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服装产业中的接受赋能
2022-07-13李超德
谢 琳 李超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5123)
中国服装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民生行业,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长期存在“大而不强”的发展矛盾,直接表现为庞大的库存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诸多传统服装制造企业正面临转型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服装制造产业中诸如抄袭、山寨等问题层出不穷。应该意识到,其中更深层原因或是中国设计理论和产业体系构建的缺失,针对服装产业形态的改变已刻不容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全球最大的人口数量,无疑长期是全球服装品牌竞争的蓝海。对于中国传统服装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了解市场并积极作出战略调整以应对当下和未来的竞争。本文讨论的中国服装产业拥有的主要环节为:服装设计→服装品牌→服装制造→服装销售,从服装设计至服装制造的三个环节被认为是服装产品的特性构成,是接受赋能的主要对象。本文通过接受美学中对于“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两个重要概念的扩展分析,用接受视角看待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历程。在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中发现中华民族自信的变化历程,用接受美学丰富民族自信的理论基础,为服装产品的功能性、心理性期待提供更深论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尝试为中国服装产业提供更有效、更积极的转型发展理论支撑。
一、接受美学与服装产业的内核联系
接受美学是基于文学作品的存在史,将研究重心突破性地从“作家”到“读者”转移的产物,其“以人为本”的核心观点革故鼎新,为与人相关的实践活动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接受美学及其理论最早由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文艺学教师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 1921—1997)、沃夫尔冈·伊瑟尔 (Wolfang Iser,1926—2007)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共同提出。他们从事针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研究并逐渐形成接受理论的“康斯坦茨学派”。姚斯的研究倾向于宏观范式的框架搭建,伊瑟尔倾向更具体微观的接受行为研究。20世纪70年代,接受美学逐渐成为拥有重要地位的理论潮流。该理论以联邦德国为起点,快速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及欧洲大陆普及。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中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设计美学、传媒心理、传播学等方向的理论体系构建中。
姚斯在发表的文学作品《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1)Lihs U.,Literaturgeschichteals Provokation der Literaturwissenschaft. Berlin: GRIN Verlag, 2010,p.5.中提出对于“接受”的辩证思考,他认为“作品”的意义由作品本身和接受主体所赋予的回馈组成。他从经验角度出发在接受美学中提出的代表性概念为“期待视域”,这与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876)提出的“前理解”(2)原词为德语Vorstruktur, 词义为: 预结构。异曲同工。海德格尔认为所谓的“前理解”是个人经验所得但不受自我意识支配而自由改变的。(3)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 (Sein und Zeit) .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62,p.8.而“期待视域”在其基础上发展,大体用以描述“在接受行为之前,接受主体已具备的一定自有思想和期待”(4)Lihs U.,Literaturgeschichteals Provokation der Literaturwissenschaft. p.5.的状态。
在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利用反馈和期待形成一定“审美经验”主动参与创作。作品入市后可能持续与不同接受主体产生互动,故而其意义不仅是由接受主体赋予而且更为开放且持续变化的。“期待视域”与“审美经验”相似却不相同,“审美经验”被认为是带有先验色彩的接受积累,而“期待视域”则带有主动的意味。托尔斯泰认为优秀的作品具有感染人心的能力,感染的程度越深,其艺术作品越优秀。(5)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9页。这是对姚斯所定义的接受理论的有力补充。换言之创造客体通过作品与接受主体互动,接受主体利用自身的期待和反馈通过接受意愿的高低影响创造客体的未来创作。接受主体对作品的期待视域包含着个人感悟,即可能随着教育水平、周围信息、社会背景、生活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审美经验和期待视域是动态变化的。如果构造一定的社会环境、舆论方向,则可以达到塑造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域的目的,从而引领接受行为。从更大视野看待接受美学的普遍性,发现其广泛适用于“制造者和接受者产生互动”的领域。可以认为服装意义的完整来源于被接受主体接受,即产生消费行为。服装设计是以服装制造为基础,是设计客体使用更先进理念和超前审美引领市场流行、赋能传统生产、优化产品从而助力接受与消费的手段。
