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教育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探索
2022-07-15孙增耀丁明利
孙增耀 丁明利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专题
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教育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探索
孙增耀 丁明利
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愿景与目标的重要保障,博士生教育是满足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最佳渠道。东华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探索实施了“一核心二导师三全程四保障”的“1234”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瞄准博士生教育国际化这一核心目标,扎实推进国内外双导师制,深化科教融合“三全程”培养模式,打造国际化课程、奖助体系、国际交流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四重保障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环境的博士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的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博士生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1.6万亿元,其中纺织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1%[1]。“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我国国内国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以及带动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从构思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2],尤其是2021年3月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取消对新疆棉花的许可证以及部分国外服装品牌抵制我国新疆棉花的事件,更凸显了我国在国际纺织品流通领域标准制定权和国际纺织业治理结构上话语权的缺失以及国际化高层次纺织类人才培养的不足。
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国际化纺织类人才,国内部分高校已进行了探索。苏州大学针对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根据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目标,总结出“跨学科、国际化、创新型”本科生培养模式,拓宽了学生国际视野,提升了职业素质和能力[3]。西安工程大学实行“校企联合+国内外联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纺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知识、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深度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化教学格局[4]。东华大学作为纺织类研究生教育的引领者,聚焦纺织全产业链,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需求,掌握纺织领域国际话语权,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学校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和做法,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实施了“一核心二导师三全程四保障”的“1234”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模式。
一、以博士生教育国际化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截至2021年11月20日,我国已与17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一带一路”跨越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类人才,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之外,还需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语言文化,才能与当地人顺利沟通和交流;要熟悉相关国际组织的制度和运行规则,才能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好国家的利益。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类企业走出了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急需大批国际化纺织类人才。因此,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培养不能停留在过去仅为本学科的发展做贡献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阶段,要根据国家发展需求,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以博士生教育国际化为核心,扩展国际视野,培养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纺织领域高层次人才。
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是指在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手段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还要适应国际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以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教育国际化为核心,把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参与纺织领域国际竞争的国际化纺织类高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以国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为制度保障,深化科教融合的“三全程”培养模式,积极吸纳和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建强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创造博士生双向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并在课程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奖助体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重点加强建设,优化培养环境,形成了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特色。
二、以国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为制度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博士生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5]。现代科学技术呈现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重大学术成果的出现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单个导师的精力和视野有限,不可能对所有领域都有深入了解和研究,所以目前实行的单一国内导师制限制了博士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国际视野的培养[6]。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拥有美国最大的纺织学院,在全美公立大学中工程专业研究生项目排名第12位[7],该校为解决博士生单一导师制的局限性,实行导师委员会制度,为每名博士生成立不少于4人的导师委员会,给博士生提供更多学术支持,拓展博士生视野[8]。东华大学在借鉴国外高校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以及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实践了国内外双导师指导的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见图1)强调每个博士生在校期间拥有两位导师指导,其中一名导师来自国内高校,另外一名导师来自国外高校,通过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的模式开展博士生教育;在整个博士生培养过程,博士生拥有国内高校和国外联合培养高校的两种经历。