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 一首家国矛盾的变奏曲
2022-07-16张云云
张云云
关键词:《诗经》 薇 战争 征人
思乡怀国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或是安宁的家园,或是远游他乡,或是戍守边关,无论是文人墨客的乡愁,还是漂泊游子的感叹,思念总会在我们心上留下永恒的烙印。有诗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为恋人之思;“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卫风·伯兮》),为思妇之痛;“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诗经·豳风·东山》),乃征人之悲。那一曲“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更是穿越时空,把思念的情愫交织在家乡与塞外,在无尽的回乡路途上,给人以无限遐想,成为千古绝唱。透过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是生命的本真和无奈,是我们对战争的思考和人性的感悟。
一、“薇”的文化背景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有文王上世、周文王时期、周懿王时期、周宣王时期等各种学术观点,在此不做深入探讨。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西周王朝自文王创业起,直到幽王亡国,始终受到外患侵扰。当时,东有淮夷,南有蛮荆,西有徐戎,北有猃狁,西周王朝难得安宁。特别是活动于陕西、甘肃、山西北部一带的北方少數民族猃狁,熟习弓马,勇于战斗,经常进犯周朝疆域,一度迫近周都镐京。猃狁,殷时为鬼方,后又称戎狄。人们更熟悉的是它的另一个名称——匈奴(据王国维考证)。当时的猃狁对于北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他们常年入侵且非常的强悍,西周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安全,便强迫百姓从军戍边。于是许多男子不得不离乡背井,跋涉万里。兵士们长年守卫边境,风餐露宿,与亲人离散,心情十分忧伤。《诗经》中记载有关此类与猃狁的战争诗很多,如《小雅》中的《六月》《出车》《采薇》等。
《小雅》中的大部分作品是文人写的,《采薇》这首诗是民歌的形式,是以一个离家远戍的兵士(征人)的口气来写,它的作者究竟是出征的战士,还是有一点文化的当时的文人为了表现对战争的一些看法,不得而知。我们可以假定诗的作者就是出征归来的战士,这首诗写在归乡途中,它歌唱着,写出了战士胸中丰富复杂的情感和错综矛盾的心理活动。
薇,薇菜,草名, 又名“大巢菜”,别名是野豌豆。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 长得有点像现在的茼蒿,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诗经》也有其他篇章提到“薇”,比如,《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小雅·四月》:“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其特殊的含义:其一,“薇,山菜也,今官园种之。以供寺庙祭祀”(《说文解字》)。 薇与祭祀有关,把薇菜放在肉汁中煮,盛于鉶,作为祭祀的贡品。其二,薇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是一种不屈服的气节、一种超脱的隐逸情怀。《史记·伯夷传》写“采薇而食者”,陶渊明也写过“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此诗背景之下的“薇”既不是家乡女子的“采薇”,也不是隐逸之士的气节与情怀。但我们可以推测,在先秦时期,人们不会以食用“薇”这样的野菜为乐,多数都是在不得已之下,在条件极其艰难困苦之时,乃至于缺粮断食的情况下才会吃的。因此,可想而知,边关的将士们又是怎样一种生活处境呢?薇是本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也是诗歌之中隐含的时间线索。
二、“哀”的情感解读
本诗中最能体现情感的表达是“忧(忧伤)”,出现了三次:“心亦忧止”“忧心孔疚”“忧心烈烈”。“伤”和“悲”
各出现了一次:“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对于忧愁的理解,每个人是不同的,同是《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就描述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乡村傍晚画面。思妇在黄昏中倚门而望,鸡栖于埘,牛羊归栏,见景思人,她的丈夫却不知何时归来,平淡的情景中饱含浓郁的复杂情感。