在对接受美学的研究中,可以清晰发现其与服装产业内核的一致性。姚斯认为文学作品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最终意义有三个步骤:创造、阅读、接受。(6)[德] H.R.姚斯、 [美] 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金元浦、 周宁译,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6-36页。在服装产业中,产品的好坏由最终的市场反馈所决定,其三步骤则为设计制造、产品销售、市场接受。接受美学在服装产业的研究中具有普遍性,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利用“审美经验”和“期待视域”达到调控接受主体心理与行为从而精准化生产或销售目的的理论研究。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解应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即客观事物的双重性。一方面,了解并满足目标人群的“期待视域”,产品拥有对目标人群更精准的情感共鸣,在特定时段无疑更易被接受和传播。另一方面,如果无限满足“期待视域”,唯接受主体的期待为上,那么随着接受主体审美经验的愈加丰满,对未来产品的期待指数增高,接受主体或将产生审美疲劳感,与产品的良性沟通出现裂痕。与此同时,“期待视域”中出现极端现象——“错误期待”(又称变态期待),指的是部分接受主体对粗俗题材的特别偏好。
综上所述,如何合理掌握产品被期待的阈值是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设计客体在设计流程中应把握设计审美与市场审美的平衡,避免急功近利、博人眼球而步入离经叛道、抄袭剽窃、背离公序良俗的错误方向。服装设计是以人为本、赋能服装制造的实用科学,孤芳自赏便与服装设计的出发点相悖,缺失接受的服装产品不可避免丢失了相应的市场意义和价值肯定。正如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的观点:通过消费,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7)[德]海因茨·D. 库尔茨:《经济思想简史》,李酣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第18-25页。
二、接受视角下的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历程
用接受理论的视角看待中国服装产业,可将设计客体即服装制造水平细分成服装设计力、服装品牌力、服装制造力。服装产品作为产业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受到设计力、品牌力、制造力的三重影响。三者相辅相成,围绕服装产品构成了一体多翼的辩证关系。理论在一定条件之上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接受理论对于中国服装产业规律和现象的总结作用建立在产业基础构建较为完善的条件上。相较发达国家、新中国服装产业起步较晚,对于中国服装产业中接受现象的存在分析应建立在对产业发展的整体梳理之上。
(一)萌芽期:1949年至1982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化程度较低,包括布料在内的生活必需品通常依据配额限量供应。与此同时,商品市场受到较大压抑,人民的日常服装基本依赖自家手工制作。该时期严格意义上尚不存在“服装工业”,而是建立在纺织业基础上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服装手工业。1978年12月,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向后,计划经济制度逐步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型。1983年国务院决定全面取消布票,充分放开纺织品的市场供应。原料和政策的双松绑,使得中国服装产业有了萌发的初始条件。
(二)基建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
中国服装工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对外开放的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前店后厂、上住下作”的形式随着投身服装制造业的人数增多而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与服装制造工业的快速发展几乎同时发生的是外国服饰文化的涌入。西方服装品牌以鲜艳的颜色、精良的制作、大胆的廓形深深震撼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并与国内较为普遍的布拉吉、中山装、深色系军式服装等形成鲜明对比,一时间西式洋服供不应求。由于中国服装产业的起步较晚,服装设计的专业教育也相应薄弱、设计人才稀缺。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服装设计专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学科。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部实施了“知名服装设计师、知名服装品牌”的“双名工程”。在该工程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浙江宁波的“杉杉”品牌曾打出“百万年薪求服装设计名师”的广告,轰动一时。十年左右的综合发展,使得中国服装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具有一定的加工基础和品牌意识。
(三)蓄能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0年初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服装教育体系和服装品牌意识的初步铺垫完成后,中国服装产业以地区产业集群为中心迎来了品牌涌现风潮,其中较知名的有:以福建泉州为中心,以七匹狼等为代表的男装产业集群;以深圳为中心,以玛丝菲尔为代表的女装产业集群;以浙江宁波为中心,杉杉、雅戈尔等为代表的商务装产业集群;浙江温州和东莞为中心的服装、箱包加工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出现代表着中国服装产业的生产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意,开始筹办各式服装设计比赛。设计比赛为中国服装业输送了第一批专业设计人才(见表1),其中较知名的有王新元、张肇达、吴海燕、马可等。
