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正式生效背景下 广西粮食行业检验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2022-07-14陈宁春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阐述RCEP正式生效给广西粮食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广西粮食行业检验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着力提升粮食检验技术专业认知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搭建多学科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建立粮食检验人才综合评价体系、依托RCEP生效新机遇拓宽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措施。

【关键词】RCEP 广西粮食行业 粮食检验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5-0131-04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涵盖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经贸规模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RCEP带来的市场红利、贸易红利逐步释放,将给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历史性的变革。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哨站”,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极重要的战略作用,当充分利用这有利条件促进广西粮食产业发展。

一、RCEP推动下广西粮食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广西粮食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广西处于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广西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河流众多,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 350条。广西有1 628.6千米的海岸线,北部湾是中国走进东南亚最便利的海上通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概括来说,广西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的连接点、国家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前哨站”以及中国“北粮南运”和中国进口东盟粮食的枢纽。广西首府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区位优势。广西是我国华南乃至全国稻米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稻米独具的“米粒细长、米香醇厚、口感软糯、营养价值高”等主要特点,深受國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同。

2019年广西的产粮县(国家级)数量约为23个,全区粮食产量总计突破1 332万吨,全区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17位。2020年广西全年的粮食生产目标确立为以增加水稻播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为主抓手,将粮食播种面积确定为4 151万亩,力求保持粮食产销平衡。由此为抓手,广西积极推进增加粮食产品的有效供应、提高粮食质量安全,重点推动“优质粮食工程”等一批大型粮食工业项目,并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广西1 5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鼓励一批满足条件的县份积极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在此基础上,RCEP的正式生效,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中国—东盟粮食物流产业园”一期工程将完工并投入使用,将使广西成为具备区域性和国际化的大型现代粮食物流中心。

(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粮食质量与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作出过重要指示,都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在党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思想,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2021年提出的乡村振兴政策,又进一步把粮食生产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鼓励农村种粮,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持续稳定。

(三)RCEP给广西粮食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RCEP自由贸易协定包括15个成员国,人口数量约占全球人口数量的30%,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RCEP成员国的GDP总和已经超过了25万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的生效极大地推动了区域贸易自由化以及贸易便利化,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进而为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广西有发展势头良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的国别结构、商品类目、贸易方式均趋于多元化。RCEP的生效给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关税的降低刺激了广西的进口需求,原产地独特的“区域累积规则”完善了广西的供应链布局。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非关税壁垒也进一步降低,政策也不断得到完善,这些将带动广西的进出口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依托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粮食的产业优势以及RCEP协定生效的刺激带动作用,广西粮食产业发展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然,RCEP的签署也给广西的粮食对外贸易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成员国的粮食产业链将冲击广西的粮食产业链,降低广西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CEP的关联效应也将增加广西粮食产业的风险。为更好地抓住机遇,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广西应牢牢抓住RCEP生效的重大机遇推动粮食产业的新发展,充分发挥广西作为国家重大开放平台的门户作用,着力升级和创新粮食产业链,提升粮食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粮食对外贸易水平。

二、广西粮食行业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广西在粮食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如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一些粮食院校在探索培养适应新时代、新需求、新发展的粮食检验技能人才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对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的认知度较低

粮食院校受地方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改变等因素的制约,相较于会计、金融、电子商务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热门专业,广西在粮食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局限性。一是由办学历史原因导致。粮食院校及粮食专业的撤、转、并,导致了粮食相关专业办学规模缩减、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脱节。二是实训基地不足。因为专业实训配套设施要求高、资金需求量大,但经济效益偏低,所以很少有粮食院校建设有完备的学生实训基地。企业实训通常安排在毕业季,时间比较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间接降低了专业认知度。三是粮食院校数量少,招生规模有限。大部分粮食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单招和高考低分数段学生,而且有的学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调剂到粮食专业,学生及家长对专业的认知度较低。

(二)教学实践环节被严重弱化

粮食检验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它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通常情况下理论课的课时量比重大,实践课的课时量则相对少。学生也几乎没有进行探究性实践的机会,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实践教学环节被严重弱化的现象,使学生从内心轻视实践操作。在课时、课程内容安排不甚合理的情况下,教师在有限的实践教学中,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开展实践教学。这种验证性实验大多是对理论或结论的重复验证,有比较固定的模式,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完成实验即可,没有太多的创新性,难以实现锻炼思维、提升能力、发展创新的教学目的,无法取得高质量育人效果,从而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

