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氟苯甲酰氯的合成研究

2022-07-13马立强

化学与粘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苯甲三氯氯化

马立强,张 伟

(济源市恒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 济源 459000)

引 言

对氟苯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众多精细化工中间体,被用作合成多种医药[1~3]、农药[4~7]的主要原料,是合成脑血管扩张药物“氟苯桂嗪”[8]、降血脂药“罗苏伐他汀”[9]、杀菌剂氟吗啉[10]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随着科技进步,对氟苯甲酰氯许多新的用途正在被不断开发出来。

目前国内合成对氟苯甲酰氯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以对氟苯甲酸为原料,与氯化亚砜反应制得,缺点是收率低且尾气不容易分离[11,12];②以对氟苯甲醛为原料,经氯化制得,缺点是原料成本高[13,14];③以对氟甲苯为原料,经氯化制得对氟三氯苄,再经水解、蒸馏制得对氟苯甲酰氯[15,16]。

实验选择方法③制得对氟苯甲酰氯,探讨反应温度、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合成对氟苯甲酰氯收率的影响,以得出最优的合成工艺条件。

1 实 验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实验原料:对氟甲苯,工业级,江苏万隆化学有限公司;氯气,工业级,郑州市邙山中石化工厂;三乙胺、氯化锌、三氯化铁、醋酸锌、三乙醇胺、吡啶,化学纯,河南省千灯化工有限公司。

实验仪器:254nm 紫外灯;SP-6890 气相色谱仪;自制陶瓷弹簧填料精馏塔。

实验主要原料的物性见表1。

表1 主要原料的物性Table 1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in raw materials

1.2 合成路线

1.3 实验步骤

1.3.1 对氟三氯苄合成

向500mL 四口瓶中加入对氟甲苯220.5g(2mol)、过氧化苯甲酰催化剂0.4g 和三乙醇胺抑制剂0.2g,打开紫外灯,升温至80℃,开始通入氯气,GC 跟踪反应过程,至对氟三氯苄含量不再增加,停止通入氯气,关闭紫外灯,向四口瓶中通入氮气赶走氯气及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保温1h,冷却,得氯化液422.0g,其中对氟三氯苄420.3g,质量分数为99.6%,氯化反应收率98.5%。

1.3.2 对氟苯甲酰氯合成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搅拌器的500mL 四口烧瓶中加入对氟三氯苄420.3g(1.97mol),升温至80℃时开始滴加3%三氯化铁的水溶液92.3g,滴加时间约2h。滴加完毕,升温至120℃,并保温2.0h 至原料完全反应。减压蒸馏,收集120~122℃馏分,得到对氟苯甲酰氯308.9g,质量分数99.5%,水解反应收率98.9%。两步总收率97.4%。

2 结果与讨论

为得到高收率的对氟苯甲酰氯,对制备对氟苯甲酰氯中氯化反应、水解反应中反应温度及时间、抑制剂种类及加入量、催化剂种类及加入量进行了筛选,以得出最优的氯化反应、水解反应条件。

2.1 氯化反应条件优化

影响对氟甲苯氯化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反应温度及时间、抑制剂种类及加入量,本实验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研究氯化反应温度及时间、抑制剂种类及加入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2.1.1 反应温度及时间的选择

氯化反应受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较大[17]:反应温度低,反应速度较慢,对氟三氯苄的转化率较低;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对氟三氯苄的转化率越高,但易产生产品的挥发损失,温度高也会使抑制剂易分解,导致抑制剂加入量增加[18]。改变氯化反应温度及时间,研究其对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2 所示。

表2 反应温度及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Table 2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conversion rate

以对氟三氯苄为目标产物,从表2 可知,反应温度大于100℃时,对氟甲苯转化为对氟三氯苄的量较多。反应温度为100~105℃和115~120℃时,反应生成对氟三氯苄的量相差不大,考虑能耗因素,选择氯化反应温度为100~105℃。反应温度确定后,改变反应时间,研究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当反应时间为3h、5h、7h 时,对氟三氯苄的含量分别对应为40.5%、91.5%、92.3%,即反应时间从3h增加到5h 时,对氟三氯苄含量从40.5%增加到91.5%,增加比较显著;反应时间从5h 增加到7h时,对氟三氯苄含量从91.5%增加到92.3%,增幅较小,考虑合成效率,选择氯化反应时间为5h。