表1 中国20世纪80、90年代服装设计比赛不完全统计
(四)茁壮期:2000年左右至2020年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拥有了更大的贸易机会与平台。中国服装制造量在该阶段首次成为世界服装制造量的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服装加工与制造中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持续加深,中国人民拥有了更加丰厚的物质基础,由此带来更深层次的“审美期待”,对于服装不再满足于质量和价格。服装在更大纬度里拥有了社交需求和精神属性,被认为是消费者自我性格的展示。中国服装产业开始出现制造与销售的不平衡现象,同质化竞争激烈,服装产品的迭代周期较短等问题由此产生。通过对中国服装产业的分阶段梳理,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至2000年初期,由于商品市场尚未饱和,接受主体对于服装产品的期待阈值较低,大量的接受行为帮助该阶段的中国服装产业迅速发展。随着中国更大程度的开放,中国服装市场中的接受主体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从而对服装产品产生更大的期待。然而中国服装产业中的制造企业大多存在着经营与生产惯性,在制造水平提高后,缺少对发展理论和市场变化的辩证思考,使得产业数量在相似品类中大幅聚集,逐渐造成产业的库存压力。可以合理预测,在工业制造水平持续提高的大背景下,优良的质量必将成为服装产品的竞争门槛。在生产水平得到保证的条件下,品牌力和设计力将成为服装产品长远发展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为庞大的国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疑长期是全球服装品牌竞争的蓝海。中国服装产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如何抓住时机、在一体多翼的基础上,通过接受美学赋能产业的结构优化,无疑是中国服装产业目前的重要尝试。
三、中国服装产业中的接受案例
接受案例指的是设计客体通过发现接受主体的需要而制造出满足需要的产品的案例。从接受美学可以延伸服装产业的三个重要环节为:发现需要、满足需要、获得意义。接受主体对于服装产品的期待视域可以分为功能期待和心理期待。功能期待表现在对于服装遮蔽、保暖、挡风、防水等的服装物理需要,属于上文所述的服装产业制造力的范畴;心理期待则表现在对于接受主体精神需要的满足上,往往依托于服装设计力和品牌力。功能期待决定着服装特点,如面料、工艺、材质、质量等;心理期待决定着服装特性,如对于接受主体自我身份或性格的展示、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等。服装产品在满足以上至少一重期待时,往往更易被接受主体所接受。
在接受美学的叙事中,可以将服装设计中的风格和审美看作当下环境的产物,是对过往社会审美经验的重新加工,从中梳理出接受视域的发展趋势。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和风格与时代背景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在第一、二、四届的比赛中,金奖作品和获得者中的中国参赛者分别是设计师吴海燕(8)吴海燕:《鼎盛时代》,由吴海燕老师本人提供。的《鼎盛时代》(见图1),设计师马可(9)马可:《第二届兄弟杯金奖作品——秦俑》, http://vogue.sina.com.cn/o/o/6821.html, 2001年3月27日。的《秦俑》(见图2),设计师武学凯、武学伟(10)武学凯、武学伟:《第四届兄弟杯金奖作品——剪纸儿》, http://vogue.sina.com.cn/o/o/7196.html, 2001年3月27日。的《剪纸儿》(见图3)。可以明显感觉设计师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背后蕴藏的是中国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1 吴海燕《鼎盛时代》(1993年)
图2 马可《秦俑》(1994年)
图3 武学凯、武学伟《剪纸儿》(1994年)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服装产业的蓄能期,该时期诸多优秀服装设计师胸怀壮志、善于思索。立足中国市场,细心留意市场需要并勇于突破束缚,开启服装市场中的新门类。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服装设计师王新元在20世纪90年代初预测中国职业女性将不断增加而率先创办了针对职业女性的“新元牌”职业女装(11)该系列图片由王新元老师本人提供。,成功打开市场并引领了该品类服装的流行风潮(见图4)。
图4 新元牌职业女装
中老年人因为身形变化,相较于青年人可选择的服装种类较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数中国中老年人通常衣着深色布衣与布鞋。知名服装设计师李欣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调研旅途中,发现中西方中老年人服装的明显差距,其在1991年设计面世的针对中老年人的系列服装,一改传统中老年服装单调、乏味的特点。其设计的服装剪裁利落、款式大方,《彩虹》(12)该系列图片由李欣老师本人提供。系列更是开辟了中老年服装的细分市场(见图5、图6)。随后国内又创立了众多中老年服装品牌,其中石家庄胖太太品牌、无锡依布女装、深圳米兰登服装等,均在20世90年代成立,发展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市场规模。
图5 李欣《彩虹》系列中老年服装 (1991年)
图6 李欣《彩虹》系列中老年人服装(1991年)
