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22-07-13张靓婷高伟张洪斌张燕

高教学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

张靓婷 高伟 张洪斌 张燕

摘  要:教学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则是监控教学质量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场所,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然而,现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仍处于起步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均缺乏深度和广度。鉴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其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评价内容,需立足于自身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助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CIPP模型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方面阐述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需遵循的原则、评价的内容及评价主体的选择,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可参考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CIPP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0-0019-04

Abstract: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cornerstone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Thu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o monitor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at 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lacks depth and breadth. In view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ir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hould not copy the evaluation content of ordinary universities, but should be based on their own and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remedy this issue,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and construct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based on the CIPP model with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background evaluation, input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and result evaluation. Through doing this, we provided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CIPP model

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接受高等教育向希望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作为根基的本科教育质量,国家从2003年起便开始了周期性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1]。2010年6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3];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大会,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会上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场所,是本科教育的一支重要队伍,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自2011年起便成为了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突破口[4];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5],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然而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处于转型的初期阶段,学校定位不清、学生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象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困境,为摆脱上述困境,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依据当地产业特色,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虽然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研究仍缺乏深度和广度。应用型本科院校相较于普通高校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要考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底子较薄[6],虽然多数都有自己的一套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评价指标的建立缺乏理论依据,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目标定位不准,评价指标缺乏动态性等。这些特性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评价体系,需要立足于自身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构建并完善现有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本文拟借鉴CIPP模型,从理论层面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概念界定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相对于学术型本科院校而言的,其主要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更注重应用性和技能性,与高职高专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注重基础教育。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对于满足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数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7]。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对高校教学价值的期望[8],具体体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思想、能力和人格的总和[9]。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被理解为高校在既定的社会需求和特定的学校定位下,依据教育发展规律,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思想、能力和人格以满足学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

评价在汉语词典里面的解释是“评定或衡量人、事物的价值”[10]。从哲学角度来说,评价属于主客体关系范畴,是评价主体依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根据评价的概念内涵可知,教学评价是评价主体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应用科学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客体(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1]。而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将教学评价的焦点集中在课堂教学上,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搜集课堂教学中的相关信息,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三)CIPP模型

美国教育评论家斯塔弗尔比姆基于发展取向提出了教育评价的CIPP模型,该模型改进了先前以泰勒的行为目标评价为主导的教育评价模式。泰勒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将教育目标作为整个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以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来判断教学效果,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教学评价模式。CIPP模型对泰勒模式提出了批判,认为评价最终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动态的改进,因此CIPP模型又被称为决策导向或改良导向的教育评价模型。CIPP模型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部分[12]。背景评价主要依据评价主体(包括社会、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对目标进行价值判断,为计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针对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与条件展开评价,确定资源使用的途径和方法。过程评价是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目的是提供反馈信息作为改进行动方案的依据。结果评价是对目标实施的总结性评价。

CIPP模型相比于其他教学评价模型有几大优势:首先,CIPP模型是发展取向的评价模型,具有动态性特征,能够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育评价指标;其次,CIPP模型能够跟踪评价的全过程,并且提供评价反馈,以帮助评价客体进行行为优化;最后,依据CIPP模型构建的评价指标兼顾科学性和系统性,能够为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本文采用CIPP模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

二、CIPP模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一)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1. 导向性原则。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目标需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能够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以及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 系统性原则。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涉及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系统要展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全过程。

3. 动态性原则。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要依据评价主体(社会、教师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4. 可操作性原則[13]。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易通过观察、倾听等手段来获取,并能够有助于评价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量化测量,保证数据的信效度。

5. 多元主体评价原则。即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将与评价客体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纳入评价体系中,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1. 背景评价。即判断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需要做什么,具体包括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的背景、明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判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目标与评价需求是否一致。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以教师和学生为评价对象来设定评价目标。具体的指标可包括: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背景评价、针对环境需求的教学目标评价、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计划评价及为保障教学目标实现的制度管理和质量监督评价。

2. 输入评价。即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预定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条件进行评估的过程。具体指标可包括:学校用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施、实践平台、经费投入、网络资源等)及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投入的资源(如编制教材、课程设置、课程国际化程度等)。

3. 过程评价。即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以修正或改进课堂教学的执行情况,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具体指标可包括:教师教学过程(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4]、教学态度、课程设计、教师投入、教学管理、教学实习等)和学生学习过程(如学生参与度、学习投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4. 结果评价。即判断对教学目标的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具体指标包括:衡量教学质量的定量指标(如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获奖情况等),衡量教学质量的定性指标(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学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发展、企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等)。

(三)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学督导等),通常学校为体现教学评价的治理属性会选择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以获得更加全面公正的评价结果[13,15]。然而,各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均有各自的优势与特长,也存在自身的短板与不足,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充分发挥各评价主体的优势规避劣势,具体而言:

1. 教师自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最了解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因此,让教师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能够相对全面且准确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自评的过程也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及时改进教学的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评价结果可能与教师晋升、提拔、奖惩等相关联,因此,教师自评可能会高估自身的教学效果。为避免教师的社会期许性偏差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需引入多主体参与评价,以获得更加全面客观的数据。此外,考虑到教师参与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自评应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部分。

2. 学生评价。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目标群体,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学生评价能够相对客观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基于学生评价,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然而,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方式等的限制,学生评教主要集中于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这两个部分。

3. 学校管理人员评价。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对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是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熟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地把握各指标的内涵,提升评价的准确性。然而,由于应用型高校学科众多,管理者不可能对每个学科都了如指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为避免上述问题,针对学校管理人员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从宏观层面出发,而不针对微观的具体课程,即学校管理人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背景评价和输入评价为主。

4. 教学督导。教学督导是高校监控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教学督导通过深入一线课堂,以听课评教的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方法优化,从而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在教学督导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督导重听而忽视教研的现象,使得督导评教的作用大大减弱。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学督导在评价过程中应做到全方位评价(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及时反馈,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CIPP模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及评价主体的论述,本文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大子系统。这四大子系统又形成了两级循环。第一级循环针对课堂教学质量过程评价,根据课堂教学质量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以修正或改进课堂教学的执行情况,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第二级循环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学校依据国家、行业、教师及学生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完成。随后,依据学生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满意度的反馈,持续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本文以CIPP模型为基础,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关注的主要内容及各评价主体应评价的具体方面,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和全面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04-02-10)[2021-06-18].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moe_4/tnull_5

326.html.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6-06)[2021-06-18].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EB/OL].(2018-01-30)[2021-06-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130/wzs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鲁昕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1-02-28)[2021-06-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

moe_176/201102/t20110228_115389.html.

[5]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1)[2021-06-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

13_218942.html.

[6]金中坤,王文琴,金政.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1(10):86-9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七问[EB/OL].(2016-04-12)[2021-06-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604/t20

160412_237704.html.

[8]沈玉順,陈玉琨.运用评价手段保障高校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50-53.

[9]鲍步云,王勇,刘朝臣.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1):73-80.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1]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2000:136.

[12]STUFFLEBEAM D L, MADAUS G F, KELLAGHAN T.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M].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2000.

[13]陈玮.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多元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1):96-99.

[14]徐锋,吴强,张迎新,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0):73-74.

[15]徐晓娟,刘琦,华小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及运行机制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139-141.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评价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