(三)教学内容缺乏国际视野

我国是生产和消费粮食最多的国家,尽管粮食产量连年保持高增长,但是进口数量也在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更多种类的粮食进入我国,使得进口粮食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愈加复杂。RCEP的15个成员国中,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是我国大米的主要进口国,澳大利亚是大麦的主要进口国。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占外贸份额比重较大,出口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大米、小麦、玉米等,其中,日本、韩国等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出口目的地。目前,我国进出口粮食的质量检验主要参照国家标准、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而进口粮食贸易合同的检验项目一般以粮食出口国的检验标准为准。各国粮食分级标准、项目定义方法以及检验标准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执行的标准与我国的差异比较大,给进出口粮食检验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对粮食检验工作提出很大的挑战。目前大部分粮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几乎都是面向国内,缺乏国际视野,没有将国外至少是与我国粮食贸易比较密切的国家的检验标准和检验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让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这些国家的粮食检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比较全面的检验技术,具备比较高的操作能力,从而造成了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脱节,造成RCEP生效后粮食国际贸易高端粮食检验人才匮乏的困境。

三、广西粮食行业检验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一)着力提升粮食检验技术专业认知度

纵观我国粮食改革、发展史,粮食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党中央始终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粮食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粮食检验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要高度重视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发展。粮食院校应针对社会对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的认知度较低的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大力宣传。一是明确专业定位,广泛宣传并扎实推进专业建设,以增加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增强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认同感,切实扭转社会对该专业不了解、不认可、不愿读的困境;二是联合知名粮企,打造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组建专业教师与行业导师双向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真实环境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粮食检验实训基地,全方位构建多维的立体的粮食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新体系;三是扩大专业规模,并适当提高粮食检验专业学生报读门槛,优化生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扩大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

理论教学的归宿在于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反过来又能很好地推动理论教学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广西粮食院校要注重培养粮食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创新和改革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实现教学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粮食检验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及时调整和补充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以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以企业需求为指引,以教材为载体,以实践、实训为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

从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重点推进新工科建设,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因此学校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以求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衡。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设计技术路线、实践目标的大致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实验背景知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具体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广西粮食院校要密切联系自治区教育厅、粮食局、粮食行业协会,与实力雄厚的区内外粮食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搭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多维度、高水平的粮食检验专业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迁移转化的需求,最后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

(三)搭建多学科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

将交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的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复合型、应用型粮食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不但涉及粮食方面的知识,而且涉及检测技术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粮食院校的优势学科。在新工科背景下,与传统的培养方式不同,粮食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是学科交叉融合。但是,粮食类院校的各专业容易受到传统农业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影响,大多存在教学内容覆盖面狭窄、课程设置理科化、学科交叉融合度低等问题,也大多采用比较单一的培养方式。这种比较单一的培养方式与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优化现有教学体系,把多学科融合起来,把粮食知识和检测技术知识统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比如,教师可以将粮食工艺类实训课程、微生物检验实训课程、检测技术理论课程等放到平台上,可以整合校内与合作企业的资源,搭建在线模拟实践室,方便学生学习和在线模拟实践操作。优化学科资源,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优化复合型、创新型粮食类人才培养体系。

(四)建立粮食检验人才综合评价体系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工科背景下粮食院校改革发展的核心,而要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离不开人才培养的评估工作。从某种程度来说,粮食人才评价体系影响着应用型、复合型粮食检验人才的培养质量。多样化、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探究性、创造性,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粮食院校现有的评价体系普遍较为单一,考核内容较为僵化,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缺乏对学生學习全过程的考量。随着新工科的实施,粮食院校应着力完善应用型粮食检验技术人才培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融为一体,将技能培养与未来的岗位要求相统一,对标对岗。对准粮食企业的标准,可以尝试建立多样化、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训锻炼、企业实践进行全过程的考核、评价,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知识转化情况,公平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进步。

(五)依托RCEP生效新机遇,积极拓宽国际视野

随着RCEP正式生效,国际贸易不断向纵深发展。我国进出口粮食数量大、品类多、货值高,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广,面临的粮食检验检疫的技术压力、人才压力也越来越大。广西粮食院校应该依托新机遇,直面新挑战,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RCEP主要粮食贸易国的粮食品质检验标准、技术与方法等内容。学校可编写与国际粮食贸易有关的专业教材,用国际的视角选择粮食检验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推动与RCEP成员国的粮食院校进行深度合作,探讨互派交换生、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粮食检验专业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与专业水平。

伴随着新工科建设和RCEP的正式生效,广西粮食院校要充分把握机会,精准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粮食检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改革陈旧的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市场匹配度和竞争力。粮食院校要着力提升粮食检验技术专业认知度、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搭建多学科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建立粮食检验人才综合评价体系、依托RCEP生效新机遇拓宽国际视野,弥补现有粮食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粮食检验专业毕业生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粮食检验行业技术发展的新需求,使粮食院校在改革发展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杰,郭红英,刘焱,周婷婷.国内粮食质量检验设备使用现状与发展方向[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9(6).

[2]李洪爽.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做好粮食检验与储粮质量监管工作[J].食品安全导刊,2020(3).

[3]陈明伟,张永军,曾芳芳,李俊飞.浅谈质量检验在粮食工作中的重要性[J].粮食与食品工业,2020(2).

[4]张令,周艳,王明璐.基层粮食检验人员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7).

注: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粮食行业检验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A0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宁春(1975— ),广西南宁人,硕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食品检验。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