在国内高校培养期间,博士生在国内导师指导下学习理论课程,在实验室开展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和实验,提高专业水准和外语水平;在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期间,博士生直接接受国外导师指导的同时,也加强与国内导师的沟通交流,定期参加组会,进一步完成实验内容,并参与国外实验(工作)室的运行和日常工作,提高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这种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下,通过博士生的桥梁作用,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开展多元化的交流合作,在互信互助的基础上,为学生成长提供双重保障。国内导师和国外导师紧密合作,保持学科信息和博士生培养信息的畅通交流,及时了解博士生的发展情况,提出各自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提高培养质量。据统计,近5年,学校有201名大纺织学科博士生进行了国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来自18个国家的138位专家担任了学校大纺织学科博士生的国外联合培养导师,涉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82所世界著名高校。国外联合培养导师的加入,充实了学校博士生导师的队伍,拓宽了大纺织学科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视野。
图1 东华大学博士生培养国内外“双导师”制示意图
三、深化科教融合的“三全程”培养模式,提升内涵发展机制
引入国外高校和国外导师参与大纺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不是简单地将博士生推出国门和校门。如何调动国外高校和国外导师培养博士生的积极性,解决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结构和培养内容不完全匹配的“两张皮”问题成为国际化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东华大学实施了科教融合的“三全程”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优秀的高层次拔尖人才。“三全程”培养模式,即国内外导师全程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选拔,全程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制定,全程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训练及成果合作等环节。选拔国内外联合培养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时必须有国外联合培养高校的导师参与,通过线上或线下的面试和交流,博士生能够了解国外导师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国外联合培养高校的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国外导师也可以了解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和前期研究基础,从而选拔到最合适的博士生。国内外联合培养计划必须由国内外导师共同研讨制定并签字确认。培养计划是联合培养博士生进入科研工作阶段后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保证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内外两个阶段研究内容的关联性和延续性;国内外导师合作指导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或完成其他学术成果,并同等享有学术论文或学术成果的署名权。
图2 东华大学科教融合的“三全程”博士生培养模式
为解决国外联合培养导师的身份归属问题,学校在修订《东华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认定与年度招生上岗审核办法》时,明确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国外导师按照学校兼职导师身份进行管理。为破解“两张皮”问题,在为博士生量身制定的《国内外联合培养计划书》中,详尽规范科研规划、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由国内外导师签字确认;为解决国内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术成果归属的问题,学校修订了《东华大学关于研究生获得成果认定的指导意见》,对于国内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所获学术成果,学校或国外联合培养高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或完成单位,国内导师或国外导师为第一指导教师的,均可列入研究生在学期间获得学术成果的统计范围。科教融合的“三全程”培养模式保证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国内外两个阶段课题研究的延续性,提升了国外高校和国外导师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提高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对过去5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发表成果的统计可知,参加国内外导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平均获得成果4.4个,未参加的博士生则为3.6个;从高质量成果角度来看,大纺织学科国内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共发表高水平文章290篇。国内外联合培养的经历也为博士生的成长、成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涌现出一批优秀代表。如博士生王刚2013年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在科研工作中成功突破极端环境用半导体纤维连续化制备的瓶颈,在PNAS、JAC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现在他已成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博士生李克睿2017年赴丹麦科技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在柔性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相关工作被美国化学会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Nature杂志社、中国科学杂志社等国内外媒体报道,现在他已成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博士生龚维2020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他围绕纤维材料智能化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并成功实现工程创新与应用,在、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他搭建出首条摩擦电纤维生产线,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摩擦电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四、着力打造四重保障,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
在培养机制上打通了国际化培养的壁垒后,还须建立规范的培养支持与保障体系。通过调研和探索,我们从国际化课程、奖助体系、国际交流平台和信息化四个方面加强建设,成效显著。
1.深化国际化课程建设,夯实知识基础
