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2-07-14尚国梁

学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优质教学方式文章

尚国梁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大滩镇初级中学,甘肃天祝 733205)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内化以及有效应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文课堂中实践活动的重要构成环节。读与写相互渗透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建立更加清晰的语言构架,并且不断拓展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起到了重要的实践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读写结合对于阅读教学的意义,在课堂中应用这种辅助教学的方式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读写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实际上,读写结合这种辅助教学方式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加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只是课堂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的一种工具。因此,在应用这种现代化教学工具时,教师必须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考虑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

(一)根据学生对阅读基础知识的认知进行教学

在阅读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在现阶段的成长认知特点以及学生的真实基础能力状况,主动对教学的难度进行把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分步骤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次的阅读训练中都能获得一个小的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通过这种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具备更好的阅读课堂体验,最终真正爱上阅读课堂。

(二)通过分享交流,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越是对于一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越要想尽办法增强其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激励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使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感想进行实时的赏析以及相互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在体会到阅读能力提升的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将文章中优质的内容和技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并且将这些能力应用在写作过程中,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问题,为下一次的写作更好地蓄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针对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次的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语言积累以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基础性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多层次教学。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极大,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也相差甚远。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注重策略型的重点针对式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布置各种课后作业来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巩固和提高,而学生需要根据作业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探究,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课后布置读写作业任务时,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理解能力以及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作业布置,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以及写作能力。

(四)挖掘教学中的情趣,让学生乐于投入阅读课堂

小学低年级阶段属于接触阅读和写作的初期阶段,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对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的培养将会进入到拔高阶段。这时学生会明显地感觉到,在语文课堂中,知识的难度相比于之前来说显著增强,很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应该通过精心设计深度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内涵,并且基于本堂阅读课程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都吸引到阅读课堂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练笔,这样就能将读与写有效融合,让学生通过这种以读促写的方式激发学生更加细致深入地对阅读文本进行研读,并且将所学的写作技巧真正应用在自己的作品中。

二、在小学阅读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现状

在现阶段读写结合已经成为被大多数语文教师认可的一种重要辅助教学形式。但是在语文课堂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对于读与写之间的时间分配比例不够清晰明确,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依然将阅读作为教学课堂最主要的部分,但是却忽视了留给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众所周知,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而见效较慢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将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留给了阅读课程,往往在课堂将近结束时留下几分钟才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这对于处在小学阶段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甚至有些畏惧文章写作的学生来说,并不能够充分内化本堂课程阅读过程中涉及的写作技巧,更无法真正地将其应用在作品中。除此之外,在每节语文课的末尾通常还是学生注意力最为涣散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写作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在备课阶段就考虑到课堂中的教学情节,尽最大可能提升本堂课程的教学趣味性,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让整堂课程迸发生机。如果只是机械性地长期采用同一种读写教学的模式,就会导致学生内心产生学习疲劳,在阅读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应用

(一)适当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因此,教师不能够以自身的所想所感而局限学生,更不能用自己的行为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而是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实践锻炼空间。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双向教学指导下,教师也要考虑到教学的差异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文本进行赏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度感受,让学生真正从好的文章中获得感悟和提升,享受阅读文章的乐趣。因此,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应该明确自身的领路人位置,充分发挥教育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好的写作技巧以及优质的写作段落,帮助学生养成火眼金睛,使其通过自主阅读也能够辨识文章中优质的写作部分。第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该对阅读课程安排的文章进行筛选,针对某些优质的阅读作品还应该进行精读教学,细致地引导学生对精读文本的每一个段落进行研读,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优质作品。第三,教师在引领学生赏析文本的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记录和摘抄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写作蓄力。

除此之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优质文章的写作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在课堂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锻炼,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善于借鉴文章中的优秀词句。而在阅读课堂上也要注意让学生将文章中的优质部分进行笔记和摘抄,通过这种相辅相成的教育方式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的脑海中积累更多的优质词句。这样,学生就能在写作过程中将其进行灵活应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意义非凡。

(二)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综合能力

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写作,并且灵活地对不同的写作题目进行发挥,是学生将阅读技巧内化并能有效应用的重要标志。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读书和写作这两个活动同时进行。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就可以积累海量的词汇以及文章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同时,学生在针对不同题目进行写作锻炼的过程中,也能够对文章的构架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阅读同类型文章时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式以及逻辑方法。这样,学生将会对研究阅读技巧变得更加有兴趣,让阅读课堂的教育进一步得到升华。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寻找课外资源进行阅读拓展,并且将读书小结或心得记录在摘抄本上,并让学生在积累一段时间后进行交流和分享。除此之外,板报设计也是学生实践锻炼的另外一种形式。教师可以每周寻找一个板报主题,让学生充实主题中的内容,使其通过板报设计得到写作技巧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珍珠鸟的教学内容,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运用灵活生动的描写方式将视频中动物的外形、叫声以及活动特征都记录下来并进行展示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由于个性爱好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小动物进行描写,这些动物虽然描写的主体内容不同,但是学生在学习过后都能够采用准确生动的描写方式将其特征描绘出来。

(三)拓展阅读材料,对不同的阅读故事进行续写

优质的阅读文章是阅读课程教学的根基,但是如果仅将教学目光局限在语文课本中,那么语文阅读课堂难免过于单调乏味。教师应极力扩展教学渠道和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中大开眼界,拓宽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单纯的课文文本教学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和感知上的疲劳,还会让学生失去阅读文章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教学方式和能力的改进,通过积极地与同行进行讨论,让更多的高质量阅读文本进入阅读课堂。

通过对课外的优质教材进行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会感叹优质阅读教材中描写的不同内容。为了达到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目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优质阅读材料,还可以在课堂中给列出学生一些优质材料的书名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然后将阅读成果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在第二天的课堂中进行交流和展示。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让学生更加具有寻找优质阅读材料的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读书大会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中展示,在展示中获得升华,使其更加具有课外文本阅读的热情,同时也在阅读中发现其中的趣味。

例如,在学习完《狼和小羊》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同类型的童话故事题材,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中的各类型童话故事,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过后进行交流,说出其中最有趣和最感兴趣的故事,并且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续写。又如,在阅读《狼来了》的故事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拓展性的写作题目:如果放羊的孩子前两次都没有欺骗人们,那么结局会是怎么样的呢?通过这种想象写作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地运用自身的想象力,想象不同的故事结局,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故事中内容的思考,真正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了有效锻炼。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驱动了学生对阅读和文章写作的学习,同时也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其实兴趣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的内核动力。学习兴趣并不是由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所决定的,而是一种心理引导因素。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通过有效的趣味性指导方式极大地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埃及金字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利用多媒体播放金字塔的图像资料以及各类型视频,还可以播放一些古埃及的音乐,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神秘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埃及金字塔的绚烂。然后,教师再按照阅读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文章中金字塔的描写进行阅读和理解。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文章中应用怎样的方式对金字塔进行描写?然后布置课后仿写任务,让学生对自己熟知的景点采用相似的描写方式进行写作。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结语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综合型语文能力意义非凡。因此,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必须有意识地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应用,通过这种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双向提升。

猜你喜欢

优质教学方式文章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