《采薇》中这位士兵的忧愁是什么呢?诗中有很多场景刻画,或明或暗,把主人公的心境描述得非常真实:一个久役士卒在归途中的回顾与自述,有戍边生活的艰苦、保家卫国的豪情和思乡怀亲的忧伤。全篇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结束,在“哀”的情绪中更需要我们读懂他的“哀”。
这首诗共有六个章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通读全诗,最突出的就是叙述方式独特,采用的是倒叙,也就是以归途追忆引起全诗。
首先,诗的前三章追忆的是士卒戍边之久,思归不已。首句以采薇起兴,兴中兼赋。薇菜可食,戍卒采薇充饥,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据《待轩诗记》记载:“薇,芽于冬末,柔于春,刚于夏。”薇发芽( 即“作止”)是在春分之前,“柔止”则在清明前后。在这里,“薇”的生长过程,和诗中表示时间的“莫止”“阳止”共同揭示了岁月无情的流逝,“薇”一次次发芽、长苗、结荚,士卒兵役却遥遥无期。“莫”即“暮”,日暮,太阳落在草下面的样子,就是年底了。诗中反复吟唱“曰归曰归”,越是如此,越是刻画出士卒内心当中的“忧心烈烈”。原定的时间也到了,该回家了;时间是很久了,说回去啊回去啊,就到了年底,甚至是一年又一年。
导致士兵们有家难回、戍役无期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是诗中反复吟唱的“猃狁之患”,再者就是“王事靡盬”。王事,是国君的事,周天子的事。在上古时代,王事就是国事,国事就是王事。从“猃狁之故”,我们可以读到一种“恨”,恨的是猃狁让“我”没有家室,无处安息,乡音未知。恨之切,爱之深,我们还能读到一种责任感,对于猃狁之患,匹夫有责。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这种情绪很复杂但很真实,其中有对家的思念、有对国的责任,这种真实的情感始终矛盾着纠结着,似乎是士卒难以抉择的思考题。
这种情感很微妙含蓄,需要用心体会,在不同的章节也有不同的表现。
第一部分的内容及感情基调突出的就是思归之中的忧愤。
第二部分(第四、五章)主要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的辛劳。“尔”借作“薾”,花开茂盛的样子;“常”是“常棣”之花,指兄弟情谊;“路”是“辂”,车上的横木。这部分内容,采取的是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我们可以读到一种独有的军人的自豪情感,这种自豪源于“维常之华”兴起的“君子之车”。《诗经》中的《秦风·无衣》也有这样的同仇敌忾和袍泽情谊,“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四、五两章从远观和近观两个视角,写了两个战斗场面:第一个场面写整体上的军容很威武、士气很昂,同时战斗频率高,因为“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捷”也可通“接”,再一次说明了是“猃狁之故”导致了一月至少有三次以上的战斗,并且对手实力不敢小觑。第二个场面“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在这是指有文化、有地位的人,是将帅,那是将帅的车。古代战车分工明确,围绕战车还有配定的人员。诗中的“小人”和现代汉语中的“小人”
语境不同,诗中“小人”是普通的士兵,他们训练有素,听从将帅的指挥,以战车为掩护,紧随战车冲锋陷阵。
将士们的装备如何呢?有“鱼服”,鲨鱼皮做的弓箭袋。
能有如此装束的定然是一位威风凛凛的高贵的将帅。
对于马的描写细致而生动,人强马壮,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猃狁的力量不容小觑,从交战的角度来说,这是棘手的敌人,从王事的角度来说,恋家还要服从大局,以王事为重。这种归途的回忆,情绪是矛盾的复杂的。边关形势紧张,将士们严陣以待,这才是他们“曰归”却难归的原因啊,这也是他们多年后回忆起来的每一个战斗场景中的自豪。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现了归途中风雪饥渴的苦楚和不知希望能否实现的悲哀。与来时相比,去时道路艰难,没有“杨柳依依”,只有“雨雪霏霏”,并且不止“雨雪霏霏”。比道路泥泞艰难更苦的是什么?应该是回到现实的悲伤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同样也是对比,同样也是莫名的恐惧,物转星移,岁月无情,士卒真真切切地从这“今”与“昔”的对比,“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变化中感受到了无奈:生命流逝、战争无情、生活多变,又怎能不忧伤呢?第三部分的感情基调是归途中的伤悲。
“莫知我哀”是无声的内心的叹息, 读来令人黯然神伤,是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想起曾经同袍的战友,或许他们早已以身许国;出征时他年轻潇洒,归来是他华发早生,他担忧父母妻儿,一别经年,生死存亡,两不可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当所有的忧伤都在此时此刻相遇,在无垠的狂野、漫天的大雪、无尽的归途之中,将何去何从?