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9]。学校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聚焦世界纺织领域最新发展,着力构建立足东华、辐射全球的大纺织学科国际化课程体系,打造了中英文版具有纺织特色的国家一流课程和上海市思政课“金课”“锦绣中国”,通过聚焦中国灿烂的纺织文明成果、纺织技术发展、纺织经济贸易、丝路文化等主题,由学校党政领导、院士、知名教授等组成高配师资团队登上讲堂,把东华故事、纺织行业发展故事以及中国先进的思想文化等融入教学过程,来自中国、巴基斯坦、苏丹、埃及、肯尼亚、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研究生完成了线下或线上学习。学校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改革全校研究生英语公共课程教学,增加“语言应用”“科技英语”“商务经贸”和“文学文化”四个模块系列选修课程,着力提高博士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人文素养。打造大纺织学科一流教材,已出版教材中有6本入选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2本入选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优秀教材,教材精品化比例达90%。其中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纺织物理》和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纳尺度纺织纤维科学工程》,目前已在全国20余所纺织院校使用,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使用率达100%。王华教授主编的教材Cotton Scienc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目前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纺织轻工业大学、苏丹科技大学、埃塞俄比亚巴哈达尔大学、肯尼亚莫伊大学、伊朗阿米尔卡比尔理工大学、巴基斯坦纺织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学校中作为研究生教材广泛使用。赵丰教授带领敦煌丝绸研究团队与世界各地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出版了史料巨著《敦煌丝绸艺术全集》,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研究方面的空白,为丝绸之路、纺织服饰美术史等领域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经验对于国际化课程效果的实现显得尤其重要。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历史悠久的培养纺织学科博士的著名研究型大学,拥有欧洲最大的时装与纺织研究和教学中心,学生来自全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该校自2013年就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实施My Learning Essentials混合式教学课程项目,在组织形式上建立跨学科和跨学历层次的异质小组工作坊,工作坊的学习组由包含纺织学科博士生在内的不同国家、学科和学历层次的学生组成,通过互动式学习,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协作素养[10]。借鉴曼彻斯特大学的做法,东华大学根据学科特色优势,注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纺织人才的需求,近5年共有42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涌现出以David R. Tuigong(肯尼亚莫伊大学教授、肯尼亚国家工业研究院副院长)、Furat Jamal Hassan Al-Attabi(伊拉克巴格达大学教授,荣获伊拉克国家2018年度创新奖)为代表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活跃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科研一线;同时在本校博士生构成国际化程度还未达到很高比例的情况下,学校自2013年至2021年连续举办9届“一带一路”纺织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招收包含“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的学员数千人,通过线上或线下完成暑期学校的课程学习,涵盖了世界上30多所国际纺织院校。留学生的培养和国际暑期学校的举办也为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提供了多样的国际交流机会,提高了跨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拓宽资助渠道,完善奖助体系
要实现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高昂的经济成本是绕不过的一道坎。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奖助体系,切实解决博士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后顾之忧,构建了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见图3)。
建立具有东华大学特色的博士生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是保证博士生积极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学术交流,使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良好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资金来源看,来自于国家、国内高校、国外高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充分挖掘了联合培养高校和社会的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奖助体系,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保证了奖助资金的充足;从奖助的形式看,既有明确出国交流目的国和留学身份的国际交流项目,也有种类丰富的各种奖学金;从出国交流的时间和项目来看,既有国际联合培养和国际交换生的长期资助项目,也有参加国际会议、培训或比赛的短期支持项目。多样化奖助体系的建立,给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参加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近5年,有201名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在奖助体系支持下参加了国际联合培养等长期出国交流项目,支出3102万元;有213名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在奖助体系支持下参加了国际会议或暑期课程等短期出国交流项目,支出163万元。在学校奖助体系支持下,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全晶和张曦瑶在区域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进行实习,了解和掌握了该国际组织在促进东南亚各会员国之间教育、科学与文化合作方面的工作机制和运行规则,适应了当地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参加国内外联合培养的博士生严金江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字化、技术与农业部工业发展官员,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就职,主要负责通过提供技术援助方案进行多边机构的合作,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机构以及私营部门等合作开发和实施工发组织多边项目,尤其是在纺织、服装、时尚领域的项目,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图3 东华大学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
3.构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平台,持续拓展国际视野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和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有力,国内外高校之间、国内高校与国外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在学术和文化层面的交流需求越来越大。日本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通过设立“日本全球顶尖大学项目”“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等平台和项目,吸引外国留学生,提高本国高等学校国际化教育水平[11]。为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内外高校的交流需求,建设好国际交流的纽带,东华大学借鉴国外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的经验,建设了一批“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平台和项目。2018年12月,东华大学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纺织轻工业大学共同发起,联合其他18个国家共33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了“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是当前参与高校最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率最高的世界纺织类高校联合组织,搭建起“一带一路”纺织科研和学术新高地。