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07-13张静涛王欣然韩斌如刘雪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胸腔镜白蛋白住院

张静涛 王欣然 韩斌如 强 莹 刘雪琪 张 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北京 100053)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是目前医学界学者关注的重点[2-3]。目前对于大多数患者尤其是肺癌早期患者,手术切除治疗仍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式,但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概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心律失常是肺癌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导致住院时间增加,使患者发生卒中等不良事件,还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4-5]。国内外多项研究[5-6]显示,肺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0.2%~31.2%,且年龄≥60岁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可达38.46%。因此早期评估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进行早期纠正性治疗,避免诱因,对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采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100例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病房住院并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60岁)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60~69岁者61例,70~79岁者31例,≥80岁者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认为原发性肺癌,且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治疗;②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无严重功能紊乱。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甲状腺功能异常;②患者术前行放射治疗或新辅助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心律失常分为对照组(非心律失常组,n=81)及观察组(心律失常组,n=19)。本研究利用的研究信息不含有使受试者的身份被直接识别或通过与其相关的识别物识别的信息,属于免除伦理审查。本实验中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根据术后心电图做出诊断。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诊断学》[7]。本研究所涉及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心房纤颤 (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室性早搏(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了100次/min以上)。本研究对象中已排除术后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同术前一致的病例。

1.3 观察指标

1)基本资料: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史、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手术史等。

2)围术期指标: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第1天内胸腔闭式引流量等。

3)临床特征: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采用0~10疼痛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8],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其中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是否发生术后便秘,采用便秘罗马Ⅲ诊断评估量表[9]:①大便干结;②至少每 4 次排便中有 1 次排便困难或大便排不尽感;③便意频繁,却难以排出;④在不使用缓泻药或灌肠的情况下,1 星期内自行解大便≤2 次或长期无便意;⑤至少每 4 次排便中有 1 次直肠部位有大便;⑥至少每 4 次排便中有 1 次需要用手协助排便(如手指辅助排便,盆底支持排便)以促进排便。①~③之一和④~⑥之一共存:便秘,除此以外为无便秘 。

4)术后并发症: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大量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5)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40 g/L为异常,≥40 g/L为正常)、血红蛋白(男性:<120 g/L为异常,≥120 g/L为正常;女性:<110 g/L为异常,≥110 g/L为正常)、血钾(正常范围:3.5~5.5 mmol/L)、血钠(正常范围:135~150 mmol/L)、血钙(正常范围:2.12~2.58 mmol/L)等指标的浓度。

6)辅助检查:收集患者术前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l)(<80%为异常,≥80%为正常);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FVC)%](<80%为异常,≥80%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及临床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患者年龄及高血压的发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of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化验等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发生便秘、术前心电图异常、白蛋白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化验结果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auxiliary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续表2

2.3 肺癌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以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因素:年龄、高血压、手术方式、排便困难、术前心电图异常、白蛋白异常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手术方式、术后便秘、白蛋白异常是肺癌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心电图异常不是肺癌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3。

表3 肺癌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Tab.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rrhythmia in patients after lung cancer surgery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肺癌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27%~20.00%,一定程度的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延长重症监护及总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及患者痛苦[10-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平均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也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Thakur等[12]研究认为,年龄是发生心律失常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心房心肌组织随年龄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导致心房结构重塑,当机体出现氧化应激、炎症等因素时,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较大。既往研究[13-14]显示,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而高龄、糖尿病、高血压等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本研究中,年龄、高血压两项指标在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笔者推测,周围血管疾病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在本研究的病例中,行肺叶切除者29例,肺段切除者27例,肺楔形切除者42例,全肺切除2例,淋巴结清扫者71例,手术时间>3 h者23例,术中出血≥200 mL者2例,其中手术方式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例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均发生了心律失常。众多学者[6,15]认为,肺组织切除与术后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相关性,且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加,肺功能损伤程度增加、心房负荷加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均不是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考虑与全胸腔镜的手术方式有关。有文献[16]报道,全胸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而言,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见微创的手术方式有利于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血清白蛋白浓度是临床上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常见指标,白蛋白浓度降低常常提示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低下,术后耐受程度低,较易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7-18]。便秘是肺癌术后常见症状,多与手术损伤、麻醉药物刺激、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等因素有关,文献[19-20]报道,有20.0%~30.0%的择期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出现便秘。用力排便时屏气过度使右心房压力过高,心脏负荷为正常排便的5倍,易导致心率增加及心律失常[21]。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发生便秘16例,发生率为84.21%,且有4例患者在用力排便后3 h之内发生了房颤,因此对于老年肺癌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术后便秘,也是减少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因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两组样本量比例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倚。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样本量,完善本项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其具体防治措施及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高血压、手术方式、术后便秘、血清白蛋白浓度等因素有关,有助于医护人员早期发现术后心律失常风险较高的患者,并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措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张静涛: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撰写论文;韩斌如、王欣然:论文总体把关;强莹、刘雪琪:采集、分析数据;张毅:审订论文。

猜你喜欢

胸腔镜白蛋白住院
妈妈住院了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