的。随着情节发展,除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若瑟夫对于勒的情感也发生着微妙变化。

遇见于勒前,对“我”而言,他只“活”在父母口中,因此“我”的叙述内容是模糊的,叙述口吻是冷静、疏远的,叙述内容的模糊不清决定了叙述者无法使用强烈的语气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小时候”“那时”k 等词都在不动声色地提醒着时间维度上的差距,同时也将读者和故事的距离不断拉远。这种距离感使得叙述者轻描淡写了于勒行为不正、霸占财产的过程,弱化了于勒对父母及其家庭的伤害,读者难以从叙述中对于勒产生真切的反感和厌惡,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后来引导读者对船上穷苦的于勒产生同情。

从旅游开始,“我”的叙述态度发生了强烈的变化。首先,叙述内容变得清晰细致,包括旅游的地点、旅游前的心情、对父母神态的细心刻画、对于勒外貌的仔细描写,以及对于“我”当时内心情感等等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其次,叙述口吻真挚平实,以两次对于勒叔叔的描述为例,在父母亲心生怀疑时,“我”端详他:“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离不开他手里的活儿。”l 付钱时,“我”再次仔细观察他,两次“看了看”表现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关心和同情,“穷苦”“满脸愁容”“狼狈不堪”m反映了“我”对于勒叔叔生存状况的担心。“我”不像父母一样把他作为一个贫穷、拖累的包袱,迫不及待地想避开、抛弃于勒,因此“我”能够在与于勒的交往过程中仔细端详他,并从中体察到他所经历的风霜、身与心受到的伤害和折磨。相较于父母仅因为金钱影响对于勒的情感、态度,“我”更在乎与于勒叔叔之间的血缘关系,在心中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n。三个不同的称呼,三次强调了他之于“我”的血缘关系,一声又一声呼喊拉近了“我”和于勒叔叔的距离。

就从课文内容而言,相信不少读者会以为课文是以孩童视角叙述故事,认为故事中的“我”年龄不大,不谙世事,因此才会同情、帮助于勒。这样的解读看似顺理成章,但在某些细节处却无法经得起推敲。比如,在目睹父母对于勒叔叔的巨大感情变化后,“我”并不表露丝毫不解或愤怒,叙述中还带有理解和同情,这并不符合孩童的心理特点。实际上,结合小说原文,这是叙述者“我”在成年后回忆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因此叙述中也不得不带上成人的思考,能够理解当时父母亲的情感变化和做法。成年的“我”不仅对贫苦忧愁、衣衫褴褛的于勒叔叔产生同情,更对生活贫困、锱铢必较的父母充满了由衷的理解和深切的同情。这意味着教师不能单纯以“孩童视角”解释小说,这不单无法揭示小说(课文节选部分)之妙,更容易给学生带来不正确的视角分析,造成误读。因此,教师在解读、授课时不能脱离小说原文,既要以学生视角裸读课文,了解学生阅读后产生的困惑和不解,又要以小说原文为依靠,分析小说由独特的叙述视角产生的艺术魅力。

(二)第三人称——旁观

在小说原文中,还有一层叙述视角的转换。原文开头是这样的: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讨钱。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个五法郎的银币。我感到很惊奇。于是他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了一件事,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念念不忘,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小说真正的叙述者其实是若瑟夫的同伴。同伴因为若瑟夫对大方施舍路边行乞的穷苦老人而感到惊奇,询问之下,若瑟夫才向他讲述“一直记在心上,念念不忘”的事,也就是课文部分。因此,原文首先是若瑟夫的同伴聆听若瑟夫的故事,继而再将这个故事转述给读者听。由此可见,小说存在多重看与被看的关系:少年的“我”观察于勒和父母,成年的“我”回顾父母的做法,同伴倾听并思考若瑟夫一家的故事。

形式是更高级的内容,叙事视角的嵌套使用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对底层百姓饱受金钱折磨的同情。多年前,若瑟夫对衣衫褴褛、贫困潦倒的于勒产生了真挚深切的同情,自作主张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钱作为小费;长大后,若瑟夫依然会常常想起这件事,并且将对于勒叔叔的同情转移到和于勒叔叔相似的人——贫穷可怜的乞讨者身上,慷慨地施舍了五个法郎。而若瑟夫的同伴对此感到震惊,可能是对五个法郎的珍重,也可能是对这份同情的不解。但是,当若瑟夫讲述了他的故事后,同伴一定是受到了某种触动,才会将这个故事叙述给其他人,相信读者阅读后也一定会产生某种同情或思考。

三、结语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小说,可以从虚构和叙述两方面解读。一方面,《我的叔叔于勒》的虚构艺术在于情节的曲折、设疑和留白:其一,在小说的故事层,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虚构了一波三折的故事,通过“意外”将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打出常规,展现了巨大的情感错位,充分彰显了不同人物独特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其二,从情节上分析,作者巧妙安排情节,通过细腻的叙述语言,暗中铺设了多重悬疑,大量的空白点让吸引读者阅读、发问、重读文章。其三,小说采用了“横截面”式结构,结局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结尾留白并不影响小说的艺术张力,因为作者的深意已经在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巨大的情感错位中完全展现。

另一方面,小说的叙述之妙体现为双重叙事视角的嵌套使用:课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但并不是常说的“孩童视角”,而是以成人视角回忆往事,因而在叙述中不自觉地包含了“我”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联系小说原文,小说真正的叙述者其实是若瑟夫的同伴。第一人称视角传递了若瑟夫对于勒的同情,同伴作为旁观者聆听了若瑟夫的故事,视角的转换暗示着这份同情与关爱的传递,希望让更多人像若瑟夫一样,对饱受金钱折磨的底层百姓给予更多的同情和关爱。作者通过双重叙事视角的嵌套使用,巧妙地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体现了莫泊桑的大爱思想。

猜你喜欢

叙事学文本解读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On the using of flashback approach at the beginning of Nettles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