随着服装设计人才的增多、制造水平的提高,进入2000年后,中国服装设计风格愈发丰富、服装品类也随之细化,反映出中国服装市场的蓬勃与活力。中国经济环境和增长速度的持续向好,使得国际时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中国服装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这是对中国服装产业整体实力的较大挑战。上述的接受案例的相似点均是率先发现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并快速反应、制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相应产品。在市场经济的自由氛围中,接受主体日益增长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域将引导并促进服装产品的快速迭代。要想引导人们的审美与期待就要尊重大多数人对服装的欣赏习惯,适应人们的审美需要。(13)李超德、张蓓蓓:《服装评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4页。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服装产业出现了复杂的变化。有根据地域文化产生的“汉派”“海派”“杭派”“闽派”等服装流派;有根据目标接受群体不同产生的“都市女装”“商务正装”“休闲装”“运动休闲装”等服装品类;有主打外国风格的品牌,如“美式街头”“韩流”“日系”“英伦风”等;中国社会对于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呼声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不断水涨船高,国内关于“国服”的讨论热烈,随之出现的“汉服”“唐装”热,亦是接受主体需要和期待的融合体现。服装设计是强化产品接受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接受理论,从接受主体出发,善于发现市场的细分变化,及时满足需要并引领未来审美是服装设计师们的义务,亦是中国服装产业得以不断优化的方向。
四、接受赋能与中国服装产业发展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接受主体成为信息交流的终端,丰富且碎片化的信息使得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域”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对中国服装产业发起了新的挑战。中国服装产业的整体起步较晚却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服装加工规模和产量的双第一。行业的发展通常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周期性规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4)《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110/c64094-26001005.html,2014年11月10日。,中国服装产业的增速也随之放缓。在变化莫测的全球竞争中,中国服装业无法依赖惯性思维或照搬他国发展经验,需要发展自我的产业价值体系和升级方法框架。
接受赋能指的是通过接受美学的视角调整产业重心从而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接受美学在服装产业中展现接受规律的一般性。目前中国服装产业由于制造量与销售量的不平衡导致产能过剩态势。产能过剩一方面导致企业周转资金被占用,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产业的良性运转与发展造成阻碍。中国服装产业在寻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然要遏制当前已有增强趋势的产能过剩态势,对于过剩态势的解决思路基本为“调控生产、扩大接受”。接受理论对于中国服装产业中的主要生产环节,即“服装设计”和“服装制造”中体现出下列相应的指导优越性:(1)重视调研:将目标市场中接受主体的中短期“审美经验”进行整理和提炼,以服装设计为手段进行选择性、概括性表达,从而满足目标主体对于产品的期待和需要。(2)重视功能:对服装产品的质量、材质、工艺等制造环节精益求精,注重技术研发;满足接受主体在“期待视域”中的“功能期待”的同时提高服装产品的门槛,打破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循环。(3)重视心理:在质量可靠、工艺精湛的基础上,挖掘地方或民族文化,通过“文化同频、心理同源”深入打造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的接受范围,为服装产品赋予品牌效应。满足接受主体“心理期待”的同时提高服装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
以上三点是建立在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上,以“审美经验”和“期待视域”为主要理论依据,并存在逻辑递进关系。通过调研,增加对相应接受主体的了解,分析接受主体“审美经验”的组成,梳理接受主体的信息来源、审美构成、生活条件等。同时可以将调研数据全面梳理整合后,指导下季度的服装风格、色彩、材质、款式等的设计与开发。调研和研究接受目标是为产业寻找贴合市场的机会,或可帮助服装企业在短期内达到适销对路、精准生产的目的。服装作为拥有社会属性的生活刚需产品,对于接受主体而言,除了满足基本的穿着需要,还需要满足更高层级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充满象征意义,通常通过品牌形象和相应的品牌文化进行传导。对于中国服装产业而言,在把握质量、拥有产品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还需拥有品牌营销意识。品牌是中国服装产业现阶段优化与升级的进阶目标,通过培育品牌,可以绑定对品牌文化有着相似需要的接受主体为忠实客群。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强品牌影响力,从而扩大服装产品的接受范围和程度,缓和滞销带来的产业库存和优惠迟滞问题。
五、总结
中国服装产业的快速崛起是人为建设的结果更是中国发展的必然。“大而不强”是中国服装产业当前的瓶颈问题。制造业的规模宏大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然而规模庞大通常使得升级和转型较为困难。中国服装企业应正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困难与挑战是中国服装产业优化升级的良好机会。服装是社会意识的产物,服装产业中的设计客体应善于发现市场需要,精准满足需要,并输出价值取向引导市场的良性审美。这是中国服装产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发展内容。本文以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用接受美学视角辩证看待中国服装产业中“引领市场,赋能生产”的基本原理,以期论述接受主体体验的重要性并达到优化产销关系、精准设计生产、缓解库存压力、释放企业活力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