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研究
2022-07-14王启明
王启明
(甘肃省礼县第四中学,甘肃礼县 742200)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思维性。在数学核心素养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应在知识探究中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并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真正实现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纵观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受到应试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教学呈现出单一性,即教学目标集中于知识层面、教学方法一味强调知识灌输、教学评价单纯强调成绩、数学作业仅限于刷题等。如此一来,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致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严重阻碍了数学学科素养的落实。基于此,唯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数学学科价值体现不够充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应紧紧围绕数学学科的特点,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目标于一体,真正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但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初中数学教师束缚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过分关注数学学科的知识目标,忽视了思维、能力、情感目标等,致使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二)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基于数学学科素养下的要求以及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从“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纵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师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常常忽视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依然束缚在“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新课程背景下,虽然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教师对其研究不够充分,在应用新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时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并未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作业设计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首先,数学作业量大。部分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加青睐于“题海战术”,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数学作业量大且具有重复性,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强的抵触情绪。其次,缺乏差异性。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忽视了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致使设计的作业难度系数偏高。最后,作业形式单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常常集中在计算训练中,类型单一且枯燥,难以真正满足学科素养下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过分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情感等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评价主体还存在严重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始终束缚在被动评价的状态下,难以在参与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设计多元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具体来说,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对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是学科素养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标准、要求。基于数学学科素养下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单一”知识型目标中解放出来,立足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内容,指向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发展区等,在传统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思维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旨在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中心对称”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教师就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分析,结合教学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中心对称图形;明确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明确中心对称图形的形式,并掌握判断方法。(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经历观察、发现、探究,并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如此一来,在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引导下,我们不仅明确了数学课堂教学方向,也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契合了数学学科素养下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初中阶段的认知思维发展规律、个性特征、学习能力等灵活开展多元化教学,旨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真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信息技术辅助。信息技术背景下,多媒体、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等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感知下完成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同时,还可灵活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针对性辅导等,真正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展开与折叠”“生活中的轴对称”“投影和视图”的教学中,传统的口头讲解导致学生很难在静态化的教学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可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将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在直观感知下真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联系生活开展教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将服务于生活。同时,在数学核心素养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尊重数学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将生活元素、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或者将数学知识置于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在唤醒学生数学学习欲望的同时真正提高其应用能力。例如,在“正数与负数”的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实现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今年年初一股冷空气大规模南侵,致使国内许多地方气温大幅下降。在这一冷空气的影响下,部分地区降温的幅度超过10℃,北方地区最低温度达到-20℃,南方最低温度达到3℃。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对正数和负数形成了初步的感知,并真正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实施多元化教学时必须立足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创设问题情境。这些情境不仅唤醒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在思考和探究中完成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例如,在“整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果运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行驶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如果运用s 表示面积,c 表示圆的周长,r 表示圆的半径,如何运用r 的式子将s、c 表示出来?如此一来,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终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合作探究。面对数学核心素养、新课程下的要求,教师在构建多元化课堂时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围绕探究任务展开学习。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经历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教师可以借助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了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并借助了“毕达哥拉斯在2500 年前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某种数量关系”作为导入,并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之后,指导学生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cm、4cm 的直角三角形以及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的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出猜想,并据此开展交流和讨论等,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如此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并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数学作业多元化
作业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数学核心素养下,教师唯有立足于数学作业的教学价值,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尊重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课后作业,才能满足学科素养下的学习需求。基于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设计差异型的作业。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依据学生的个体需求设计出差异型的课后作业,旨在实现所有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作业设计中,针对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教材上的习题为主,引导学生在基础类作业训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针对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基础类作业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拓展性的数学作业类型,旨在实现这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其次,设计探索性的课后作业。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不能局限于课后习题、练习册中,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具有探索性的课后作业类型,使得学生在探索性作业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长度测量”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课后作业: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了一条弯曲的线,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求出一种近似测量这条弯曲线长度的方法。这一课后作业类型极具探索性,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也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提升了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设计生活化作业。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应立足于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生活化、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生活化作业训练中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四)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进行衡量,并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应坚持“多元性”的原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从评价内容上来说,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探究学习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使得教学评价内容更加全面、多元化,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从评价主体上来说,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积极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提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最后,从评价方式上来说,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坚持引导性教学评价和鼓励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下实施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目标,也是实现初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目标、方式、作业、评价单一的现状,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设计多元化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设计多元化课后作业、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等,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