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2022-07-14孙天慧吴晓玲

智慧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蛛网膜脑积水脑室

孙天慧,吴晓玲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0 引言

脑和脊髓表面及其内部均充满液体,医学术语称其为“脑脊液”。也就是说脑脊液分布在脑和脊髓内部及其表面。脑内充满脑脊液的空腔是“脑室”;脊髓内充满脑脊液的空腔叫“脊髓中央管”;脑和脊髓表面充满脑脊液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1]。脑脊液动态循环对神经系统具有营养、支持、保护作用。脑脊液的动态循环一旦被打破,则会导致脑脊液的异常聚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水”[2]。正常人颅内组织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任何成分增多均会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积水指颅内出现异常脑脊液聚集,即脑脊液增多。成人每日产生400~500mL的脑积液,不断分泌、循环、吸收,在脑内循环代谢。脑脊液的异常聚积发生在脑室系统,医学上称其为“脑积水”;脑脊液的异常聚积发生在脊髓中央管,医学上称其为“脊髓空洞症”;脑脊液的异常聚积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医学上则称其为“蛛网膜囊肿”[3]。总体上来说导致脑积水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①脑脊液分泌过多;②脑脊液循环受阻;③脑脊液吸收障碍或者兼而有之。病变性质可以分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还可以由炎症、出血、肿瘤和外伤等原因造成。小儿脑积水以先天性发育异常多见,成人脑积水以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外伤多见。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脑出血、外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积水。脑积水的治疗,特别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外伤引起的脑出血,治疗方式多是以手术为主并且临床效果比较好[4]。本次研究以50例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3~86岁,平均(50.23±1.40)岁。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3~69岁,平均(45.28±1.51)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步骤: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在患者头皮切口钻孔,将单向阀门置入脑室内;分离皮下隧道,将腹腔导管从头部切口,经顶颞部、耳后、枕部、胸部到达上腹部,皮下隧道比较长,需要分2~3次打通;安装腹腔导管;导管固定后,按层缝合腹膜和腹壁,手术完成。

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治疗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步骤: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在患者头皮作“十”字切口,切开硬脑膜后,放置穿刺勒;置人内镜检查脑内,安装同定架同定神经内镜进行镜下操作,在三脑室底乳头体前房造瘘口并分离蛛网膜粘连,恢复三脑室与脑见池的循环畅通,手术结束。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主要有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反应,格拉斯哥量评分的分数越低代表意识障碍越重,昏迷程度越深,所患疾病越重,最高分为15分。

(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效果,如果患术后,患者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经过CT、核磁共振检查、头颅X线检查等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室恢复非常好,颅内压正常,则是显效;如果患术后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明显缓解,经过CT、核磁共振检查、头颅X线检查等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室明显缩小,颅内压明显降低,则是有效;患术各种症状无变化,经过各项检查等检查发现患者的脑室大小无改善,则是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采用本科室专用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手术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4)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指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

2.2 对比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效果比较(n,%)

2.3 对比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2.4 对比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术后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人脑是浸在水中的,这种水就是脑脊液,脑脊液是可以流动的,但如果因脑出血、外伤、感染等原因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脑脊液在脑室蓄积过多就会导致脑积水。脑积水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要根据病情具体判断,又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最轻型脑积水或静止性脑积水,其方法是限制盐水摄入量,应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如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上述方法仅能起到暂时缓解症状的作用。迄今,手术治疗仍是脑积水的最主要的方法,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暂时性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分流术及神经内镜术[5-6]。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经典的手术方式,它是通过手术将可控压的分流管,植入脑室内和腹腔内,根据颅内压力的变化,经头、颈、胸腹的皮下隧道连接,调控可控压分流管的引流量,达到治疗脑积水的效果。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于经保守治疗无效果、可耐受全麻手术且脑室内、腹腔内无出血、感染以及无其他并发症的脑积水患者。脑积水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公认的神经外科失败率最高的手术,1年的手术失败率在40%左右,术后多出现分流管梗阻(包括脑室端梗阻、分流阀梗阻及腹腔端梗阻)、分流不足、过度分流、脑室系统感染等,尤其对于小儿患者,随着年龄增长,需不断调整或更换分流系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7]。神经内镜主要分两类,一类为脑室镜,器械完全通过神经内镜进入脑室内,在脑室镜管道内进行操作。主要是应用在蛛网膜囊肿的手术切除,脑室内病变、脑出血,或是三脑室造瘘、脑室粘连等手术[8]。神经内镜技术属神经外科微创技术,近20年发展较为迅速,该项技术同普外腹腔镜技术相同,在内镜下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范围广、手术疗效佳、并发症少等特点。神经内镜逐渐被越来越多医务人员及患者认同。目前该手术在国内使用比较普及,且治疗病种逐渐增多,最早应用于脑积水、脑室内囊肿等病变,目前可应用于垂体瘤、脊索瘤、脑脊液鼻漏的治疗,部分脑室肿瘤也可采用神经内镜进行治疗。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及腹腔镜监视下手术,可以将分流管末端放置于脑室及腹腔安全可靠位置,使术后脑室端梗阻、腹腔端包裹等并发症大大减少,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家庭的经济负担[9-10]。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指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栓,术后感染,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神经内镜治疗术治治疗脑外伤术后脑积水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非常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蛛网膜脑积水脑室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剧烈头痛?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脑积水的后遗症有哪些,你知道吗
源自脑积水的老年痴呆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