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国际化视角下大学文化的国际化建设研究
2022-07-13王赛男
摘要: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国际形势复杂,跨境流动面临客观阻碍。在地国际化能让更多师生摆脱跨境流动的一系列束缚,不出校门就能发展个人的国际化能力和素养,扩展国际视野。我国大学文化国际化发展存在国际化建设目标的具体内涵和标准有待明确、国际化建设课程设置有待开拓、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软硬件氛围有待营造、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领导管理能力仍需提升等困境。为突破困境,文章提出必须在坚持开放中服务大局,把握文化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融入人才培养、高校治理、趋同化管理的角度找准载体和路径,从“三个强化”推动更符合实际、更行之有效、更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
关键词:在地国际化;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高校治理
基金项目:浙江大学2020年度党建研究课题“大学文化生态的国际化建设与发展研究”(2020)。
作者简介:王赛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浙江杭州31005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6-0015-05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一股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得益于国家整体教育国际化的变革与升级,我国各高校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实践也非常活跃[1]。但由于传统的国际化模式过度依赖物理空间的流动,师生个人易受到经费和资源等因素限制,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呈现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集中于少数群体的情况。
“在地国际化”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通过本校所具备的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如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化校园,为全体师生提供在校内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目标[2]。这让更多师生摆脱跨境流动的一系列束缚,即使不出校门,个人的国际化能力和素养也能得以发展,国际视野也能得到扩展。现阶段,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国际形势复杂,跨境流动面临客观阻碍,在地国际化或是当下高校谋求国际化转型发展的最优解。
高等教育推进在地国际化是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时代场域[3],影响着大学文化的价值走向。大学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大学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高校要推动实现在地国际化,不仅仅是依靠政策和制度的支撑,更依托于大学文化建设,用国际化文化氛围来使师生受益[2],着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大学文化环境和体系,这也是本文将讨论并展开研究的核心。
二、我国大学文化国际化发展现状与困境
大学文化是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提升的内在核心竞争力之一[4]。大学文化的国际化,体现在外在和内在的多个方面,既蕴含于学校的培养、管理和组织之中,又体现在校园中具体的显性形态上。实现大学文化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层面上明确目标和标准,从微观层面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共同推进。
(一)国际化建设目标的具体内涵和标准有待明确
大学文化的国际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建设的目标内涵和标准。大学文化国际化体现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因此,国际化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也应该全面融于大学宏观治理和微观培养等各个层面。然而,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具体内涵尚不明确,众多高校文化国际化的评价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各高校出台涉及国际化建设相关政策的内容以量化评价为主,少有对具体实施路径的指导。通过量化评价指标,可以基本掌握各学院(系)国际化要素的基本情况,但是无法体现各要素如何发挥具体作用、相互影响和实施效果,难以直观展示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属性。因缺失具体工作指导和实施策略,部分高校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大学文化国际化发展存在认知误区。有学者认为,将“国际化”视为“西方化”,容易出现“为了与‘国际’通行的制度接轨而对本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也容易使其高等教育沦为西方附庸”[5]。大学文化孕育于社会文化,涉及民族精神、国家意识、文化传统和高等教育价值观等问题。一旦以西方标准来推动建设,丢失本国文化的特点,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向便会因此扭曲。将“国际化”视为“西方化”实质上是对自身文化认识不足,缺乏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认识和把握。遵循文化的发展逻辑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前提。推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我国高校要对国际化提出自己的定义,守牢本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一旦粗线条地将西方文化复制、放大,便容易压抑自身文化的生长和表达。
(二)国际化建设课程设置有待开拓
1.英文课程建设良莠不齐。牛津大学研究组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在其合作的报告《中国高校全英文授课政策与实践研究》中发现,全英文授課(以下简称“EMI”)虽然是课程国际化的显著反映,但其实际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大学的实际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因考虑学生语言水平,EMI难免会降低专业课内容难度,部分课程则主要为了吸引国际学生而开设。虽然从数据上看,学校的双语或全英文教学课程不少,但是课程本身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课程质量也参差不齐。
2.课程内容设计趋于传统。现有研究对“国际课程”和“课程国际化”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区分,“国际化课程”是指面向国内外学生开设的培养学生国际多元背景下职业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的课程,而“课程国际化”则是指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学生对象与课程方式等)中注重渗透和整合国际化因素[6]。前者是课程内容的国际性指向,后者还包含了教学的形式、手段以及各类参与者,是课程走向国际化的具体实践。当前高校仍然呈现出课程设置单一化、国际化融入和表达缺乏系统性和共通性等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大多高校仍较传统,主要是以“授课+考试”的方式,多是将理论作为学习重点,应用课程设计不足。
3.课程目标与实际需求偏离。我国高校多以“推进国际化高校”为目标,而非“培养高质量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导致课程国际化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地国际化大学文化发展的目标指向,如前文所述,部分高校在推进EMI课程的过程中追求数量、忽略质量,国际化课程浮于表面,教育质量没有取得显著成果,导致课程的育人效果与设置目标偏离,违背了国际化发展的初衷。此外,我国部分高校存在“输入”显著高于“输出”的现象,部分高校将课程国际化视为单向行为,即认为课程国际化本身具有内向型及被动接受特质,而忽略或否定外向型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看重国际元素的输入,忽略课程输出[7]。
(三)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软硬件氛围有待营造