依托联盟,学校建培训基地、办学术论坛、举行纺织类人才研修班,并且在2018—2021年期间,牵头建立了由“海聚一带一路创新科技孵化平台”“先进纤维和低维材料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纺织智能制造与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埃塞俄比亚纺织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服务的协同研究中心”组成的科研合作平台群,对接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了密切合作,建立起了一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化教学与科研团队,成员包括来自伊朗、乌干达、肯尼亚、巴基斯坦等各国的教师及留学生。2014—2022年,学校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日本京都纤维工艺大学、荷兰特温特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德国莱布尼茨聚合物研究所、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等17所国外高校或研究院所合作,设立了“纺织生物材料交叉学科前沿人才培养”“纺织新材料国际化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先进纤维与低维材料创新人才培养”“服装科技及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等7个大纺织学科国际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并全部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立项,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近5年选派60名联合培养博士生、联合培养硕士生、访问学者等进行国内外联合培养或国际访学,建立起大纺织学科人才国际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国际纺织学科发展。科研合作平台群和国际联合人才培养项目的建设为大纺织学科博士生提供了充足的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他们因此能接触和了解大纺织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科研动态,全方位地提升了科研水平和能力。根据学校对过去5年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绩的统计,得到国际联合培养和交流合作的博士生答辩成绩优异,答辩分数在85分以上的占比为93.1%,比其他博士生相应比例高13.6个百分点。学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在国家抽检中,已连续6年全部通过。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利化服务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给研究生培养和国际化交流带来巨大影响,很多工作不能面对面开展的背景下,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提供了保障。为解决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选拔无法面对面进行的困难,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加强线上选拔面试工作平台建设,制定双机位面试方案,多轮测试,逐个摸排,保障选拔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为解决“一带一路”纺织研究生暑期国际学校国外高校学生无法现场参加学习的困难,开发线上课程平台,统一在线教学的规范与要求,建立在线课程审核与监督机制,不断拓展在线教学资源,采用“提前录课+视频授课+线上答疑”形式,提升学生线上学习体验,并组建了在线课程技术支持团队,切实保障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实施;为解决因疫情无法归国的在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问题,学校加强线上答辩平台建设,制定在线送审和在线答辩要求及流程规范,制作线上答辩平台使用手册,开发在线答辩无记名投票系统,保障顺利完成线上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目前,学校正大力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着力打造集在线实时交流、信息发布和收集、线上工作会议和在线课程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工作平台,为大纺织学科博士生国际化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些服务受到了博士生的欢迎,在学校组织的调研中,研究生的满意度达到98.4%。
五、结语
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东华大学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坚持人才培养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培养模式创新,勇担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参与纺织领域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纺织类人才的重任,为开创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持。
[1] 海关总署. 2021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6%[EB/OL]. (2022-01-14). http://finance.people.com. cn/n1/2022/0114/c1004-32331538.html.
[2] 赵可金. 一带一路: 从愿景到行动[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297.
[3] 刘宇清.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学科、国家化、创新型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8): 46-47.
[4] 郝杰. 西安工程大学: 面向“一带一路”, 探索国际化复合人才培养路径[J]. 纺织服装周刊, 2020(3): 12-13.
[5] 教育部. 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研[2020] 11号[A/OL]. (2020-09-24).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7_491838.html.
[6] 谢力. 博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途径探索与研究[J]. 教育探讨, 2015(11): 138-139.
[7] NC State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honors[EB/OL]. [2019-08-15]. https://www.ncsu.edu/about/rankings/.
[8] 周文文.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探析与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6): 66-69.
[9] 教育部. 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 教研[2014] 5号[A/OL]. (2014-12-05). http://www.moe.gov.cn/ srcsite/A22/s7065/201412/t20141205_182992.html.
[10] 楼毅. 英国跨学科核心素养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和启示——以曼彻斯特大学My Learning Essentials项目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3): 141-144.
[11] 芦沢真五. 国際化への政策課題とその趨勢-大学国際化の30年を振り返る大学国際化のいま[J]. IDE現代の高等教育—大学国際化のいま, 2017(12): 10-16.
孙增耀,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上海 201620;丁明利(通讯作者),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上海 201620。
10.16750/j.adge.2022.07.007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上海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研究(1949—2019)”(编号:A2014)
(责任编辑 周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