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对医学继续教育的影响调查分析

2022-07-15程谦涛翁传波王绪扣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形式医学

程谦涛 李 鑫 陈 玲 翁传波 王绪扣 江 涛

医学作为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学科,继续教育在医护的职业成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医学继续教育传统模式以线下为主,包括学会会议、讲座、培训班、继续教育班等各种形式。随着COVID-19疫情暴发,避免人员聚集是防疫的关键措施之一,传统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疫情严重期间,传统的大规模面对面会议全部被取消,继续教育一度陷于停顿,为应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在线教育迅速推广,视频会议和社交媒体等在线形式推动了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以往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在线医学继续教育对教育方式的影响,医护对在线教育平台选择、感受和评价等问题还缺少系统分析研究。本研究基于上述问题,调查分析医生、护士的在线继续教育实践体验,以期为医学继续教育方式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们在2020年4月20日-8月20日,通过安徽医科大学直属3家附属医院微信医护群,对医护人员随机进行一项关于在线医学继续教育的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问卷制定 通过对近期关于网络教学的文献学习及初步的面对面调查[2-3],确定了14个针对医护人员的问题,问题主要聚焦于疫情前后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对在线学习形式的感受和看法。通过小范围内测后对问题进行了修正,保证最终问卷文本清晰易于理解。问卷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包括参与者基本特征,对疫情前后继续教育的学习习惯、对在线教育的感受等方面。调查题目的形式包括单选、多选及梯度评价等多种方式。

1.2.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的统计,使用计数和百分比表示,疫情前后的数据对比使用McNemar's检验(配对卡方检验),用以评估医护的特点与他们对继续教育看法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信息 137人完整填写了问卷调查,男性56人(40.88%),女性81人(59.12%);在年龄构成中,31~40岁的员工58人(42.34%),41~50岁的员工31人(22.63%),小于30岁的员工21人(15.33%),大于51岁的员工27人(19.71%)。从职业分布来看,内科医生46人(33.58%),各科护士40人(29.2%),外科医生33人(24.09%),辅助科室的医生18人(13.14%);从学历分布来看,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人员人数(占比)分别为38人(27.74%)、46人(33.58%)、53人(38.69%);调查人员职称情况,其中初级46人(33.58%)、助理39人(28.47%)、中级职称31人(22.63%)、副高级职称15人(10.95%)、高级职称6人(4.38%)。

2.2 疫情前后常用的继续教育方式选择 发生疫情之前,继续教育最常见的形式是继续教育班和学术沙龙,学术学会,学术推广等。线上教学的形式已经存在[4],但是占比比较少。疫情发生之后,继续教育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选择继续教育班的人数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学术沙龙和学术会议的比例明显降低,视频录播和在线直播等线上教学形式的比例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统计分析也发现,除了继续教育班没有明显的变化外(P>0.05),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而与此同时,在线教育所占比例明显增加(P<0.01),见表1。

表1 疫情前后医学教育常用的继续教育形式比较(例)

2.3 在线教育的平台选择 虽然在线学习的形式在疫情前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近期对在线教育的巨大需求,具体的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在使用的软件和沟通方式上。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调整和磨合,目前使用最多的这类软件主要是zoom、腾讯会议、skype等,见表2。

表2 最常选用的直播软件平台

2.4 对在线教育的感受和评价 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总体对线上课程表示满意,对教师质量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大多数人对网络的流畅度仅持中性偏正面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几个梯度调查问卷里,在线教学的参与度表现的最差,大多数人仍认为线上课程和传统的面对面课程比起来,参与感差距较大,见表3。

表3 对线上课程的总体评价分析

3 讨 论

对于医学工作人员来说,医学教育在毕业之后仍然至关重要[1],因此在疫情流行期间,如何给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生提供继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线上教育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本研究通过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可为新形式下的医学继续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继续教育开展未受明显影响,直播和录播等线上教育形式有了明显的上升,各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呈不同比例下降,学会的学习和专题教育班的学习下降幅度非常明显,这与考虑学员集中及跨区域流动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有关。疫情之后在线教育的比例明显上升,线上教育为保障医护继续教育不中断发挥了关键作用。线上教育不受时空等限制,扩大了医学教育资源供给,且费用大幅度下降,能够将不同时空,层次医护人员拉到同一“水平线”,解决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线上教育补充、完善了医学教育的组织模式,使疫情下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线上教育利用实效性和互动性,丰富了学习方式,如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5]。

疫情之后,有许多平台参与了医学的继续教育。从我们的统计结果来看,Zoom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其次为腾讯会议,其他的直播软件所占比例较小且差异不明显。此项调查结果与国外的调查相差比较明显[6],从国外的目前现状来看,Zoom的使用频率基本是最高的,skype、cisco、微软、Go to Meeting等软件公司占比也较大,这些软件在国内使用非常少见。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国内外使用软件的习惯明显不同,继续教育采用的平台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从调查结果看,平台选择规范化、专业化不强,影响专业推广和教学质量提升。国内医学院校在平台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如雨课堂、慕课等因其个性化定制、便捷、使用简单等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线下课堂中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教学效果评价片面等问题,在医学院校中得以推广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7]。医学继续教育可以借鉴雨课堂等平台教学经验,优化在线教育形式。

从对线上课程的感受来看,受调查者对教师质量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较高。考虑疫情后大部分高水平的会议均转入线上,增加了普通医护人员参加高水平会议和学习的机会。对于会议的流畅度,大部分人比较积极,但又非特别满意的态度。虽然线上教育的成熟度也很高,但在进行线上直播的时候,网络卡顿、画面不流畅,以及用户使用设备不适应等问题,均可能会影响到教育流畅性的使用感。在参与度方面,在线教育显示出了明显的劣势。大部分的医务人员表示在线教育缺乏参与感。在开发式问卷调查中,很大一部分受调查者表示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容易走神,学习效率较低,而且缺乏和主讲人面对面沟通的感觉,学员之间的沟通更是缺失。为此,要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教育部门与平台要形成合力,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讲课者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还原“场景效应”,实时掌握学员的学习状态等[5]。

本调查分析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在不同级别,不同区域医院的医护人员中进行调查,存在局限性;医学院的学生,是参加医学讲座者的重要组成部分[8],但此次的调查没有包括在校的学生。如果能将在校学生包括进来,可以对在线医学继续教育借鉴雨课堂等线上教育经验方面有更大帮助。

总之,新冠病毒的流行给医学的继续教育形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接受线上教育。在这种情形下,继续教育部门要善于利用线上教育优势,突破时空限制,建立优化互联网平台,共享资源,推动国内外医护人员在线上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完成医学继续教育。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形式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医学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