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既包括文化被具象化表达后的硬件建设,也包括大学长期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而来的软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显性表现部分,硬件上要体现国际化元素,让学校教学、生活等公共空间成为大学文化国际化表达的重要载体。目前,很多高校的物质载体,例如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公共空间鲜有英文标语,校内网站以及教学软件没有实现双语化,师生日常在校园中难以培养国际化意识,外籍师生若汉语基础较弱则融入难度较大。在软件上,大学文化中国际化的氛围影响着师生对于国际化的理解和发挥。校园氛围是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在以师生为主体的互动交流中,特别是中外师生的良性交往,能够推动国际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尽管各高校招收国际学生的人数增加,但各项活动、竞赛基本以面向中国学生为主、留学生为辅。因成长环境、语言、文化等不同,中外学生交流较少、泾渭分明,参与校园文化国际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更是有待提升。
(四)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领导管理能力仍需提升
大学文化国际化不仅是高校的一项发展指标,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大学文化国际化的建设必须依托相适配的管理体系。从国际化角度,目前高校的领导管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国际化发展要求与我国高校当前教育管理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国际化建设仅属于一小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并未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没有相应的具体制度支撑和工作保障,缺乏具体实施的方案及能力实现矩阵,并且在国际化建设目标上更侧重于量化指标考核。第二,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需求与高校在教育、管理、服务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完善的矛盾[8]。因工作模式的长期沿袭、现实发展的种种困难,留学生各方面教育管理主体仍然依托于专门设置的留学生学院(或国际教育学院)等,这造成在趋同化管理背景下学校各部门权责不清、协作较少、工作流通性较差的情况,导致本应成为最活跃元素之一的留学生对于国际化建设的贡献受限。第三,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国际化意识缺乏、素养有待提升。在地国际化教育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需要具有一定国际化背景的教师管理队伍。虽然目前大多数课程教师学历和科研能力十分突出,但却未能很好地将国际化培养融入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同时,高校管理队伍的国际化背景和素养更显不足,观念差异和国际化素养的缺失导致内生动力不足。高校通过自身资源推动教职工国际化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由于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和浅显,未形成有效的能力提升体系。
三、推动大学文化国际化发展与建设的对策
当前大学文化国际化发展的不足体现在目标要求、课程培养、文化氛围、管理能力等方面,反映的是国际化在大学文化整体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方向性不够突出,在路径把握上存在难点。国际化建设必须在坚持开放中服务大局,把握文化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融入人才培养、高校治理、趋同化管理的角度找准载体和路径,从“三个强化”推动更符合实际、更行之有效、更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
(一)从“三个坚持”把握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价值
未来的中国高校将汇集世界顶尖学者的智慧和力量,致力于面对全球问题和挑战,积极为全球治理体系、为全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9]。
1.坚持在开放与合作中定位与发展。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首先要基于开放和合作,开放是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合作是深化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成果的路径。在地国际化不是“关起门来的国际化”,大学文化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通过开放与合作赋能创新,以开放联动、共赢发展的理念确立全球格局。在继续深化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统筹兼顾其质量及层次,推进与国外企业、部门的合作,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新的合作形式为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提供创新动能。
2.坚持在服务大局中定位与发展。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时代挑战转为发展动力,总结宣传好中国高校治理优势,运用好课堂、实践等环节,让师生发挥主要作用,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机制,不断提升大学文化的竞争力,推动国际化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进而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力。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打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让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发挥其独特作用。例如,浙江大学在2021年3月组织的全球大学校长论坛上,与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围绕“联合国2030议程中的大学担当”这一主题分享经验举措,共寻合作契机。浙江大学发起了《全球大学校长关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合倡议》,这是首个由中国高校发起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倡议,提出“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可持续发展胜任力”“支持应对全球挑战的科学研究”“携手全球伙伴提供创新方案”“围绕具体问题开展建设性的跨国合作”等愿景,通过与全球高校对话与协作,让高等教育在塑造可持续未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坚持在遵循规律中定位与发展。把握好高等教育發展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推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必然要与大学的软硬件建设结合起来,必须遵循将国际化文化建设融于高校建设的实践规律。大学文化是大学历史文化、师生交流形态和大学空间设计等不同要素共同展现出来的,反映了历史的沉淀。因此,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也不能只着眼未来,还应结合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遵循历史沿袭,即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理念。国际化文化融合推动大学文化发展,也需要警惕不能过于追求文化建设的“速成”,而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在坚持文化协调共生的原则下推进国际化建设。
(二)从“三个融合”实现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目标
大学文化日益增长的国际化建设与发展需要与大学校园不平衡、不完善、不匹配的大学文化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将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融入大学整体发展,才能实现双赢。
1.将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10]。在地国际化助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服务于学生发展与成才[11]。在地国际化视角下,必须把大学文化的国际化元素融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整体发展规划,通过高校人才国际化素养培养有力推动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同时,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优秀国际学生来华求学,使我国高校国际化教育达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循环”优势,推动国际化的良性发展。例如,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以“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持续提升领导力”为目标,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办学原则,苏世民书院聘任50多位来自全球知名高校和行业部门的顶尖导师,吸引了全球高校的优秀学子,在培养过程中,安排学生到中国基层开展深度实践,切身感知中国。
