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新课标”为学科发展开新局
2022-07-15王戈
王戈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信息科技新课标”)的颁布,对于信息科技(原信息技术)学科是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为学科发展开了新局。
1.学科定位清晰明确
“信息科技新课标”把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上升为独立开课的国家课程。从没有课标到颁布独立课标,信息科技学科完成了从0到1的飞跃,明确了国家课程的地位,学科的课时、师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得以保障。而且,“信息科技新课标”把原来“信息技术课”更名为“信息科技课”,更为本质地反映了本学科的性质。科学与技术并重,体现了学科的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了未来社会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要求。数字素养和技能的提升要求学生具有科学意识、重视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深度交融的环境中,加强对数据分析、挖掘的研究。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使本学科成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
2.课程育人目标面向未来更具操作性
“信息科技新课标”把课程服务对象从“技术初学者”变为“数字原住民”,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技术更为丰富的智能化未来环境中,自信、優雅、负责任地生活。“信息科技新课标”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与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核心素养总体上一脉相承,但依据时代特征、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了调整:在“信息意识”中,增加了信息安全、科学精神、原创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等内容,对信息意识进行了更为详细、具体的描述,适当拓展了信息意识的内涵;在“计算思维”中,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综合运用技术实现算法的内容,重点关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利用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思维活动,建议尝试通过体验模拟、仿真、验证等来解决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中,课程目标除描述得更为具体、可操作外,还加强了国家责任的观念,如“能认识到原始创新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知道自主可控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等。从整体上讲,课程目标的设置更具体、可操作,更关注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注重面向未来。
3.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结构化
“信息科技新课标”用六条逻辑主线,包括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代替原标准中的四个核心大概念,各年级课程模块围绕一个或若干逻辑主线设计课程。六条逻辑主线作为明线,形成知识主干,交织为课程内容。其四个学段的划分、九个内容模块的归类和跨学科主题的设置,都依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
编程在本课标中虽然没出现在任何一条内容要求中,但却是一条“看不见的”主线,将分散在各处的核心素养目标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整体。编程与算法是养成计算思维的重要基础,要在验证模拟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实践和掌握。
“信息科技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体现时代性。课程内容体现信息科技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各个年级的课程内容中,数字化环境、数字工具、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内容都有所体现。
二是体现学习的真实发生。所有课程模块在内容设置时,都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学生在数字生活、数字化学习和问题解决中,学习科学原理,培养计算思维,体验处理过程,实现原始创新。
三是教学内容更具结构性。教学内容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具有严密的结构。纵向上,六条逻辑主线体现在九个内容模块中,只是不同内容模块的侧重点不同,如从1年级到9年级,深度会随之变化。横向上,跨学科主题活动为学科之间的横向融合提供了机会,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主题,通过情景创设、项目分析、多学科任务分解,以及知识技能、能力、思维间跨学科融合,凝练了跨学科上位概念,实现了近迁移和远迁移,形成了以项目或主题为载体的横向结构。
4.实施“信息科技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与其他课标相比,“信息科技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没有“教材编写建议”的内容,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没有纸质教材,信息科技教师怎么上课是个很大的挑战。基于本学科具有知识更新速度快、区域校际差异大的特点,教师可尝试探索利用电子教材,依托课程资源平台,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迭代更新与共享共建,加强对跨学科主题、实验教学、素养评价等方面的设计。依托富媒体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进行更大空间的数字化学习改革。
其次,“信息科技新课标”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厘清课程内容中自己知识储备不足的部分,及时进行知识结构更新,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内容,教师要进行通识学习,要保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活动。
再次,课程目标及师生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适应共享、共建、迭代更新的富媒体教学环境,进行数字化泛在学习,注重用科学原理指导实践应用。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进行项目式学习、单元主题式学习和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等。
最后,在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中,信息科技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学科的跨学科属性,协调各学科内容的融合关联,创设协作环境,凝练跨学科通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