2.1.2 抑制剂及加入量的选择

对氟甲苯的侧链氯化属于自由基链式反应,当氯化反应中含有铁离子时,导致苯环上发生氯化副反应,从而降低侧链氯化反应收率[19,20]。有机胺、吡啶及醇胺等含孤对电子的化合物能抑制苯环上氯化副反应的发生[21,22]。改变抑制剂种类和加入量,研究其对侧链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图1 反应了抑制剂种类对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

图1 抑制剂种类对反应收率的影响Fig.1 The effect of the types of inhibitors on the reaction yield

从图1 可知,在其他反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添加抑制剂,反应收率只有88.7%,而抑制剂三乙醇胺、吡啶、三乙胺均能提高氯化反应收率。添加三乙醇胺为抑制剂时,收率最高,为96.3%,三乙胺次之,吡啶最小,但三者对收率的影响差别不大。因吡啶具有恶臭,三乙胺沸点较低,容易挥发,综合比较后选择三乙醇胺为最适宜的副反应抑制剂。

图2 反映了三乙醇胺加入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从图2 可知,随着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反应收率逐渐增加,这是因为随着三乙醇胺加入量增加,苯环氯化的几率减小,侧链氯化反应几率增加,故侧链氯化反应收率增加。当m(三乙醇胺)∶m(对氟甲苯)从0.1∶1000 增加到0.7∶1000 时,反应收率增加显著,从90.9%增加到98.5%;当m(三乙醇胺)∶m(对氟甲苯)从0.7∶1000 增加到1.1∶1000时,反应收率增加不明显。考虑生产成本等因素,选择当m(三乙醇胺)∶m(对氟甲苯)=0.7∶1000 时为最优的加入量。

图2 三乙醇胺加入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Fig.2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 of triethanolamine on the yield

2.2 水解反应条件优化

影响对氟三氯苄水解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滴水量、水解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及加入量。本实验在滴水量确定的情况下研究水解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及加入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2.2.1 反应温度的选择

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影响较大,主要影响水解反应程度和杂质的含量,从而影响反应收率。反应温度合适时,水解反应速率大,杂质含量少,反应收率高。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水解反应温度,考察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 所示。

从图3 可知,水解反应温度从80℃升至120℃时,反应收率逐渐增加,从60.8%增加到97.4%;当反应温度从120℃增加到140℃时,反应收率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从97.4%降到92.2%。其主要原因:水解温度偏低,对氟三氯苄水解速度慢,生成的对氟苯甲酰氯容易继续水解,生成对氟苯甲酸和氯化氢气体;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选择温度120℃为最合适水解反应温度,在此温度下,水解反应收率达到最高,达97.4%。

图3 水解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Fig.3 The influence of hydrolysis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2.2.2 催化剂的选择

在水解反应时,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水解反应速率,优良的催化剂对水解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3]。实验选择三氯化铁、醋酸锌、氯化锌做催化剂[24,25],考察了这三种催化剂及加入量对水解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

图4 催化剂及加入量对水解反应收率的影响Fig.4 The influence of catalyst and its amount on the yield of hydrolysis reaction

由图4 可以看出,水解反应收率随催化剂种类及加入量的变化而变化。当催化剂加入量相同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为三氯化铁>醋酸锌>氯化锌;对同种催化剂,反应收率随催化剂加入量(物质的量)的增加而增加,当n(催化剂)∶n(对氟三氯苄)=0.02∶1 时,继续增加催化剂加入量,反应收率增加不明显。综合考虑,确定选择三氯化铁作为水解反应的催化剂,并确定n(三氯化铁)∶n(对氟三氯苄)=0.02∶1 为最合适加入量,在此条件下水解反应的收率为98.9%。

3 结 论

以对氟甲苯为原料,经氯化、水解、精馏制得对氟苯甲酰氯,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得到最优工艺:

(1)氯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00~105℃,反应时间5h,抑制剂为三乙醇胺,且m(三乙醇胺)∶m(对氟甲苯)= 0.7∶1000,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98.5%。

(2)水解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为三氯化铁,且n(三氯化铁)∶n(对氟三氯苄)=0.02∶1,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98.9%。两步总收率高达97.4%。

优化后工艺具有反应条件简单、工艺稳定、反应总收率高的特点,并在济源市恒顺新材料有限公司规模化生产中得到验证。

猜你喜欢

苯甲三氯氯化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CCl4和HCl气体氯化铀氧化物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研究
氯化炉制备四氯化钛综述及应用展望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二苯甲酮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生物活性的影响*
世界上最苦的物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