2.将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融入高校治理能力提升过程。高校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大学治理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文化建设是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大学文化的国际化建设与发展必须融入高校治理能力提升的系统工程,通过治理能力的提升来推进国际化建设。高校需要强化国际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学院(系)为主体、学者为主角的架构体系,落实政研规划、学生培养、干部人事、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负责人员,将国际化理念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融为一体,加大对全体教职工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做好涉外管理人才的培训、考核、管理相关工作。
3.将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融入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大学文化根源于大学师生的实践,相关实践又反过来促进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国际化是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实施的文化土壤,趋同化管理是进一步推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趋同化管理与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在目标和路径上具有统一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相辅相成。趋同化管理强调中外学生在相近的培养标准下,营造“异国同窗、平等互助、教学相长、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在各方面实现趋同,能够自由地进行文化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实现各自的发展。例如,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建设集阅览室、学习室、讨论室、活动室、健身房、形体房等功能于一体的书院,实行中外学生住宿混合编排,学生与知名专家学者、外教、辅导员等同住书院,构建书院院长、发展导师、生活导师、学院班导师、学业导师“五位一体”的“书院导师制”,打造跨文化交流的国际化生活环境。
(三)从“三个强化”促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实践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交互融合、互促共建,只有不断强化课程、师资、输出各个环节,才能够保证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1.强化课程质量,为促进大学文化国际化筑本强基。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及生源结构,因地制宜地融入国外优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课件、教学实验和现代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大学教学内容和组织模式。明确国际化课程教学的目标导向,将知识传授与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国际化教学、拓展自身国际化视野。在增加双语课程的同时重视课程质量建设,提高课程的广度、深度以及对全体学生的包容性。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需要将中国特色与国际经验有机结合,突出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创新,在课程的设置和进行中建立学生学习动态检测反馈机制,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调整适应。例如,西南大学在开设国际化课程中,鼓励专业教学单位撬动学院和教师的国际合作资源,邀请海外专家,与中方教师一同设计契合培养方案的高质量课程,對于课程的准备和实施有相对较为严格的要求,并将本科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纳入学分要求。
2.强化师资队伍,为促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凝心聚力。我国高校需要逐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和本土师资国际化的培养力度,只有师资力量足够强大,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冲击,才能让“不出国门,学在天下”成为可能,才能让国际化教育向更多学生普及,让国际化教育管理没有后顾之忧。除此之外,高校需发挥自身的凝聚作用,将优秀的国际化毕业生纳入“校外导师”队列,给在校学生提供经验总结,形成独有的校友传承体系,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拓宽立足于本土发展的国际化视野。目前,各高校注重引入具有国际化教育教学背景的师资力量。例如,厦门大家推出了“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选派一批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赴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经学校综合考核的优秀者可回校任职,这种形式探索了一种新的师资培养模式。
3.强化国际传播,为促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引水通渠。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与发展进入到一定阶段,要重视做好文化的国际传播,这既是与国际文化进行有效交流的途径,也是对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成果的检验和评估。规划和实施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助力学生海外交流“走出去”,提升本土国际氛围“引进来”。强化留学生在学习中国特色文化方面的课程建设以及文化传播,在向本土学生输入国际优秀文化和思想的同时,也将我国的特色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和成就向国外输出,做到文化的双向交流。做好有效的国际传播,也能够吸引更多国家的学生来华留学,在不断调整生源结构的同时助力国际化建设。例如,北京语言大学专门成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汉语+文化体验”的课程,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线上体验课程,积极搭建世界青年线上交流对话的平台。
四、总结与展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既是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系统性、整体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对高校内部治理提出的要求。基于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以期通过学校层面的系统规划和战略布局,系统推进大学文化国际化建设融入教育教学、服务管理、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的大学文化国际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孔令帅,范永胜.近十年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考察与热点综述[J].比较教育学报,2021(5).
[2]张伟,刘宝存.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3).
[3]乐守红.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传承功能研究[J].江苏高教,2021(11).
[4]郭哲.组织文化理论视阈下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管理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1(10).
[5]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6]刘世清,陶媛.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20).
[7]单胜江,付达院.我国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的创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7(4).
[8]王牧华,涂毅.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展望[J].教育史研究,2020,2(3).
[9]张优良,黄立伟.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校国际化的成就与挑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
[10]葛建平,徐硕.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2).
[11]蔡永莲.在地国际化:后疫情时代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3).
责任编辑:周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