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化驱动的《高级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合模式研究
——以“A More Perfect Union”为例
2022-07-13杨加伟
杨加伟
(重庆移通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52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新发展,中国青年开始从政治意识的深处重新整体性地、结构性地认知美国,同时在对比中更深刻地认知中国。在这一“再认识”和价值观解构与重构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青年价值观塑造、坚定其“四个自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西方语言哲学的“概念工程(conceptual engineering)”视域来看,“课程思政的概念工程建设性质在根本上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形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明确“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但思维形态的改变绝非易事,在“融入”过程中,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存在思政素材建设落后的问题或思政流于形式的困境。多数教材尚未以“立德树人”、树立“四个自信”为宗旨进行系统性结构调整或内容更新。有学者认为,外语教材普遍存在系统性不强甚至呈碎片化,造成中国元素的融入流于形式,思政元素直接灌输给学生,将思政教育弄成“盖浇饭”等一系列问题。思政素材碎片化、陈旧化,思政形式化僵硬化引起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性降低是不可否认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异域性使教师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把控上面临极大挑战。“内容链是外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起点,也是课程思政工作的主要抓手”。从语言相对论来看,语言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语言并不总是透明中立的,以福柯式的权力话语视角来看,话语不仅具有涉外功能,还具有建构事物、事件甚至世界的功能。英语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是外国人撰写的英语素材,即便严格进行意识形态把控,由于互联网传播的无处不在,学生难免置身于西方价值观、话语体系及意识形态的文化语境。
在上述背景下,文章借鉴田洪鋆(2021:85-87)细化的思政元素体系,以文秋芳教授的POA理论架构为基础,整合数字化资源,探讨《高级英语》课程思政中数字化融合方式,以增强专业模块与思政模块的相互支撑性和有机融合。
二、“专业×思政”的概念与思政元素的提取
这里所谓的“专业×思政”指的是在专业教学全过程中,思政育人要“做乘法”而仅仅是“做加法”。做加法是额外添加思政内容,做成“盖浇饭”;“做乘法”是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做成“韩国拌饭”。教师要时刻留意、挖掘、提取、融入思政元素,以隐性思政为主体,以显性思政为补充。文章中的“课程思政”是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意识形态引导”,综合Eagleton(1991:1-2)关于意识形态的解释,将其定义为“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其聚焦点在于“身份之思(identity thinking)”。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人为了什么?这三个问题是课程思政中意识形态引导要问的核心问题。
在核心问题之下,还要具体研究课程思政要从哪些方面寻找思政元素。古人云:“文以载道。”泛而论之,思政元素为“道”,课程内容为“文”,二者呈隐性与显性、内在价值与外在内容的关系。研究者对思政元素的界定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肖琼、黄国文(2021)认为思政元素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元素;刘正光、岳曼曼(2020)则认为“立德树人”宏观地涵盖三方面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立德树人”内涵出发界定思政元素无疑具有宏观指导作用,但也容易出现交叉重叠的部分。在文明互鉴的全球化文化交流背景下,求同容易存异难。宋德孝(2021)从中国青年政治认知的结构性变迁的视角,讨论了后疫情时代美国政治价值观念的核心“自由、民主、平等”在中国青年政治价值观方面产生的解构效应,同时指出应警惕极端爱国主义、民族沙文主义、逆全球化主义。政治价值观只是思想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思政元素的系统挖掘还需进行更广泛层面的研究。
系统性研究最为突出的是田洪鋆(2021:85-87)借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细化的思政元素体系。文章拟以此为基础确定课程思政的重点,寻找与外语专业教学的思政元素融合点。限于篇幅,本研究以《高级英语》第一册第9课“A More Perfect Union”为例探讨融合方式。该篇课文可从文明对比、自我与他者的角度进行阐发,至少可以从下表中挖掘提取出课程思政的11个思政元素(如着重号所示)。
表1 思政元素体系(田洪鋆,2021:85-87,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把握住语言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是什么,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重点元素。习近平总书记(2021)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指出:“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综合起来看,这篇聚焦政治文明的文章可将思政重点设定为:在世界文明比较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树立文化自信。
三、移动数字化驱动的POA理论架构及其实现路径
(一)移动数字化驱动的POA理论架构
如果说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提取出细化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前提,那么在一定教学理念和框架指引下的有效语言教学则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保障。为增强专业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性,我们将数字化引入整个教学环节,尝试构建数字化驱动的课程思政生态系统。