三、多重主题探究
《采薇》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因而,人们对它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认识。就其对战争的态度来说,有人认为此诗是表现下层士兵对战争的厌倦,有人则认为是歌颂士兵积极作战、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一方面,我们读到诗中充满“ 采薇采薇”“曰归曰归”的一唱三叹,饱含着无奈与凄楚;一方面,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一名士卒对军队生活中的军容严整、军队雄壮、胜战自豪,这一切确实是矛盾地存在于一首诗中。要准确理解其中的复杂情感及主题,需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探究。一方面,出征打仗对于国人来说是特别重大而荣耀的事情。西周兵役与后代不同,从兵源上看,在当时不是谁都可以去打仗的,必须是“国人”
担当,“国”也就是新兴西周贵族带领同族周人居住的地方,与“国人”相对的“野人”是没有政治权利的、被征服的殷人。“国人”政治地位高,与此同时,也必须履行“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体现在国家层面上,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体现在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出征打仗是重大而荣耀的。因此我们能够鲜明地感受到诗中豪迈乐观的情绪。另一方面,从诗歌中可以读出忧伤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拥有古老农耕历史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说,自古就向往安定的生活,故土不迁。加之一直以来,中国崇尚和平、正义,反对战争、尤其是不义之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下,家天下作用突出,尤其是男子,他们不仅是家庭的更是国家的主力,对内是父母妻儿的依靠,于国还有为国出征的责任使命。或是主动戍边立功,或是被迫担负徭役和兵役,总之,都会面对背井离乡之苦。这位征人,他也许是“三十从军今发白”(陆游《关山月》),也许是“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也许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战争总会有伤亡,“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又来征战地,不见有人回”(李白《关山月》)。因此,渴望战争结束,期待与亲人团聚是多么正常的人性诉求?
王事与家事孰轻孰重?家与国孰轻孰重?全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戍卒在家与国不可调和的矛盾中痛苦挣扎。家是温暖的,是充满爱的,有家人需要呵护,但是作为王事的承担者、国家的主力,他们面对可能的外敌入侵、国家危难,面对所有幸福将会被战争的硝烟毁灭,千万的父母妻儿将被战火无情吞噬,一定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之处流淌的不仅仅是“哀”,更是一首悲壮的家国矛盾的变奏曲。
《采薇》主题的多样性对后代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它开启了中国诗歌反映战争题材的先河。《十五从军征》《兵车行》《燕歌行》等诗都很好地继承了采薇的风格,从容舒缓、语言质朴、情真意切。它表现戍卒生活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就开启了后代描写边地生活艰辛和戍卒思乡的先河,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四、采薇艺术之美
采薇之美,美在语言、美在意象、美在情感。
语言上,全诗采用重章叠句手法,反复咏叹,言情状物。《诗经》中复迭手法运用得相当普遍。本诗尤为明显,前面三章字数、句式完全相同,词语则重迭反复,章与章之间略有差别,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节奏感与音乐感强烈。
意象上,开篇以“薇”起兴,领起各章,突现战场生活的艰辛,同时还暗指时间的推移,这一意象,可谓匠心独具,妙笔生花。“车”“马”雄壮,将士同心,装备精良,既展现出周朝军队的威武雄壮,也表现了他们保家卫国的豪情,诗中于无声处见雄壮。不需要大场面写厮杀格斗,不刻意渲染战斗的进程,字里行间却处处能感受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周王朝军队的声威,使敌人在心理上产生畏惧,不敢妄动。
情感上,此诗是中国古典战争诗歌独有情感表达方式的代表,注重人性情感抒发,注重深刻揭示人物内心,尤其是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刻画。仔细品味,令人感动。诗中的士卒是千千万万的保家卫国的战士的代言,是无数个舍小家、为大家的中华男儿的生动写照。他们没有豪言万语,却以实际行动掷地有声,充满家国情怀。
末章几句诗是千古佳句,深受人们喜爱,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句评论可谓是赏析《 采薇》者必引的经典名言。末章情景交融,“杨柳”“雨雪”意象,构成了典型画面。是去时的春花烂漫,是归来的漫天雪花,时空交汇,分不清是来时的路还是去时的情。是依依惜别的“柳”,是哀婉凄凉的“雪”,一切尽在无言中,尽在一路泥泞的无语凝噎里,尽在漫漫人生归途中。战争的伤痛、生命的易逝、岁月的沧桑、物是人非的惶恐浓缩在这些诗句中,是诗的震撼力所在,看似是景实则是情。
《诗经》中类似《采薇》末章的写法还有如《小雅·出车》:“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
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采薇》末章之美倍受士人關注,自问世以来不断有模仿之作,如曹植《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陶渊明《答庞参军·其五》:“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大藩有命,作使上京;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欲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这首称赞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的挽诗《挽戴安澜将军》,不仅对戴安澜将军的以身许国给予高度评价,也大力歌颂了千千万万个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英雄儿女,昂扬着爱国的旋律。
“凡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清李渔),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三千年前的周人用“采薇”精神出征,保家卫国。《采薇》的动人诗篇仿佛诉说着我们熟悉的旋律——“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说句那实在话,我也有爱……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是啊,战士们何尝不知家的美好?可是只有国家安定,家方安好!在中华民族的战场上,有多少将士为了正义和平而出征,英勇无畏,热血洒疆场?《采薇》等优秀的动人的战争诗篇如同一首首家国变奏曲,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之心就这样一代代传唱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