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22-07-14李伟
李伟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及进步,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以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为主,其中介入治疗凭借其突出的效果在近年来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1]。不过据报道指出,部分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可存在一定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增加再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因此,对接受了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对其预后进行客观评价至关重要。结合既往临床资料显示,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监测指标,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莒南县人民医院就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1年3月收治的9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观察组符合文献[3]《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中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介入治疗操作指证,且治疗结果顺利;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观察组男50例,女45例;年龄49~72岁,平均(61.14±4.12)岁。对照组男47例,女43例;年龄52~70岁,平均(60.23±4.03)岁。同时根据观察组介入治疗后的预后表现将其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62),男32例,女30例;年龄49~71岁,平均(60.75±4.23)岁;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7例;平均病变血管支数为(1.51±0.45)支。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33),男18例,女15例;年龄50~72岁,平均(61.47±4.07)岁;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5例;平均病变血管支数为(1.53±0.49)支。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知情同意本次试验。
1.2 方法
观察组分别在介入治疗前后,对照组在入院后,抽取不同组人员的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为CS-1300)对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及纤维蛋白原(Fg)水平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奥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BLS-X8)对左心室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测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对照组入院后与观察组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LVEF、LVMI、LVESVI、FⅤ:C、FⅧ:C、Fg)水平。比较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介入治疗后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之后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LVEF低于对照组,LVMI、LVESVI、FⅤ:C、FⅧ:C、Fg均 高 于 对 照 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MI、LVESVI、FⅤ:C、FⅧ:C、Fg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低于对照组,LVMI、LVESVI、FⅤ:C、FⅧ:C、Fg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s)
*与对照组入院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LVEF(%) LVMI(g/m2) LVESVI(ml/m2) FⅤ:C(%) FⅧ:C(%) Fg(g/L)对照组(n=90) 入院后 58.61±2.64 92.10±6.54 25.98±1.34 112.25±15.32 97.25±11.05 2.64±0.30观察组(n=95) 治疗前 50.45±2.77* 106.26±7.12* 53.58±1.41* 145.89±20.15* 187.12±13.26* 4.12±0.42*治疗后 53.62±2.41*# 100.25±6.33*# 49.30±3.61*# 137.51±18.70*# 175.69±19.34*# 3.92±0.35*#
2.2 观察组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
不良心血管事件组LVEF低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LVMI、LVESVI、FⅤ:C、FⅧ:C、Fg高 于 无不良血管事件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观察组中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LVEF(%) LVMI(g/m2) LVESVI(ml/m2) FⅤ:C(%) FⅧ:C(%) Fg(g/L)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62) 51.12±2.41 103.68±6.94 52.01±3.84 141.20±21.74 182.32±24.04 3.98±0.52无不良血管事件组(n=33) 55.36±2.57 96.21±4.24 47.30±2.54 123.68±16.54 170.24±24.27 3.14±0.33 t值 7.977 5.648 6.346 4.048 2.324 8.421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23 <0.001
2.3 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以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情况为因变量,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赋值为“1”,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赋值为“0”。自变量赋值:以LVEF<53%=1,LVEF≥53%=2 ;LVMI≥100 g/m2=1,LVMI<100 g/m2=2 ;LVESVI≥49 ml/m2=1,LVESVI<49 ml/m2=2;FⅤ:C≥137%=1,FⅤ:C<137%=2;FⅧ:C≥175%=1,FⅧ:C<175%=2;Fg≥3 g/L=1,Fg<3 g/L=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LVMI、LVESVI、FⅤ:C、FⅧ:C、Fg均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表3 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3 讨论
介入治疗作为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可靠方法,可快速地促进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恢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因再灌注所造成的损伤,且介入治疗本身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不仅容易对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而这些均会对患者的冠脉血管带来不良刺激,增加一系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4-5]。因此,通过分析影响冠心病介入术后预后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则能够为改善预后提供基础。
研究报道指出,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指标与凝血因子多与介入术后预后情况具有明确的相关性,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可以判断介入术后的预后[6-8]。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则就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在冠心病介入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LVEF低于对照组,LVMI、LVESVI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MI、LVESVI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LVEF低于对照组,LVMI、LVESV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组LVEF低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LVMI、LVESVI均高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EF、LVMI、LVESVI均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1,P<0.05)。从结果中可见,左心室指标会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预后带来直接的影响,可能与在实施介入治疗后可快速地实现血管再通,使得患者的心血管堵塞或者狭窄而引起的血流不畅的情况得到快速的恢复及改善,此时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也会得以恢复,心室功能也会恢复,但此时产生的心脏结构的改变也会带来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9-11]。另外,在观察凝血指标时可见,观察组治疗前FⅤ:C、FⅧ:C、Fg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FⅤ:C、FⅧ:C、Fg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FⅤ:C、FⅧ:C、Fg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组FⅤ:C、FⅧ:C、Fg均高于无不良血管事件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Ⅴ:C、FⅧ:C、Fg均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1,P<0.05)。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在实施介入术治疗期间可能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或者是过度的牵拉,这也增加了局部或者是全身的凝血-纤溶失衡,导致局部微血栓的发生及发展,而在血管内皮、凝血及抗凝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容易导致血管处于血栓等病理状态下,导致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等一系列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12-13]。为此,对接受了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对其左心室及凝血因子指标进行有效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4-15]。
综上所述,左心室相关指标及凝血因子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预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的扩大研究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以此更好地分析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预后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