移动学习时代,学习的自由度早已进入“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style”的 4A 高效模式。在文章中,“移动数字化驱动”被界定为“在移动学习时代,以智能手机App为载体,以MDX格式离线词库、双语平行语料库、数字化图书、网络音频视频资源为内容,以蓝墨云班课与微信公众号双平台为支撑的现代化外语教学数字化体系”。从语言学习工具型资源来看,数字化驱动借助于可导入Mdict、GoldenDict、深蓝词典、欧路词典等软件的MDX格式词库群。据百度百科和晓茵万事通显示,可读取 MDX格式的词典软件之鼻祖 Mdict为Rayman Zhang(张文伟)在2002年开发,用于查看各种mdx格式词典文件。目前,笔者已掌握各类英语、汉语、英汉、汉英、词典、百科等MDX格式数据库约100种,“词库开放型智能手机词典作为电子词典家族中的新成员发展很快,无论是软件功能还是词库种类都居同类之首”。当然词典或百科数据库只是一方面,我们的数字化驱动涵盖的范围还包括多模态资源、自建语料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我们尝试文秋芳(2014/2020)的POA(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理论框架中引入数字化驱动(见图1),通过线上线下、输入输出多环节对接,以场景化语言产出任务为认知驱动,以选择性输入为内容,以短时高质量输出为目标,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图1 移动数字化驱动的POA教学模式
(二)学情与驱动式尝试产出分析
在语言能力层面:所教班级学生已经养成多词库交叉参考的语言学习习惯,具备根据语境查询生词在字典中对应的释义的能力,并能根据词典资源完成词汇预习成果展示的小组任务。已全部加入云班课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参与词汇预习成果或其他活动成果的互动互评。已关注课程公众号,会收到推送的从语料库抽取的相关公众号文章。这些文章篇幅一般只有一两段,做了不同颜色标注的词汇透析,有助于学生识记经典表达方式。
在意识形态层面,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能够就社会现象,基于互联网信息和既定事实进行初步价值判断。
课程思政中,“教师需要学会利用‘判断’来识别学生头脑中的‘假设’”。摸清学生头脑中的观念假设对课程思政的后续开展无疑具有先导作用。为此我们设置了一个输出驱动产出任务,通过诊断式评价可以发现,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数字化资源准确表达观点,但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和论述的严密性、充分性方面还存在欠缺。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美国的民主存在问题,并非万能钥匙,但不善于用事实和数字进行论证。少数学生对美国价值观有片面理解,对美式民主、自由缺乏辩证认识。
(三)基于数字化驱动POA架构的教学设计
在本设计中我们选取课文1~5段为第1~2课时的学习内容,该部分提出了“历史语境化”的史观。针对本部分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2 基于数字化驱动POA架构的教学设计案例
可以看到,在整个“输出驱动+能力促成+二次输出”环节中,数字化资源(MDX词库和百科全书、双语微型语料库、数字化图书、微视频等)和数字化平台(蓝墨云班课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前,利用云班课资源和头脑风暴功能,分享微视频,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自主利用MDX数据库资源完成词汇知识预习,形成文本化或多媒体学习成果上传到云班课,开启直播/讨论任务,全体学生可在手机上完成难点讨论,教师可参与答疑、互动及点赞。在课中的两个促成环节,学生借助数字化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依据权威文本或词库进行选择性输入,产出语言输出成果(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写作+翻译),利用云班课头脑风暴、测试、随机点名、举手等功能有效加强输出反馈与师生互动。在课后,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完成一定深度的写作任务或视频展示,不拘一格布置线上多模态产品输出作业,教师可在作业/作品提交页面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优秀作品可以在公众号平台发布。通过将思政元素精准细化,借力数字化驱动POA理论架构,已初步形成“以细化思政元素为突破口、以数字化资源为重要参考、以移动学习平台为重要载体、以精准化输入为输出保障,以多维互动评价为重要激励”的课程思政融合模式。
四、结语
课程思政绝非教育领域的一股风,而是一缕永不熄灭的阳光。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强化Eagleton(1991:1)所说的身份之思(identity thinking)。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全球村居民的民族身份与意识形态面临前所未有的消解危机。在此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从国家文化发展视角来看,实质上就是强化我们的民族身份,传承民族基因。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育人”,育人的主要难点在于改变人的观念,“无论融入的内容是什么,其本质都是对学生头脑中概念的塑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培养学生是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可见“道”与“德”起着意识形态引领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才能“游于艺”。我们不希望社会生活中出现“弗兰肯斯坦”,就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与德”的正确方向。
在外语教学中,从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深度学习、人格发展、实践创新六个维度把握思政元素,以外语学习数字化工具与资源驱动,有助于将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高效结合,使重心从知识传递转移到“身份之思”,转移到思维培养,最终培育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