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采收期对设施栽培下杂柑果实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2022-07-15张鸿锦焦云舒巧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采收期柑橘可溶性

张鸿锦,焦云,舒巧云

(1.山东农业大学 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林业研究所,浙江 宁波 315040)

杂柑类是宽皮柑橘类(或杂种)与橙、柚(或杂种)的杂交后代,有许多品种(系),主要特点是果形美、品质优、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中、晚熟品种[1]。自浙江省实施柑橘产业转型升级以来,宁波市象山县率先开展柑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形成以红美人和甘平等特色杂柑为主的精品柑橘生产体系,为品种更新换代,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丰富水果淡季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2-3]。另外,由于柑橘成熟要经历未熟、成熟、完熟和过熟等阶段,尤以完熟品质最佳,目前柑橘生产上主要采取延后采收的完熟栽培方式,在果实品质最佳期采收,果实品质提高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市售优质优价,可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4]。然而,采收时间需要适度延后,若采收时间过晚,则得不偿失。因此,在柑橘栽培生产上应做到适时采收,使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达到最佳状态后分期、分批采收,防止过熟变味,使得销售果品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不同采收期对宁波本地特色杂柑果实品质、树体负载量及营养生长影响仍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特色杂柑实施不同阶段采收,探讨延迟采收与杂柑果实品质及光合生理之间的关系,为生产上确定最佳的果实采收期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定塘镇柑橘园内(连栋大棚)开展本试验,该园土壤为砂壤土,供试品种为六年生特色杂柑红美人、甘平和明日见,挂果适中,无病虫害,适当修剪,保持树势中上,平均树高2.5 m,砧木均为大叶尾张,其余设施内温湿度等栽培管理措施一致。于2020年11月17日起,分别间隔20 d进行1次(2020年12月7日、12月27日,2021年1月16日、2月5日)果实样品采集,共计5次。每品种为1个处理,含15株;每处理重复3次,每5株为1个重复。果实样品采集时,每株采集1个果实,且采集高度和冠层方位一致。

1.2 方法

果实酸度值测定采用Testo 206(Testo AG,德国)检测,每个果实测量2次,每重复选取5个果实进行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使用便携式手持数显糖度计(ATAGO,PAL-1,日本)进行,单位用%Brix表示;果实硬度测定参照文献[5]中方法;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采用Dualex 4氮平衡指数测量仪(Force-A,Orsay,法国)测定。在上午10:00—11:00,分别选取上述供试品种自然生长比较一致的健壮植株叶片(从植株茎顶部至下第3或第4轮全功能叶),使用Li-6400(LI-COR,美国)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试材叶片光响应曲线,使用CO2缓冲瓶供气,控制叶温为25 ℃,于1 000 μmol·m-2·s-1的9个光强下进行测定,测定的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

1.3 数据分析

使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v 14.10软件[6],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邓肯新复极差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在α=0.05水平进行显著性检验,使用OriginPro软件2021版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期对杂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杂柑红美人、甘平和明日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采收期延长逐渐增加。在2月5日采收的红美人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最高;明日见于12月27日采收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而甘平则是在1月16日采收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最高。由此可见,不同杂柑品种的采收期对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也是具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其最适宜的果实采收期。

同日期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2~4同。

2.2 不同采收期对杂柑果实酸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杂柑品种红美人、甘平和明日见果实酸度值随着采收期的不断延长,呈现出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红美人果实酸度在12月7日至次年1月16日均高于甘平和明日见品种。因此,不同的杂柑品种,其果实酸度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27日和1月16日两个阶段,明日见和甘平果实中酸度值略有下降,然而,其在2月5日采收后,则表现出迅速回升的趋势。由此可见,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果实酸度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果实风味会获得提升。

2.3 不同采收期对杂柑果实硬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不同采收期的杂柑品种果实硬度差异明显。其中。明日见在11月17日至次年1月16日采收后的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品种;然而,其在2月5日采收则表现为迅速下降趋势。此外,红美人果实硬度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果实硬度高峰出现在12月27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甘平品种,其果实硬度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有别于另外两个杂柑品种红美人和明日见。因此,不同采收期对于杂柑品种的果实硬度影响是较大的。

图3 不同采收期对不同品种果实硬度的影响

2.4 不同采收期对杂柑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如图4所示,不同采收期的杂柑红美人、甘平和明日见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变化相对较为平缓,且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其中,甘平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总体高于红美人和明日见,其在12月7日出现峰值,而后则缓慢下降。在2月5日时,甘平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总体高于红美人和明日见,达到显著差异。因此,不同采收期对于杂柑品种的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

图4 不同采收期对不同品种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不同采收期下杂柑红美人、甘平和明日见的Pn、Gs、Ci均呈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相反的,其Tr的则随着采收期的延迟表现为总体缓慢上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红美人的Pn、Gs和Tr在1月16日变化波动较大;类似地,甘平的Tr在12月7日也出现了较大波动,下降明显,而后则表现为缓慢上升趋势,于2月5日则又迅速下降。由此可见,不同采收期的杂柑叶片光合作用参数变化较大,且因品种而异。

图5 不同采收期对不同品种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象山县是宁波地区主要的柑橘生产区,主要栽培中晚熟杂柑红美人、甘平、媛小春和明日见等品种,通常于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成熟并集中采收[7-8]。然而,由于采收的柑橘果实品质偏低,造成销售困难,经济收益欠佳。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红美人品种而言,延迟至2月5日采收,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会明显提升,风味品质更佳,适宜销售和食用,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类似[9-12]。此外,红美人和明日见果实硬度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在2月5日则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其果实正逐渐由成熟走向衰老阶段,果实综合品质和耐贮藏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商品性也会下降。因此,在生产上因及时提前采收,避免由果实综合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采收期的甘平果实硬度变化趋势则表现平稳,可能是由于其品种遗传特性所致,后续可以将其果实质地及后熟机理作为研究课题之一,以此为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另外,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反映植物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采收期的延后,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则表现为缓慢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树体长期果实生长发育负载造成的营养生长势相对较弱的缘故;二是由于气温逐渐降低引起的叶绿素合成积累降低的缘故。有关研究表明,不适宜的外界环境等会使叶绿素发生降解并降低植物光系统的活性[15-16]。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迅速补充一定量的速效肥料以缓解树体营养生长需求。同时,此时补充速效肥料对于果实品质是否会有不利的影响,还需要后续深入探索研究。再者,甘平的叶片相对叶绿素指数在不同的果实采收期均高于红美人和明日见;与其类似的,甘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细胞间隙CO2浓度也总体高于另外两个杂柑品种,这意味着叶绿素指数与光合参数关系密切,这与有关的研究报道一致[17]。因此,探索此类高光合效率杂柑品种的遗传机制,创制高光效柑橘优良品种,是柑橘产业提质增效有效途径之一。

猜你喜欢

采收期柑橘可溶性
不同采收期党参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采收成熟度对晚熟W.默科特柑橘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四川西昌猕猴桃鲜果最佳采收期
柑橘家族
柑橘的秘密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