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作业“减量”和“提质”的几点建议

2022-07-15秦晓文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做作业提质

秦晓文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是这一系统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只有把“减量”和“提质”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不降低甚至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以赢得家长及社会的广泛支持。本文将针对如何“减量”和“提质”提出五点建议,或可引发广大教师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1.筛除对学生学习有害的作业

作业设计并非从零开始,原有的作业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素材,应根据作业目的进行筛选和分类,要优先筛除对学生学习有害的作业。常见的对学生学习有害的作业有:旨在联系实际却不符合实际的作业,不符合真实实验过程的作业,存在概念错误、规律的应用条件错误、方法错误、答案错误等问题的作业,存在条件不明确、过程描述不清、设问及指令表述不清等问题的作业,存在“低级红”“高级黑”以及价值观导向错误的作业等,这些类型的作业是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源之一。这就要求教师要试做作业、写出参考答案,谨慎评估作业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还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

2.通过筛选、分类、分层减少无效作业

原有的作业中存在大量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不匹配、机械记忆的作业,这些作业都属于无效作业,是加重学生负担的另一重要根源。要减少无效作业,一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类设计不同功能的作业,既要设计巩固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作业,也要设计发展学生能力、品格的作业。为此,就要规划作业蓝图,据此筛选、改编、补充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匹配的作业。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分层作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实现作业跟学生水平基本匹配,解决统一作业带来的学生负担问题。

3.设计诊断类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缺少针对性是学生负担重的根源之一,因此,要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通过设计用于新授课的诊断作业和用于复习课的诊断作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用于新授课的诊断类作业的目的是诊断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课必备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并能及時针对问题采取补救措施,扫清学生学习的障碍,还可以解决混合式教学中新授课由创设情境代替复习提问后产生的新问题。用于复习课的诊断类作业的目的是诊断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复习课的内容和教学起点,解决复习课盲目讲解、缺乏针对性的问题。

设计诊断类作业时,要考虑设计作业的时间节点和布置作业的时机。这就要求在单元教学设计基础上,对各类作业进行整体设计,确保诊断类作业能够及时安排,为调整教学和辅导预留足够的时间。

4.设计多种学习方式的作业,丰富作业类型

原有作业主要是纸笔类的作业,需要补充跟学习内容和目标相适应的多种学习方式的作业类型。要结合学校的资源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通过设计观察、体验、探究、制作、讨论、参观、调查、阅读等教学中常见学习方式的作业,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实践,鼓励学生拓宽视野、自由交流和表达,把“做中学”“阅读学习”与“听中学”结合起来。要进一步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类型,增加可选择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探索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辅导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学习质量的根本之路,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所在。因此,应重点探索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作业和个性化辅导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可操作性的案例。例如,针对各类考试中学生的问题设计个性化作业,针对一个单元学习周期中学生的问题设计个性化作业。建立适应个性化辅导的教学资源,形成基于数据和诊断的个性化辅导流程和策略,通过在线答疑、微课推送等,及时解决学生在做作业中遇到的困难。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做作业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
做作业(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